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學術期刊簡史(1912-2015)

2016-11-08 06:58郭曉亮劉小燕
中國期刊年鑒 2016年0期
關鍵詞:清華大學清華學報

姚 遠 王 強 郭曉亮 劉小燕 顏 帥

清華大學學術期刊簡史(1912-2015)

姚 遠 王 強 郭曉亮 劉小燕 顏 帥

《清華月刊》創刊號

《北大清華聯合報》創刊號

《新清華月報》創刊號

清華北大理工學報》創刊號《

清華周刊叢書》創刊號

對于清華大學期刊歷史的研究,非常零散和薄弱,梅汝璈等在20世紀20年代,見有對《清華周刊》等刊的研究。王利群等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見有對清華期刊特別是學報的記述。我們在1997年出版的《中國大學科技期刊史》等著中,搜集到1914—1948年間出版的58種清華期刊名目。2005—2006年,筆者在清華大學訪學期間,以此為研究課題,并發表了以《清華學報》為重點的一批研究論文,由此逐漸將其期刊總數擴充至85種,加上1949年至今出版的期刊,總計達到160種。其中科技期刊61種,人文社科期刊99種。

這是一份頗為珍貴的大學文化遺產,因為其出版年份或折射的時代背景,跨越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留學歐美、新文化運動、抗日戰爭、高校大遷徙等重大事件,也因為這所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和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故研究這些期刊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國時期(1912—1949)期刊概貌

清華大學由1911年4月成立的留美預備學?!迦A學堂發展而來。初設高等科和中等科。1911年10月改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大學部,始招本科生。1928年改為國立清華大學??谷諔馉幈l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先后組成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箲饎倮笥?946年在北平復校,當時設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26個系。

1949年前的清華大學尚系一文、法、理、工、農綜合性大學。從1925年設大學部至1948年所畢業的 2549名畢業生中(含研究生138人),工科僅742人。1952年院系調整以后,清華大學才逐步發展為理工科大學。因此,統計到1949年前清華大學所辦的85種期刊中,純理工期刊26種,而文理綜合性期刊和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則有59種。這一總數,比《中國大學科技期刊史》[11]在1997年的統計總數新增27種。

表1 清華大學創辦的期刊(1914—1948)

。

二、民國時期的代表性期刊

(一)清華最早期刊新證

清華創校之初,尤為重視發展學生的社團,諸如清華中等科學生之進德會、智育勵進會等。創校次年(1912)成立的達德學會即為一個對成員的德智勇三者要求很高的組織,而且這些社團大都出版有刊物。周詒春(1883—1958)在 1913年8月至1918年1月出任清華學校校長后,更是著眼于民族教育獨立,發展德智體完善的學生人格,采用提高、聯合等措施,使學生社團和刊物更趨繁榮。達德學會(The Culture of TsingHua College)即為合并進德會和智育勵進會兩會而成。

清華最早的兩份雜志《達德雜志》和《益智雜志》就誕生于這樣的背景之中。兩刊同時創刊于1912年?!肚迦A周刊》載文稱《達德雜志》和《益智雜志》為“清華最早的出版物”和“開清華出版物的先聲”。[4]1913年秋的中文部總編輯為蔡正;1914年春的中文部總編輯為湯用彤。1914年秋因達德學會并入清華學會而???。

《達德雜志》為綜合性雜志,油?。ㄒ徽f為手抄本)。其欄目有論說、文苑、小說、時評、雜俎等。論說欄內載有學術論文,吳宓即在此發表有《今世青年之心理》《論科學小說》等。1913年第2期后???。

《益智雜志》(The UseFul Knowledge)為側重于科技的文理綜合性雜志。1912年第一卷為油印本,1913年12月改為鉛印本,至1914年6月止,共出4期。梁啟超題字。其欄目有文篇、詩詞、小說等。文篇欄載有政論文,以及較多的科技論文。見有湯用彤的《道德為立國之本議》,傅葆琛的《游大鐘寺記》,洪深的《養花新法》《化學新思》《外科創舉》《水制顯微鏡》等。吳宓回憶:“達德學會成立后,即刊印《益智雜志》(The UseFul Knowledge)每冊皆有中文、英文兩部分。第一卷,大本,白紙,手寫,油印。其中載有宓撰《滄桑艷傳奇敘》,長篇。第二卷則付京華印書局鉛印。形式精美。外間訂閱者甚多……(宓藏有合訂本,今存)。其中有宓撰《滄桑艷傳奇》第一至四出,及零星詩若干首。宓在此雜志中,卻恒任英文部編輯?!?/p>

1921年的《清華周刊》對清華學校出版物給予很高評價,認為:“一校的出版物,是一校思潮同精神所開的花”;“清華的出版物,是清華的精神的指南針”;“清華的出版物,是清華底思潮的口供”;“清華的出版物是校風的影子”。并且,認為清華出版物在減弱清華創校初期的封閉保守和倡導學術自由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清華周刊》

《清華周刊》原名《清華周報》,創刊于1914年3月,除在抗日戰爭前后???0年以外,一直持續出版46卷,1947年3月復刊出版17期,前后約計647期,如再計入增刊、特刊、專號、紀念號、副刊等大約為770余期。它為我們所見早期高校期刊中歷時最久(前后33年)出版期數最多的一種期刊,幾乎是清華歷史的一個縮影。

首先,從《清華周報》到《清華周刊》的嬗變構成報刊同源說的一個典型范例。該刊創始之初的1914年3月至6月名曰“周報”,其篇幅止于一小張,式如通常之小報。至1915年9月,完成了由“報”到“刊”的全部過程,改為單行冊頁裝訂,并增加新欄目,已與現代意義上的期刊無異。這一范例從另一角度說明,早期的邸報先由單行冊頁裝訂形式,逐漸演進為單張報紙;《清華周報》到《清華周刊》的嬗變又說明,也存在著逆向的發展過程,即亦可由單張報紙進而演進為單行本冊頁裝訂的形式。這再次證實“報刊同源說”的科學性。

