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樸正熙威權政治下的經濟發展探討

2016-11-05 18:06徐智
企業導報 2016年19期
關鍵詞:樸正熙經濟發展

徐智

摘 要:在韓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樸正熙的威權主義政治體系體現出與經濟發展、建設良好的適應性,并以其基于威權主義的權威性、確定性、靈活性,對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跇阏跬嗾误w系下韓國經濟快速、良好發展的客觀實際情況,有必要對樸正熙維權政治下的經濟發展進行科學探討,找出威權政治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一帶一路”的拓展建設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鑒。本文對樸正熙威權政治下的經濟發展展開探討。

關鍵詞:樸正熙;維權政治;經濟發展

前言:樸正熙是軍人出身,于1961年5月16日通過發動政變正式上臺執政。樸正熙在位期間,韓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并基本進入了現代化國家的行列??梢哉f,樸正熙執政時期,韓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國借鑒。樸正熙在位期間,一手建立韓國威權主義政治體系,并充分利用國內的有利資源和國外的經濟援助,通過實施三個“五年計劃”,真正推動韓國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并樹立了通過政治體系推動經濟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認為,固然韓國在樸正熙在位期間的經濟發展和國外的諸多有利因素和宏觀局勢有關,但歸根到底,韓國在樸正熙在位期間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來源,仍然在于樸正熙一手建立的韓國威權主義政治體系。因此,研究樸正熙在位期間韓國威權主義政治體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對于正處于發展建設關鍵時期的發展中國家的我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產生的原因

20世紀70年代,韓國當時的陸軍大將樸正熙在發動了軍事政變并推翻了當時的政權后,在軍人專政的威權思想的指引下,建立了個人獨裁的政治體系,即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在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的管理下,韓國在短時期內迅速擺脫了國內生產落后、人民生活困難的狀況,走上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道路并取得了豐碩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并誕生了以“漢江奇跡”為代表的一系列經濟建設突出案例,為韓國國力的增強和韓國后續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力。

主流的社會經濟學家認為,威權政治的出現是順應歷史趨勢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從初步發展向現代化過度的過程中的正常產物,也是發展中國家從專政政權轉變為中央民主集權的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的政治階段。作為韓國威權政治的典型代表,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的出現并不是歷史的偶然,反而是韓國政治發展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一個典型表現。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的產生原因,應當從當時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狀況入手進行系統分析。

首先,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的產生是基于韓國傳統文化在當時的良好延續。自古以來,韓國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非常深刻,儒家文化的思想內涵充分滲透到了韓國的社會文化、政治建設、意識形態當中??梢哉f,韓國是我國儒家文化的忠實踐行者、傳播者,儒家文化不僅深刻影響了韓國人的思想意識,也深刻影響了韓國的社會結構、國家制度。儒家文化成功地取代了宗教在韓國人意識形態中的地位,成為韓國人崇尚的主流思想文化。最為突出的是,儒家文化中的皇權主義和等級觀念,在韓國的思想文化領域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反對殖民主義的社會進程中,儒家文化成為了韓國人思想領域的中堅力量,儒家文化提倡的種種理念、制度,在韓國的社會政治變革中得以充分體現,這是導致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產生的思想文化領域的原因。

其次,韓國激烈的黨派斗爭、混亂的社會秩序催生了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的出現。在樸正熙掌權之前的韓國李朝時期,社會秩序異?;靵y,各種黨派之間斗爭不斷,各種各樣的政治勢力不斷出現而后又分崩離析,激烈的斗爭使得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在那段混亂的時期中,樸正熙意識到黨派紛爭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么巨大,只有建立一個真正的中央集權政治體系,才能真正改善黨派紛爭帶來的社會混亂現狀,讓韓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快車道。正是基于這樣的目的和理念,樸正熙在發動政變并成功掌權后,馬上建立的了軍人統治下的威權主義政治體系,將權力全部集中于自己的手中,讓各黨派無權可爭,真正結束了韓國黨派紛爭、社會混亂的歷史,開始了韓國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最后,樸正熙上任之前韓國嚴重的民生問題和經濟發展嚴重滯后的社會現狀,是催生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出現的又一社會原因。在樸正熙發動5.16政變之前,韓國社會異常黑暗,統治階級腐敗不堪,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國家社會積貧積弱,長期以來的殖民統治和朝鮮戰爭帶來的嚴重影響,都對韓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使韓國的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經濟狀況日趨惡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各個利益集團斗爭日趨激烈,甚至經常出現正面沖突,致使韓國的社會經濟建設遲遲無法正常開展,當時的韓國政府由于治理能力低下,也無法對國內的矛盾進行有效調和。因而,以樸正熙代表的韓國軍隊中的紀律嚴明、組織有序的軍事力量開始嶄露頭角,并在樸正熙的帶領下,通過政治革命成功推翻了當時的政府,建立的韓國新的政治體系。

