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思政專業輔導員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2016-11-15 19:30霍明楠
科教導刊 2016年26期
關鍵詞:職業倦怠對策分析輔導員

霍明楠

摘 要 學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內容,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的重要力量,長期工作在學生工作的一線,輔導員的工作狀態已然成為學生工作開展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但在輔導員隊伍中,非思政專業出身的輔導員占有一定的比例,他們在工作中由于專業限制、發展前景等因素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本文對非思政專業輔導員職業倦怠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對策。

關鍵詞 輔導員 職業倦怠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45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27

The Cause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Professional Burnout

of the N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ors

HUO Mingnan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Jilin, Jilin 132022)

Abstract The student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selors as an important strength of student work, long-term work in the student work line, counselors work state already become a decisive factor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But in the counselors, non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ors occupy a certain proportion, in their work because of the professional restriction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other factors to occupation burnout, the n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occupation burnout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unselor; professional burnout;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1 高校輔導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1 思想政治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應該作為高校輔導員最基本的素質要求,輔導員應具有中共黨員或中共預備黨員身份,思想政治素質過硬,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熱愛黨和國家;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輔導員優秀的品行影響學生;遵守法律法規,貫徹教育方針,在教育學生過程中遵從教育規律,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依法依規從教;熱愛輔導員工作,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認清引領學生思想和服務學生成長的職責要求,排除外界對輔導員工作的偏見,踐行輔導員的職責;堅持終身學習,積極參與和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拓展工作視野,不斷提高職業能力和素養,積極主動爭取經費或個人出資參與相關的學習培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塑造個人形象,模范遵守社會公德,正人先正己,樹立輔導員在學生中的榜樣形象,助力工作的順利開展。

1.2 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及法律法規知識

輔導員工作在部分高校以及社會上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認為輔導員工作類似于“管家”、“保姆”,也經常被等同于中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尤其是對非思政專業輔導員的認識更加存在偏差,認為輔導員不需要專業知識,致使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然則,輔導員應具有思政教育原理、思政教育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具有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及知識;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法律法規知識。

1.3 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輔導員常常和學生在一起,組織策劃活動、走訪學生宿舍、安全檢查、人文關懷、談心談話等工作多數需要輔導員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去開展,其工作量大、時間不確定、內容繁冗,在工作過程中易產生負面情緒,這就要求輔導員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以適應輔導員工作強度。

1.4 專業技能素質

高校學生工作內容較多,前文中提及輔導員工作對專業知識的要求很高,同時,對輔導員工作技能的要求也很高,主題班會、干部培訓、創業指導、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生涯規劃等具體工作都要求輔導員具有相應的培訓或學習經歷。此外,輔導員還需掌握語言的藝術、溝通的技巧,善于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方法等等,以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

2 輔導員工作現狀及非思政專業輔導員職業倦怠成因

(1)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知識和輔導員職業技能匱乏。部分高校為建設科學合理的學科師資隊伍,在輔導員隊伍建設過程中引入部分非思政專業畢業生從事輔導員工作,致使輔導員隊伍中具有一定數量的非思政專業輔導員,這部分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知識掌握上極其匱乏,在工作中體現明顯。同時,思政相關專業輔導員對輔導員的工作技能也缺乏相應的培訓學習。

(2)對輔導員工作職責認識不清。在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應屆碩士研究生甚至應屆本科生留?;蛘邞溉ネ庑氖螺o導員工作是很好的一個選擇,但應屆畢業生尤其是非思政專業畢業生對輔導員工作的性質、職責、要求等往往認識不清。他們初入職會被思想引導、學生管理、宿舍文化、班風評比、量化考核、獎助學貸、評獎評優、學風建設等繁雜事務纏身,根本理不清工作思路。如果沒有入職的系統化培訓和長期的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劃,容易使其產生倦怠感,使其迷失自己的發展方向。

(3)輔導員配備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學業指導、學生資助、宿舍管理、心理輔導、學生管理、國防教育、志愿服務等作為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內容,使得輔導員工作壓力巨大,部分高校輔導員的配備遠遠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4號令》中“高等學??傮w上要按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本、??粕痪€專職輔導員崗位”的要求,致使輔導員在工作中容易出現分身乏術、顧東不顧西的境況。

