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商直接投資對福建產業結構的影響分析

2016-11-05 18:21楊松齡
企業導報 2016年20期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福建省

楊松齡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資,外資對福建省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從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資的總量和結構分析入手,剖析當前福建省利用FDI的結構和特點,隨后分析了福建省利用FDI產業分布的變化,最后對福建省今后引進外商直接投資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福建??;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

福建作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二十多年來,充分發揮地處東南沿海、毗鄰港澳臺的區位優勢和中央賦予的率先對外開放的政策優勢,積極吸收利用包括港澳臺僑資在內的海外資金,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力地推動了全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憑借國家賦予的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發揮獨有的人緣、地緣優勢,不斷擴展開放型經濟的規模、領域和層次,把全方位,多形式利用外資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進入20 世紀90年代以來,福建省利用外資進入了鞏固、提高和以較大規模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利用外資的總量,規模不斷擴大。

一、福建各產業利用外資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后,福建省作為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憑借在吸引港澳臺投資上具有“山海僑臺”的傳統優勢,引進外資經歷了由小變大,由弱到強的逐步發展的過程。按驗資口徑,2011年,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1722項,合同外資金額86742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06058萬美元。隨著 “入世”后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等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外資在福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集約招商、綠色招商使福建省利用外資的規模、質量和水平大大提高。按歷史可比口徑,2009年至2012年,全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14.46億美元,年均增長14% ,實際利用外資額居全國前列。全省新批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1211個,近百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福建省投資148個項目。2012年福建省利用外資項目1124,合同外資金額67380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590365萬美元。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與2011年相比,合同項目與合同外資分別下降了34.7%和22.3%。而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增長了45.3%,這一數據也高于全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增長率的24.15%。因此,看出福建省在利用外資的規模、質量的水平大大提高。

(二)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2011年新批外商服務貿易領域利用外資項目446個,同比增長12%,合同外資202708萬美元,增長13.55%。尤其與生產領域相關的、市場相配套的科研、商業分銷、租賃商務和金融服務業合同外資增長迅猛,同比增長4.66倍。

(三)開發區是利用外資的主渠道。據統計,2010年福建6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合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3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9億美元,外貿出口224億美元。在開發區內,涌現出了福州顯示器、汽車及零部件和廈門海滄石化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重點產業集群。

(四)利用臺資出現了新一輪增長勢頭。2010年新批合同臺資19.49億美元,臺商實際到資14.1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5%和18.9%。共新批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的臺資項目25個。

二、福建各產業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

(一)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第一產業的投資較少。截止2011年,福建外商直接投資一二三產業合同外資結構比例是0.0401:0.7009:0.2590。而與全國這一數據的同期對比,福建第二產業的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左右,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左右和5個百分點左右。

(1)第一產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比重較低,規模較少。自從2002年以來,外商對第一產業的投資項目逐年減少,截止2011年,福建第一產業的合同項目下降58.9個百分點。同時在實際利用金額方面,與2010年相比(驗資口徑),下降了3.85個百分點。(2)第二產業在外商投資中所占比重最大,但投資金額的增速出現波動。合同投資金額2009年比2008年增長了9.71%,2010年增長了42.05%。外商投資的項目數每年增長變化不大,說明外商投資于第二產業規模有較大變動。(3)第三產業自進入21世紀以來,增速明顯加快。2010年我國加入WTO后,外資進入我國金融業,促使2010年外資合同金額與2009年對比,增長了71.19%,2011年于2010年對比增長了12.93%。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生產過剩是建立在大量進口的基礎之上的,高檔消費品和先進生產設備絕大部分依靠進口,這也便成為各跨國公司商戰的戰場。長期來講,將使我們處于國際分工中較低層次,這無疑是不利于我們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

(二)資金來源結構不合理。福建吸引外資來源結構仍然保持單一化格局。雖然有近60個國家和地區來福建投資,主要以港、澳、臺、僑中小企業投資為主,其實際投資金額占福建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90%左右。發達國家和地區除美國、日本實際投資金額都超過全省總數的1%外,其他如德國、法國等在福建投資很少,其實際投資金額均在1%以下。這種外資來源結構單一化的格局,使福建外資來源狹窄,對經濟發展極為不利。如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亞洲各國及我國的港、澳、臺地區的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致使他們在福建的投資金額大幅度下降。

