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視民生新聞角度談新聞報道創新

2016-11-15 01:39尚轉
新媒體研究 2016年18期
關鍵詞:民生新聞

尚轉

摘 要 新聞同質化問題在當今傳媒現狀中依舊存在著,也引發了新聞傳播學就這一問題的諸多探討。文章選取當前電視新聞領域正如火如荼發展著的民生新聞作為分析的角度,并選取在民生新聞領域取得巨大成果的齊魯電視臺作為切口,分析新聞創新的一種可能的方面。

關鍵詞 新聞同質化;民生新聞;齊魯臺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18-0162-03

長期以來,千報一面、千臺一面的新聞同質化現象得到了業界、學界的關注。隨著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新的變化,但即便風起云涌的傳媒生態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新聞同質化的問題。新聞同質化作為一種在新聞實踐中呈現出來的問題,其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回歸于新聞實踐中去,當然對于問題的充分討論終歸有益于對于這一問題的澄清。

電視媒體在新聞的傳播中依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其調用各種聲畫資源進行的新聞直播[1],成為打造新聞沖擊力、實時性、引發輿論效應的重要形式,而從相關的調查中,電視新聞仍在當前中國受眾對于新聞的獲取、對于媒介的信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

1 “鏡子游戲”與電視新聞的同質化

對于電視媒體的批評最著名的莫過于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根據其公開演講整理而成的《關于電視》,可謂開啟了電視批評的新天地。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屋建瓴的理論外,布爾迪厄在《關于電視》中也對新聞同質化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布爾迪厄表示電視新聞場中普遍存在著競爭,而這種競爭的主要表現就是追求獨家新聞或頭條新聞?!暗@種表面上看似極端追求差異性以標示區隔的競爭,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巨大的相似性。其中主要的手段就是相互閱讀或新聞抓?。╬ick-up),形成一種‘鏡子游戲。當所有競爭對手都采取這些方式的時候,就造成了信息在場域內部的惡性循環,因而競爭反而導致同質性就不足為怪了”①。

盡管,布爾迪厄的批評是基于與中國有著很大不同的西方傳媒體制下,提出的同質化的原因。但是,隨著中國傳媒經濟的日益成熟、共同之處的增多等,仍然可以看出對電視新聞的機制運作的基礎上出現的同質化困境,中西其實并沒有決然的不同。

如果說以往跟著央視走,對于電視新聞的規制使得電視新聞呈現出了冗長的會議新聞報道占據了大量篇幅、樣式單一、形式不靈活、播報方式一成不變等等弊病,隨著市場化的進行、傳媒機制自上而下的變革,電視新聞的發展有了更多的靈活性,不同的電視臺積極參與到收視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來,那么再返回頭看布爾迪厄的批評,“鏡子游戲”在電視新聞同質化的呈現更加明顯了。從央視到各家省級衛視再到地方各級電視臺,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中,不難看出從節目的形態再到具體的新聞報道中都存在著“鏡子游戲”。

2 電視民生新聞——地方電視臺新聞創新的路徑

《南京零距離》的開辦拉開了中國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熱潮的序幕,湖南經視等一批電視臺的精品欄目取得了巨大成功。2000年后一大批研究文章聚焦到了民生新聞,從這些文獻中不難看出民生新聞給中國電視新聞帶來的一股新的變化。民生新聞的發展為不具備資源、政策優勢的地方電視臺在新聞節目的發展上開辟了新的天空,也為走出“鏡子游戲”,突破新聞同質化提供了一條路徑。

從現在來看,民生新聞是在題材選擇上以民生新聞為主、在報道立場上以平民視角為主,價值取向上有強烈的民本意識,在報道方式上強調民眾話語,打破了傳統新聞節目以傳者為中心的傳播理

念[2],改變了以往官方意識形態主導的高高在上的俯視化敘述方式和以介紹領導活動、眾多會議內容和官方消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聞聯播體范式。它敘述方式故事化,主持風格平民化,以短小,平民,快速為特色,滿足了受眾的多元需求,使受眾的知情權、話語權、參與權等基本新聞權利得到了充分體現。民生新聞的發展已經10多年了,目前仍舊在中國老百姓的熒幕上活躍著。民生新聞被看作是有中國特色的電視新聞現象,不少人將此看作可堪比擬美國“公共新聞”的一種現象。

2.1 面向特定受眾——民生新聞受眾定位的轉變

雖然國內傳媒經濟蓬勃發展,傳媒體制的管理上也有了與時俱進的策略轉換,但是“多級辦臺”的大局面仍然存在,而且在可預見的較長時期內都是穩定的,中央級媒體有著資金、政策、人才、采編資源等等優勢,省級、市級等電視媒體面臨著資金等短板,還要承受自身收視群體狹窄與上級媒體爭奪收視等不利因素。而傳統的力圖夸大受眾面吸引盡可能多受眾的策略往往會導致新聞的同質

