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莊的“和諧”思想與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調試

2016-11-09 05:56劉世權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4期
關鍵詞:心理調適大學生就業和諧

摘要:近年來,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心理調適,恢復大學生良好的就業心態,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老莊學說的和諧之道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對于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有很多借鑒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老莊思想;心理調適

中圖分類號:B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1

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嚴峻問題。高校畢業生在求職和擇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想象的問題和困難,因為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焦慮、自卑、自負等若干心理問題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擇業與就業。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諸多生命哲學,老莊學說的“和諧”思想,可以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安頓心靈,對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大學生常見就業心理問題

(一)焦慮不安,悲觀與自卑心理并存

一部分大學生在擇業和就業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焦慮心理,具體表現為心情煩躁、過度憂慮甚至恐懼不安。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前景并不看好,認為前途迷茫,悲觀和失望情緒不斷蔓延。悲觀心理不同于焦躁不安,他們對于自己的現狀悲觀失望,甚至對自己的未來也產生懷疑,從而束縛了他們才能的發揮,制約了求職的進程。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缺乏自信、自卑失落的心理問題也很常見。很多畢業生認為自己非名牌大學畢業,成績一般、專業冷門,再加上社會關系匱乏,于是主觀上便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不敢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缺乏主動參與就業競爭的勇氣和信心。[1]同時,他們的性格還往往較為內向,求職過程中不善于交流,畏首畏尾,心理負擔過于沉重,求職過程也就會挫折不斷。而只要稍微遇到一點點挫折,這部分人便會產生自卑心理,焦慮不安、無所適從,認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對就業前景不抱任何希望,不僅不會主動去爭取就業機會,甚至還會產生逃避就業和抵觸就業的心理。長此以往,就會演變成心理疾病從而影響他們的正常就業。

(二)虛榮心強,拜金主義與功利主義盛行

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則表現為過于自負。他們自以為在校期間成績優異,工作能力和交際能力都很強,再加上畢業于重點大學,自我評價往往過高,爭強好勝,虛榮心較強,在就業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攀比心理。盲目的攀比也就滋長了拜金主義與功利主義的盛行。功利心理在求職的畢業生中較為常見,是普遍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他們不從自己的切身實際考慮,盲目的追求大都市、高工資、高品質的政府部門或是國企就業。在選擇就業地區上,這部分人“重東部,輕西部”“重城市,輕農村”,在職業選擇方面,盲目扎堆考公務員,一味追求熱門職業,絲毫不從國家需要和自身前途去考慮。在擇業和就業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對于工作地域和薪酬的要求還過于苛刻,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很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影響了正常的就業。他們的理想就業狀態就是在獲得足夠金錢與舒適環境的同時滿足他們的自我虛榮心,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畸形的心理狀態。剛踏上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希望能找到一份工資、福利、環境都好的理想工作無可厚非,但是不切合實際的定位,盲目的好勝虛榮,不利于他們個人未來的發展。

二、老莊的“和諧”思想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調試的啟示

(一)不為物役,順其自然,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

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容易引起心理問題,只有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才能幫助大學生以樂觀、平穩的心態去面對就業。面對物質豐富、科技發達的當今社會,很多學生難以處理好人與物的關系,功利主義價值觀盛行,對名和利追求過高,社會與環境一旦不能滿足他們,心理困惑便產生。道家主張“少私寡欲,知足知止”,適當的節制貪欲,淡化名利的追逐,可以有效的消除物欲帶來的心理問題?!爸悴蝗?,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在第四十四章也闡述了財富與生命的關系,教導了我們應該合理調整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值,摒棄不切實際的目標,節制自己的物欲,不為物役,順其自然,保持心理健康與平衡。[2]道家強調世間萬事要“順應自然”,萬物各有其性,不能憑主觀意志去改變客觀環境,順應萬物才能無往不勝,這一思想會幫助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不為物役,少走彎路。對于畢業生來說,高福利、高收入、高環境不應該是我們的擇業目標,貪慕虛榮只講究金錢和環境,會讓人價值觀扭曲,最終無所成就。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崗位才是最佳的擇業對象。

(二)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積極調整就業心態

當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很多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常常感到茫然、無助和焦慮。因此,調整就業心態,釋放就業壓力,從容面對社會對于很多畢業生來說都顯得尤為重要。保持良好的就業心理狀態,首先就要加強自我認知和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對自身的能力進行客觀立體的審視。道家經常強調自我認知的重要性,如《老子》第三十三章曾說過“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告誡了我們自知、自勝、知足遠遠要比知人、勝人更重要?!肚f子。逍遙游》中也提到“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边@里也無非強調了處理問題前要認清自我,量力而行,不能凡事都依賴別人,要成為獨立、有主見的人。大學生在擇業和就業的時候,要正確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傲都不利于自身發展。在正確的自我認知基礎上,還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避免悲觀、焦慮、膽怯等心理,面對招聘單位要敢于競爭、敢于推銷自己。在求職過程中,即使遭遇失敗大學生們也要學會自我心理疏導,只有善于總結失敗經驗才會離成功更近。

參考文獻:

[1]林秋磊.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與調試[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1(6).

[2]李曉紅.道家思想對大學生自我和諧的啟示[J].文學界(理論版),2011(2).

作者簡介:劉世權(1983-),男,碩士,亳州學院外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調適大學生就業和諧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教學方法
高校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研究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精細化”職業指導大學生就業的分析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