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權利:從大衛·哈維到中國城鎮化問題

2016-11-14 02:58姚新立
價值工程 2016年29期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姚新立

摘要:由列斐伏爾提出并經哈維進行當代闡釋的城市權利是反思全球城市化問題的重要哲學范疇。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城市權利是一種抵抗資本主義以控制城市化進程的集體權利。在中國語境中,城市權利是當前城鎮化問題的集中概括,這包括進入城市的權利和高品質生活在城市的權利。同時,城市權利意味著城鄉之間和城市之間的協調發展。而要切實保證各個層面的城市權利,必須將實現空間正義與共享發展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實踐的目標和方向。

Abstract: The city right which is proposed by Lefebvre and carries on the contemporary explanation by Harvey is the important philosophy category which reflects the problem of the global urbanization. In the opinion of the Marx doctrine, the city is a right of resistance to control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City collective right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the city right is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right to enter the city and high quality of life in the city. At the same time, urban rights mea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between cities. And to ensure that all levels of urban rights, it must be to achieve spatial justice and shared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and directio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actice.

關鍵詞:城市權利;新型城鎮化;空間正義

Key words: city right;new urbanization;space justice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29-0237-03

0 引言

當代中國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間生產活動,高速發展的城鎮化使中國越來越成為一個城市社會。城鎮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意義上集中的表現為城市權利問題?,F實提出問題,理論應答問題。歷史唯物主義反思的問題學研究范式正是立足現實的城鎮化實踐,從變革世界的對象中獲得問題,從而分析問題、應答問題。對待城市權利問題需要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上進行哲學反思,從理論上透視中國城鎮化問題,從而服務于新型城鎮化建設。另外,還應該與西方新馬克思主義城市理論進行深度的理論對話,借鑒其積極方面,在交流碰撞中推進本土化的理論建構。

1 大衛·哈維對城市權利的馬克思主義界定

1967年,亨利·列斐伏爾撰寫了《城市權利》(The Right to the City)一書,首次提出了城市權利這一范疇。他主要針對的是當時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特別是巴黎出現的都市危機,以及由此產生的城市社會運動(1968年巴黎五月風暴)。根據列斐伏爾的界定,城市權利是城市社會中居于首位的權利,是關于城市市民的權利,包括進入城市的權利、居住在城市的權利、參與城市生活的權利、平等使用和塑造城市的權利等。從列斐伏爾的學術思想演進邏輯來看,他的空間政治學實際上發軔于其對城市日常生活的批判,目標則是通過城市革命不斷擴大城市權利,其理論立場主要是關注城市下層人民的利益,具體是指那些被排斥到巴黎城市邊緣工人階級和移民的權利。值得注意的是,列斐伏爾的城市權利不是以個人權利和私人物權為基礎的,而是一種平等的集體權利,是一種制約資本和抵御市場邏輯的力量。只有以這樣的城市權利來反抗資本主義,才能構建出一種完全不同的城市,從而真正改變城市日常生活,而指向經濟主義和功能主義的城市規劃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可以看出,在對城市權利的界定上,列斐伏爾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大衛·哈維則很好地繼承了這一點。哈維在《叛逆的城市:從城市權利到城市革命》(Rebel Cities: From the rights to the City to the Urban Revolution 2012)一書中對城市權利進行了更為廣泛和深入的理論分析。他是這樣界定城市權利的:“城市權利即是一種對城市化過程擁有某種控制權的訴求,對建設城市和改造城市方式擁有某種控制權的訴求,而實現這種對城市的控制權需要采用一種根本的和激進的方式?!雹?哈維認為城市權利是一種被忽視的集體權利,也是一項基本的人權,要獲得這種權利必須進行激進的反資本主義斗爭。具體說來,哈維對城市權利的分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①掠奪式積累對城市權利的侵害。在哈維看來,現代城市是資本過度積累問題的結果及其對策,城市化貫穿于資本主義發展的全過程。在當代,資本積累已經演變為掠奪式積累和世界規模的積累,這既與新帝國主義、新自由主義相聯系,又與虛擬化的全球金融壟斷資本相聯系。于是城市化過程中就出現了全球城市和房地產開發熱潮,大城市努力使自己成為國際大都市和全球金融中心,房產投機則使對土地的掠奪甚至強拆層出不窮。歷史圖景的變化使哈維更多地從全球視野展開分析,他不僅關注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狀況,同時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并認為后者所進行的掠奪式積累更為殘酷,因受到資本和國家暴力的雙重驅動,其對弱勢群體城市權利的侵害更為嚴重。