其次,其性質與內容的演變,構成高校期刊立足學術,與學校發展共命運的典型特征。創刊之初,周報的內容,僅限于言論、紀錄、新聞等數項。其發刊辭在言及其緣由和性質時說:“序屬陽春,萬物孳生,于是有如花如葩如日方升之‘清華周報’出?!畧蟆我栽弧堋?以每星期出刊一次也?!軋蟆趾喂凇迦A’?則為清華學堂學生所編輯也?!薄笆莿t求同學之自勵,促三育之進步,以充大吾校故有之榮譽,培養完全國民之性格,為本報惟一之天職,亦即本報之所起也?!薄叭舴蛩C集全校之新聞,編列新鮮之歷史,使師生之感情日益密,上下之關系日益切,悉以本報為媒介物?!边@里,將高校學生辦刊、立足學術、謀求同學間自勵、擴大學校榮譽等性質概括無遺。出版至第13期時,周刊的這些性質表現得更為明朗,“立足學術”被置于更顯著的位置。其周刊宣言指出:“本校之星期印刷品以交換知識,磨礪學術為宗旨”。同時其內容亦作了調整,被分為8個類別:一是言論,載議主張;二是“校聞一”,載校中大事;三是紀錄,載名人言行;四是“校聞二”,記各班及各會事;五是譯叢,專取譯著;六是鐸聲,載評論;七是文苑,載詩詞、歌賦、小說等;八曰雜纂,載小品文章等。1915年9月在改為單行冊時,又增添“英文新聞”與“特別通信”(后又改留美通信)。以后又增加“研究”“國情述要欄”“特載欄”和“書報介紹欄”等。從這些內容來看,除言論、譯叢、評論、研究屬學術性質外,余為體現新聞性質和雜志性質的欄目。其學術性與新聞性顯然為兩個重要屬性。另外,該刊也一直具有文理綜合性,其第293期即發表有《天文與算學》。其言論欄被視為體現刊物價值之所在,認為:“定期出版物之價值程度恒視其言論之價值程度為標準。蓋出版物之天職為指導社會,而其曾否盡此天職則又恃其言論之指導能力大小以為斷?!肚迦A周刊》于新聞固應注重,而于謀校務之改進,同學之幸福,及指導社會生活的短篇言論亦宜注重,故英美各周刊中之‘愛德脫芮’Editorial,最形發達?!庇纱?,其言論欄可分為兩部分:一為社論,即編輯發表意見之處,代表刊物的主張;二為自由論壇,即教職員及學生所投之言論稿,謀求形成清華輿論。而其言論的性質,又被分為:①段論,即英文所謂的Editorial Paragraph,包括校中應興應革事項、同學生活批評等,一般短小精悍,僅有一小段;②常論,即對某問題充分發表意見,而作為成篇之言論者,篇幅亦較長。

(三)《清華周刊》增刊

像《清華周刊》這樣,創辦如此眾多和各具特色的增刊,在高校期刊史上實屬罕見。所見其最早的增刊為1915年所出版的《清華臨時增刊》,且其并非增出1期即停,而是一直持續至1925年,見有11期,成為主干期刊的新支,給人一種枝枝椏椏、根繁葉茂的印象。

這之后,出版增刊似已成不成文的制度,每年在快放暑假的時候照例要出一本增刊,其內容最重要的是“同學錄”,以備畢業同學及在校同學相互聯絡。其內容還有各團體、會社的工作報告、記載、統計等。另外,在清華周年紀念日,也照例要出一本增刊。如“雙四紀念特刊”“十周年紀念增刊”“十二周年紀念增刊”“廿一周年紀念增刊”等。這種增刊,常常又會演變成一種新的期刊。如《清華生活》就是1923年在清華十二周年紀念號的基礎上產生的。這本新刊物有兩個特點:一是質直無飾,把清華的真面目和盤托出,打破“家丑不可外揚”的積習,不作阿頌矜夸的自贊;二是不插畫片,不附地圖,完全用有文學意味的筆調把清華生活用字句描繪出來?!肚迦A生活》創刊號載有《清華的歷史》《清華的環境》和《我的九年清華生活》等。增刊衍生出的期刊除《清華生活》外,還有《清華周刊副刊周刊》《書報介紹附刊》等。

《清華周刊》增刊的另一特色是大量專輯,如“向導專號”“文藝增刊”“春假生活號”“贈言號”“特號”等。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清華周刊》還以增刊為園地開展對該刊歷史的研究和對學校工作和周刊編輯工作的批評活動。如《十周年紀念增刊》即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祝辭、頌辭,及該刊歷史回顧等;第二部分專為征集批評清華之文字而設,包括社會人士及該校師生所發表對于學校之批評及建議,還有從歷來中外報刊所披露的外界對清華的批評“摘要”;第三部分專為報告清華之歷史和現狀而設,包括各重大問題之歷史及現在情形。以后還出版過一期《清華生活》批評號,就同性戀等問題開展批評。批評號出版后,又有人對這種編輯方法在刊物上提出批評。然而,這些批評,“惟間亦有因隔膜太甚,真相不明,以致所批評者,或與事實不符;所建議者,常與宏旨無關,甚至因感覺此種困難遂三緘其口,而于清華問題不欲有所論列者。一片愛校熱忱,于是遽歸烏有之鄉;而清華各種問題,遂長夜漫漫,難獲快刀斷麻之解決。凡此種種,皆我校同人平日所深引為憾事者也?!彪m盡如此,編者們仍然認為“本刊既為畢業及在校同人公共之定期刊物,又為全體唯一之言論機關,免除此種缺憾之責,似無旁貸?!盵25]這種時時將刊物與學校的榮辱興衰相聯系的責任感,或許是該刊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對于自己刊物歷史的詳盡研究和刊物欄目設置、增刊內容、編輯制度和方法的批評,在早期高校期刊中亦屬僅見的一例,是研究早期高校期刊編輯思想和方法的寶貴資料。

