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深化社會改革階段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

2016-11-05 19:22劉淼
企業導報 2016年20期
關鍵詞:新挑戰

劉淼

摘 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新階段,具有決定性作用,對人們的價值理念、行為模式以及思想方法等產生深遠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政理論方針的宣傳者,更要胸懷大局、高瞻遠矚、責任重大。

關鍵詞:十八屆三中全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挑戰

一、如何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社會改革階段的關鍵作用

第一,對社會的整體優化功能。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社會發展具有反作用,所謂的意識,指的就是思想層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v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等方面起到完善左右,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雖然,治理現代化包含治理制度化和法制化,但是,國家治理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德治和法制。前者屬于思想建設,意味著精神范疇,后者屬于政治建設,意味著政治范疇,二者在不同的范疇里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相互促進,對社會和諧發展至關重要。所以,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緊密相聯,缺一不可,這就表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作用,因為它是以德治國的基石,同時對依法治國起著引領作用,表現為對大眾的普法宣傳,弘揚法制教育,維護社會的穩定、發展,是對深化社會總目標起促進作用的具體體現。

第二,對人民價值取向具有指導、調節功能。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激勵、導向和調節等作用上,人的知識層面是不同的,在面臨問題時方法也不同。在表揚一些同志思想覺悟高,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導向作用,而在面臨誘惑時,如何處理紛繁復雜的關系,這就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調節功能。

二、如何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在深化改革階段取得實效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以“兩個鞏固”為任務、堅守主陣地,傳播主旋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我國現階段將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出價階段。而“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蔽覈谂f制度中必然存在這不合理因素,但不會瞬間褪去,而新制度的發展也必然面臨挑戰。所以,斗爭不可避免,要如何實現目標,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要調動廣大人民的力量,鼓勵人民改革奮進的決心,必須要堅持鞏固“兩個牢固的根本任務”,弘揚主旋律。

第二,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提高改革參與主動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集聚改革的第一任務。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了“六個緊緊圍繞”,為了實現全價值的戰略目標,這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作用也要全方位實現。倡導自由、競爭、高效、平等和綠色健康發展;實現專業化、具體化、程序化發展;提高精神文明、軟實力;達到文明、富強、安定有序;引領節約、低碳、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出行;加強黨的純潔性、先進性、科學性。深化社會改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先行化和法制化。因此,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改革參與的主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極具改革的第一任務。

三、怎樣創新深化社會改革階段之思想政教育的方法

第一,建設信息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提高一個新臺階。社會市場化、管理現代化、信息透明化在實現全面深化社會改革過程中,競爭愈加激烈。而信息化千差萬別、影響自然復雜多樣,不僅沖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情操、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而且對網絡內容的引導,理論教育的應用、實踐教育的實施等等,都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只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才可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評估、實施體系具體方法的重置,既有利于深化社會改革,又使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提高一個新臺階。

第二,深化隱性化,使深化社會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雙管齊下。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主流思想,貫徹到政治、社會、黨建、經濟、文化、生態等領域,全面引導人民,堅定不移的走中國深化改革路線,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更加清晰客觀地認清當代中國、把握當今世界局勢。如果要解決好現在面臨的新問題,就需要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齊心協力,努力堅守好中國文化主旋律,傳播中國新歌聲。

第三,整體系統化,使深化社會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融會貫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和個人素養參差不齊,這對具體實踐中的應用起到一定影響,盡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已比較趨于成熟,尤其在方法和體系上,針對不同的階層和受教育有較多的選擇,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依托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社會改革的大背景,伴隨我國深化社會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勢必能夠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發揚出一套能夠包括政策、文化、制度、技術等傳承古今思想、貫通中西文化影響深遠的方法系統。

猜你喜歡
新挑戰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挑戰
以分類考試為主導的招生模式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的新挑戰
紅色精神:新常態下培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素養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