②貧富分化導致城市空間區割和空間排斥。全球性的貧富兩極分化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現實,億萬富翁和相對貧困人口的數量都在增加?!叭虿黄降鹊牟町愺w現在,有的國家和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度)人均月收入僅150-250歐元,而有的區域(西歐、北美和日本)人均月收入高達2500-3000歐元,兩者相差10-20倍?!雹?4貧富化在城市化問題上表現為二元城市的出現,在同一城市,不同社區、不同街區擁有截然不同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如專屬的學校、運動場所和設施、綠化、保安等。正如哈維所言:“這種不斷加強的貧富和權力的極化必然深刻地影響我們城市的空間形式,不斷出現堡壘式分割、封閉型社區,以及終日處于監控中的私有化的公共空間?!雹?6城市被分割了、碎片化了,特別是某些空間的排他性使多數市民產生一種空間排斥感,即使是那些原本作為公共空間的場所也是如此。

③城市生活的消費化。在晚期資本主義時期,后福特主義城市很大程度上就是消費主義城市,大商場、購物中心是真正的城市中心。一個人能夠進入城市生活,以及獲得高質量城市生活的首要條件是擁有足夠數量的金錢。城市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商品,而且正在成為越來越昂貴的商品,奢侈、高消費、浪費、高檔社區被看作是高質量城市生活的標志。而無力支付高生活成本的城市居民,即使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也會被他人和自己視為新窮人(齊格蒙·鮑曼)。這是因為,后現代主義文化作為消費主義文化的別稱,“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了創造需求和需要、調動欲望和幻想、調動娛樂的政治學”③86。這樣,占多數的低收入群體就被排斥出高消費空間和所謂的高品質城市生活,雖然他們是這種生活的主要創造者和維護者。

④共享資源與城市權利。城市共享資源是城市集體勞動的結果,它就是城市共同生活或公共生活本身,而現在這種共享資源被某些人為了私人利益以私人物權的方式予以獨占。如一個城市的文化氛圍和地域特征是市民們的集體創造和集體財富,而旅游業將這種共享資源商品化,壟斷以獲得租金。再如擁堵的小汽車幾乎使街道喪失了其作為公共空間的功能,這種共享資源被小汽車支配,并且以高速度、尾氣、噪音的方式摧毀它,同時被小汽車侵占的還有小區生活區、人行道等。小汽車作為消費社會的主角之一,同時也是城市生活空間的破壞者。

在哈維看來,城市權利只所以被長期忽視是因為資本邏輯的過度擴張,特別是城市共享資源被資本的消費邏輯所操控。不過城市共享資源并不是一種特定的事物或資產,而是作為社會關系被某種社會實踐創造出來的,所以關鍵在于變革城市化實踐?!皠撛旃蚕碣Y源的核心是這樣一個原則:社會集團和作為共享資源對待的環境之間的關系將是集體的和非商品化的,不受市場交換和市場估價原則的限制?!雹?4總之,哈維對城市權利的界定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觀點,即認為城市權利的真正實現必須要反抗資本主義,超越資本邏輯。

2 城市權利:中國城鎮化問題的集中概括

權利是一個歷史范疇,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現代權利最切實的基礎是商品經濟的發展。馬克思曾這樣分析平等權和自由權:“如果說經濟形式,交換,在所有方面確立了主體之間的平等,那么內容,即促使人們去進行交換的個人和物質資料,則確立了自由??梢?,平等和自由不僅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交換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換價值的交換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產的、現實的基礎?!雹?99的確,是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個體逐漸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開始以權利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身體、人格和財產。城市權利是這種權利觀念的進一步發展,但它不再停留在絕對的個人權利,而是以城市社會為背景的公共權利,同時它也指向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對集體權利的損害。城市權利的內涵也具有歷史性,它隨著城市發展階段的變化而變化,這也是哈維能對列斐伏爾城市權利概念進行延伸的原因所在。城市權利同時也具有地理性,不同地區的人們因其地理環境、城市發展方式、文化秉承等方面的差異而對城市權利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