化[3],“新聞場域內的機制強化新聞行動者(記者)與行動機構(新聞媒體)屈從于市場人數要求的強力制約。越是希望觸及最多數受眾的媒體,越是不愿意冒犯大眾,其傳播內容也有越發趨向類似,趨于通俗化‘隨大流‘非政治化”①。面對著這些發展問題,立足自身,打“非對稱戰”,在自身的收視實際中,提升媒體在特定受眾中的存在感與貼近感,而且,這種受眾定位的轉變,在某種層面上有助于各級地方電視臺在新聞上的創新。

2.2 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受眾認同

中國地域文化特征明顯,地域文化多元多樣,社群分層明顯,收視需求自然多遠,加之市場經濟帶動下人們利益追求多元、文化需求多元,更是拉動收視需求的多元??v然下級媒體面臨著上級媒體的“壓力”,但在上級媒體追求收視率、追求覆蓋率等的策略下,下級媒體可以依托自身穩定的收視群體,做好收視需求的滿足,并進而打造地方受眾的整體認同,對于打造媒介的品牌和口碑等也有著促進作用。

2.3 創新節目形式和彰顯“人”的關懷

一大批的民生新聞節目的出現,呈現出了異彩紛呈的節目形式,如方言節目的涌現等。而從具體的報道上來看,更加關注細而微的社會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電視新聞忽視普通受眾的生活和事務的情況,貼入生活的報道彰顯了對于“人”的關懷。

3 作為“電視齊兵”的齊魯電視臺

在民生新聞中做的風生水起的有不少家電視臺,如湖南經視頻道等,在這其中被譽為“電視齊兵”(齊諧音“騎”,指為山東)引發了業界的關注。1995年1月1日開播的齊魯電視臺,目前有線、無線雙重覆蓋一億多收視人口。齊魯臺以新聞類節目為龍頭,輔之影視劇和自辦的娛樂欄目,在諸多的傳媒運營經驗上引領山東電視界。依次被評為“TV地標(2007)”“十大廣電品牌”等稱號。

齊魯電視臺的相關辦臺經驗甚至在美國知名的新聞學院進行介紹,其廣告收益也逐年攀升?!暗侥壳盀橹?,山東省網有線用戶約1 700萬~1 800萬戶,覆蓋電視人口大約5 000萬左右,另外齊魯臺已在全省架設9座無線發射機,覆蓋全省廣大的農村地區,這使齊魯臺實現有線無線雙覆蓋,有效覆蓋率達到95%加上覆蓋周邊的一些省份和地區,有效覆蓋人口在9 000萬~1億戶,這種覆蓋優勢還將繼續保持和擴大②。

以《拉呱》(山東方言,意為聊天)、《么敢當》《小溪辦事》《每日新聞》等為代表的新聞節目成為齊魯電視臺的名牌欄目,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齊魯臺在業界和社會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欄目如1995年創設的《每日新聞》、2003年創設的《開講天下》、2005年創設的《拉呱》、2007年創設的《新聊齋》、2008年創設的《獨家新聞》、2009年創設的《一天零一夜》(現改為《101》)以及2010年創設的《星夜拍案》。

這些不同時期推出的新欄目逐漸成為齊魯臺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是《每日新聞》、《拉呱》、《開講天下》等己經成為響當當的地方品牌[4],更成為齊魯臺實現后續強勁發展的不竭源泉③。這些欄目中鮮活的民生新聞的色彩,為名牌欄目的打造做出了很大貢獻,特別是以《拉呱》、《小溪辦事》為代表成為了齊魯電視臺民生新聞的杰出代表。從齊魯電視臺豐富的民生新聞實踐中,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3.1 節目形式新穎

齊魯臺的知名節目——《拉呱》,是一檔方言類新聞節目,主持人操一口山東方言進行新聞播報。同時,它又是一檔“曲藝新聞”欄目,節目中大量使用山東快書、皮影戲等傳統曲藝形式,并專設“搭詞兒的”次要的搭檔主持人。此兩個方面使得《拉呱》在節目形式上可謂是一時無兩。

在主持人選擇上,緊貼節目的特色,選擇已在曲藝界有一定名聲的唐愛國的弟子——張勇(節目開播時,向全省觀眾征集主持人的藝名,定為極有方言特色的“小么哥”。)作為主持人,張勇是一名相聲演員,有著扎實的曲藝功底,語言表達能力十分突出,臨場應變能力很強。有一定知名度和實力的主持人+創新的曲藝新聞節目,可謂十分切合[5]。而且,這種方式也是當前電視節目主持人明星化常用的兩種方式中的直接引進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擔任主持人的方式。

整檔節目從“動漫+山東快書”的片頭,到節目布景,再到主持人相聲味十足的穿插和“搭詞兒的”逗哏兒,都讓整檔節目的曲藝味兒十足[6],同時又不失新聞節目的定位。這樣一個特色鮮明的節目,開播以來一直占據山東省下午收視的龍頭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省內很多觀眾改變了下午不開電視的習慣。