(四)《清華學報》

清華學校清華學報社主辦的《清華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15年12月,1928年改由清華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主辦。1915年12月至1919年12月出版的1至4卷中,1、3、5、7期為英文本;2、4、6、8期為中文本;自5卷起,1、3、5、7期為中文本,2、4、6、8期為英文本。1924年6月復刊后,改為半年刊,1934年改為季刊,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學報?????谷諔馉幤陂g,遷至昆明出版,自1941年起再改為半年刊??箲饡r期的1941年4月,為紀念學校建校30周年,出版《清華學報》紀念號,發表梅貽琦的《大學一解》,以及馮友蘭、陳寅恪等人的論著。這也是我們所見40年代以前高校歷時較久(33年)出版期數較多的文理綜合性學報之一??箲饎倮箅S校遷回北平出版,延續以前的刊名、卷號,于1947年10月、1948年8月各出版一期。從1915年至1948年,先后共出版20卷,約90余期,并曾出版過1~10卷目錄索引。

初期的《清華學報》何以中、英文并重,且偏重英文版?這與這所留美預備學校的辦學宗旨不無關系?!肚迦A周刊》總編輯梁朝威指出:“清華學制,名為中西并重,而實則偏重西文,故學生中文每況愈下?!札R人而學楚語,得楚語而忘秦音’”;在1924年復刊后,“清華少數同學尋亦釋然而悟,以為徒擅西文,而忘國本,特一‘洋奴’耳,于國無補?!薄坝谑谴舐暭埠?,以此互相獎勵者有之矣,言教授法之宜改良者有之矣,謂中西之宜實際的并重者有之矣?!惫蕪涂摹肚迦A學報》,遂取消英文版,全部改為中文版。

民國《清華學報》的發展可分為兩個大的時段:一是1915年至1919年的初創期;二是1924年以后的成熟期。

初創時期(1915-12—1919-12),學報由學生主辦,作者以學生居多。學校當時尚未開辦大學部和研究機構,雖以北方留美學生搖籃和學報的諸多英文版見長,但其學術性仍較薄弱些,譯述多于學術研究,欄目中除著述、學術欄外,還有文藝、余錄等欄。在中文版創刊號中,共有20篇文章,教職員和校友的文章僅有2篇,余均系學生文章(不明身份的9人亦疑為學生)。

發展成熟時期(1924.06-1948),由于《清華學報》由學生創刊的歷史緣故,在1923年醞釀復刊時,由學生接續主辦還是由教職員主辦?為此,發生了一場歷時半年之久的爭論。最后,還是由教員為主辦學報的意見占了上風。為此,在1923年11月10日間,清華學校校長委派以教員陳達為主組成《清華學報》辦事機構,并派陳達與清華學生會主席王造時商談學報復刊事宜。王造時于11月17日按兩人的意見(多為陳達的意見)擬就《學報簡章》,并發表在當年年底出版的《清華周刊》。這實際上是一個折衷方案,其組織機構中總編輯由校長于教職員中任命1人擔任。編輯部有教職員編輯6人,學生編輯11人,回國同學集稿員4人(北京1,南京1,上海1,廣州1),留美同學集稿員4人(東部2,西部1,中部1)。各欄目的編輯均由教職員和學生分別共擔。經理部設總經理1人,由校長在庶務處職員中擇一任命之,而具體的印刷、廣告、交換、國內外發行均由學生經理擔任。這場爭論就此結束。到1924年6月,《清華學報》就在這種師生共辦的母體中孕育復出了。

這種師生共辦的模式,不久已逐漸發展到以教授為主。1930年成立了較為權威的學報編輯委員會。陳達、浦熙鳳、吳景超、朱自清曾先后擔任學報總編輯或編輯部主任。知名學者趙元任、吳宓、楊樹達、馮友蘭、楊振聲、羅家倫、金岳霖、吳有訓、陳寅恪、翁文灝、聞一多、王力、俞平伯等都曾先后參與學報的編、審、撰等工作。

其復刊后的1卷1期學報載有:梁啟超的《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析》,張蔭麟的《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董修甲的《論內務部所訂之市自治制》,陸懋德的《中國上古石器圖說》,陳文波的《偽造列子考之一證》,薩本棟的《長途交流電線之算法》,王恩蕃、楊兆壽的《報紙的新聞分析》,趙恩鉅、張明昕的《清華學校雇傭工役生活費的調查》等。其作者仍是校友、教師、學生兼有,但其學術性已非初創時期可比,顯然有很大增強。

以后,學報又在保持文理綜合的固有性質的同時增加了撰著提要目錄、書籍評論和有關著作索引等,成為學術研究的指南。如2卷2期所載的《二十年來中文雜志中生物學目錄索引》,即綜合了學校圖書館所存15種中文雜志20年間的生物學論文,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1935年,編輯部還編印出版了1~10卷的《清華學報目錄索引》。其撰著提要是為所見我國大學學報最早的文摘專欄。該欄分為文學哲學類、史地類、數理化類、農林博物類、政治類、經濟類、社會類、教育類等,主要對中外一些新版書刊的著述內容作介紹,其中也包括對一些大學學術期刊載文的介紹。如復刊后的1924年1卷1期撰著提要的數理化類中,即以五六百字介紹了北京師范大學理化學會出版的《理化雜志》1923年第3卷第1號中所載的陳裕光《硒與近代之物質進化》一文,并對刊物本身的內容、主辦單位、出版情況和定價等也作了簡要介紹。這種文摘和索引,預示著高校期刊新類型的誕生。

(五)《工程季刊》

《工程季刊》是清華大學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于1937年3月在北平創辦的,1937年6月出版1卷2期后即???。1941年4月在昆明復刊,當年再度???。其編輯部初由顧玉琇擔任主任,李輯祥、薩本棟、劉仙洲等26人為編委,由清華大學出版事務所總發行,在全國各地之書社、書局、書店、雜志公司、雜志社等處設有30多個代售處。其創刊號的內容除三四種書報介紹之外,幾乎全部為學術論文,包括:顧毓琇的《二重反應學說對于三相感應機之應用》、章名濤的《單相感應電動機之理論及張量分析》,華敦德的《鋼筋混凝土薄層管中應力之分析》,王明之的《硬架混凝土橋》,劉仙洲的《二十年來蒸汽鍋爐之進展》,倪俊的《交流電工程中之極性問題》,馮桂連的《清華自造之滑翔機》,汪一彪的《清華自制防毒面具實況》,吳柳生的《幾種國產建筑材料之試驗》,顧毓琇、朱曾賞的《感應電動機串聯運用時之波形實驗》。從中可知,清華大學30年代的工程技術教育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航空工程等領域。這些科技學術論文已遠非《清華學報》初創期所載的那些譯述文章可比,無論研究領域,還是研究方法顯然已有較大幅度的跨越。

