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2016-11-10 00:09宋蘭
人間 2016年28期
關鍵詞:提問設計問題情境

摘要: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設存在諸多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恰當的設置問題情境。創設提問設計是設置問題情境的主要途徑,它主要包括趣聞、誘問、曲問、總問等幾種提問。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問題情境;提問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236-02

語文教學專家呂志范在《一個老教師的話》中有這樣一段話:“課堂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藝術。這不是翻翻課本,寫寫教案所能代替或交差的。因為,它要創造某種意境、氛圍和格調——境;它要表露某種情感、情緒、情趣——情;它要傳遞某種意念、思想、觀點——意……”[1]從上面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情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情境教學又稱陶冶法。它既是一種古老的、也是最具有革新精的教學方法。即教師將教學目標外化為一個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讓他們可以把握直觀的形象,可以感受濃厚的氛圍,讓學生先感受、后表達。

問題情境是情境教學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在提問中創造情境。創造情境是為了引出問題,情境要為問題服務。

一、中職語文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因

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好奇心非常強,如果能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激發疑問,常??梢约て饘W生強烈的求知欲,形成濃烈的教學氛圍。激發疑問需在創設情境上下功夫,因為,提問的心理意義全在于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而引起認知沖突,激起學生探究的愿望,產生一種學習需要,形成學習的內驅力。因此,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才能讓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但現階段的中職語文課堂問題情境的創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

從學生方面來看,中職學生的文化課基礎差,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低,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重要性,甚至覺得語文可學可不學。

從教師方面來看,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堂常常存在提問目的不明確、提問方法不當、提問質量不高等問題。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問,故創設問題情境值得我們去重視。

二、中職語文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途徑

創設問題情境的途徑有很多,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創設、多媒體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設、還有通過比較,形成問題情境等等。而創設問題情境的最主要途徑就是如何更好的創設提問設計。以下就是對提問設計的簡單歸納:

(一)趣問:以提問引奇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在動因。明代學者王陽明認為“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己。譬如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條,日就枯槁矣?!盵2]因此,提問設計的出發點,應當能使學生“趨向鼓舞,心中喜悅”,而能引奇激趣之問,就會有這種功效,否則提問枯槁干巴,學生勉強應答,教師面若冰霜,學生就會產生被審問一般的心態,又何來如坐春風,如沐春雨的感受。例如在《科學是美麗的》的導入環節,我是這樣提問的。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問一問大家,現在的你們還能想起小時侯自己常常掛在嘴邊“長大了要當什么”的話嗎?

生:哈哈哈,當然記得,我要當科學家。

生:我也是

生:我也是

師:其實呀,老師小時候和大家一樣,想長大了當科學家。(眾笑)那你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生:科學家厲害

生:高大上,因為能夠弄懂深奧、艱難、枯燥的科學

師:是啊,提到科學家,我們就會想到愛因斯坦的形象——白發怒張,皺紋滿面。不過,卻有那么一些人,認為科學是美麗的,而且是曠世奇美,美不勝收。

多么的不可思議呀,那同學們要不要和老師一起,去感受科學的美麗呢?

生:好的(眾答)

這一富含有生活情趣的提問內容,加上師生聊天一般的隨和形式,無疑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這一提問設計頗具匠心,決非信口開河的“閑侃”。先是回憶學生小時候的童言童語,從而引出學生對科學的看法,順理成章的引出課題。

(二)誘問:以提問相機誘導。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貴在相機誘導。誘導之法便是提問和指點?!盵3]提問要有啟發性,才會有誘導功能,教師“宜揣摩何處為學生不易領會,即與其處提出提問,令學生思之”,積以時日,學生聽老師提問,受老師指點,亦即于不知不覺中學會遇到任何書籍文篇,宜如何下手乃能通其義而不得其要?!痹谶@里,葉老先生所闡達的提問,便是旨在誘導的提問,即以“問”為“導”,以“導”代“講”。在《善良》一文的學習中,我鼓勵學生主動嘗試:

生:“課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善良似乎是一個早就過了時的字眼,真的是如此嗎?”

