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2016-11-10 10:56段麗萍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7期
關鍵詞:文化認同

段麗萍

摘要:文化身份認同是身份認同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對某種文化的一種共同認知。艾麗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當》就是身份認同的一個典型之作,媽媽、迪伊和麥琪三個人物都從不同程度體現了文化身份認同問題。與媽媽和麥琪相比較,迪伊對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并沒有一個清楚的認同感。

關鍵詞:文化認同;文化入侵;認同危機

一、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

“社會化過程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過程,這就暗示了個體文化身份的發展變化性。Myron, W. Lusting和Jolene Koester則認為文化身份是個體對某種特定文化或民族的歸屬感?!盵1]p110個體內化了其所屬文化群體的信仰、價值觀、道德標準及社會實踐模式,使其成為自我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還認為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體成員對其自身文化歸屬的認同感,其特征由一種文化群體成員的所言、所行、所感表現出來。

“文化認同是人類對于文化的傾向性共識與認可?!盵2]p26文化認同作為一種人類普遍現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著。當社會組織從家庭擴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員的聯系紐帶從血親擴大到姻親觀念認同時,氏族成員的認同便已經初步具備文化的內涵。文化認同界定了同邊陲相對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時間性或空間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

二、《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

(一)迪伊的文化身份認同

在《外婆的日用家當》中,迪伊的所言所行并沒有體現出她對于自己“原初”的文化身份的認同。迪伊接受白人的教育,受主流文化的影響?!爱斔€在家鄉讀書時,就時常嚴厲地強迫母親和妹妹聽她讀書,把整個有關白人生活習慣的文字與謊言滲透并強加給母親和妹妹?!盵3]p76她還給自己取了一個時尚的名字叫“萬杰蘿”?!暗弦恋拿质菑纳弦惠吚^承下來的。為了紀念逝去的親人,取他們的名字是一種傳統和榮耀。迪伊卻認為這個名字是她的壓迫者叫的?!钡弦料胍锹淅锓胖哪莻€攪乳器的蓋子和攪乳棒,她覺得攪乳器的蓋子可以放餐桌中央做裝飾品,那個攪乳棒她也會想出一個藝術化的用途。被子是文中矛盾沖突的關鍵,迪伊認為麥琪不懂這兩床被子的價值,她可能會蠢得將它們當成普通的被子來用。她覺得那兩床被子是無價之寶,把它們掛起來似乎是唯一能派上的用場了。迪伊的所言所行已深受白人文化的影響而使她忘記了自己原初的文化身份,這是一種文化入侵的體現。

(二)媽媽和麥琪的文化身份認同

當迪伊帶男朋友回家媽媽叫她“迪伊”時,她說她叫“萬杰蘿”,“迪伊”已經死了。媽媽告訴她說她的名字“迪伊”是來自迪伊姨媽的,而迪伊姨媽的名字又應該是來自迪伊外婆的。由此可見,“迪伊”這個名字是有由來的,包含了一種傳承著的家族文化,而迪伊卻沒有意識到。迪伊說想要那個攪乳器的蓋子和攪乳棒的時候媽媽告訴她那是迪伊姨媽的第一個丈夫做的,木料是取自大迪伊和史大西住過的庭院中長的一棵樹,攪乳棒上還有因長年累月握著攪動而留下的握痕。在媽媽看來,這個蓋子和攪乳器才承載的是過去的記憶。媽媽和麥琪認為那兩床被子是每天都應該用的日用家當,也是一種對外婆的懷念。那兩床被子是迪伊外婆一塊塊小布片拼起來,然后由迪伊姨媽和媽媽在前廳的縫被架上衍縫而成的。兩床被子上都縫有從迪伊外婆五十多年前穿過的衣服上拆下來的布片,還有杰雷爾爺爺的襯衣上拆下來的碎布片,還有一小塊褪了色的蘭布片,大小只相當于一個小小火柴盒,那是從依茲拉曾祖父在南北戰爭時穿的軍服上拆下來的。[4]p142縫制那兩床被子的碎布片都有不同的來歷,媽媽認為那兩床被子是家族歷史的一種記載,也是對外婆的懷念,是家族的遺產?!拔挚苏J為絎縫象征的是非裔美國人從祖先那兒繼承來的創造性遺產?!盵5]p443“那兩床被子被子作為一種非洲人的文化,不僅僅代表著它的文化,也是其文化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盵6]p214

三、文化入侵與認同危機

當不同文化相碰撞時,就會彼此受影響,而強勢文化或是主流文化將占主導地位。全球化是各種不同文化相交融的大背景,全球化下的文化入侵更加明顯?!叭蚧瘯r代各種文化之間的碰撞,競爭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人們對文化身份的認同中?!盵7]p26全球化不僅僅是經濟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種文化相互交融,主流文化的入侵也是不可避免的?!拔覀冃枰瑫r警惕兩個方面:一是以西方中心話語為方向,將中國現代化看成全盤西化,成為分享第一世界學術強勢的權力知識分子;二是以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為理由膨脹為一種極端的后殖民敏感性,受個體經驗和本土經驗限制而過分強調對西方的抗拒,在一種不切實際的變形的自我巨型想象中,成為一種新冷戰思維的撒播者?!盵8]p199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入侵問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日益凸顯。哈韓、哈日已成為年輕人追求的一種潮流。哈韓、哈日行為逐漸盛行,這與近年來以偶像劇為主的日韓劇在國內的熱播有很大關系。西方節日在中國盛行也是一種文化入侵的體現。到圣誕節、萬圣節前夕,商店里就擺滿了圣誕樹、圣誕帽、鬼面具之類的節日道具,人們也會熱鬧地慶祝這些節日。而中國的那些傳統節日卻在被人們漸漸淡忘,還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些節日的由來。那些傳統節日及其由來也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在《外婆的日用家當》中,迪伊接受白人的教育,接觸白人的文化就是兩種文化的碰撞。而在這個過程中,白人文化是主流文化,迪伊深受主流文化的影而淡忘自己原初的文化身份,即出現了認同危機。

認同上的失落與沖突,正是現代全世界所面臨的共通現象。目前世界因為全球化而產生了所謂的認同危機,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化進程的提速,各民族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全球化結構和重塑著傳統社會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這為各民族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平臺。與此同時,全球化又擠壓著各民族國家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擠壓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空間,從而使各民族國家又面臨著認同危機。

四、結論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三位主人公對于日用家當的不同態度體現了各自的文化身份認同。文化身份認同與文化身份建構密切相關,在認同危機日益嚴重的全球化下,清楚的文化身份認同對文化的發展尤為重要。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只能在全球化中保持多元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

參考文獻:

[1]林碧玲.全球化語境下英語學習者文化身份的構建[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4(5):109-112.

[2][7]周述波.文化認同[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 (6):26-31.

[3]溫軍超.從身份認同角度分析《外婆的日用家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3):75-77.

[4]張漢熙.高級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5] Whitsitt,Sam.2000,In Spite of It All:Reading of 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J]. African American Review (3):443-459.

[6]師卓. From Binary Opposition to Identity in Everyday Use [J].Overseas English,2010(10):187-214.

[8]王岳川.全球化與新世紀中國文化身份[J].社會科學戰線,2003(6):295-204.

猜你喜歡
文化認同
論社區檔案參與社會記憶構建的作用及路徑
在文化認同中讓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海外新華僑華人社團與國家“軟實力”建設研究
文化自信的三個維度
文化認同視角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