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2016-11-10 01:33袁淑敏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翻譯原則翻譯策略

摘 要: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國際旅游的蓬勃帶動了旅游翻譯的發展。入境游游客在游覽過程中需要景點名稱、介紹等旅游文本的指引。因此,這些文本的翻譯就顯得非常重要。從介紹我國旅游文本的翻譯現狀開始,提出了幾個核心的翻譯原則,總結了三個常用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旅游文本;景點名稱;翻譯策略;翻譯原則

一、引言

旅游產業是憑借旅游資源及相關服務設施專門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游覽、餐飲、購物、文化娛樂等服務的綜合性行業。旅游業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而是由多個產業集群而成的。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他對解決我國當前的就業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另外,旅游的發展對經濟收入的提高,尤其是偏遠、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脫貧有著重要貢獻。因此,從“十一五”規劃開始,國家就著力將旅游業培育成支持我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十多年來,我國的旅游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體現在本國游客人數及消費上,入境游也發展起來。今年初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2015-2016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的入境游人數逐年增長,預計2016年將比上一年增長4%,全年入境游人數將達1.33億人次。與此同時,入境旅游相關的外匯收入同比增長0.6%,外匯收入將達1175.7億元。

國際旅游的繁榮也促進了旅游翻譯的發展。旅游景點中的景點名稱與介紹是旅游翻譯的首要環節,因此,國內旅游景點的景點名稱及介紹一般都配有英文翻譯。然而受限于翻譯者的水平和國內尚未頒布相關的行業規范性文件,目前旅游景點的相關文本翻譯質量良莠不齊[1]。

二、旅游文本翻譯現狀

旅游景點的地名指示牌、景點介紹等統稱為旅游文本。在文本的類型上,旅游文本屬于典型的應用型文本,具有“信息”和“呼喚”兩項功能[2]。尤其是景點名稱,在實現兩項功能的同時還應當具備語言通俗、內涵言簡意豐的特點。

國內研究者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旅游景點的地名及介紹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問題頗多[3]。研究者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等歐美英語國家游客為樣本進行了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國內導游圖、門票等旅游文本的英語翻譯中共出現了拼寫、遺漏、語法、中式英語、用詞不當、表達、累贅、文化誤解等八類錯誤。其中,翻譯錯誤排在前三的為:拼寫(45.2%)、語法(16.3%)、用詞不當(11.5%)。

以地名翻譯中的用詞不當為例?!巴_”被翻譯為“the River-gazing Platform”。文本中的gazing在英語中有“凝視、盯住”的含義,這種逐字逐詞直譯的方式屬于典型的用詞不當,往往令游客不解。如果將翻譯調整為“the River-side Platform”,效果將比原譯更好,更加靈活?!傍x鴦瀑布”被譯為“Yuanyang Waterfalls”。景區的特點為兩條瀑布相對飛流而下,一條窈窕輕逸、一條氣勢磅礴。兩條瀑布在山下匯合,因此以形似被命名為鴛鴦瀑布。原翻譯中翻譯“鴛鴦”采取漢語拼音方案,屬于表達錯誤,丟失了關于鴛鴦的文化聯想,無法傳達景點的寓意。如果將原翻譯調整為“Couple Waterfalls”將更有利于游客理解?!笆衲现窈!北环g為“Shunan Bamboo Sea”,這種中英文相結合的翻譯方式屬于中式英語。這類翻譯很容易引起游客的誤解,且地名中“蜀南”的重要信息沒有表達清楚。如果改譯為“Bamboo Sea in South Sichuan”,地理位置及景點特征都能清楚、準確地表達出來,效果將會比中式英語的原譯更好。另一類典型的中式英語錯誤經常出現在道路名稱的翻譯上。盡管國家曾經頒布了路名英文翻譯方案,但道路名翻譯方法仍未統一。例如“解放路”的翻譯存在“Jiefang Lu”和“Jiefang Road”兩種方式。

旅游文本中出現拼寫和遺漏錯誤是因為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語法和表達不當是因為翻譯者的水平問題;中式英語則是因為相關翻譯缺乏規范,翻譯者沒有相關理論和規范的指導。旅游景點名稱及文本的介紹需要在遵守相關原則和規范的基礎上更加靈活地翻譯,這樣才能保證翻譯文本的基本功能。

三、景點名稱的翻譯原則

任何旅游文本的翻譯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掌握這些規則將會讓譯者有章可循,幫助譯者提高翻譯質量[4]。本研究提出“名從主人”和“等效翻譯”兩個原則。