3.2 堅持民生新聞的視角,承擔媒體的公共責任

齊魯電視臺一直堅持“公益齊魯,公信天下”的宗旨[7],在其諸多節目中也認真貫徹了這一宗旨,并在推動公益贏取觀眾的信任與支持、加強媒介公信力的過程中,有力推動了主持人明星化。

“小溪”是齊魯臺《小溪辦事》欄目的主持人,更以“小俠女”的外號為廣大觀眾所熟知?!缎∠k事》從節目名稱上來看就不難看出節目的主要定位,節目以幫助普通百姓解決難事、急事等,包括解決糾紛、尋找失蹤人員、救助困難群眾、幫助銷售直銷農產品、慈善義賣等等,同時還在節目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一些活動,比如聯合企業給困難鄉村修路、修橋,捐建“小溪書屋”、幫助生計有困難者建立“小溪超市”、幫助籌款等。

一系列的公益行動,不僅為《小溪辦事》欄目提供了充足、生動的新聞素材及報道,同時也使得這一欄目迅速成為致力民生、致力公益的突出代表,而隨著節目知名度的提升,作為主持人的“小溪”也自然成為觀眾熟知的明星主持人。而其為民辦事的媒介形象,其對公益的推進與彰顯,對于提升與保持收視率、美譽度的打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3 互動打造忠實觀眾

3.3.1 多屏互動

在《拉呱》中,增設短信平臺、微信平臺,屏幕下方的游動字幕實時滾動觀眾發來的最新信息。在節目的最后,主持人會從發來短信的觀眾中抽取幸運觀眾并贈送獎品。在抽取幸運觀眾之后,主持人會抽取幾名觀眾發來的信息并予以答復,主持人回復觀眾的這一設置極大的推動觀眾發送信息積極參與到與主持人的互動中來。

在齊魯臺另一知名欄目《每日新聞》,也設置了互動環節,即主持人通過短信平臺在線回復觀眾。在每期節目的一開始都會介紹互動的主持人并給出畫面[8]。每期節目參與與觀眾互動的主持人并不固定,也保證了齊魯臺的主持人都能盡量參與到與觀眾的互動中來,這種即時在線的交流,打破了隔閡,直接交流的實現[9],極有助于拉近與節目的距離,也使得主持人的知名度、曝光率能得到保障。

3.3.2 走出演播室的互動,使得觀眾與主持人的互動更加切實可感

以《拉呱》為例,節目有送獎活動,通過在省內各個城市定期進行的不同層次的送獎、海選等多層次的互動,將屏幕中的主持人帶到現實中與觀眾進行互動,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使得全省各地的觀眾都能與主持人面對面互動,不僅對于忠實觀眾的打造起到了粘合劑的作用。

4 結束語

電視民生新聞發展至今,為中國的電視新聞生態的多樣與豐富做出了很多貢獻,對于地方電視臺的發展也提供了新的可能。盡管目前民生新聞面臨著諸如報道的多為雞毛蒜皮、媒介越位等批評,但是這都不妨礙民生新聞作為一種新聞創新的路徑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的是提高新聞質量,在長久的新聞實踐中進一步的揚長避短是必需的。作為電視民生新聞領域的代表,齊魯電視臺取得的成就值得注意和關注,對于思考地方電視臺的長遠發展、對于思考破解新聞同質化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注釋

①張斌.顯影與祛魅——論布爾迪厄的媒介批評[J].現代傳播,2015(9).21-26.

②馬莉.公益齊魯公信天下——訪齊魯電視臺臺長徐龍河[J].傳媒,2011(12):42-44.

③邵明華.電視頻道品牌的維系與提升策略研究——以齊魯電視臺為例[J].中國電視,2012(5):79-82.

參考文獻

[1]侯迎忠.電視民生新聞研究綜述[J].現代傳播,2006(5):59-62.

[2]萬小談.從“民生新聞熱”看省級地面頻道的崛起——以山東電視臺齊魯頻道為例[J].青年記者,2009(5):31-32.

[3]李舒,胡正榮.“民生新聞”現象探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6):33-36.

[4]趙娜.曲藝式電視新聞欄目《拉呱》成功的心理探析[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6):34-39.

[5]董天策.民生新聞: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范式[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6):88-95.

[6]張斌.顯影與祛魅——論布爾迪厄的媒介批評[J].現代傳播,2015(9).21-26.

[7]許燁.合眾連橫,齊魯電視臺完美詮釋省級地面頻道價值[J].廣告大觀,2013(12):63.

[8]張蓓蓓.強化自身推廣提升頻道形象——齊魯臺名牌欄目走進社區[J].當代電視,2005(11):74-75.

[9]王展.山東電視臺民生新聞欄目特色及發展空間——以齊魯頻道和公共頻道為例[J].青阿年記者,2009

(9):58.

猜你喜歡
民生新聞
以民生新聞為視角的城市電視臺媒介生態研究
探究新媒體環境下民生新聞的發展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