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引領下自主合作探究型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轉變

2016-11-19 21:19周揚帆
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關鍵詞:對話者組織者設計者

周揚帆

【摘 要】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僅僅扮演著教書匠的角色。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筆者倡導構建問題引領下自主合作探究型課堂,在此課堂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應該更多地扮演設計者、促進者、對話者、組織者等角色。

【關鍵詞】教師 設計者 促進者 對話者 組織者

一、引言

傳統意義下,教師的角色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基于當今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在新型課堂里,教師角色發生了一些轉變,由原先的“消費者”轉變到“生產者”,由“教書匠”轉變到“研究員”,由“施教者”轉變到“引導者”,由“獨奏者”轉變到“伴奏者”,由“執行者”轉變到“決策者”。

問題引領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型課堂(下文簡稱新型課堂)立足課堂教學實際,以“問題”為切入點,教師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檢驗問題及擴展問題,讓其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去探究知識。正確處理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關系非常重要,學生是積極主動的實踐者,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學習掌握研究方法和學習策略。

新型課堂教學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設計者、引導者、會話者和組織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師生互動的過程。在傳統課堂上,教學僅僅是指教師教和學生學;而新型課堂中,卻是不斷融化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教案的過程,而且是師生共同開發、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教學過程成為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過程,于是,教師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發生了如下變化:

二、由實施者向設計者轉變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僅僅只是個“教書匠”,其任務局限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是課程教學的被動實施者。教師的思維大都局限在既定目標達到的方面,從未對動態的、偶然的課堂因素進行關注和反思。

而真正的課堂存在著不確定的、動態的因素,教學目標、內容、方法以及評價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這就賦予了教師“設計者”的使命,有賴于教師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對整個課堂的教學進行合理的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式或手段、教學策略、教學思路、課堂結構、學法指導、評價體系(包括評價內容、評價手段、評價標準等)等。在新型課堂里,教師更多承擔著問題情境的設計、問題解決思路的設計、問題與教學重難點的結合的設計。

三、由傳授者向促進者轉變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只是知識和技能的輸出者,承擔著把人類的知識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責任。在此種狀況下,師生之間的關系只是“輸出”與“接受”的關系,并且學生接受知識是被動的。然而在新型課題里,教師的角色由傳授者向促進者轉變主要基于兩方面,即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增多,學生學習的方式需要轉變。

在信息網絡時代,學生獲得信息和知識的途徑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更多的來自課堂之外,這就意味著,教師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傳播者和組織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者,不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而更多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關注的只是“教什么”“如何教”“怎么教”“教得如何”等問題,卻從不關心學生“學什么”“如何學”“怎么學”“學得如何”;而在新型課堂里,教師應該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學”,將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學生的“學”上,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即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知識傳播者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轉變。

教師基于促進者的角色行為有:幫助學生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多元認知能力;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學習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民主的、活躍、寬松的課堂氣氛;成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分享學習成果,交流所感所悟;同學生一起尋找真理。

在新型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擴展問題。教師要通過激發學生動機,提供必要的輔導、支持和示范等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的支持將逐漸減少。

四、由獨白者向對話者轉變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是知識權威者,發表著一個人的演說,整個課堂的教學實質上只是教師的“個人秀”。在這種“獨白”式的教學中,教師忠誠于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體身份;關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忽視了學生的反映和參與;體現的是獨斷和專制,忘卻了民主和平等。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幾乎壟斷了課堂中的話語權,從而把學生置于“無語”的境地。

而新型課堂將教學視為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交往過程,教師從過去的單向的獨白式表演者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展開平等交流的對話者。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把話語權交給學生,課堂是師生平等交往的場所。

教師扮演好對話者的角色,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要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信賴的關系;其次,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話語方式,采用學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生活化語言;最后,創設開放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同時為對話的展開提供平臺。也就是說,在對話式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都要以真實的、完整的人格親臨“現場”,以真誠的、開放的心態對待彼此。這一切,唯有教師放下“尊貴”的架子或身份,坦然面對來自學生的挑戰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

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了解學生的需要、學習特點、興趣、個性愛好等,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討論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五、由管理者向組織者轉變

傳統課堂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內容的創制者和教學成果的評判者、擁有絕對權威的管理者。多年來,教師習慣于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進行教學,按自己的要求進行“模式化”,限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打擊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創造潛能遭到扼殺,還會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和逆反心理。

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應從課堂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的良好組織者。教師要組織課堂教學,就要了解教學環境,把控教學氛圍,控制教學秩序,調配教學資源,指導和組織學生積極獲取知識、求解問題。在課堂上營造出的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學生和教師均能保持愉悅的狀態,師生之間有廣泛的交流,互相啟發,開拓思路。

六、結束語

在新型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中心,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要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要素及方式,使學生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從而使學生有效地認識和掌握新知識的性質、規律及事物之間的內存聯系。教師是與學生最接近的人,雖然他們不能替學生學習,但是他們可以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學生。教師在新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角色,以適合新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盧鳳美,劉東璞.PBL多元化評價體系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外企業家,2015(33):194-195.

[2]許秀芳.教師角色職能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6(02):10.

[3]劉曉玉.微課程教學法中的教師角色定位研究[J].學周刊,2016(02):11-12.

[4]王凱軍.生本教學中,教師要找準“角色”定位[J].中學語文,2015(36):18-19.

猜你喜歡
對話者組織者設計者
親子共讀: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有效途徑
2020德國iF設計獎
2019德國IF設計大獎
論知識獲得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巨人會
導演
嚴懲誘騙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組織者
冬·吳 相對論
楊敬:深水區醫改設計者
深水區醫改設計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