“名從主人”原則是指景點名稱的翻譯應當遵從景點所屬的國家、民族習慣讀法來翻譯。對于那些命名直接來源于地名的景區名翻譯,應當根據當地的讀法來翻譯。例如“北海公園”中的“北?!备鶕麖闹魅嗽瓌t,就應當翻譯為“Beihai”而非“North Sea”。例如“老舍故居”中的“老舍”根據名從主人原則,就應當翻譯為“Lao she”。但有些人名因為已經有了專有的英文單詞,其翻譯就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如“孫中山”“孔子”在英文中都有相應的英文單詞“Sun Yat-sen”“Confucius”。所以“中山大學”的英文名稱被翻譯為“Sun Yat-Sen University”,很少使用“Zhongshan University”。

由于“名從主人”并不能涵蓋所有旅游景點翻譯的要求,很多景點名稱中并未包含人名、地名,所以需要“等效翻譯”原則作為重要補充?!靶畔⒐δ堋笔蔷包c名稱重要的功能之一?!暗刃А痹瓌t其實就是要求翻譯文本在信息傳達上實現“功能對等”,即譯文的讀者基本能以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方式來理解和欣賞譯文[5]。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有很強的靈活性,尤其在文化不對等的情況下,需要譯者根據需要作適當改譯。等效并不要求原文和譯文之間的一一對照,而是要求在表達有效信息的基礎上做到自然、貼切。這就需要譯者同時了解原文和譯文的文化背景,照顧到譯文讀者的文化習慣、審美和思維方式。在翻譯中,遵循“等效翻譯”原則的景點名翻譯比遵循“名從主人”原則的景點名翻譯更加靈活。在翻譯中可以綜合運用直譯、音譯、意譯等方式,實現原文與譯文之間的等效。

四、景點名稱的常見翻譯策略

音譯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翻譯策略。音譯策略應用到景點名稱翻譯上就是使用漢語拼音直接標注景點。音譯策略的優點在于減少不同語言游客與旅游服務人員之間的溝通障礙。標準的漢語拼音具有準確、規范的特點,保證了發音上的對等,方便交流,但是音譯法丟失了大量有關景點文化含義的信息,所以被稱為“零翻譯”,一直被學者詬病。

直譯策略可以直接傳達景點名稱的字面意思,相對其他翻譯策略更加直觀,適用于多數自然景觀。例如“湖心亭”直譯為“Mid-lake Pavilion”、“十里畫廊”直譯為“10-Miles-long Gallery”。但與亭臺樓閣相關的英文單詞較多,在翻譯時需要作專門的區分。直譯策略的缺點在于對譯者的文化背景要求較高,翻譯時不能望文生義。而是要求譯者對文本的中文、英文文化背景都有非常深的了解。有了這些基本知識,譯者再采取直譯策略才能更好、更準確地還原文本原有信息。

解釋策略。旅游是一種典型的人文或者文化活動,而且是典型的跨文化與跨語言活動[6]。旅游景點名稱雖然非常簡短,卻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含義。外國游客到中國旅游,文化不對等使得他們在面對直譯的景點名稱時很難完全理解其中含義。因此,在翻譯時需要采取增補、類比或轉化等方式補充譯名中的含義。

任何翻譯都要譯者在嚴謹、科學的前提下,遵循既定的翻譯原則,合理運用音譯、直譯、解釋等翻譯策略,實現景點名稱的信息和呼喚功能。旅游文本不僅肩負著引導和標識功能,更是中國文化傳播的載體,需要引起旅游管理部門和涉外服務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鄺新娟.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地方旅游景點名翻譯——以梧州景點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6):12-13.

[2]譚麗君.旅游景點名稱的漢譯英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文軍,鄧春,辜濤等.信息與可接受度的統一——對當前旅游翻譯的一項調查與分析[J].中國科技翻譯,2002(01):49-52.

[4]熊惠明.走進世界遺產,維護中國對外文化形象——探析中國著名景區景點的英文翻譯[J].苑新譚譯,2009(1):364-371.

[5]李慎柱.“全名譯音+通名譯意”:旅游景點翻譯策略創新研究[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2):159-160.

[6]包惠南.國際商務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版),2001(01):88-91.

作者簡介:

袁淑敏,貴陽學院。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翻譯原則翻譯策略
簡析廣告語的翻譯
翻譯目的論指導下的英語電影片名翻譯
淺談青島市公共標識語英譯現狀及翻譯策略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中國特色詞匯及其外宣翻譯
公示語的功能及其翻譯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