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全媒體時代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

2016-11-15 19:34易欣
新聞愛好者 2016年9期
關鍵詞:融媒體兒童

易欣

【摘要】災難不可避免,兒童在各種災難事件中最容易受到傷害。全媒體時代,兒童災難新聞審美是人們對自身在災難事件中處于劣勢地位的一種自我超越,是一種悲劇之美。兒童災難新聞的美學價值表現在凈化道德、悲劇的崇高,它常常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產生“藝術爆炸”效果,以弘揚悲壯大義,喚醒人們對生命的呵護。全媒體傳播技術對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帶來了深刻影響。兒童災難新聞審美傳播應建立在理性與人文關懷的基礎上,不能超越應有的度。

【關鍵詞】融媒體;兒童;災難新聞;悲愴

一、兒童災難新聞:不忍直視的悲劇

災難事件大致可分為社會災難、經濟災難、生態災難和自然災難。災難新聞是社會新聞中事件性新聞的一種,是對自然災害和人為災禍等各種災難事件的報道。兒童災難新聞則是以災難事件中的兒童為主要報道對象的新聞報道,反映兒童遭受災難的情景,傳播兒童的心理感受和行為方式。在各種災難事件中,社會災難和自然災難對兒童的傷害最多最大,因此兒童災難新聞大多表現為這兩類。

(一)社會災難新聞中的兒童

2015年3月底,互聯網上傳播了一幅新聞圖片:《讓人心疼的照片:敘利亞小女孩把鏡頭認成槍舉手投降》,一名胖乎乎的小女孩雙手高高地舉過頭頂,緊咬嘴唇,滿臉驚恐,腳下是荒蕪的土地,身后是破敗的房屋。這名女孩是一名敘利亞的小難民,名叫Hudea,當她看到攝影記者舉過來的長鏡頭時,誤以為那是一把槍,本能地舉起了雙手。這張照片被上傳至社交網站后,引起網友強烈共鳴和瘋狂轉發,短短兩天就被“頂”了50000多次,評論達10萬多條。3月30日,新浪微博用戶“相機入魔”在微博上分享了這張照片,迅速引發中國網友轉發和評論,兩天內該微博轉發量已過10萬,微信朋友圈也被照片刷屏,國內多家媒體都播發了這條新聞。

同樣產生巨大轟動的還有被燃燒彈燒掉衣服在公路上“裸奔”的越南小女孩潘氏金淑、南非記者凱文·卡特拍攝的《饑餓的蘇丹》。這些兒童災難新聞圖片真實地記錄了災難降臨的那一刻給當事兒童帶來的巨大傷害,雖時光漸遠,但每每看到依然觸目驚心、撼人心魄。

(二)自然災難新聞中的兒童

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生8.0級強烈地震,第二天,當3歲的小郎錚被救援人員從廢墟下救出時,他躺在擔架上向救援人員敬了個禮?!冻啥纪韴蟆窋z影記者楊衛華拍下了“敬禮”的瞬間,畫面上年僅3歲的小郎錚躺在一塊小木板做的擔架上由解放軍抬出,此時他舉著右手正向8位抬著他的解放軍敬禮。照片刊登后,隨即引發了網絡熱議,郎錚也被稱為“敬禮娃娃”。

四川綿陽攝影師李貧在汶川地震期間拍了照片《紅皮鞋》,一名遇難的幼兒園小朋友被埋在廢墟里,只露出一只腳,腳上穿著一只鮮亮的紅皮鞋。這張照片被刊登在《中國婦女》雜志上,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很多群眾和海外華僑都紛紛捐款支持災區建設。

二、美與災難美學

美學大體分為三類:美、悲、喜。三者相較,美學之悲是極具反差的強烈對比,是一種心理重塑的過程,它通過把不能把握的對象變為觀賞對象,從而使之成為可以把握的對象。人類至今還不能阻止災難的猛襲,任何災難,特別是巨大災難的來臨,人類的心靈都需要一種具有思想高度和美學深度的災難美學來予以安撫,并在這安撫中思考人生、地球、宇宙的命運。

災難性新聞的價值不僅在于傳播信息,更在于由災難信息的傳播所形成的社會影響。如發出預警,呼吁救災賑災;傳播民族文化,弘揚人文精神;引起公共話題,重建社會秩序,安撫災民心理,重塑強大內心。還可以通過災難新聞的報道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弘揚正義與人道,同時向國際社會樹立正面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媒體報道災難新聞也是一種美的傳承,是對美的內核更好的把握。

