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元重點理論”在鋼琴教學方法上的運用和思考

2016-11-18 19:52劉瑾瑾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雙音指法樂句

摘 要: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課堂上,發現了一種教學現象:音樂教材、教參提供的教學重點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卻與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是不同步的。教材知識是重點,學生學情也是重點,兩處重點結合在一起,形成課程的“二元重點理論”。在“二元重點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方法,從中獲得三點效果:一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使課堂更有活力;二是互動合作互相交流才能共同提高;三是問題引路帶著質疑把握知識和技巧。

關鍵詞:“二元重點理論”;高職鋼琴教學

鋼琴曲《多年以前》是《拜厄鋼琴基礎教程》中的一首練習曲,結構短小,內容簡單,但是這首樂曲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講并不簡單,在學習中往往是初學者“一頭霧水”的地方。如果在教學方法上運用“二元重點理論”作指導,學生學習效果會大大增強,從而增強學生學習鋼琴的信心和決心。

1 “二元重點理論”基本要點和《多年以前》的結構和內容

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課堂上,總會發現一種教學現象:音樂教材、教參提供的教學重點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卻與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是不同步的。教材知識是重點,學生學情也是重點,在授課中兩處重點會結合在一起,這就形成課程的“二元重點理論”?!岸攸c理論”的結合點將構成新的教學重點,這樣的重點才是切合學生實際的,是“生本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倘若不考慮學生實際需求,既不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也不體現“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方法,最終是不能達到教學目的的。

《多年以前》是一首愛爾蘭民歌,原名為《Long,LongAgo》。這首歌曲是英國歌曲作家、劇作家托馬斯·黑恩·貝理于1833年創作的。鋼琴曲《多年以前》出自《拜厄鋼琴基礎教程》,曲目篇幅短小,結構簡單。整首樂曲由四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有四個小節。第一和第二樂句的前兩個小節是完全相同的,后兩個小節中,第二樂句是對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第三樂句是全新的內容也是教學中的重點,并且第三樂句前兩小節和后兩小節是相同的;第四樂句完全再現第二樂句。整首樂曲呈現出“起承轉合”的結構特點。

2 在“二元重點理論”指導下的《多年以前》教學方法

“二元重點”屬于理論性質的東西,要運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它才會富有生命力。

2.1 教材提供的知識重點

在《多年以前》樂曲中,第一、二、四樂句的節奏特點和彈奏方式是相同的,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左手聲部。分析鋼琴譜我們不難看出,左手聲部是由兩個聲部組成的:同時在一行譜出現了既有符桿朝上的音符,也有符桿朝下的音符。樂曲中每個小節都有兩個二分音符,它們的符桿是朝下的,其余的7個八分音符,符桿都是朝上的,同時在這個二分音符的上面,都有1個八分休止符。這樣不僅要能看懂這樣在一行譜呈現兩個聲部的鋼琴譜,還要能夠由一只手來完成兩個聲部的彈奏,是需要教給學生的第一個知識重點。

樂曲的第三句,是整首作品中最難的一處,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個小節,但是包含的內容卻是很豐富的,這是第二個知識重點。首先,先看看右手的主旋律聲部。主旋律聲部中,包含了很多雙音,并且每個小節都有需要在黑鍵上彈奏的雙音,這對指法的合理安排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其次,再看看左手聲部。第三樂句的左手聲部就簡單多了,每小節由1個八分休止符和7個八分音符組成,怎樣處理休止符、怎樣實現雙手的準確對位,也是擺在學生面前需要解決的重點。

2.2 學生實際能力重點

作為初學者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把握教材的能力上總是存在差距。

在樂曲的第一、二、四樂句中,左手要完成兩個聲部的彈奏,并且有一個長音需要保持,這個時候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指法和什么樣的彈奏方式,這是學生的第一個疑問。