(六)《清華大學工學院研究叢刊》

此刊已難考創刊于何年,但從抗戰勝利復刊北平后于1946年4月出版的“工101號,土木1號”來看,似在此前曾出版過100期。1946年間出有10期。其內容似并非僅限于工程技術,如其“工101號,土木1號”就僅載有施嘉煬的《昆明急雨之分析》??磥?,這是一種不定期出版的科學研究報告匯編,每期發表一篇專題研究報告,有如活頁報告,借此日積月累,以反映該院的總體研究情況。

(七)《清華昆蟲學會通訊》

清華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的昆蟲組,早在1934年11月即擬定了河北農作物害蟲的調查研究計劃,在兩年多時間中,分別對47個縣、450多個村莊、上百種作物、500余種害蟲進行調查和研究。這些成果不僅在《昆蟲淺說》發表,而且組織編寫《世界昆蟲名錄》《清華農業研究所蟲害組病害組工作報告》等??谷諔馉幤陂g在昆明,該所繼續開展工作,于1938年10月24日由劉崇樂教授等發起成立清華昆蟲學會,并于1942年1月出版《清華昆蟲學會通訊》。這是一份半年刊,出版至1948年10月,共出14期。此前曾見有農業研究所于1935年1月創辦的《昆蟲淺說》不定期刊(共出5期,當年????!肚迦A昆蟲學會通訊》的印刷極為簡陋,為蠟版手寫體刻印,每期20多頁。從所見1946年7月1日出版的第10期來看,曾“力求篇幅擴充,印刷精美,終以人力財力有限,去理想中之通訊尚遠?!比欢?,該會的學術活動非?;钴S,到1946年時,竟曾舉辦過164次演講會,特別是在貴州永寧鎮、湖南長沙、浙江吳興和上海四地舉行的4次演講會,代表該會于數省內之行跡,頗富紀念意義。通訊所載,亦即主要為演講摘要,另有會務撮要、會員動態、基金報告等。這份期刊,包括前述之《昆蟲淺說》,雖極簡陋,也比南京江蘇昆蟲局于1923年創辦的《中國蟲害報告》為晚,但它卻是三四十年代與南通大學、西北農學院等校所辦的昆蟲類期刊并存的、僅有的幾種昆蟲學期刊。

三、共和國時期(1949.10-2015)期刊概貌

表3 清華大學創辦的期刊(1949-10—2015)

其中,科學技術期刊35種,人文社會科學期刊40種。

四、共和國時期的代表性期刊

(一)最早復刊的《國立清華大學工程學報》和《國立清華大學理科報告》

1950年6月,在錢偉長教授的主持下(編輯部主任),《國立清華大學工程學報》復刊(前身為1937年3月由清華大學工學院創刊的《國立清華大學工程季刊》),承續前身,編訂為第四卷第二期,是為清華大學在建國初期復刊最早的科技學術期刊之一。該期發表有:航空工程系的孫方鐸的《等截面管內溫流氣體之極限加熱》,電機工程學系閔乃大的《預給頻率特性的常數進端電抗阻之電訊網絡》,航空工程系屠守鍔的《柱體的半硬殼結構的應力分析》,土木工程學系王國周的《公路標準中的“視距”問題》,機械工程學系王祖唐的《側泄平滑承和圓軸承的潤滑理論》,土木工程學系張光斗、鐘國生的《通風塔應力分析及其設計》6篇論文。這些作者皆為清華工程技術學科的骨干,其中:孫方鐸在力學和應用數學領域卓有成就;閔乃大教授為1948年時清華大學電機系電訊網絡研究室主任,建國初期曾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科研小組,任組長,并參與了中國計算機研制的奠基工作;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屠守鍔院士,畢業于清華航空系,1947年即晉升為清華航空工程系教授,參與了建國初期蘇聯導彈技術的引進工作等;王祖唐教授長期從事鍛壓技術的教學和研究,為機械工程系鍛壓教研組主任,著有《金屬壓力加工原理》《鍛壓工藝學》等;張光斗院士發表此文時,正參加創建河川水工建筑物及水電站專業,建立水工建筑物和水電站建筑的學科體系,亦有《水工結構》《水工建筑物》等專著。

1950年12月,英文版《國立清華大學理科報告》(Science Reports of National TsirtgHua University)復刊(前身為1931年4月創刊的同名刊物)。該刊創刊之初,專載清華理、工兩院的科學研究成果,分為三種:第一種專載數學、物理、化學、工程論文;第二種專載生物、心理論文;第三種專載地質、地理論文??箲痖g???,戰后復員后復刊。至1950年12月,第一種出版38期,第二種出版20期,第三種出版1期。在國際首次求得環殼在旋轉對稱載荷下的應力狀態的漸近解,并在圓環殼方面做出了系統的開創性研究工作的張維院士在柏林高等工業學校的博士學位論文的一部分《有頂部圓環的圓環殼在旋轉對稱載荷下的強度計算》,即發表于《國立清華大學理科報告》。

(二)《清華北大理工學報》

1974年10月,中國大學科技期刊史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兩校合刊現象,即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兩校學報合刊的《清華北大理工學報》。從1974年10月—1976年5月,《清華北大理工學報》作為雙月刊(其實刊期不定),共出版3卷8期,并曾出版過1975年第2卷的目次索引。封面刊名中“清華北大”4字為毛澤東的手跡(集字),“理工學報”4字為印刷體。前6期由《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編輯部編輯出版,后兩期由《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編輯部編輯出版。學報創辦之初沒有設立正式的編輯部門,但學校相應地設有學報辦公室以代行編輯部職能。主編由校長或副校長兼任。所發論文大都由各個院系推薦,并由系主任或副系主任簽字[7]。[28]稿件來源主要是本校師生、實驗小組等的文章。在其出版的3卷8期中,稿件由“每期每家出一半”,兩校各自負責,整期稿件由當時北大負責學報工作的張龍翔先生審查。此外,每期學報送審過的稿件,都還要再經過編委會的討論,經討論通過后才能發到工廠排印。