三、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價值

兒童災難新聞不僅真實形象地反映災難的具體情況,還蘊含著悲劇之美。

(一)悲劇的崇高

從美學上來說,兒童災難與任何美學之悲(悲劇、崇高、荒誕、恐怖)一樣,一方面是巨大的痛苦,甚至是幼小個體的毀滅,另一方面這巨大的痛苦和毀滅,在根本上危及不了或者還沒有危及作為整體的人類,于是面對災難的幼體,人們以巨大的心胸對之進行欣賞,將災難轉化為一種特有的美學對象。人們通過審美的痛感與快感在欣賞中對災難進行思考和把握,在巨大的悲痛中有一種審美的快感,它超越了巨大的悲痛,使之痛而不傷,痛定思痛,從內心深處激發出一種崇高感,從而更好地去面對那些不得不面對的災難。

兒童災難新聞在給人以或悲傷或驚恐的情感體驗之后,還能留給人無窮的沉思空間。冷靜理智地思考災難后面的深層次原因,檢討人類與自然的應有關系,這種“痛定思痛”本身就是一種審美超越,是人們面對悲劇的道德升華。兒童災難事件造成的悲劇不止表現巨大的苦難與不幸,也不止于控訴超越人類之上的殘酷力量,更在于通過苦難、災變、犧牲甚至毀滅,引發人們悲憫痛楚的同時,獲得積極的倫理思考和理性沉淀。

對于敘利亞男童所遭遇的災難,《財經》雜志圖片總監左微微說:“希望在共情產生后可以改變現實,在絕望之處找到希望。希望這幅照片可以真正促成和平的到來,孩子們不必因戰爭而死去?!毕嚓P各國圍繞難民問題的爭論與政策調整也正是悲劇之后的崇高感帶來的結果。

(二)凈化道德

從美學上講,災難所帶來的悲劇具有“凈化”功能,它通過引起人們的同情、憐憫、恐懼而實現人性的升華和人類的自我確證。兒童災難新聞是現實的悲劇,其凈化作用更加明顯。

人類遭遇的每一場災難都是悲劇。亞里士多德針對戲劇藝術提出了悲劇之美,他認為悲劇的美感在于通過美好事物的毀滅而“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感情得到陶冶”,并把這些情緒宣泄出去,從而促使這些情緒的“凈化”,使人歸于平衡和愉悅。魯迅先生也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雖然悲劇的毀滅性所帶來的審美效果是“悲”,但由“悲”所引起的心理效果卻是積極的。

兒童災難事件主要發生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巨大的、無法預料的、毀滅性的矛盾沖突及其抗爭中。當其進入新聞報道的視野中時,由于和受眾之間建立了心理距離、時空間隔,就與現實中的災難不同,就可能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產生各種思想和情緒上的體驗,受眾在這種體驗中能達到道德的凈化和自我的超越。兒童天真無邪,沒有任何社會利益糾葛,因而兒童災難新聞所帶來的凈化作用是深刻的、純粹的。

(三)人性光輝

兒童災難新聞中的人性之美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災難事件本身所蘊含的,它包括災難事件中人類美好情感的流露與表達,以及與災難的抗爭中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力量和頑強生命力。二是受眾在對災難新聞的審美過程中被激發的人性光輝。由于多數災難新聞與受眾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受眾對其是一種超功利的審視。此時,災難新聞所傳達的不幸、哀傷等信息會激發人們心中最原始最本真的憐憫之心,并有可能進一步轉化為實際的愛心行動。

兒童災難事件中,無論是當事兒童還是處理災難事件的成年人,都不遺余力地與災難事件抗爭,人性的光輝在這里得以彰顯。

(四)“藝術爆炸”

藝術宛如引信,現實是炸彈。在不需要的時候,引信與炸彈通常分別存放,只有需要引爆時,引信才會被安裝到炸彈上,產生巨大的威力。用這個比喻來解讀兒童災難新聞報道的力量雖不完美,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兒童災難只是這個世界上萬千災難的一種,在整個社會矛盾的激蕩中也只是一個引信,但當這個引信點燃了社會輿論之后,就會產生幾何級的震撼力量。

正如《中國青年報》記者吳曉凌所言:“站在公眾角度,我們需要的其實并不是這張或那張圖片本身。在一場大的變故面前,我們需要一個引爆點,釋放我們的壓力,抒發我們的情感。作為攝影師和圖片編輯,每當有大的事件發生,我都期待著這樣一張象征性的圖片出現,能夠總結、提煉、揭示出整個事件,展示給公眾,留給歷史。作為攝影師和圖片編輯,一不小心還會開始感慨贊頌攝影和藝術的力量。藝術,可以溫暖感動一個個體,改變一群人的命運,影響社會的進程。這次又多了一個經典案例!”