中國的城鎮化作為全球城市化的一部分,與西方城市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個性的一面。共性是指我們面臨著全球普遍存在的城市化問題,因此可以借鑒西方城市理論,特別是可以借鑒哈維等人的城市權利思想來分析這些問題。個性則意味著我們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只能立足本土,分析和解決中國獨有的城鎮化問題,意味著不能簡單地套用哈維等人的城市權利理論,而應該賦予其全新的中國內涵。具體來說,在當前中國高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中,主要的城鎮化問題及其城市權利大致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是城市自身發展狀況層面的問題。城市權利在中國首先表現為進入城市的權利,即成為市民的權利。這一權利由于現行戶籍制度的原因,很多長期居住在城市的人們無法獲得相應的市民身份。他們無法享受或無法低成本享受相應的公共服務,這雖然降低了城市發展成本,卻造成了大量的社會問題和嚴重的社會不公。截止到2015年底,中國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56.1%,而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只有38%,也就是說約有2.5億以上的城市居民沒有市民身份,處于“半城鎮化”狀態。這些人與戶籍人口在購房、保障性住房、教育、就業、購車、社保等方面儲存在著巨大差異,而且城市級別越高這種差距越大。其次,城市權利表現在生活在城市中的權利,這一權利現在受到資本邏輯和消費主義咯及的侵害。這一點尤為突出的是房地產業投機,高房價使城市越來越不“易居”,因為房地產業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城市生活的定價權,再加上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使城市生活成本不斷攀高。資本的空間邏輯和消費邏輯使城市市民的收入和生活兩級分化,城市的二元化傾向使下層民眾的居住權利難以保證,空間排斥現象不斷加劇。最后,城市權利還表現為享受高品質城市生活的權利。私人汽車戰略造成的交通擁堵使人們耗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在路上,汽車尾氣成為城市地區空間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不停的大拆大建造成的污染和創造性破壞困擾著眾多居民的生活。這些都在破壞著人們對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望??傊?,第一方面的城鎮化問題可以較多地借用哈維的城市權利思想予以分析,即人們應該控制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城鎮化應該服務于人們的生活,而不是服務于資本的生活。

第二,城鄉關系層面的問題。這實際上是城市權利的限度問題,即不能單純為了城鎮的發展而剝奪農村和農民,更不能因此無休止地剝奪農業的發展根基——土地。城鎮化在多數時候被理解為農村的城鎮化、農業的工業化、農民的市民化,于是鄉村就變成了應該被消滅的對象。城鎮周邊的鄉村首當其中,在實踐中出現了低成本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宅基地,甚至出現了一系列強拆現象,因對農民補償標準偏低,失地農民的相關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產生了許多拆遷遺留問題,甚至因此爆發群體性事件。所以,城市權利是有限度的,不應演變為城市權力或城市暴力。鄉村也不是被消滅的對象,而應當做到城鄉協調發展。

第三,城市與城市關系層面的問題。這是城市不均衡發展和城市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中國的城鎮是有等級的,而且是行政等級(直轄市、副省級、地級、縣級、鄉鎮級),這與西方國家的城市具有相對獨立性有很大不同。不同等級的城市擁有的資源是不同的,包括土地指標、財政收入等行政資源和科教文衛等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小城鎮不僅擁有的資源較少較差,而且還要將一部分資源上交給上級城市,這使小城鎮發展缺乏動力和吸引力,相應地大城市因其強大的吸引力和實力而過度膨脹和擁擠。小城鎮營養不良,大城市卻營養過剩爆發“城市病”。所以城市權利不僅意味著大城市、特大城市、國際大都市的城市權利,同時意味著小城鎮的城市權利,而后者對中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意義尤為重大而深遠。

