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及工具性價值

2016-11-12 15:19姚震寰
企業技術開發·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環境

姚震寰

摘 要: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文明不同。生態文明是指一種文明的狀態,而生態文明建設則是達到這種狀態的過程;只有整體都達到了文明的狀態才能稱之為生態文明,相反,任何一個部分的進步都可以稱之為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要以全新的視角——生命共同體來看待經濟、社會與自然的進一步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以和諧、綠色、平等、創新、人類的自我實現和可持續發展為價值框架的新型價值觀建設。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工具性價值;環境

中圖分類號:G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9-0057-02

1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是建立在對生態文明的深刻理解基礎之上的。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態文明作出不同的理解。馬克思認為,“人同自然界的關系直接地包含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關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規定。

因此,這種關系以一種感性的形式、一種顯而易見的事實,表明屬人的存在在何種程度上對人來說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種程度上成了屬人的存在。因而,根據這種關系就可以判斷出人的整個文明程度?!币虼?,生態文明內在地包含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文明、人與人關系的文明。

俞可平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著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進步狀態”,也表征著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進步狀態。

而嚴耕、楊志華則更具體地指出,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生態危機的時代背景下,在反思現代工業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與自然對立的矛盾基礎上,以生態學規律為基礎,以生態價值為指導,從物質、制度和精神觀念三個層面進行改善,以達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市場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一種新型的人類根本生存方式或樣法,是在新條件下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文明;

在起源上,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生態危機的時代背景下本質力量的再次覺醒;在內涵上,生態文明呈現為人類一種新的根本生存方式;在過程上,生態文明表現為對給定的現代工業文明模式的超越;在結果上,生態文明表現為人類在一種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中所創造的物質的、制度的、精神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生態文明并不是一種已經達成的狀態,而是人類在反思工業文明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乃至生態危機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理想。在這個意義上,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當今各國政府和人民、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生態文明建設就是人類努力實現生態文明的過程,其實質在于“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在此基礎上擺正人與人的關系。

2 生態文明建設的工具性價值

2.1 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價值: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處置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淵源。漢代董仲舒明確提出了天與人“合而為一”。他說:事各順于名,名各順于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彼未某讨鞂W派以“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發展了“天人合一”的哲學。

對于“天人合一”的解釋為人來自于天地,人與天的關系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而不是敵對的關系,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這種古老而樸素的和諧價值觀在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期賦予了更多的時代韻味。從哲學的角度看,和諧同樣具備事物本質的對立統一和差異中協調的特征。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價值就是和諧,和諧概念的涵義非常寬泛,它將人口、資源、環境、生態、經濟和社會視為一個系統。

也就是說人、自然、社會三者是統一的。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來說才會是人與人聯系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會中,過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礎,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對他來說才成為人。

和諧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價值不是由筆者主觀臆造的,而是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中逐步顯現出來的。

價值關系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重要的具有某種有用性和積極意義的功能效應關系。主要是客體對主體的有用性。價值現象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的,以人作為價值的主體,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所以應該從人類自身的命運前途、人類社會發展和完善的視角解讀價值。

而人與自然和諧作為價值是一種狀態,不是抽象的,而是很實際的,它既將人作為價值對象來對待,又考慮用價值范疇來衡量和評價作為客體的自然,而不是單向度地看待價值范疇和忽視價值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和諧不僅指人與自然的和諧,還將自然生態的思想擴展到人與人的關系上,人的社會就是一種生態社會,人與社會及其人與人的和諧就是一種擴展的生態和諧;而將自然生態的思想擴展到人自身的關系,社會中的個人就是一種人格生態,人自身的和諧也是一種擴展的生態和諧。于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以及人自我身心的和諧的三態整體和諧就是生態文明建設所最追求的。和諧可以使人類真正有幸福感和安全感,使社會和自然都可以持續健康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創造的和諧是為了提高人的幸福指數,讓更多的人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共同起棲居于地球這個人類共有的家園,共同分享社會資源,共同體驗廣泛的交往和溝通所帶來的樂趣,并且擁有豐富而健康的精神生活。

進一步推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及其人自身的和諧共存共榮,滿足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各種需求,人類自身發展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還有生態環境的健康循環協調發展。這也是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社會、自然有機整體和諧協調發展理論的生動體現。

2.2 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價值:高效

傳統工業文明下的經濟增長方式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和損害,長此以往會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的阻礙因素。但國家和社會不謀求發展,很難解決國計民生問題和民族發展問題。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緊緊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時代的主旋律。

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而后可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迅速轉變,推進環境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城市發展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可持續經濟發展。這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價值所在,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實踐。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所提供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服務是為全民所平等享有的,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完全符合。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不僅要轉變經濟的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力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系統共同可持續發展和存在。

2.3 生態文明的倫理價值:平等

2.3.1 人與自然的平等

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存在物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內在價值。它們一直在不斷循環著生存、繁衍和實現自我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的權利和價值。

如果把整個生態系統視為“大我”,那么每個個體存在就是“小我”,每個“小我”在實現自身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同時不能損害“大我”和其他“小我”。所有的“小我”都擁有生存、發展和繁榮的平等的權利,也擁有內在價值平等的權利,這種平等是徹底的平等,是生態倫理中心主義的平等。時間證明了人類認識的狹溢和偏頗。

隨著生態文明意識的逐漸確立,人們幵始正確認識到自身在生態系統“大我”中的位置,認識了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中其他所有存在物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中其他所有存在物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中其他所有存在物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這個“大我”,所有生命也依靠自然這個“大我”。

因此人們要尊重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價值和平等發展權利,承認人的行為對自然界和其他生命負有倫理道德義務,只有這種倫理道德義務延伸到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人類才能真正與自然融為一體,共同和諧發展。改造和征服自然,必須以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規律為前提。人類只有在與自然和諧發展中才能真正成為自然界的主人。

2.3.2 人與人的平等

人與人是一種社會關系,但也可以從政治生態的意義上進行解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個人的公平、“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

首先個人的公平是相對于政府而言的,指的是公民對自身所處生態環境狀況的知情權和生態環境治理的參與權,公民有權要求良好生態環境的權利。

其次是“代內公平”是一種橫向的比較,強調同一時間跨度代內的所有人,不論國籍、種族、性別、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差異等,在消費生態資源,利用自然環境和謀求自身發展上的機會和權利是相同的,公平的。由于生態資源所能提供的物質和能量是有限的,所以答每個國家在開發和利用自己某地區的生態資源的同時還要考慮別國和其他地區的長遠需求,不能以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和權利謀求自身的發展。

最后是“代際公平”,這是一種縱向的比較,涉及當代人和后代人之間的關聯。是指當代人要合理使用自然生態資源,嚴格控制環境污染,留給后代人良好健康的生存空間和維持自身發展所需的自然資源。體現當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資源、滿足自身利貧益和謀求發展上的權利是均等的。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2.

[2] 鄒廣文.全球化進程中的哲學主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3,(6).

[3] 俞可平.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4):4—5.

[4] 嚴耕,楊志華.生態文明的理論與系統建構[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9:166—167.

[5] 周生賢.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和靈魂[J].求是,2008,(4): 17.

[6] 張世亮等注.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春秋繁露[M].北京:中 華書局,2012:115

[7] 陳壽朋.生態文明建設讀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7.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建設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我國鄉鎮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試論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關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用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佳木斯經濟振興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