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保證新聞真實的重要性

2016-11-15 00:40陶璐
新媒體研究 2016年18期
關鍵詞:真實新聞自媒體

陶璐

摘 要 科學技術以及信息發展迅速的今天,媒體形式多種多樣,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形式。由個人、商業以及一些非商業性組織所形成的自媒體成為社會上信息傳播的主要形式,自媒體可以對自己所了解的信息進行傳播,這些信息也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還可能促進受眾在工作領域的突破,但是自媒體新聞信息量比較大,一些復雜的信息也存在其中,對于人們的生活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文章認為自媒體時代要強調新聞的真實性和有益性,對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保證新聞真實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自媒體;時代;新聞;真實;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18-0022-02

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騰飛,人們的生活中使用多媒體的情況也非常廣泛,例如,對于微博和微信等等社交網絡的運用,這樣的網絡也逐漸進入了自媒體的時代。在自媒體時代中,信息的傳播速度非???,一些媒體為了追求新聞的時效性,對于新聞的真假不能有效的辨別,這樣就非常容易出現一些假新聞,迷惑了受眾的視線,也會對社會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并且對新聞真實在自媒體時代的重要程度進行分析和研究。

1 新聞失去真實性,虛假信息在自媒體環境下傳播更快

在自媒體時代中,虛假信息無處不在,這種被人們稱之為小道消息的信息以前都是在人們口口相傳中實現的,但是在自媒體時代,這種假消息不僅僅局限于人們的口語當中[1],而是擴散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擴散的時間和途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播領域更廣泛,傳播速度更快,受到此信息影響的人也更多,對于正常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秩序的維護會起到負面的作用。例如,在最近幾年常常被人流傳的大學女生求職過程中被割腎的消息,支教教師被灌醉發生猥褻事件的消息,還有孩子被拐賣,微信轉發消息求助等等,這些信息在最后都被證實是虛假信息,但是在自媒體傳播的路徑上,已經有了較大范圍的傳播,給受眾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恐慌感,給社會的長治久安帶來了影響。因此說,如果自媒體新聞失去了真實性,那么勢必就會讓虛假的消息傳播更加自由,更加廣泛,進而謠言的數量也會不斷的提升,這就需要保障自媒體中新聞的真實性,保障受眾看到的信息是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真實存在的[2]。

2 虛假信息對傳統媒體公信力的影響

在傳統媒體中,對于新聞的傳播一定要具備真實性的特點,這是傳統媒體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2015年,各個網站上瘋狂的轉載一個名為見義勇為營救女童的帖子,主要講述的是某女性職工在自己下班的路上,看到有狗在圍攻小女孩,因此對小女孩采取營救的措施,以至于自己受到重傷。這是一個假新聞,但是依舊在很多地方省市的電臺上傳播開來,還有公眾對此進行了評價和講說,這樣的傳播極大影響了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在這樣社會輿論的壓力下,該職工最后做了澄清,說明了自己身上的傷痕并非是因為營救小女孩被狗咬傷的,是自己家的狗咬傷。但是社會群眾依然對該女職工進行了捐款,這樣的事件從法律角度來講,已經構成詐騙。自媒體的發達程度越來越高,信息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隨著假新聞已經被一些網絡推手當作是非常簡單的事件進行推送,一般都會在新聞題目之前寫上“不得不看”“史上第一次”等,這樣的標題非常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隨之而來的是其他媒體進行的大肆報道,以此實現自己的炒作目的。例如,在某段事件中,網上瘋狂的傳播深圳一個小女孩,為乞丐喂飯的照片,還有女童給環衛工人撐傘等等,這些報道都是虛假的新聞,盡管表面上看似是在社會上傳播正能量,但是也同時反映出了人性不好的一面,這樣的信息在大肆轉發和評論的基礎上,受到了網民的關注,最后也被證實是虛假新聞。對于網絡媒體公信力的提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于未來的長久發展也造成了極大的不利[3]。

3 新聞媒體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因素就在于新聞的真實性

只有真實性的新聞才能得到受眾的關注,也才能延續媒體的生命力。虛假新聞也是新聞的一種,有了新聞的存在,虛假新聞也就產生了。虛假新聞之所以被傳播,也不完全是因為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出現,但是新聞的真實性因為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傳播速度的加快受到了挑戰。例如,微博、微信以及手機短信等等在信息傳播上要比報紙、電視臺更有力度,人們的關注性也更強。例如,微信公眾號的出現,占據了傳統媒體的大部分,傳統媒體的受眾也開始轉向這些新興媒體。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直接的復制、轉發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也是新聞時效性的體現,原本的虛假新聞,得到了公信力比較高媒體的傳播以后,被人們信以為真,誤導了更多的受眾。若是長期發展,最后出現問題的就是讓公眾對于我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產生懷疑,對真實的新聞也產生較大的懷疑,社會秩序和社會發展是影響較為深遠的[4]。

新聞的實質就是關注內容報道上的真實感,報道最近發生的一些不普通的事件,讓人們去了解和掌握,讓群眾清楚的獲取自己所不知曉的事實。無論哪一種媒體,無論傳播的速度有多快,效率有多高,都不應該對新聞的真實性產生那么大的影響,不能阻礙新聞真實性的發展,真實性是新聞發展的根本所在,是本質屬性,一個事物的本質屬性若是被改變,那么這個事物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也不會被人信服。作為新聞興業人員,一定要全面的貫徹新聞真實性這條準則,在新聞的采寫以及報道過程中,還需要全面的分析和調查,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偏聽其他渠道獲取的信息,一個新聞的發生至少要進行核實,有兩個以上的獨立信息源,對于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等等一一展開調查,保障新聞不是被歪曲的,保障新聞的真實情況。另外,除了上述重點以外,還需要對媒體的監督責任進行關注,絕對不能使用有償新聞作為基本材料點進行傳播,傳統媒體和自媒體之間的新聞信息傳播共享過程中,提升真實性的警惕意識,僅僅的把握好新聞真實性這根琴弦,不可放松,使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對新聞的有效性和真實性進行辨別,不能單單的重視收視率和點擊量,更不能只是關注首發率,若是發現假的新聞,要及時取締,不予轉發,并且對此造謠事件進行追蹤。對于一些在網絡上,自媒體上造謠的假新聞也需要增強打擊力度,對于當事人進行多方面的處罰,強化新聞真實性的審查力度,以此養成一種良好的新聞信息傳播習慣,為我國的媒體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5]。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保證新聞真實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分別是新聞失去真實性,虛假信息在自媒體環境下傳播更快,虛假信息對傳統媒體公信力的影響,新聞媒體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因素就在于新聞的真實性。在此基礎之上,希望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夠促進新聞事業的不斷發展,讓真實性的新聞得到有效的保障,減少造謠和假新聞的存在,優化自媒體環境,優化信息傳播環境,對受眾負責,對整個新聞行業負責。

參考文獻

[1]周怡帆.從“名人被死亡”事件看新媒體新聞真實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21):182,216.

[2]金菊愛.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真實性問題探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5,15(6):50-56.

[3]巴東.從“名人被死亡”看新媒體新聞的真實性[J].中國記者,2016,11(5):61.

[4]張嬋.大傳媒時代背景下新聞真實性新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7):250,269.

[5]薛開新.新聞娛樂化對新聞真實性的影響及對策[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5,20(3):121-124.

猜你喜歡
真實新聞自媒體
解構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美劇情節越來越“真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