總之,中國語境中的城市權利不僅包括全體公民進入城市的權利,還包括市民群體控制自己的城市日常生活的權利和城鎮無論大小都能均衡發展的權利。中國的城鎮化問題就產生于這三個層面的城市權利問題,城市權利是諸多城鎮化問題的集中概括。

3 空間正義與共享發展:中國新型城鎮化實踐的基本走向

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城市權利都指向的是現實存在的城市化問題,都體現了一種批判精神,其目標則是為了實現空間正義。在西方,空間正義實際上是作為一種社會批判理論而得以言說,同時作為政治哲學的新視閾而得以展開的。列斐伏爾、???、哈維、索亞等人分別從空間的政治性、空間與權力、空間正義的社會建構等層面進行了闡釋。在中國,空間正義則與指向中國城鎮化問題的城市權利范疇密不可分,涵蓋了城市內部空間關系、城鄉關系、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關系、區域關系等多層次空間關系。其基本的邏輯是,以城市權利概括各層級的空間問題和城市化問題,以空間正義批判和反思這些問題,從而在空間層面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就空間正義的建構來說,它是基于過程的,而且是基于社會實踐過程的。正義并不是先驗的,而是一個社會關系概念,而關系的建構則是來源與人的歷史性的實踐活動,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過程觀和歷史觀在空間正義問題上的基本觀念。值得注意的是,空間正義和城市權利的分析,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是哲學的,而不是經驗層面的實證分析,即通過理論思維反思當代中國重大的城鎮化問題,探討城市權利和空間正義建構過程的總體邏輯。當然首要的問題就是資本問題和資本邏輯的過度擴張,這使社會財富占有和社會階層兩級分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只是這個問題的空間表現而已。例如城市貧困人口的增加不僅會導致城市內部的空間區割、空間排斥,而且會導致諸多“非正規部門”的增多,包括血汗工廠、黑社會、毒品交易等,造成社會問題大量出現。所以,空間正義的建構需要一種全新的實踐過程來抵抗資本邏輯的過度擴張,即走出一條以空間正義為指向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十三五建設的重要方面。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其發展狀況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雖然中國的城鎮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但也存在著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土地財政依賴、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各層次城市權利無法保障等城鎮化問題。眾多現實問題引發一系列哲學追問:社會主義城市有沒有拒絕權?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原則推進城鎮化?城市社會的組織原則應該是什么?我們應如何立足國情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城市權利和空間正義等等。這些問題是無法簡單地予以解答的,只能在新型城鎮化實踐中不斷探索其答案。但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總體邏輯是明確的,那就是以馬克思資本批判的理論武器辯證地看待資本,既利用資本又要限制資本,從而走出一條以人為本、城鄉協調、生態友好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以空間正義為走向的新型城鎮化,實質也是在城鎮化實踐上實現共享發展。共享發展理念是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也是十三五社會發展的落腳點,因為只有將發展和共享統一起來,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才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而要將共享發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鎮化實踐,必須注重城市權利問題,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市民主體地位,協調好各種社會關系,實現空間共享,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的公正與和諧。

注釋:

①哈維:《叛逆的城市》(葉齊茂、倪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4。

②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巴曙松等譯),中信出版社,2014。

③哈維:《后現代的狀況》(閻嘉譯),商務印書館,2003。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參考文獻:

[1]列斐伏爾.空間與政治[M].李春,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哈維.正義、自然和差異地理學[M].胡大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芒福德.城市發展史[M].宋俊嶺,倪文彥,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貝利.比較城市化[M].顧朝林,等,譯.商務印書館,2010.

[5]鮑曼.工作、消費、新窮人[M].仇子明,李蘭,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

[6]費孝通.鄉土中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孫江.“空間生產”——從馬克思到當代[M].人民出版社,2008.

[8]武廷海,等.空間共享:新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城鎮化[M].商務印書館,2014.

[9]任平.空間的正義——當代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化的基本走向[M].城市發展研究,2006(05).

[10]陳忠.城市權利:全球視野與中國問題[M].中國社會科學,2014(01).

猜你喜歡
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