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工業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應用

2016-11-18 18:22韓斐然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創新應用

韓斐然

摘 要:中國工業設計在運用傳統文化元素方面,存在突出問題,也日益涌現有益嘗試和成功案例。在西方文化強國工業設計紛紛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外部競爭環境下,對于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更亟待解決工業設計與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創新問題?,F代工業設計傳承和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僅是對傳統文化元素內容或形式的創新應用,更要注重對傳統文化元素意象和精神的創新應用;不僅要傳承與借鑒,更要注重與現代社會有機結合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現代工業設計;傳統文化元素;創新應用

0 引言

工業設計是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的外形、結構、色彩、功能等進行優化設計,是工業技術與審美藝術的交叉產物。工業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涵蓋了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環境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電路設計、機械設計、傳播設計、展示設計、平面設計、網站設計等多個方面。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及聯網的普及,工業設計理念和手段不斷提升,中國工業設計步入現代工業設計?,F代工業設計通常又被稱作“功能主義設計”,強調“技術美”或者“機器藝術”?,F代科學技術為工業設計提供了良好平臺,但也使得中國工業設計聚集于如何采取高新科技來增加對人們的感官刺激,對于如何運用內在的藝術審美來打動人心這一核心問題卻日益忽視。這使得現代工業設計產品往往由于傳統文化元素的匱乏和缺失,華麗外表的背后卻沒有靈魂。

工業設計產品經常被烙上社會文化的印跡,使得工業設計與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具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古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內涵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元、歷史悠久,是世界藝術之林中的寶貴資源,具有獨特東方文化魅力。如何充分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作用,提煉傳統文化的經典元素并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創新性地運用到工業設計之中,形成中國獨特的設計風格,是現代工業設計師們所面臨的課題,也是工業設計領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1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表現形式和精神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傳統文藝、傳統節日、傳統思想(禮樂思想,克己復禮,道法自然)、傳統建筑、傳統習俗等各個方面,涉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行為規范、宗教信仰、藝術造詣等各個方面。在中華文化發展的漫長歷史長河當中,經過層層篩選、世代相傳,沿襲至今,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這些凝聚著中華民族品格與精神的傳統文化元素,使得中國傳統文化超越抽象概念,擁有了明確的展現載體。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主要有傳統顏色、傳統紋樣、傳統圖案和符號、傳統精神等。這些形式通過豐富多樣的載體呈現出來,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萬里長城、春節對聯、剪紙、戲劇臉譜、水墨字畫、彩陶、青花瓷、青銅器、篆刻印章、詩詞歌賦等。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比如中華五色體現出美好的意蘊;彩陶的紋樣體現了中國祖先對圖騰的崇拜心理。牡丹是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荷葉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寧靜而和諧,代表高潔之氣。中國的傳統繪畫更加注重寫意,山水畫中的禪意、花鳥畫中的生機、人物畫中的平實等,往往是中國傳統儒家、道家等思想的體現。唐詩宋詞元曲形式押韻之外,更有對意境的塑造。

2 中國工業設計運用傳統文化元素的現狀

中國的工業設計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歷經數十年的磨礪和蹣跚發展。從最初的純粹簡單模仿,到對西方設計風格的盲目追隨,再到本土化改良設計,乃至近幾年的嘗試性創新,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工業設計水平差距較大,總體成效難盡人意。在國際上形成了創新意識不強,創意缺失的設計形象,在國際競爭中缺乏競爭力。

中國工業設計在運用傳統文化元素方面,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一,一味模仿和追隨西方風格,拋棄民族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缺乏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使得產品呈現同質性發展,沒有形成中國特色的設計風格。工業設計風格一方面追隨歐美國家,但中西文化差異巨大,難免“東施效顰”;另一方面照搬日本元素,但兩國文化相似卻不同,日本并非中國傳統文化等保鮮劑。其二,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理解停留于外形,缺乏精神內涵。把采取的文化元素固化在旗袍、青花瓷、京劇臉譜、瓷器等元素和載體中,千篇一律,沒有深入了解和展示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對傳統文化傳承的理解太過膚淺。其三,在傳統文化元素引用方面,未能與現代技術和當前的社會環境有機結合。只是經過簡單的仿古、拼湊、復制和粘貼,把一些淺層面的紋樣圖騰及造型生搬硬套到現代空間和當下社會。未考慮空間與環境的變化、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差異、產品使用者的人性化、個性化需求,這樣的工業產品設計,難免顯得違和、突兀,乃至荒唐愚蠢。

