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落實到教育實踐的思考

2016-11-07 11:53陳果貝
文教資料 2016年20期
關鍵詞:教育實踐實踐思考

陳果貝

摘 ? ?要: 當前,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要真正落實教育實踐,以多元文化價值觀為指導,加強我國傳統音樂理論和實踐相關問題的研究,把傳統音樂教育從音樂理論和技能的學習提升到文化的層面,在我國高校教育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創新傳統音樂教育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 高校傳統音樂教育 ? ?教育實踐 ? ?實踐思考

在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怎樣才能落實到教育實踐?這個問題是我國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更與我國當代傳統音樂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相關。從1919年6月我國最早創立的私立上海??茙煼秾W校開設國樂課到現在,中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已經整整走過一百年曲折發展道路[1]。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同時存在許多問題。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和公眾對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視,傳統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目前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何遵照我國的國情和傳統音樂教育規律提出一些具體措施,拋磚引玉,希冀得到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高校從事傳統音樂教育的專業人員的進一步重視和思考。

1.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課程設置分散,未形成體系。

從教育部門獲得的資料和文獻查閱情況看,我國大多數高校沒有形成獨立的傳統音樂專業課程設置體系,而普遍的現象是傳統音樂課程設置分散,比例偏少。全國80%~90%設置音樂教育專業的高校,傳統音樂的理論課程通常只開設“中國音樂史”和“民族民間音樂概論”等二門課程。傳統樂器課程設置非常單一,通常只開設笛子、二胡、琵琶、古箏等少數課程。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高校受師資短缺、辦學條件等因素制約,存在因師設課現象,有什么老師就開設什么課,而不是從整個教學計劃中進行統籌安排,系統性和專業性得不到保證,從而導致課程設置分散,未形成體系。相當部分高校把傳統音樂列為選修課程,但即使這樣在教學中也往往難以真正落實到位。

此外,在我國一提起傳統音樂往往認為是漢族的古代音樂,其實從廣義上講應該包含56個民族的傳統音樂,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音樂。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是我國傳統音樂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民族地區設置民族音樂課程對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就當前來看,情況不容樂觀,民族地區高校中僅僅只有小部分高校開設這類校本課程,數量十分有限,而且課程設置單一,未形成體系的現象更為突出。將民族傳統音樂作為課程資源納入民族地區高校音樂教育體系,是近年民族地區高校探索傳統音樂教改的內容之一,值得推廣。

1.2教學內容沒有一個量化標準。

我國目前傳統音樂教育教學內容沒有一個量化標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統一的課程教學大綱,二是沒有相對統一的教材,三是沒有統一的考試要求和標準。

理論教學部分需要量化標準,實踐部分同樣需要統一的量化標準和要求。譬如,應該規定學生必須背唱民歌多少首,背唱幾段戲曲唱腔,到田野采風幾次,搜集幾首當地民間音樂,本科畢業前必須要熟悉幾種民族樂器等實踐內容都應該有具體的要求,而目前絕大多學校卻沒有這方面的量化標準。

1.3教學方法單一,實踐性不強。

在目前一些高校中,傳統音樂教學方法單一,實踐性不強,照本宣科現象普遍存在,某些教師甚至拿視頻和音頻進行教學。傳統音樂的教學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教學工作,首先要求教師是這方面的專家和表演家。傳統音樂教育中“口傳心授”歷來是主要傳承方式。以往經驗告訴我們:我國傳統音樂各門類中的優秀作品和杰出表演藝術家們,大都是通過在這種師帶徒“口傳心授”的傳承過程中,尋求音樂藝術的創新和發展。在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和教學中如何保存這種“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應該成為當前我國高校探索傳統音樂教育和教學方式一個重要的內容。

1.4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突出。

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師資隊伍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人才數量短缺;二是專業結構不合理。某些高校中由于缺少專任教師,甚至連最基本的課程也難以開設,還有一些高校傳統音樂教師由于人數過少兼職過多,導致教學質量不能保證。同時,據調查我國目前在崗的高校從事傳統音樂教學的專任教師中80%以上是研究現代和西方古典音樂的,對傳統音樂知之甚少,知識結構不合理現象十分突出。如何加強和改善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已迫在眉睫。

2.對策

2.1以多元文化價值觀為指導,明確我國高校的傳統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一些專家和學者提出我國傳統音樂教育要“以多元文化價值觀來制定、調整課程結構,大力加強中國民族音樂(包括少數民族音樂)教育與世界民族音樂教育”[2]。筆者認為這為我國今后一個時期傳統音樂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我們應該以多元文化價值觀為指導,摒棄一元文化觀價值觀,提倡和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讓學生平等接受、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傳統音樂文化特別是各民族自己的音樂文化。要做到這一點,當務之急是正確處理好中國和外國傳統音樂教育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我國傳統音樂教育和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教育之間的關系。避免出現顧此失彼,或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在實施和踐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前提下,著重加強我國傳統音樂教育體系建設,對我國傳統音樂教育包括少數民族音樂教育進行系統、規范的教學,縮短我國與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體系的距離。

2.2加強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及相關專題研究。

為了解決目前存在的課程設置沒有形成體系,教學內容沒有具體量化指標等問題,首先應該加強對我國傳統音樂理論及相關問題的研究,包括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師資結構等。某些學者提出目前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要對我國傳統音樂教育路徑和方法進行研究;二要對我國傳統音樂教育過程中的細節進行研究;三要對我國傳統音樂教育的教材、課程設置和規范進行試點和研究。這些都是某些學者基于長期教學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思考,具有普遍的意義。

2.3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完善傳統音樂教育的教學體系。

一要在課程設置方面形成規范。每門課程都應該編寫相應的教學大綱,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使傳統音樂教學內容得到基本的保證,開設課程可采取必修課、選修課和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同時,各高校還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傳統音樂的學習,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二要在教學內容和教材的選定方面形成規范。教材方面應有全國統編教材,也應有各高校自編教材。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選擇多種形式的傳統音樂作品,逐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同時應立足本民族的音樂文化,選擇具有本民族人文精神的音樂作品,滿足民族音樂教學的需求;三要在建立和健全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方面形成規范。評估內容應涵蓋基本條件、師資結構、課程體系、教材內容、教學方式、考試方法等,評估方式應有自評和第三方評估二種方式。

總之,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要真正落實到教育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我們以多元文化價值觀為指導,加強我國傳統音樂理論及相關問題研究,把我國傳統音樂教育從技能學習和音樂理論的學習提升到文化的層面[3],就一定能夠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完善傳統音樂教育的教學體系,使傳統音樂教育之花更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張君仁,王冰.中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綜述[J].音樂研究,2011(2).

[2]管建華.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紀要[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2).

[3]吉莉.廣西高校音樂發展探微[J].欽州學院學報,2008(4).

猜你喜歡
教育實踐實踐思考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之我見
何謂教育理論聯系實踐
大班幼兒感恩教育實踐與探討
加強油田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統籌財政支農政策培訓教材編寫的實踐與思考
頂崗實習支教學生評價問題探究
微課教學在成人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