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探究

2016-11-10 17:10宋雨來
南北橋 2016年10期
關鍵詞:主體性創新教學高中地理

宋雨來

【摘 ?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地理的教學目標更加多樣化。要求在掌握基本地理常識和概念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具備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 ?知識聯系 ?主體性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32

高中地理在學習內容的難度和范圍上相對于初中階段都得到增強和擴展,但高中地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其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卻一直不是十分理想。相對于高中其他學科來講,更多的學生產生地理學習困難癥,甚至對地理學習產生放棄心理,因為地理不僅僅涉及文科知識,需要記憶和理解,而且還需要學生具備理性思維,分析問題,透視地理表面現象,發現地理學科的本質特征。隨著教學目標的多維化,教師也難以開展有效的教學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這就使得高中地理教學陷入困境。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相關問題談幾種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學方法。

首先,地理知識之間存在相互的聯系。近幾年的地理高考試題更趨向于對學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能力的考查,所以,我們更加需要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相互之間聯系掌握的素養。地理知識包括天文和地理、氣候和水文、山川和海洋、人類活動和農業分布、大氣和地貌等等。而某一個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或者生活都與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息息相關,所以,我們需要教師讓學生意識到并且掌握地理知識相互之間的聯系,在對某一地理現象進行分析或者解決某一地理問題的時候才能夠更加具有全面性,思維也才能更分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在自己的教學中體現出來,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增強,自覺具備這種聯系的學習意識。

第一,教師在分析地理問題的時候要全面。例如,某一地區容易發生沙塵暴天氣,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什么易誘發沙塵天氣,讓學生結合這個區域的地理特征加以說明,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引大體方向。如沙塵天氣都需要風力、砂質土壤或者稀松土質、植被以及降雨等,然后學生就會自覺從天氣和氣候、自然地貌和土壤以及地形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訓練學生的全面思維能力,自覺對地理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和理解,從而增強地理思維能力。

第二,學生在高一高二階段學習的地理課本一般都是把知識進行系統劃分之后的,也就是地理知識按照其性質和內容分為氣候和人文、大氣運動和農業發展等等。而到了高三時期,需要學生具備知識之間聯系的自覺意識,所以這一時期教師的教學就需要針對一些綜合性的題型來訓練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對一些歷年高考題型,教師可以多來讓學生進行實戰演練,并且要善于總結,例如,美國某一個農業帶為什么適合這種作物的種植,就可以從綜合的地理常識上進行分析,建立學生的聯系思維。由此可見,高中地理知識本身自成一個系統,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發現這種統一性和聯系,從而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到的地理知識。

其次,想要讓學生學習好地理學科,必須樹立學生的主體性。主體性是學生自覺參與地理課堂學習、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只有具備自我學習意識之后,才會自覺進行問題的思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但是當前高中地理課堂缺乏這種教學因素。

第一,地理教師應該適當轉變教學方式。地理知識的記憶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需要學生自己理解之后來靈活運用,就像很多學生的感受一樣,明明聽懂老師講的知識點了,但是做題的時候還是一塌糊涂,主要就是因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體性的參與和發揮,導致學習知識并不深刻,并沒有內化成學生自己的東西。所以,教師要在教學的時候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來自主理解知識推理過程,了解地理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這樣學生會在自己主動掌握的過程中建立主體性,對地理知識有獨特的領悟,在遇到新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獨立思考,而不是依賴教師才能解決問題。

第二,主體性的建立離不開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師要在課堂上多設置問題來激發學生思考,而問題的設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對其主體性發展產生影響。教師要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就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找出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的時候把重點和難點進行分解為許多小的問題,然后讓學生一個一個解決,這樣學生不至于遇到極為困難的問題而打退堂鼓,而是在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中建立自信心,形成學習的主體性,對其今后的地理學習產生極大的幫助??傊?,學生的主體性是開展地理教學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手段以及方法,不能挫傷學生的主體性心理,要積極鼓勵這種發展欲求。

再者,高中地理教學離不開創新教學的支撐和推進。創新作為一項重要的人文素養是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和深入學習進修所必需的素質,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F在大多數地理教學為了應對考試,很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都比較陳舊,無法實現地理的創新教學,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是沉浸在題海里面,創新意識受到壓制,自主思考意識被扼殺,導致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受到極大的阻礙。所以,我們需要創新教學,而地理學科的創新性又很強,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采取創新教學。

第一,教師可以采取新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為學生呈現地理知識,例如,在學習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3D立體畫面為學生展示其運動過程和規律,從而讓學生以新的形式來學習舊的知識,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產生。

第二,教師要及時更新地理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世界地理研究動態的變化,不少地理概念也在發生變化和更新,教師要及時為學生傳達新的地理知識和研究趨勢,促進學生懷疑精神的建立,具備創新意識,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第三,創新還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踐和生活經驗來開展地理教學。創新和實踐難以分割,實踐是創新的源泉,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觀察來開展教學。例如,在講潮汐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基本概念進行講解,在學習太陽高度的時候,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出發進行大體總結,從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使生活經驗科學化和規范化,增強其對于自身生活地理問題的觀察和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總結,我們發現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比較多樣,但是需要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能力、提高素養為重要教學出發點,促進學生整體地理學習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歡
主體性創新教學高中地理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實施才情個性化教學
網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課堂細心雕琢,提高教學效能
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與學”的最佳方式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論“教學留白”在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