(三)資金的投向過分集中于制造業。制造業一直是福建省外商的主要投資領域第一產業投資比重長期在低水平徘徊,第三產業的投資中又以房地產業為重,比重也是起伏不定。2011年福建省制造業吸引的資金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資總金額的72.8%。雖然說外商投資的這一傾向對福建省制造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以及相應產業鏈的形成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帶動作用,但這些領域都是獲利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外商投資于技術密集型企業的比重少,對于全省整體科技力量的拉動作用較弱,企業的技術含量不高,也制約著福建產業結構進一不的提升。雖然近年來也不乏外商投資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但是由于我們無法掌握其核心技術和獲取自主知識產權,仍然對工業技術水平的進步貢獻有限。好在近年來隨著我國服務領域的逐步開放,全省吸引外資的比重有所上升,屬于外商投資聚集于制造業的一個新的亮點,為福建省外資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揭開了序幕。

(四)利用外資的限制較多。目前國內在金融、保險、電信等服務貿易領域和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領域準入限制仍存在,跨國并購也存在政策障礙,在吸收的外資中,股本和債券等方式的證券投資比重偏低,與目前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形成反差。

三、利用外資改善福建各產業的政策建議

(一)實施利用外資多元化戰略。面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和日趨激烈的引資競爭,傳統的制度方式已對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與質量形成制約。因此,必須要從創新入手, 創新引資模式、轉變引資增長方式,創建以市場力量為主的引資新機制,逐步從以優惠政策為平臺的招商引資機制轉變為以政府服務為平臺促使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市場開發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引資新機制。不斷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利用外資格局,為外資流入提供更多的空間。一方面政府作為宏觀政策的制定者和市場行為的監督者,要逐步淡出具體的企業運作、招商活動,淡化政府色彩,讓企業成為談判桌上的主角;另一方面應把握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大力推行BOT、兼并收購、股權融資、風險投資、非股權安排、項目融資等以企業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融資方式。

(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外資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擴散。福建省外資引進工作要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要指定出比較高的量化的質量標準,符合標準才允許進去。對地方政府外資引進工作好壞的評定也應有一個量化的質量標準,而不是單單從數量的角度來評價。以提高外資引進的技術水平,進而通過外資技術水平的提高帶動產業結構生計。

(三)大力培育利用外資新的增長點。進一步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推進一批新的產業鏈招商項目;在各類開發區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化招商,引進大型龍頭企業;突出服務外包,加快福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使服務外包產業成為擴大利用外資的有效載體,打造服務外包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擴大金融、物流、旅游、醫療、教育、分銷、零售、法律服務以及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等領域利用外資的規模。

(四)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目前,我省在引資方面面臨著嚴峻的外部環境。從國際上看,與我國產業結構比較相似的東南亞國家都在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商;從國內來看,南有廣東,北有上海,都對我省引進外資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雖然福建是我國最早的對外開放省份之一,優惠政策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但優惠政策對國際跨國公司的吸引力日益降低。為了在新形勢下吸引更多的外商,促進我省產業結構的升級,我們需要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特別是改善軟環境。如樹立政府服務意思,提高辦事效率;提高市場透明度。

(五)充分發揮跨國銀行系統在對外引資方面的積極作用。要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信用制度和資本流動機制,使福建的金融快速而穩健地與國際接軌。與國際直接投資擴張趨緩相對應,跨國銀行在國際資本流動中的作用相對提高,特別是隨著全球金融市場流動加劇,跨國銀行在對外投資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日趨增強。福建要結合入世后逐步放松金融管制的過程,積極引入實力雄厚、經營穩健、資信度高的國際性大銀行,可以拓展福建吸引外資的渠道,同時,也會為其他非銀行資本的進入提供投融資便利。

(六)做大做強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增強經濟輻射能力。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構想的提出,可以說福建省在全國的經濟布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為福建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F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基本上形成了以福州、廈門、泉州的中心集聚和輻射作用,首先帶動閩東、閩北、閩西區域發展,加快統一市場的建設,使山區成為閩東南擴大開放的腹地,進而加強與浙南、贛南、廣東的協作,形成省內、省際、兩岸三地融合的區域經濟合作的總體格局。同時做好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對接,特別是兩岸三地的對接,發揮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獨特優勢。

參考文獻:

[1] 王敏.外商直接投資與福建經濟發展關系之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7(8),15.

[2] 胡日東.當前福建利用外資存在問題及對策[J].寧夏大學學報,2004(2),13-15.

猜你喜歡
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福建省
福建省“兩會”上的“她”聲音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幗館開館
FDI對陜西經濟影響的研究
基于產業結構對接的人力資源培養實踐與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變動、技術進步與碳排放
中國解決產業結構問題從淘汰落后產能入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