在第三樂句中,在彈奏右手旋律中雙音的時候,怎樣變換指法,同時在變換指法的時候確保雙音的彈奏整齊。這是學生普遍出現的第二個疑問。第三個疑問也同樣出現在第三樂句。左手聲部有八分休止符,它的出現又該如何與右手的雙音彈奏準確對位,并雙手一起彈奏。

以上三個問題才是學生急需把握的重點,不搞清楚這些基本內容,就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習問題。

2.3 形成新的課堂教學重點

在新的課堂觀指導下,在學生的需要與教材要求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形成新的教學重點,這個重點包含幾個內容:第一,按照樂譜的指法,左手在彈奏長音保持音時,只需把相應手指彈下琴鍵并且保持不放,然后按照節拍要求繼續彈奏之后的八分音符。解釋清楚左手的彈奏要求和指法安排,就自然解決了學生第一個疑問。第二,雙音的彈奏方式。在彈奏雙音時一定要整齊,這就要求指法合理、方便彈奏。尤其遇見包含黑鍵的雙音時,更需要手腕做出相應的動作來配合指法的轉換。在講解中示范,解決學生的第二個疑問。第三,第三樂句左手部分八分休止符的彈奏,根據節拍以及音符的對位來處理,就能解決學生的第三個疑問。確立這一新的教學重點既有別于教材的知識重點,也不同于學生的需求重點,而是一個于二者皆兼而有之的新重點。教學中要突破這一重點的方法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學生互相探討,共同求解。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通過集體的力量既可以準確認識樂譜結構,還可以弄清楚樂曲中雙聲部的記譜形式以及右手雙音的指法安排。第二,通過教師示范,學生觀摩。既然是左手有雙聲部彈奏的地方,就要做到保持音的準確彈奏,并且還要兼顧右手指法的變換,這是初學者要清楚的地方。第三,教會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果說包含黑鍵的雙音彈奏需要手腕做出相應動作來幫助彈奏,可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自行學習其他帶有黑鍵的雙音彈奏的練習曲,以此作為彈奏技能的積累。

3 踐行“二元重點理論”的新體會

在教學實踐中,對《多年以前》進行教學時,針對高職學前教育學生的特點實施“二元重點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方法,從中獲得三點效果:

3.1 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使課堂更有活力

探究式教學法要求教師事前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探究、尋找答案,即使個別小組探討的答案有偏差,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教師教的是學習方法而不是具體的知識。

3.2 互動合作互相交流才能共同提高

教師牢記的是:天才不是教出來的,創新也不是教出來的,知識和技能在同伴中會學得更多更好。學生在疑問中互助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的答案,最后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3 問題引路帶著質疑把握知識和技巧

學生的學習達到一定程度后,設計合理的問題作為課余作業,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果學生不能有效解決問題,教師的作用就是“解惑”,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啟發,直到解決問題。這就把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與教師的科學性、積極性結合起來,從而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總之,“二元重點理論”提供的是一種教學思路,在運用到具體教學實踐中的時候,需要的是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把教學效果的有效性與師生在教學環節上的交互性結合起來,尋找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既是繼承傳統方法而又不同于傳統方法的一種有益嘗試,課堂教學改革就是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新生的,教學方法在“二元重點理論”指導下,更顯出青春和活力。

參考文獻:

[1] 劉德強.一把高效課堂之匙(第2版)[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

[2] 李勝利.讓教學更有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劉瑾瑾.關于音樂教學二元重點的理論研究[J].大眾文藝,2015(7):230-231.

猜你喜歡
雙音指法樂句
一生為客恨情多
殷商編鐃的類型學與雙音性能研究
鄭樵“雙音并義不為假借”平議
該丘斯曲式學之樂句式研究
曾侯乙編鐘雙音原理解析
西夏語人稱呼應類動詞的雙音化
論鋼琴初級程度學生指法訓練的方法與途徑
鋼琴演奏中劃分樂句的方法及表現樂句的策略
淺談鋼琴音階的指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