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動指尖的藝術

2016-11-11 02:45趙雪琴
考試周刊 2016年85期
關鍵詞:中班幼兒興趣培養培養策略

趙雪琴

摘 要: 折紙是幼兒喜愛的手工活動,是幼兒園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在孩子操作時,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幼兒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折紙是典型的訓練手腦并用、手眼協調的活動,幼兒在折紙活動中不僅能獲得成功和滿足,而且能促進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發展。在實踐中,可以采取一些能夠有效培養幼兒折紙興趣的途徑,讓幼兒在健康、愉快、幸福的前提下主動學習折紙。本文以中班幼兒為例,探討了折紙興趣培養策略。

關鍵詞: 中班幼兒 折紙活動 興趣培養 培養策略

折紙亦稱為“工藝折紙”,是指采用紙張折疊成不同形狀這一手工活動。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折紙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形式,漸漸延伸為人們日常娛樂、鍛煉腦力與動手能力的行為。折紙適用于所有年齡階段的人群,通過用眼、動手及動腦三者的結合,有助于促進人手、大腦與眼睛的綜合協調,活躍思維,開動腦筋?,F如今折紙更發展為幼兒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借助折紙教學達到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及開發智力的目的。然而,傳統的折紙教學模式過于古板,不僅束縛幼兒的思維能力,還導致幼兒失去學習折紙的興趣。因而,我嘗試著將靈動指尖的藝術用于中班幼兒折紙興趣的培養活動中,讓幼兒在有趣、靈活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培養折紙興趣,從而培養動手及思考能力。靈動指尖的藝術具體做法如下:

1.作品裝扮教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指南綱要》中關于幼兒藝術教育有一個要求: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讓幼兒接觸并感受藝術的美,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并指導其參與到藝術活動中。在此要求下,我決定將折紙作品用于布置教室,利用視覺沖擊誘發幼兒學習折紙的興趣。根據幼兒的喜好,我用紙張折疊成白云、藍天、小鳥等形狀并加以色彩的點綴,然后布置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幼兒看到這些五顏六色、可愛的折紙,就會產生極濃厚的興趣并渴望自己動手操作。若幼兒這時提出疑問,我就可以適時講解折紙的相關知識,并對疑問進行解答。

幼兒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下會對“折紙”產生極濃厚的興趣,在渴望自己也能做出這么美的折紙作品的欲望下,幼兒會對接下來教師的講解更關注,且急于渴望自己動手操作。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引導其學習折紙。以這樣的方式激發幼兒對折紙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善用媒體介質激發幼兒興趣

幼兒對事物充滿著好奇,且接受信息的能力較強。因而,我從網上搜索折紙歷史發展的相關資料中,篩選出其中有趣、生動的動畫片或圖片等資源讓幼兒對折紙歷史發展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讓他們能更好地感受到折紙藝術的偉大與魅力。在動畫或圖片等直觀的視覺刺激下,幼兒不會感覺折紙是枯燥的活動,甚至會對折紙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有前面視頻的鋪墊,我繼續播放一段其他幼兒開展折紙比賽的相關視頻,快樂活潑的氣氛讓幼兒更直觀地看到實際折紙操作的過程,感受制作折紙作品的樂趣,從而萌生自己動手操作的念頭。

視頻、圖片或較為貼近生活的材料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實際的活動操作,幼兒間的相互協作,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作品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其積極參與到折紙制作的活動中。

3.設計游戲或比賽,調動幼兒的熱情

通過對中班幼兒的觀察,我發現在要求幼兒單純記住教過的折紙符號(如對角折、對邊折等)的限制下,幼兒往往很容易產生厭倦或者不愿意學習的心態,學習興趣會慢慢減退。在實際課堂中,幼兒樂意主動并認真地參與到折紙操作中。因而,抓住幼兒樂于動手操作這一特點,我想到把折紙教學結合游戲或比賽一起開展。以講解過的名稱或知識為前提,我定期要求幼兒完成“我來動手做一做”的作品,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折紙形狀完成作品,然后在課堂上展示。給予完成好的幼兒獎勵,給予完成不太好的幼兒更多的指導與鼓勵,讓每個幼兒都得以更好地發展。

通過實踐動手操作,幼兒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學到更多折紙的技能,還可以鍛煉耐心、團體協作的能力。另外,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如遇到不懂的問題,幼兒就會向他人求助,在這一層面上就有助于培養幼兒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4.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教學活動

根據中班幼兒學習特點及接受能力,我嚴格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淺到深的原則設計教學內容,明確兩個學期不同的教學目標以開展教學活動。第一個學期主要以激發幼兒學習折紙的興趣為主,不斷鼓勵并指導其積極參與折紙活動中,培養其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其中,該學期的教學內容包括角、對角線、邊、中心點等相關用語,然后指導幼兒自主完成杯子、樹木、白云等簡單的折紙作品。第二個學期進一步加大教學內容的難度,鼓勵幼兒大膽自主設計折紙作品,并大膽在課堂上向其他幼兒演示。該學期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讓幼兒能夠熟練地掌握雙正方形、雙三角形等做法,然后嘗試著與其他技能相結合設計新的折紙作品。最后,指導幼兒舉一反三地進行折紙操作,設計出更多不同的、有創意的作品。

明確教學內容之后,教師上課就相對較為輕松,幼兒在接受教學過程中會有比較清晰的認識,難易程度適中、活動安排合理,有助于學生不斷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其對折紙的興趣。

折紙在幼兒早期教育與發展中有著極大的影響。與傳統的折紙教學模式不同,靈動指尖的藝術教學不再是“教師一步交,幼兒一步學”的上課模式,而是通過借助各種手段(多媒體介質、游戲或比賽等形式),激發幼兒對折紙學習的興趣與激情,充分培養其用眼、動手及動腦的能力,有助于促進三者的綜合協調,從而開發其智力,培養其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齊琦.在折紙活動中提高幼兒動手能力之研究[J].好家長,2015(04).

[2]陳元娟.幼師折紙教學淺探[J].考試周刊,2010(21).

[3]金玲.讓幼教課堂“動”起來[J].學苑教育,2014(11).

[4]張倩.在自主探究、快樂游戲中學習和成長——大班主題活動《樹真好》課程環境創設[J].考試周刊,2015(81).

猜你喜歡
中班幼兒興趣培養培養策略
從中班球類游戲中探究師幼互動
小議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策略
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擴展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多維并舉,激發“棋”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