(4)重管理、輕教育,部分工作職責劃分不清。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4號令》第五條),部分高校學生工作存在重管理、輕教育的問題,輔導員更多的是圍繞學生管理、宿舍管理、安全檢查去開展工作,偏離了輔導員應有的工作軌跡;任課教師存在“教”、“育”剝離情況,只負責教,將維護課堂秩序、考勤等工作統統交給輔導員;院辦、學工辦職能混淆,學工辦承擔著部分院辦的工作;行政職能和教學單位直接給學工辦下發工作通知等。

(5)缺少突發事件處理辦法,勞心勞力、擔驚受怕。學生突發事件(尤其是心理、精神方面相關的突發事件)的處理缺乏相應的機制辦法。輔導員在處理學生突發事件過程中缺少制度、機制的有力支撐,無從抓手。處理的常態基本上是第一時間趕至現場,第一時間將掌握的第一手信息與學生家長反饋,及時與家長溝通事態進展,在家長無法及時趕到的情況下取得家長口頭同意進行諸如手術簽字等責任重大的工作,有時甚至會受到學生家長的侮辱和謾罵。使得輔導員在此類工作中勞心勞力、顧慮重重、擔驚受怕,沒有足夠的工作過程保障。

(6)教師和管理干部的“雙重身份”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同。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管理干部,作為教師應該有明確的發展軌跡,但輔導員整日忙于繁重的學生管理、宿舍管理、獎助學金評定等工作,無法專注于學術、科學研究,致使其在職稱評定時,與專任思政教師相比,明顯處于劣勢。作為管理干部,部分高校存在學生工作干部年齡結構不合理、干部崗位設置不科學、行政級別晉升空間不清晰等問題,致使輔導員發展前景不明朗。

(7)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步伐較慢。部分高校為建設科學合理的學科師資隊伍,在輔導員隊伍建設過程中引入部分非思政專業畢業生從事輔導員工作,加之沒有與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相應的系統培訓機制,沒有針對輔導員的學術、研究平臺,缺乏專業化建設過程中所需的軟硬件條件。這些問題會直接導致輔導員(尤其是非思政專業輔導員)前景渺茫、工作動力不足等現象的產生。

3 對策與建議

(1)加速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加速對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的執行,加速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高校結合實際建設科學合理的輔導員工作隊伍,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職能,合理制定輔導員系列職稱評定辦法,制定輔導員培訓(輪訓)制度,搭建輔導員工作平臺,營造良好的科研、教研、交流氛圍。

(2)職稱評定和行政級別的政策性傾斜。輔導員的職稱評定,部分高校有單獨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輔導員專項),但評定要求幾乎與專任教師無異。部分高校沒有單獨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輔導員專項),需要和專任思政教師進行橫向比較,尤其是對于非思政專業輔導員來講,需要按所學專業進行職稱評定??傮w來講,輔導員在職稱評定中的弱勢明顯,同時,前文中提到,輔導員作為管理干部,發展前景不夠明朗,需要高校在職稱評定和行政級別的晉升上給予適當的政策性傾斜。

(3)確定輔導員工作定位,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提升輔導員職業認同感。高校輔導員有著教師和管理干部的“雙重身份”,但部分高校輔導員從事著教師和管理干部都不做的工作,以及前文中提及的一些現狀致使輔導員職業認同感和存在感較低,會直接導致其職業倦怠感的產生,直接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甚至調離輔導員崗位。因此,高校應探討并確定輔導員的定位,進一步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不斷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胡元林.基于勝任力模型的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J].教育探索,2011(1):108-110.

[2] 劉金華.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結構分析[J].高校輔導員,2010.8(3):18-21.

[3] 謝守成,葉雷,邵莉莉.國際視野下基于勝任力模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高校輔導員,2011(6):3-7.

[4] 郝穎.高校輔導員角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

[5] 白凈.高校輔導員角色沖突及定位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職業倦怠對策分析輔導員
職場人職業倦怠擾
教師職業倦怠何時休?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重大疾病保險的產品定價和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對策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城鎮普通學校教師職業倦怠比鄉村教師更嚴重
氣象行業職業倦怠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
“有為”也應“有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