其欄目有科研報告、學術討論、新產品試制報道、實驗技術報道等。從學報3卷8期發表的文章來看,在刊登的90篇科技類文章中,以工程物理(15篇)、生物醫藥(12篇)、電力工程(14篇)、機械制造(10篇)、精密儀器(11篇)等方面占主流(約占總數的68%),而這與兩校在這一時期的專業設置和優勢學科密不可分。

從1974年開始,《清華北大理工學報》就在每期封二或其他學報前部顯著位置登載毛主席語錄,尾隨目錄之后的是緊跟政治時勢的政論性文章,如1974年10月第1期轉載《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社論《在社會主義大道上前進》,1974年12月第2期《教育革命中的幾件新事》等。另外,為配合中央決策與政治大方向,自第1期始,學報就在前部顯要位置增設“批林批孔,反修防修”“鞏固和發展文化大革命成果”“擁護毛主席、黨中央英明決策,打擊反革命的破壞活動”“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勝利成果”等欄目。即使在后部的科技類文章中,仍不時夾雜著這類火藥味、批判味十足的語言。

其第1期發表有:清華大學電力工程系異步電機自激研究組的《與串聯電容相聯的異步電機的自激區(上)——異步電機自激區的判別方法》;林登華,戴勇坤,李月蘭等的《沖翼的氣動特性研究》;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周培源院士與黃永念先生合作的《均勻各向同性湍流的渦旋結構理論》;李學思(孫小禮筆名)的《讀馬克思數學手稿》等。其中,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周培源院士與黃永念先生合作的《均勻各向同性湍流的渦旋結構理論》一文,豐富了其流體力學中的湍流理論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論的基礎,首先提出了一個渦旋尺度—渦旋雷諾數的關系, 然后引進了一種準相似性或準自模擬解的概念,發展了均勻各向同性湍流是由許許多多同一種軸對稱渦旋對空間位置與軸向隨機地組成的概念。文中關于研究渦旋理論的“準相似性條件”的提出,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其自30年代就開始著手研究的均勻各向同性湍流理論。

《清華北大理工學報》還首登科學史與認識論一類的文章,在學報8期中,這一類文章共有24篇。如1974年第1期登載的李學思的《讀馬克思數學手稿》。從1973年1月開始,當時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編譯局組織北京大學成立編譯組翻譯《馬克思數學手稿》。此文為當時負責編譯事宜的孫小禮老師以筆名所寫(“李學思”是“理解學習馬克思”的諧音縮寫)。此文一經刊出,其他高校也立即仿效,在其學報自然科學版上刊登類似學習馬克思數學手稿的文章,如同時期的《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皆有響應,由此在高校掀起了一股學習馬克思數學手稿,弘揚唯物辯證法的熱潮。

(三)《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新中國建國初期的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學報迎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1955年12月,學校組成以劉仙洲副校長為主任委員的清華大學科學研究工作委員會,將《清華學報》改為《清華大學學報》年刊復刊。其第一期載有:黃克智的《屋頂圓柱殼體之近似計算》、趙訪熊的《代數方程根的列表計算法》、顧璆琳的《關于螺栓連接結的組合梁的實驗》、張福范的《以雙重三角級數解固定邊矩形板》、集體署名的《北京市用毛竹性質研究》、王繼中的《渦流制動測矩器》、王先沖的《中國人民在古代關于電和磁的貢獻》等。1957年,改為半年刊,刊名改用毛澤東的手跡,并改由清華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1958年,學報出版3期綜合版和3期畢業生專號,刊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科研成果或畢業設計成果。1959年改為雙月刊;1960,1961年各出兩期;1962至1963年為雙月刊;1964年至1965年12月為季刊,之后因文革開始而???。這10年間共出版39期。

文革時期,學報在艱難的環境中繼續發展。在???年之后,1973年1月,《清華大學學報》以季刊恢復出版。1974年3月,清華北大兩校學報合并為《清華北大理工學報》季刊;1977年兩校學報分開,仍用《清華大學學報》刊名,維持季刊。

改革開放以來,學報在傳承光榮傳統中,獲得較大發展。這一時期又可分為3個時段:

第一時段(1979-1984),在1979年恢復連續卷號,一改文革時期學報附庸政治潮流的積弊,回歸科技學術期刊的本真,建設和完善高等學府純粹科技學術期刊的模式,在學報中附載《清華大學科學報告》的中英文摘要,發表田長霖的《對技術科學的幾點看法》一文,營造重視工程技術學科的氛圍,并成為學校的重要學術期刊,與100多個國家建立了交換關系。學報編輯部還作為副理事長單位,積極參與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報研究會的建設,開展國外高校學報調查,開展期刊編輯學術研究,發展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使學報的辦刊質量和學術地位連年提高。

第二個時段(1985-1999),學報準專輯化出版,迎來一個穩定提高的時期,1985年,《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月刊,逐漸形成 1、4、7、10期為電機與信息科學(含計算機、自控等),2、5、8、11期為機械(含精儀、熱能、力學、航空、航天),3、6、9、12期為理、核能、土木、水利、環境等“小綜合”,余按學校主學科分出“準專輯”。這顯然是在應對專業化期刊的挑戰,走出了一條準專業化和特色化的新路子,也代表著大學綜合性自然科學學報模式的變異或重要進化,是20世紀80年代高??萍计诳k刊模式最有意義的一次變革,同時引領了20世紀90年代以至21世紀高校綜合性科技學術期刊特色化的潮流。在此時段的1986年,學報也開始分化為自然科學版和哲學社會科學版兩個版本。