(五)悲壯大義

在與災難的抗衡中往往會涌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兒童英雄,他們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小小的身軀在危難時刻也能迸發出強大的能量,要么機智求生、要么舍己救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詮釋生命的價值。

9歲的林浩是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剛跑到教學樓走廊上,就被跌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大中國》來鼓舞士氣,直到救援人員趕到。隨后他又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鎮,轉移到了都江堰。在整個救援和治療過程中,小林浩表現出異常的堅強和勇敢,經媒體報道后感動了很多人,成為一名“抗震小英雄”。發生在平民英雄身上的悲劇使人在悲傷之余升騰起一種崇高、莊嚴的情愫,這就是悲壯之美?!氨瘔选边@種審美感受可以轉化為鼓舞人前進的強大動力,激發人們以英雄人物為楷模,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六)呵護生命

兒童是未成年人,是正在成長的新生命,身心都是稚嫩的,災難來臨的時候他們最容易受到傷害,受到傷害的程度也最重。當人們看到小小的生命遭遇無情的災難而凋謝時,心底自然而然地會升起對生命的呵護之情。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彼眯『⒃诰呁嫠B愤^的人看到都會感到擔心來比喻人的同情心,這種同情正是源于對生命的呵護。

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伏尸海灘的照片刺痛了無數人的心,他小小的身軀趴海灘上,冰冷的海水無情地掠過小小的臉頰,面對一個來到這個世界才3個年頭的小生命,人們內心深處的惻隱之情被引燃了。艾蘭·庫爾迪之死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隨后歐洲各國紛紛調整難民政策,無數組織和個人發起向難民捐款。這些措施也許不能從根源上徹底解決難民問題,但至少對減少難民傷亡與痛苦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這起災難事件中遭遇非命的共有十幾個人,媒體報道的也不僅小艾蘭一個,但事實上也正是小艾蘭的遭遇最受人關注??梢妰和癁碾y新聞所折射的呵護生命之美和惻隱同情之美是深刻的,也是十分“悲壯”的。

四、全媒體傳播對兒童災難新聞審美的影響

如今對兒童災難新聞的報道,一般既有圖片和視頻,也有深度文字解析,既有現場播報,也有來自演播室的專家述評??焖?、互動和個性化的網絡傳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兒童災難新聞的每一個細節,通過自媒體和碎片時間走進受眾的私人空間,更容易戳中“淚點”,使傳播效果倍增。在全媒體傳播環境下,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價值可以得到更深刻的挖掘和更廣泛的傳播。

(一)新聞可視化

全媒體傳播聚集了更多的傳播形態,圖片影像等可視化語言尤為突出。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聞報道的生產制作越來越多地應用多媒體藝術、視覺設計等多學科融合技術。新聞可視化的主要形式有圖表、圖解、圖形、表格、地圖、動畫、影像、PPT、超文本鏈接等。新聞可視化可實現內容形象化、時空層次化、信息秩序化和傳播簡易化,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形象性和感染性,也大大提高了傳播效率。

(二)立體化傳播

手機、iPad、可穿戴設備的興起大大延展了媒體傳播的空間和形態,微信、微博、各種各樣的移動客戶端和APP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碎片化時間,不受限制地對媒體的內容產品進行閱讀與消費。小艾蘭的遭遇正是在當下這種立體化傳播環境下,在很短的時間內震撼到了無以計數的讀者。

(三)深度互動

互動性是全媒體傳播的重要功能和典型特征,它不僅影響著傳播效率,也深深地改變了兒童災難新聞的傳播模式。移動互聯技術更是為新媒體傳播插上了翅膀,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網絡媒體(包括微博、微信等個性化媒體)進行深度互動,其傳播速度是幾何級的。

五、兒童災難審美傳播應有度

兒童災難新聞雖然具有審美價值,但媒體報道也應把握尺度,權衡利弊,否則就會導致過度解讀和傳播失范。其主要表現為:

(一)暴露隱私,傷害尊嚴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甭摵蠂贫ǖ摹秲和瘷嗬s》第十六條規定:“兒童的隱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榮譽和名譽不受非法攻擊,兒童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類干涉或攻擊?!憋@然,兒童亦有隱私權,其人格尊嚴也應得到尊重,即使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媒體隨意刊登災難事件中的兒童肖像、姓名、住址、家庭成員等私人信息均是不妥的。傳統媒體一般較好,而網絡媒體的表現往往不盡如人意。小艾蘭事件報道中,中央電視臺和一些地方媒體大都在其臉部打了馬賽克,而一些網絡傳播的照片大多清晰地顯示了孩子的面容。

(二)粗暴采訪,二次傷害

研究表明,兒童在經歷災難后會表現出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礙,如恐懼、焦慮、脆弱、孤獨、易怒、強迫性重復回憶、失望,表現為噩夢增多、警覺性增加和攻擊性行為。所以,災難后的兒童更需要心靈呵護,記者在采訪時不要過多直接追問災難現場情景。為了搶時間、爭獨家,媒體粗暴采訪給兒童帶來二次傷害的現象屢見不鮮。

因此,媒體在采訪中更應該注意保護兒童的心理,盡量減少受災兒童的采訪次數和時間,不要過多追問兒童的災難經歷,強迫兒童回憶災難經歷,特別是對傷殘兒童更要注意保護。節目中也要慎用評論,避免對文化差異和生活環境問題妄加評議,不恰當的評論同樣會對兒童造成二次傷害。

(三)渲染恐怖,博人眼球

媒體在報道兒童災難新聞時,有意捕捉一些包含大量血腥、暴力的內容,以沖擊受眾的感官。還有一些新聞節目為了制造恐怖氣氛,還加上了恐怖音樂。

與欣賞災難藝術作品不同,災難新聞的“主角”都是現實中的人,藝術作品可以通過災難的視聽效果,在特有的審美距離中宣泄內心被壓抑的欲望和焦慮,釋放恐懼,觀眾從對災難(恐怖)的審美體驗中獲得一種心靈解脫和對自己能夠僥幸存活的感嘆,以實現“精神脫敏”,從而獲得安全感和社會歸屬感。但是,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一般不會有這種體驗,對兒童所遭遇不幸的刻畫都會深深地刺痛他們,此時傳播效果也會適得其反。

(四)肆意炒作,過度消費

兒童災難因為當事人身份的特殊性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一些媒體就會借機渲染,肆意炒作,甚至不惜傳播虛假災難新聞。2007年熱傳一時的《史上最惡毒后媽把女兒打得狂吐鮮血》,一些媒體在沒有認真調查的情況下,連篇累牘地報道,小慧渾身多處受傷淤青,大口大口地吐血,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開始著實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但事后證實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2014年,一名小男孩在敘利亞戰場拼死相救一名小女孩的視頻在網上躥紅。這段視頻題為《敘利亞英雄男孩》,在一片廢墟前,一名小男孩從畫面左方跑向右方數米開外的一輛汽車殘骸,小男孩高舉雙臂,倒向前方,似乎中彈。數秒后,他爬起來,繼續跑向汽車,從車后拉出一名穿粉色上衣的小女孩向回跑,兩人最后消失在一堵墻后。由于這段視頻的當事人都是兒童,一周內點擊量已經超過600萬人次,獲得多家知名媒體報道。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竟然也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拍攝者想借此喚起公眾關注戰爭對兒童的影響。

在災難新聞中,受到災難傷害的不論是大人還是兒童,不管是高官還是百姓,都能引起受眾對生命本真的關注。我們欣賞兒童災難新聞的美,并不是為了“美”而樂見其成,恰恰相反,是當災難超越了主體之后——特別是對于一個幼小的生命體,人們化悲痛為力量的一種自我適應。新聞媒體傳播兒童災難新聞,是通過審視災難之美,給人們一個“有價值的東西被撕毀”的悲觀描述,以觸動人們靈魂深處的尊嚴感、價值感以及生命本能的力,激發人類蓬勃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識,促進減少或消滅造成兒童災難的根基。但愿有朝一日,世界再無災難,孩子們盡享溫暖的陽光。

(作者為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講師、新聞學專業主任)

編校:鄭 艷

猜你喜歡
融媒體兒童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1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8
融媒體時代傳媒人才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內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