師: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很感興趣,紛紛舉手)

生:是的,因為有很多關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如,東郭先生,農夫與蛇等等。

生:不是,世界充滿愛,才會變得更美麗,我們應該善良。

生:善良是好的,但對待毒蛇和狼這樣的人,就不應該善良對之。

師:(啟發點撥)聯系課文詞句,你認為哪些意見正確?(引導嘗試判別)

生:我認為“適當善良”這種意見正確。因為文中說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當中,那些等待著向他們深處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凍僵者或是重傷者當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惡狼?!?/p>

生:我也同意這個意見。文章下文接著寫“我們以對待毒蛇和惡狼的態度對待過的那些倒霉蛋當中又有多少人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當真的毒蛇和惡狼?!?/p>

結果學生在教師的誘導提問下形成了一致的意見。在這種嘗試比較、辨析、判定的過程中,學生提高了語文能力,也進一步認識了善良的高尚品質,讀懂了課文。

(三)巧問:以提問引發智慧。

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但是對課文中不少貌若平常但十分貼切的語言,學生往往不易體會到它的精妙和優美。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精巧的設計提問,用巧妙地提問來抓住學生的思路,引發學生的智慧。

如對《胡同文化》一課中的一句“……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痹O計了一個提問:“這里為什么要用‘滴?如果不用‘滴可以用那些字?換上去讀一讀。不用這些字而用‘滴字有什么好處?”為了讓學生體味到“滴”在這里的特殊含義和感情色彩,在巧問中借助換字朗讀比較,減緩了坡度,便于學生易于體會。所以,在經過學生的換字朗讀揣摩之后紛紛說:“北京人對生活的易于滿足和節儉,讓北京人不會做出‘淋‘澆等字”?!耙驗椤暗巍弊?,能夠將香油少之又少的情景展現出來,而且更能體現北京人的特質?!?/p>

(四)總問:以提問導思促學。

總問,就是總體性提問,也就是提問的跨度很大。這里的所謂“跨度”就是提問對教材的覆蓋面。也就是回答總問,非閱讀整段、幾段乃至全篇課文不可,而不是老師上句,學生答下句的瑣碎的情節式提問。在語文教學中,提倡多設計總問,對于克服當前提問淺、碎、平、繁的時弊很有針對性,可以優化提問質量,達到提問的跨度大、力度強、效度高的設計目標。如教學《過秦論》這篇課文,先用鋪墊引導:課文寫了秦國的興亡過程,是怎樣興?怎樣亡的?通過總覽全文,這樣就形成了如下板書:

在此基礎上提出“總問”:秦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這是一個跨度很大的總問,教師給學生以選擇機制,通過課堂討論和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滲透語言文字訓練。這樣由例及篇,用過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到達了對整篇課文的熟讀精思。最終得出結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三、結語

問題情境的創設最終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掌握好問題情景創設的方法與策略,并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對于教師來說是相當重要。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盵4]教育是啟迪人們智慧的事業,教師的教學藝術應當包含了問題情境創設的藝術,只要我們注重吃透“兩頭”(教材、學生),又“何愁沒處下金鉤”,設計不出誘人的問題情境,為語文課堂更好的服務呢!

參考文獻:

[1]周一貫.語文教學優課論[M].寧波:寧波教育出版社,1998

[2]余文武.王陽明教育思想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12

[3]葉圣陶.語文教育書簡[M].北京:教育教學出版社,1980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

[5]張春.新課標下錢夢龍曲線教學法的創新[J].語文學刊,2010(18)

[6]楊宏峰.論語[M].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9

作者簡介:宋蘭,女,四川安岳,中學二級教師,本科,四川省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語文。

猜你喜歡
提問設計問題情境
試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
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思考
高中生解決情境性化學問題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學法提升化學實驗課程價值的探討
淺議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
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探究意識的提問設計
論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