第三個時段(2000-2015),學報以網絡化發展為突破,迎來一個影響力急劇擴張的時期。在1995年時,學報不過發行70萬冊,截止1993年EI收錄亦不過156篇(居全國高校第一名)[6],但到了21世紀之后由于網絡化、信息化的迅速推動,其傳播的范圍、使用機構、訪問閱讀、下載,均突飛猛進,極度擴張。2005—2009年,《學報》網絡傳播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由103 502次上升至272 428次,增長1.63倍;2010年略有下降之后基本保持平穩,且均在250 000次以上。2005—2013年,《學報》累計下載量為2 001 193次。2005—2013年,《學報》累計瀏覽量為2 208 243次呈逐年走高趨勢?!秾W報》的網絡用戶分布于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其中亞洲用戶占據絕對優勢,下載量達到1 818 491次,占90.84%;瀏覽量2 010 793次,占91.13%。占比最小的非洲下載量僅10次,瀏覽量也僅有18次。2005—2013年,網絡讀者累計來自2 109個單位。載文被引情況,根據中國知網的數據,2007-2013年《學報》共發文3 549篇,總被引頻次17 097,總下載頻次710 862。

(四)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與自然版同樣溯至1915年創刊的《清華學報》,于1986年復刊,分為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兩種版本。它主要刊登文史哲方面的研究論文,兼及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尤重實證性、理論性以及跨文化、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在各學科欄目之外,還開設了“名師講堂”“海外學者論壇”“清華國學院與當代學術”“期刊與評價”“文獻與考辯”“討論與評議”等交叉學科的欄目。1999年被確定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并且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同年被評為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0年起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同年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02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高校百強社科學報。之后,相繼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成員單位。2006年,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三大權威文摘的文摘率居中國社會科學期刊文摘率第1位;被《復印報刊資料》轉載47篇,轉載量在高校學報中列第2位,轉載率則居第1位。據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12年度“復印報刊資料”排名,其全文轉載率和綜合指數在全國綜合性高等院校主辦的社會科學學報中再度排名第一,共發文99篇,被“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41篇,全文轉載率達41.41%。此后,歷年全文轉摘率和綜合指數均居全國高校學報前列。2013年,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學術期刊,并依據其自查報告、代表作、經費使用和期刊閱評情況,從政治導向、問題意識、選題策劃、欄目建設、論文質量、學術影響、匿名審稿制執行情況等,于次年被國家社科規劃辦評為優秀期刊。2014年,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評為全國4種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權威期刊”之一,其中《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學術)影響力”最高,表明其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明顯提升,較好地發揮了學術引領作用。

該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不論資排輩,無內外之別,高水平稿件會從快發表。該刊還設立“百盛—清華學報優秀論文獎”,每兩年在本刊發表的文章中遴選十余篇優秀論文,予以一至二萬元的重獎。

(五)創辦7種英文期刊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英文版)》(Tsinghua Science Technology),1996年創刊,雙月刊,清華大學孫家棟院士主編,所有編委均系IEEE會士或高級成員。該刊主要報道計算機和電子工程領域具有創新性和重要性的研究成果,選擇熱點方向出版專輯。2005至2011年與Elsevier合作出版。自2012年開始,全部論文上載到IEEE Xplore數字圖書館,并為開放存取期刊。

《納米研究(英文)》(Nano Research),2008年7月創刊,月刊,美國斯坦福大學戴宏杰教授和清華大學李亞棟院士主編,清華大學和中國化學會主辦,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Springer公司負責海外發行。創刊時的編委有39人,其中來自中國的編委7人,其他編委分別來自于美國、德國、英國等。該刊主要報道納米研究領域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原創性的科研論文和世界一流科學家撰寫的權威性、全面性評論文章,并以快速的文章評審和發表而著稱。其在一年半內即被SCI 收錄,并連續5年一直在4個領域位于Q1區,2011年時的影響因子達到5.071,曾獲得中國政府期刊獎,及獲得中國百強期刊。

《建筑模擬(英文)》(Building Simul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8年創刊,雙月刊。主編楊旭東教授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筑技術科學博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比利時列日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Jean Lebrun、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院教授Ali Malkawi任副主編;其他編委會成員均為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丹麥、奧地利、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等活躍在建筑性能模擬領域的學者。該刊為世界上第一本有關建筑模擬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英文學術期刊,涉及建筑技術、土木工程、建筑學、環境工程、能源及動力工程等多學科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致力于提供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建筑節能、可持續發展、建筑環境與健康、建筑環境系統設計優化等學術研究及工程實踐做貢獻。2011年被SCI-E收錄。

《摩擦(英文)》(Friction),2013年3月創刊,季刊,由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Springer公司和清華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清華大學溫詩鑄院士為名譽主編,雒建斌院士任主編,孟永鋼教授和靳忠民教授任副主編,其他編委會成員均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典、意大利、白俄羅斯、巴西、以色列、捷克、芬蘭、波蘭、荷蘭、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中國等活躍在摩擦學領域的學者。該刊主要發表原創性研究和綜述類文章,包括摩擦學、潤滑、磨損等,致力于為國內外摩擦學領域的學者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

另外還主辦有《先進陶瓷(英文)》(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鳥類學研究(英文)》(Avian Reaserch)、《中醫科學雜志(英文)》(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等英文刊物,均為開放獲取期刊,是為清華大學傳承西學東漸和東學西漸的傳統,立足科學前沿,面向世界辦刊的一個高水平的組合平臺。