可喜的是,在中國工業設計當中,日益涌現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成功案例。比如:北京申奧標志吸取了“中國印”圖案,奧運祥云火炬采取了具有深厚中國文化特征的“祥云紋樣”;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運用了“天圓地方”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當中,采用了中國古建筑最具特色的傳統元素——斗拱造型;“水井坊”包裝設計中,運用了“獅子”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形象;一些音響造型設計中,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太極”符號。這些傳統文化元素的引入,給工業設計領域帶來清新的文化靈感。

3 西方文化強國在工業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元素的先例

在經濟發展全球化、一體化的大趨勢下,現代科技使得復制、模仿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大背景下,現代工業設計風格很容易相互影響、相互跟隨而趨于同質化發展。為避免這種工業設計產品風格在現代工業化浪潮中的風格喪失,各國都竭力在工業設計中對本土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性運用,打造民族特色風格,文化強國更是如此。

作為世界工業設計發源地和創意產業概念最先提出者的英國,結合其典型的“島國文化”特征和英國文化的獨特個性,打造出古典、貴族氣質的工業設計風格。以英式茶具設計為例,明顯傳遞了英國的貴族式氣質,是英國古典、貴族氣質傳統文化與唯美、清新藝術氣息的精巧結合。

日本工業設計以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并存為突出特征。日本傳統文化思想中受禪宗影響,主張少而簡約的風格。日本四面環海,領土狹小,居住環境狹小擁擠,貼近自然、節約資源的這種民族文化意識已經深入骨髓。因此,在日本工業設計產品中,崇尚天然、喜愛小型化、袖珍化、便攜式、多功能。日本現代科技發展迅捷,將這些傳統的文化觀念和元素有機融入現代工業設計中,形成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兼具的特質。日本知名品牌--無印良品,展示了極簡主義和虛無思想,“看似空無一物,實能容納百川”,既是日本傳統文化禪境的一個典型體現,也是對其現代設計藝術理念的良好表達。

美國在國家歷史端是一個移民國家,自由、開放的生長環境下造成美國了樂觀、幽默、輕松、隨意的性格特征,也形成了美國多元、包容、開放、創新的傳統文化氣質。在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下,美國致力于打造經濟強國地位,由此產生了濃郁的現代商業氣息,也包含了功用至上、效率至上、金錢至上的工業文明內在特性。美國在現代工業設計中,一方面體現出輕松、樂觀的色彩,另一方面講究效用,倡導致用為本、務實創新。包容創新。著名手機品牌“蘋果”手機,簡潔時尚,舒適實用,操作方便,創新迭出,一直位于手機設計文化創新的前沿。

山脈眾多、氣候干燥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德國人嚴謹沉穩的民族性格。在德國的工業設計中,比較注重產品的內在功能和品質,不尚浮夸。比如德國在汽車設計上,更加側重基礎牢靠、便于維護的內在性能,這與追求外觀美和流線型的韓國汽車的設計觀念形成了鮮明對照。

適宜的生活環境形成了法國人輕松浪漫、美麗時尚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點。法國一直位于追求時尚的前沿,時裝、香水等時尚元素了成為這一民族的代名詞。法國工業設計富有個性、浪漫唯美。17世紀產生于法國、遍及歐洲的洛可可藝術風格以及裝飾藝術運動,奠定了精致典雅、華麗柔媚的法國浪漫風格,也對法國工業設計產生經久的影響。

4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創新實現途徑

現代工業設計必須融入本國傳統文化元素才能發展壯大,對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中國,更加迫切需要解決工業設計與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創新問題。

4.1 對傳統文化元素內容或形式的創新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琳瑯滿目、紛繁復雜。需要把握多樣的傳統文化元素特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借鑒,運用到現代工業設計當中。

首先是對傳統色彩的運用?!斑h看色彩近看花”,色彩往往是產品最先傳達的元素。色彩可以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具有中國特點的中國紅、青花瓷的青色、具有帝王之氣的黃色,這都是中國文化的象征。與大眾認知不同的是,中國風色彩在各個色系中均有體現,而非局限于幾個色系。其主要特點是明度較高,純度較低。中國風色彩往往來源于生活中具體事物(如胭脂、酡顏、水綠等),暗含豐富的人文情懷。將色彩運用在設計中,也將使產品具有鮮明的中國特點。

