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城市老街巷景觀本土設計元素的提取與置換

2016-11-07 03:34石曉園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歷史街區提取

石曉園

摘 ? 要:城市老街巷是形成城市形態的主要架構, 是城市交通的動脈, 也是市民生活的重要場所, 不僅影響著城市的整體風貌, 也體現著城市生活質量。南京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位于秦淮區老城南,是南京歷史最為悠久、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地區之一。從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古代的文化歷史以及大自然中抽象出可以應用到現代景觀設計中的簡潔語言符號,創造出新的歷史街區景觀。

關鍵詞:老街巷;歷史街區;本土設計元素;提取;置換

中圖分類號:TU984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288-01

一、城市老街巷

城市的街巷無疑是記錄城市滄桑與輝煌的載體,東關街鐫刻著揚州曾經的商貿盛況、庭園美景、文化風流。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原街道路面為長條板石鋪設。東關街是一條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街它因運河而繁榮因鹽商而興旺。

東關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沖,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它擁有比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魚骨狀”街巷體系,保持和沿襲了明清時期的傳統風貌特色。多元而充滿活力的空間格局,體現了江南運河城市的獨有風韻。

老門東是南京老城南地區的古地名,位于南京夫子廟箍桶巷南側一帶。如今按照傳統樣式復建傳統中式木質建筑、馬頭墻,集中展示傳統文化,再現老城南原貌日前,一座仿古牌坊在門東地區北界亮相,坊額上寫著“老門東”3個字。

老門東保護區東到江寧路,西到中華門城堡段的內秦淮河,北到馬道街,南到明城墻。同時亮相的,還有牌坊周圍的4組街頭雕塑,體現老門東民居生活景象的街頭雕塑,分別是黃包車夫、糖芋苗、老郵筒、學童進館(上私塾)。雕塑人物全“穿”著明清服飾,惟妙惟肖地再現了老門東明清時的民居生活。

二、對本土設計元素的理解

本土文化元素根據其表現形態不同,可分兩類,實體元素和非實體元素。(1)實體元素:是指地形、水體、植物、構筑物和裝飾小品等實體元素。即為本土的自然材料,基本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園林景觀營造,如本土建筑、本土植被、本土材料、器具、工藝品和當地產出的木頭、石材等實體元素;(2)非實體元素:指許多的非物質形態的元素。如地方風情、地方民俗、民間典故、歷史傳說、地方精神、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地域氛圍等。

三、本土設計元素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

本土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靈魂,它使這個城市有歷史感和歸屬感,它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自己的故事。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本土化元素,從景觀屬性上使人產生親切感,從景觀效果上可以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從景觀成本上可以降低造價。所以,景觀設計要扎根于具體的環境之中,做出與本土文化相適應的景觀設計。 本土化設計元素通過園林景觀設計手段來體現是對本土文化的最好傳承。一個民族歷經多年所形成的民族精神、符號、藝術等,如果不被后人繼承與傳揚,就會漸漸沒落至消失;隨著信息的全球化,使得各種表現語言呈現多元化,本土文化元素的比重越來越少。

四、景觀本土設計元素在門東歷史街區景觀中的提取與置換

南京門東地區是古秦淮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重要區域,保存了五六百年的街巷肌理及歷史建筑。這里有明初富豪沈萬三故居、太平天國時期金陵首富蔣百萬故居、明武宗釣魚的小西湖,還有“問渠哪得清如許”的問渠茶社……

馬頭墻是贛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又稱風火墻、防火墻、封火墻等等。特指高于兩山墻屋面的墻垣,也就是山墻的墻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墻”。馬頭墻高低錯落,從外形看頗具風格,因而不僅是中國南方贛派建筑、徽派建筑的常用格式之一,也是贛派建筑、徽派建筑的徽派馬頭墻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之說,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風格。一般來說,優美的馬頭墻多見于鄉村,而在繁華的都市中,馬頭墻則極為非常難得和珍貴。老門東提取了“馬頭墻”這一元素,在牌坊南面,兩側建滿了明清風格的各式造型的仿古建筑。其中既有體現徽派民居建筑風格的青磚小瓦,又有類似于蘇式園林的亭臺樓閣,更有粗獷些的民國式洋樓,甚至還有玻璃幕墻包裹下的后現代風格建筑,味道十足,獨具匠心。

馬頭墻、石板路、花格窗等元素置換在整體的建筑風格中,還原了明清時期門東的繁華盛貌。門東歷史街區改造項目中的基礎設施、景觀路標、硬質鋪裝、植物配置等設計將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元素在現代空間中的融合在一起。從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古代的文化歷史以及大自然中抽象出可以應用到現代景觀設計中的簡潔語言符號,創造出新的歷史街區景觀。

五、結語

能將本土化元素恰如其分地提取與置換于歷史街區景觀,可以讓人們強烈感受到文化的歷史淵源。在門東歷史街區改造中,適當的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建設之中,會增加歷史街區文化的感染力和居民強烈的本土文化保護意識,從而帶來整個社會的發展與繁榮,同時也實現了文化帶向全世界的目的,讓世界更多的人來了解城市的文化與內涵,從而進一步了解中國本土文化,讓整個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源遠流長的深邃內涵。

參考文獻:

[1]伊麗莎白·伯頓(英).包容性的城市設計——生活街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歷史街區提取
增強歷史街區公共空間互動性的必要性與發展動因
歷史文化街區環境標識系統設計初探
再生與異化的悖論:消費文化驅動下歷史街區商業化改造的機制解析及應對
現場勘查中物證的提取及應用
土壤樣品中農藥殘留前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
中學生開展DNA“細”提取的實踐初探
蝦蛄殼中甲殼素的提取工藝探究
南京老城南歷史街區拆遷改造現狀分析及保護研究
環保新型緩蝕劑發展狀況與展望
青島信號山歷史街區的街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