二、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推動經濟發展的策略分析

20世紀60年代,是韓國歷史上一個經濟發展落后、社會管理混亂、政治體系脆弱的問題集中爆發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樸正熙以一手建立的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為國家建設推進器,在嚴峻的歷史境況中扛起韓國發展建設的大旗,以良好的發展路線和貫徹到底的執行力,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在此,將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推動經濟發展的策略分析如下:

(一)堅持經濟優先的發展理念。在樸正熙時期,韓國經濟社會建設的指導方針非常簡單,就是經濟優先發展,將經濟發展視為一切建設工作的主線和原則,并用經濟優先發展的戰略理念,有效帶動韓國各個領域的發展建設。在經濟優先的發展理念的引導下,樸正熙政府集中優勢資源開展對外的商品投資和出口擴張,對國家興建的國內大型工程進行嚴格監督,積極聽取部門負責人和基層群眾的真實意見,堅持將經濟建設作為解決一切社會矛盾的主要工具,以經濟建設為重要抓手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效制止社會資源缺乏導致的社會沖突。經濟優先的發展理念,也給人民群眾的思想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經濟建設的各項突出成果,有效地帶動了人們思想意識到變革,使人們的思想觀念中腐朽、落后的觀念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現代化的、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不僅改善了人民經濟上的貧瘠,也改善了人民思想上的貧瘠。

(二)堅持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在20世紀50年代,韓國實行進口替代戰略,對國內經濟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微乎其微。在樸正熙掌權后,樸正熙政府果斷廢止了這一發展戰略,并用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取而代之。樸正熙政府以出口為導向,優先、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重點加工進口進入國內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再將加工后的產品出口到國外,賺取其中豐厚的利潤。由于出口導向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小,韓國很快就利用這一手段有效彌補了樸正熙剛上臺時韓國財政的不足。時值西方國家處在經濟發展的迫切時期,對于勞動密集型工業商品需求量巨大,韓國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恰好滿足了西方國家對于勞動密集型工業商品的大量需求。在此基礎上,樸正熙政府制定了配套性的國家政策,包括出口優惠、企業扶植、單一匯率、加速資本折舊、簡化出口程序、出口補貼等,以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的實施,大幅度帶動了韓國經濟的發展。

(三)堅持科技立國的執政理念。在樸正熙執政之初,樸正熙就認識到了科學技術的對于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并果斷把科技立國作為樸正熙政府明確的執政理念。為快速實現韓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創新、突破,樸正熙政府引進了一批國外的在當時非常先進的科技設備,將其應用到生產建設當中,并開始發動國內的力量投入到科學技術領域,在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國內科學技術的研究、創新,基于國內的生產實際開發新技術、新設備。與此同時,樸正熙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進電子領域、機械領域、信息領域、生物工程領域等先進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并將科技立國的理念融入到教育當中,通過良好的教育工作為國家輸送源源不斷的科技領域的突出人才。此外,樸正熙將科技領域技術人才引入到政治體系當中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用專家的專業性的見解作為國家政策制定的有力依據,幫助國家政策更好地實現對于科學技術發展的引導、輔助作用。

三、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下韓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歷史充分證明,樸正熙在位期間,樸正熙政府為推動韓國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諸多關鍵性決策都是正確的,也正是這些關鍵性的決策,推動韓國經濟在樸正熙在位期間實現了飛躍式、大幅度的發展。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有效運用威權主義的杠桿,排除了國家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因素,為國家經濟建設肅清了障礙。在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下,韓國經濟快速發展并呈現出以下一些突出特點。