其次是對傳統紋樣及圖案的運用。比如龍紋、回形紋、如意紋、花鳥紋、竅曲紋、祥云圖案、竹、牡丹、水墨、流蘇、盤扣、剪紙等。中國傳統紋樣及圖案的形狀,具有秩序感和韻律感,突出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對稱性,被廣泛運用于建筑等方面,體現大氣端莊,也被運用于傳統服飾的造型上,體現出一種和諧美和中庸的儒家思想;二是流暢性,比如各種紋、祥云等團案,行云流水,來去自由,體現出“上善若水”的情懷。

再次是對傳統文字和繪畫的運用。漢字與繪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與魂。漢字造型獨特、含義多樣,中國傳統繪畫豐富多彩、意境深遠。直接或間接地融入傳統漢字與繪畫元素,有助于提升工業設計產品的和諧與統一,有效美化造型和深化意境。

最后是對傳統制作工藝和材質運用。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工藝和材質有刺繡、藍染、編織、雕刻、剪紙、漆藝、鎏金等傳統布藝、燒藍等傳統飾品,青銅器、陶器、瓷器等傳統器物。這些傳統工藝與材質,不僅色彩、造型唯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如果巧妙應用到現代工業設計中,既提升了產品的質量和內涵,又通過傳統與現代鮮明對比,形成“沖撞”美。

4.2 對傳統文化元素意象和精神的創新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有著深刻的隱喻、意境和精神內涵,透過一些可視的外觀、形態、色彩、功能、材料,往往寄托和表達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訴求,比如中國傳統文化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深刻影響,經常在傳統文化元素中塑造寧靜致遠的意境,傳遞“仁學”思想,傳達“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

“形而上為之物,形而下為之器”。意境和精神是中國古代造物觀追求的最高境界,現代工業設計要借鑒這種優良傳統,探求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形式之下的意象,挖掘精神內涵。充分理解傳統文化的“神”和“意”,不是簡單照抄照搬、機械生硬地套用一些傳統圖騰或造型等傳統文化元素,而是經過提煉、分析、設計和再創造,精妙而了無痕跡地運用這些元素,凸顯精神情感的表達,寓無形于有形。

4.3 與現代社會有機結合的創新應用

吸收傳統文化元素不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切忌不考慮現代社會時代特征、使用習慣和審美需求的變化,不加適應性調整與創新,進行簡單的復制、粘貼。在現代工業設計中,要充分理解傳統文化元素的內在特征、主要思想和精神內涵,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社會、經濟與人文環境和社會習慣相融合、與現代藝術形式和審美思想相契合、與現代新興科技手段和新型工藝材料相結合,進行二次創新設計?,F代工業設計要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形”“神”“意”上升到新層次、新境界,賦予其新的生命力與時代感,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斷與時俱進。

5 結語

在西方文化強國工業設計紛紛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外部競爭環境下,如果中國工業設計止步于對西方國家的被動模仿與追隨,不能有機結合本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設計,將使得中國工業設計產品在全球化、現代化、科技化浪潮下,處于風格迷失的尷尬境地,中國工業設計勢必被邊緣化?,F代工業設計要吸收傳統文化元素,塑造民族特色,形成卓越、獨特的設計風格,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全球化、科技驅動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現代工業設計傳承和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在形式和表象,更要在意境與精神;不僅在要吸取傳統精華,更要符合現代設計理念;不僅要傳承與借鑒,更要注重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1] 鄧慶華.淺析工業設計與城市文化的沖突及融合[J].管理科學與經濟學,2014(9):235-236.

[2] 馮鶴.中國傳統文化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4(4):146-147.

[3] 孟國忠,徐麗,徐朝陽.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其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學報,2015,7(3):60-63.

[4] 王曉云.文化型工業設計創新的思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2):13-15.

[5] 張黎明,張暑軍.工業設計教育中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探析[J].職業時空,2013,9(11):139-141.

[6] 趙凌宇.基于中國傳統文化應用視角下的產品設計創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7):181-183.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元素創新應用
傳統文化元素在福建動漫產業中的開發與商業應用
當代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分析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分析
淺析韓國綜藝節目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