五、結論

(一)清華“編輯制”與“集稿制”的存廢替換試驗證實期刊編輯制度的無可取代性

清華期刊除對總編輯的選拔及其作用有積極討論以外,還對實行編輯制,還是實行集稿制作做了一次很有意義的試驗和改進。以《清華周刊》為例,在五四運動之前,學校對學生言論鉗制極嚴,周刊編輯等職員均系校中派充,故在這一時期內,周刊頗多敷衍塞責之文字,缺乏批評精神。五四運動興起之后,新思想、新文學運動風靡全國,清華學生亦蒙影響,故對學校鉗制學生言論漸覺不滿。這種不滿集中于三點:一是認為編輯由校中任命有悖學生出版物之精神;二是認為總編輯制養成獨裁與包辦之惡習,不合民主潮流;三是認為周刊言論受當局之鉗制不能自由。當時,又值張校長失政被驅,嚴校長蒞新代理,學生會遂于1920年4月14日改良周刊編輯制度,改總編輯制為集稿制,設集稿、經理二部。其主要改良有:一是取消校中任命編輯之制度,改為集稿員制,每學期選出18名集稿員;二是每學期選出經理5人;三是取消顧問;四是取消英文校聞;五是稿件由學生負責。這些改良的核心是取消總編輯和編輯工作,只將稿件集成付印發行。從提倡民主,和抵制校方鉗制學生言論自由的角度來看,這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但從期刊質量控制和編輯工作的角度來看,則是一種倒退。這種“集稿制”實行不足三年,到了1922年末,其流弊漸至深重。其關鍵問題:一是集稿制并未消除少數人包辦的積弊;二是只集不采,坐等投稿,故使內容缺乏政策性、系統性和目的性;三是改集稿制后,多譏笑怒罵的文章,或勉強湊數,無人負責。因此,編過新聞欄的學生編輯疾呼:“要想周刊新聞編得好,非要有編輯不可,非要有固定的編輯不可?!倍?,從提倡新思想、新文學的角度,對改回編輯制后總編輯的條件亦提出要求,稱“現在若改編輯制,‘道德家’兼‘老先生’絕做不了總編輯?!盵29]由此,1922年冬,學生會評議部議決:改周刊集稿制為編輯制,周刊之總編輯、總經理由評議部選舉,然后由總編輯和總經理分別提名編輯和經理。這一議案標志著集稿制宣告廢止,而新編輯制遂正式產生。之后《清華學報》等刊亦大致采用了這一編輯制度,包括在師生編輯比重、留美和國內集稿員、總編輯和編輯的產生、編輯部和經理部的設置等均有很多相似之處。其留美編輯之設,以及職務、權利、通信編輯、發行等方式,應為該校在編輯國際性高校期刊方面的一個創造。

清華編輯活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編輯,也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如1931年、1937年、1946年曾數度執掌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的梅貽琦,在校求學期間曾任《清華周刊》特載欄編輯;1948年的司法院行政部長、1949年的司法院大法官和新中國時期的全國人大代表梅汝璈,在校求學期間亦一直主持《清華周刊》;抗戰間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時,在校求學期間也曾擔任《清華周刊》的國情述要欄編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社會學家陳達,曾在母校任教期間受命復刊和總編《清華學報》;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在校任教期間亦曾總編《清華學報》等刊。清華編輯體制的興廢過程,反映了五四運動前后各種高校期刊編輯制度從摸索、試驗到漸趨完善的演替,它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編輯始終應成為期刊出版環節中的主角,這是無可替代的。

(二)《清華學報》最早定義“學報”、最早探索國際化之路、創造第一份高校學報章程,并將文理綜合性大學學報模式發展到極致

《清華學報》是我國最早使用中英文兩中版本出版,且初以英文版為主的高校學報,也是最早在刊名上以校名和“學報”冠名的高校學術期刊,亦為清末民初時期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綜合性高校學報之一,并在學術性、探索性和舍棄日本間接渠道傳入西學而代之從歐美直接傳入西方最新科技學術等方面開創了高校學報的新紀元?!肚迦A學報》對高?!皩W報”作了最早的定義,賦以“傳播學術”“以資考鏡”“互相交換,互相觀摩”“借知本校內容”“以文會友”等內涵,制訂了第一份高校學報章程——《清華學報簡章》,創造了校資與自我經營籌資相結合的成功經營機制和范例,而且構建了大師輩出的學術平臺。它與其后1919年1月創刊的《北京大學月刊》一起奠定了20世紀初期中國文理綜合性大學學報這一期刊類型的基本模式,亦為清末民初時期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綜合性高校學報之一,僅在1924年至1948年就有30余位學界名流或號稱“國學大師”的學者在此發表了90余篇代表作,有的甚至直接參與編輯學報,從而構筑了舊中國罕見的學術高地,同時也說明中國高校綜合性自然科學學報或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學報模式和“一校一報(新聞)一刊(學術)”的模式并非外來,而是自有其本土源流。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為這種“文理綜合”的性質提供了理論依據,他認為:“今日大學……通識為本,專識為末”,“今日言學問,不能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三大門,學子對此三者之間,能識其會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類之多,歷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貫之之道,要必有其相為因緣與依倚之理。此則所謂通也”[30]。文理綜合性大學學報這種類型雖在我國仍然存在,卻已非主流,已為文、理分開的另一種綜合類型所取代,即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版和綜合性自然科學版兩種大學學報,可視為清華、北大文理綜合性學報模式的一個變種。它與科學既有綜合化趨勢,又有精細化趨勢以及綜合性大學通識性育人模式非常吻合,既符合科學發展規律,又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故為一個歷史性的合理存在。史實無可辯駁地證實,并非像過去的說法:中國大學的綜合性學報模式是20世紀50、60年代隨高等教育體系從前蘇聯傳入并迅速發展。我國大學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報或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學報的模式,是五四運動前后由《清華學報》和《北京大學月刊》這種文理綜合性學報模式演變而來并逐漸分化而成的,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土生土長的,有著自己特定的歷史背景、發展序列以及內涵和外延。

《清華學報》亦為中國高校最早的文理綜合性英文版學報,并認為該刊在美國專設經理部、接稿員、開展與歐美的廣泛期刊交換、開設“編輯紀述”“撰著提要”專欄進行二次文獻傳播,以及以中文版介入“西學東漸”,以英文版介入“東學西漸”等做法,有著積極而特殊的意義,為早期大學學術期刊走國際化之路的成功探索。