(一)穩定的政治局勢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對于國家歷史的分析不難發現,一個國家如果政局動蕩,那么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必然會出現阻滯甚至停頓??梢哉f,穩定的政局,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在樸正熙在位期間,基于樸正熙政府威權主義政治體系的強大壓力,各黨派勢力停止紛爭,韓國國內政局一片安寧,為韓國經濟建設的良好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樸正熙是典型的軍人出身,在樸正熙政府當中,多數政要職位都由軍人擔任,并受到樸正熙的集權領導,基于軍人紀律嚴明、作風嚴明、講求效率的作風,樸正熙政府在韓國政治領域的強權無人敢與之抗衡,再加上樸正熙對于政府中腐敗行為的深惡痛絕和嚴厲打擊,當時的韓國政府執政效果良好,有效抑制了社會上存在的諸多不穩定因素,將韓國政治核心權力牢牢掌握在手中,保證了韓國當時政局的穩定。

(二)專家參與政治決策有效推動了政府決策能力的提升。政府雖然集中了對于社會的大多數管理職權,但由于政府公職人員專業性的單一,政府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很難充分考慮到各個領域的現實狀況和真實需求,很容易導致決策失準、失真。樸正熙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并積極引導重要科學技術領域的轉接、教授進入政府治理體系當中,參與政府決策的制定、評估、修改。樸正熙政府組建了一個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構成的經濟委員會,將科技領域專家、教授參與政府政策制定的流程規范化,并采取諸多措施鼓勵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參政議政,從專業角度為國家政策的制定出謀劃策。此外,樸正熙政府成立了現代產業研究機構,吸收國家科技精英進入其中開展科技研究,對國家科技領域的政策進行充分的研究討論和批駁,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韓國科技領域國家政策科學性的提升,以更加具有指導性、更加具有可行性、更加具有推動性的科技領域政策,推動韓國科學技術實現了高速發展。

(三)經濟優先發展帶動了社會各個領域治理結構的轉變。在樸正熙在位期間,樸正熙政府一直堅持經濟優先發展的國家戰略,堅持利用經濟發展帶來的推動力,幫助韓國基層群眾改善生活狀況,幫助韓國各個領域實現治理結構的改進。在經濟優先發展的國家戰略的引導下,樸正熙政府得以對國內的優勢資源進行了更加科學、有效的配置,將各個領域的優勢資源集中投入到經濟建設當中,為經濟建設服務,運用強有力的誘導性政策,以威權政治強大的獨裁決策力,打壓國內不同的聲音,為韓國經濟建掃清障礙,在推動韓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韓國社會各個領域的治理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時代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韓國社會各個領域的中堅力量逐漸意識到治理結構和經濟發展相悖的現狀,并積極投入到治理結構的變革當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改革措施,以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強大助力推動了韓國各個領域治理結構的有效變革,為韓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結束語

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下,韓國的經濟建設可謂一路高歌猛進,這也給我國的經濟建設以強烈的啟迪。韓國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下的“經濟優先發展”、“出口導向”、“科技立國”等戰略,對我國來說都是值得借鑒的,樸正熙政府在各個戰略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所制定的詳細措施,對于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建設來說,同樣具有借鑒意義。雖然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有基于其本質的明顯局限性,但其在韓國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也是必然會被韓國人民牢記的。對于樸正熙威權主義政治體系下的韓國經濟建設,應當在認真分析、科學總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轉化為適合我國國情的經驗總結,以此助力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更好、更快進行。

參考文獻:

[1] 李春香.樸正熙威權政治時期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啟示[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2:111-114.

[2] 郝宏桂.樸正熙威權政治與韓國民主化進程的關系[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07:85-90.

[3] 柳揚.威權驅動下的經濟增長和政治困局[D].天津師范大學,2013.

[4] 樸東勛,安花善.論樸正熙時期韓國發展型國家的形成與演變[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81-87.

[5] 張紅果.樸正熙政權與韓國現代化模式的形成[D].延邊大學,2010.

[6] 樸帝炫.對韓國學術界關于樸正熙歷史評價的再審視[J].韓國學論文集,2011,00:124-135.

猜你喜歡
樸正熙經濟發展
韓議員挺樸正熙貶菲律賓
“放人”
樸槿惠之父樸正熙遇刺之謎
韓國總統是個酒瘋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