?

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的監管

2016-11-05 17:15楊羽
企業導報 2016年19期
關鍵詞:研發費用高新技術企業監管

楊羽

摘 要:本文就新一輪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資格復審工作的展開,結合國家相關管理辦法和企業實務,從管理機構通過細化國家管理辦法,有效監控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用;企業加強內部各部門協調溝通,建立經濟責任制,合理歸集研發費用;財務部門建立規范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體系三個層次,分析了如何監管研發費用,從而使研發費用真正成為企業成長的動力源泉。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監管

隨著新一輪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資格復審工作的展開,各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機構嚴陣以待,避免出現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偽高新”事件。2012年5月24日,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570,以下簡稱“貝因美”)發布了關于補繳稅款的公告,公告中稱因認定前三年研發費用歸集不合理而不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已于公告前一日補繳了2010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約合人民幣2785.26萬元。浙江貝因美利用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如2008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等),從日常運營中對研發費用的操控進行偷稅漏稅的事件,引起了相關管理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廣泛關注。因而如何對研發費用實施有效管理,對國家推行《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對現有的高新技術企業或擬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單位而言,都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將結合國家相關管理辦法和企業實務;從管理機構、企業、財務部門三個層次,分析如何監管研發費用,從而使研發費用真正成為企業成長的動力源泉。

一、通過細化國家管理辦法,有效監控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用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企業頗有吸引力,它不僅能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稅收抵免優惠,還可以使其享受科技創新政府補助、優先獲得金融機構貸款、促進企業品牌宣傳和銷售等,甚至使企業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促進其成長。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主要是依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08]362號)兩項規定,規定對企業研發產品的領域、研發人員的比例、研發收入、特別對研發費用等方面做了明確的界定和原則性的要求,只要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認定標準即可,具體認定工作由地方科技部門、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等國家管理機構完成。這種以國家指導,地方操作的認定模式,由于標準和口徑的不一致、各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不暢,而為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提供可操作空間。

因此地方管理機構應在遵循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指引》的前提下,及時有效的出臺地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從操作層面細化認定和復審工作。在地方認定管理辦法中,應進一步明確各管理機構的職責,要求地方科技部門重點加強對企業申報項目的科學性、先進性和應用性的審查,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科技含量不高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財政、稅務部門除了參與審核申報企業的資質和相關管理制度外,應重點加強對企業日常經營中研發投入的監管,不僅要審查文件資料,還要實地走訪企業,組織外部專家和中介機構協助審核,監督企業按要求管理研發費用。

二、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協調溝通,建立經濟責任制,合理歸集研發費用

研發費用往往是企業在自行進行研究開發項目時產生的,企業在整個研究和開發活動中,必然經歷可行性分析、需求、設計、開發、測試、實施、維護、總結等系列活動,活動的開展伴隨著一系列費用的產生。對這些研發費用有效監管,僅僅只有財務部門規范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核算,嚴格的對企業在研究與開發活動中發生的系列費用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需要確立研發部門、生產部門和財務部門等相關部門的有效配合機制,明確企業內部涉及研發工作的各個部門以及相關人員相應的職責。

項目研發從董事會或者相關管理層的批準,著手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市場調查開始,到研發完成,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產品等為止,該過程貫穿于企業研發部門、生產部門、財務部門等各部門。由于各部門的專業分工不同,側重點也不同,容易造成高新企業研發費用的界定不明,研發費用的財務核算混亂。這就需要科研部門、生產部門、財務部門等相關部門保持良好溝通,有效配合,明確經濟責任人。做到研發部門、生產部門等部門了解財務核算的依據和過程,對于項目研發過程中,所有要報銷的費用嚴格按照公司規定流程進行申報,材料設備使用時填寫相應的項目領用單,注明該材料的用途,多個項目中的直接投入費用按合理規定分攤,項目完成時提供結項報告或鑒定意見書等證明材料,并附有相關部門責任人的經濟責任簽名;財務部門了解研發項目目標、總體預算、進展情況等,合理安排資金,建立研發項目專用賬戶,合理界定及歸集研發費用,做好研發費用的確認、計量、計錄和報告,以防止操控研發費用。

三、財務部門建立規范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體系

首先,為了能合理地對研發費用進行合理的確認,需要設置科學的會計科目。企業應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在成本類科目下設置“研發支出”科目,以反映企業內部在研發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再按照研發項目分別設置“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和“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進行明細核算,并可根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引》中對研發各項費用科目的歸集范圍,再下設:人員人工、直接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無形資產攤銷、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其他費用等明細科目。其次,具體核算時,對于直接發生的,采用直接對應核算方法;對于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內進行多個研發活動的,應分配計入的,按照合理的標準在各項研究開發活動之間進行分攤;對于無法明確分配的,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開發活動的成本中。這樣將研究開發費用設置明細,便于期末將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研發費用轉入“管理費用”,將滿足資本化條件的研發費用轉入“無形資產”,以便清楚地統計出研發項目的具體內容及費用歸屬,以滿足不同會計核算的需要,從而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歸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精細化。再次,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實行專們賬戶管理,建立研發費用項目輔助賬,對每個研發項目單獨進行費用登記,并以此為基礎歸集企業年度研發費用支出情況。最后,企業報表體系應增設《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情況表》、《研究開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用情況歸集匯總表》、《研究開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用情況歸集表》四張報表,用以反映企業研發活動情況。在無形資產附注中增加披露“本期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總額”、“本年度研發支出總額占公司本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和“本年度研發支出總額占公司本期凈資產的比例”;在管理費用附注中,單獨列示計入當期損益的研發支出,以全面反映企業研究與開發階段的全部支出,對于當年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的開發支出,應在無形資產明細中以獨立的類別單獨列示,以便于分析公司內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的情況。此外,還應在企業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新項目或新產品的開發,專利、認證的取得,研發項目的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的可行性,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和效益等方面的詳細信息。

綜上所述,只有從管理機構、企業、財務部門三個層次,從宏觀到微觀,同時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監管工作,才能使更多的企業能夠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或三年復審,并充分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1] 張寶東。高新技術企業規范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探討[J]。財會研究,2013年1月上,280期。

[2] 陳輝。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與管理問題探討[J]。實務解讀,2012年1月。

猜你喜歡
研發費用高新技術企業監管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存在的風險及對策
芻議企業如何有效運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
基于高新技術企業現金流管理的分析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