(三)《清華學報》構筑學術交流高層平臺以及網絡化傳播的倍增效應彰顯了高校學術期刊的存世價值和未來發展方向

《清華大學學報》在1949年以前發表的560余篇稿件中包括了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等40余位大師級人物稿件100余篇, 1955年復刊至2005年發表的7000余篇稿件中含有40多名院士的300余篇論文,其中溫詩鑄院士署名的就有40余篇。清華大學90%以上的兩院院士在《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過論文,不乏為作者的首篇論文或學科奠基性論文。時任國務院學位辦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楊衛院士在給《清華大學學報》創刊90周年的賀辭中說得好:“大學學報是以客觀的學術語言記錄大學發展的一部奔流不息的編年史。這部編年史雖較大學的奠基稍晚些,但也已經歷經百年滄桑。這雖然已經超過今日讀者中絕大多數人的年齡,但沒有人否認這部編年史刻下了大學師生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凝結了豐厚的學術積淀,養育了一代代學人。它是大學精神的蓄積、發揚、凝聚和擴張,是大學學術的窗口、品牌和旗幟”。這一說法,既是大學教授和科學大師對高??萍计诳ぷ髡叩某绺甙?,也讓我們從這一有歷史意義的論斷中看到了科學家所希望的未來大學科技期刊的發展方向。

另外,從學報網絡傳播受眾群體集中于清華本校,時間段集中在寒暑假前后、作者讀者以高校為主、以研究生為主等因素來看,學報為本校教學科研服務的本性在網絡時代并無多大變化,因此更應發揮學報在促進教學科研、培育學術新秀、傳承優秀文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從學報在1995年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或交流70萬冊,被EI檢索156篇,時過18年到2013年學報使用機構達到2000多個,在亞、歐、非、拉美等地的累積瀏覽量達到220萬次以上,總下載頻次達到71萬次以上,不啻一個成百倍、成千倍的增長,而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表明學報的編輯出版方式、期刊管理、期刊傳播方式、傳播范圍、傳播量,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清華學報通過積極參與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電子光盤版、精品科技期刊建設和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實施等重大舉措,發揮了積極的試驗、示范作用,從而引領中國高校學術期刊匯入世界潮流。

[1]梅汝璈,梁朝威,饒孟侃等.十年來之《清華周刊》[J].清華周刊·十周年紀念增刊,1924:1-11.

[2]棻,董鳴,張蔭麟等.我對于《清華季刊》組織上的討論[J].清華周刊,1924:7-11.

[3]王造時.《清華學報》組織之具體計劃(1923-11-17)[J].清華周刊,1924:6-10.

[4]聞一多,周茲緒,潘光旦,吳景超,浦薛鳳等.清華底出版物[J].清華周刊·本校十周年紀念號·智育,1921:49-102.

[5]劉毓珩.清華之出版事業[M].見: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2卷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772-777.

[6]《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清華大學學報復刊40周年[J].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35(5):108-110.

[7]王利群,張英娥,杜文濤,劉華玲.《清華大學學報》的沿革[M].見:舒懷.書海爭流——清華大學出版社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47-56

[8]方惠堅,張思敏.清華大學志·出版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600-608

[9]張玲霞.清華文藝社團.見:程光煒主編.都市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00-211.

[10]楊紹軍.戰時思想與學術人物:西南聯大人文學科學術史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37-46.

[11]姚遠.中國大學科技期刊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94-120,245-249,357-363.

[12]姚遠,姚樹峰,王睿.中國近代科技期刊源流[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

[13]姚遠,杜文濤.《清華學報》的創刊及其歷史意義[J].編輯學報,2006,18(2):90-93.

[14]姚遠,馮立升,白欣.《清華學報》與中國數學史學科的奠基[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7(4):680-684.

[15]姚遠.西南聯大學術期刊及其科學傳播——兼與西北聯大比較[M].見:伊繼東,周本貞.西南聯大與現代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13-325.

[16]姚遠.西南高校近世科技學術期刊的發展[J].編輯學報,1996,8(3-4):171-174,232-235.

[17]姚遠,張莉,張鳳蓮,杜文濤.清華學報英文版The Tsing Hua Journal的傳播與首創[J].清華大學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1(3):156-161.

[18]Zhang Li,Yao Yuan,Zhang Fenglian,Du Wentao.The Pioneer of English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 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The Tsing Hua Journal and I ts Communication Mode.Learned and Publishing(《學術出版》), ALPSP-The 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 ional Society Publishers(學術與專業學會出版商聯合會,英美),SSCI源刊, http://www.alpsp.org,2006,19(3):204-208.

[19]姚遠,杜文濤.《清華學報》的誕生及深遠影響[N].新清華,2005-12-12(2).

[20]姚遠,杜文濤.《清華學報》的創造[N].科學時報,2008-07-24(B3-讀書周刊-科學文化-百年科技期刊巡禮)科學網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7/248470.html.

[21]楊婷婷,姚遠.《清華北大理工學報》及其科技傳播[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3(5):855-860.

[22] 吳宓.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M].北京:三聯書店,1995:123.

[23] 編者.發刊辭.清華周報,1914(1):1.

[24] 冀朝鼎.本學期之清華周刊?言論欄.清華周刊,1919:1-8.

[25] 梅汝璈.卷頭語.清華周刊(十周年紀念增刊),1924:1-2.

[26] 梁朝威.十年來之周刊?言論欄.清華周刊十周年紀念增刊,1924:6-10).

[27] 編者.編者語.清華昆蟲學會通訊,1946(10):1.

[28] 陳進元.《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50周年紀念??痆J].2005,41(增刊):5-93

[29] 編者.我對于改良周刊底意見[J].清華周刊,1924(255).

[30] 梅貽琦.大學一解[J].清華學報,1941,13(1):1-12.

[31]楊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N].新清華,2005-12-12(1).

(作者姚遠、郭曉亮、劉小燕單位系西北大學數學與科學史研究中心/西北大學編輯出版與傳播科學研究所,王強單位系西安科技大學期刊中心,顏帥單位系清華大學出版社期刊中心)

猜你喜歡
清華大學清華學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清華十《四時》中一種特殊寫法的“中”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孫清華作品
清華簡第八冊《心是謂中》補說
致敬學報40年
我的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經歷
何清華:邂逅心理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