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農村合作金融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討

2016-11-19 15:17張清亮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4期
關鍵詞:育人模式校企合作高職

張清亮

[提要] 與金融類單位開展對口合作是當前高職農村合作金融專業在落實校企合作共育人才過程中一直面臨的難題。筆者在對國內相關院校調研基礎上,通過深入剖析當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結合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實際做法,提出將“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落到實處的對策,對其他院校同類專業校企共育人才工作的落實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高職;農村合作金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本文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2013年職業教育專項研究課題:“基于供銷系統集團化辦學,以服務供銷系統人才需求為主導的高職農村合作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以山東省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X1313)

中圖分類號:C96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12月20日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村經濟日趨繁榮,農村金融得到快速發展。當前農村金融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一是農村經濟對農村金融的需求日益提高,融資額在逐年增長,截至2015年6月底,涉農貸款的余額高達近30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比例約28%;二是農村金融的服務領域逐步拓寬,從傳統的農業生產擴大到產業鏈和價值鏈上各個環節;三是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不斷創新,除了傳統的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還出現了集體林權抵押貸款等創新產品及服務。農村金融的快速發展對農村合作金融專業人才產生了巨大需求,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農村合作金融人才的最佳途徑就是走校企合作育人的路子。

一、農村合作金融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幾乎都提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實施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目前,開設農村合作金融專業的各高校也不同程度上開展了校企合作育人的工作;但就筆者調研來看,目前還存在以下幾個共性問題:

(一)合作單位積極性不高,合作不夠緊密,合作短期化傾向明顯。在調研過程中,教師反映最多的就是校企合作單位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實習單位是靠教師的人脈關系聯系的。譬如,有的是教師的原單位(跳槽來學校的教師)、有的是教師同學或親戚所在的單位,等等。很多實習單位可能根本沒有可供學生實習的崗位或沒有相關需求,而礙于關系人的面子,不好意思直接拒絕,這也導致了后期合作的緊密性不夠、合作呈現短期化的特征。

(二)校企合作單位提供的實習崗位與專業對口性較差。農村合作金融專業的對口單位應該是各類服務于三農的金融類機構或各類具有金融性質的企業單位,如農村商業銀行(原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等。由于金融類機構的行業監管是非常嚴格的,再加上他們對學歷等要求比較高,直接對口的金融單位無法合作,所以學校在聯系校企合作單位時就出現了“饑不擇食”的現象,只要有單位來找學生實習,不管專業是否對口就讓學生去,導致本專業學生很多去做營銷,有的做客服、內勤等。

(三)高校缺乏專門參與校企合作的指導教師隊伍。在調研中,筆者發現的一個較為嚴重而往往被學校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缺少專門的校企合作指導教師。在調研的8所學校中,只有3所有專門的指導教師,其他都是專任教師兼職輔導,或者直接安排輔導員進行指導,最嚴重的是學校沒有指定指導老師,學生被派出后就“無人問津”了;如此一來,可以想象一下實習的效果。

(四)校企合作管理松散,學校、指導教師對校企合作認識不夠。在校企合作管理方面,多數學校做得也不夠。被調研學校中,有3所管理相對較好,其他學校多少都存在著一些管理方面的漏洞。如上面提到的“缺少專門的指導教師”、沒有專門的頂崗實習規定制度、學?;蛳祷緵]有派出人員到學生實習單位實地了解學生實習情況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學生的實習效果。

此外,調研中還了解到不少學校管理人員、指導老師對校企合作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他們認為學生頂崗實習就是走走形式,應付一下,不會產生多大的實效。其實這種想法是最可怕的,如此以往,校企合作只會流于形式。

二、農村合作金融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難以落實原因剖析

(一)金融機構層面。當前,學生實習的各類金融機構都采用企業化運營模式,利潤最大化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他們所開展的一切經濟活動都離不開這個目標。而目前學校在校企合作中最大的劣勢就是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不足,農村合作金融專業也不例外。絕大多數專任教師由于長期從事理論性教學工作,對專業相關的實踐性工作了解甚少,對合作單位現實中遇到的一些技術性難題無能為力;本專業學生能做的也就是幫著金融機構在營業大廳引導辦理業務的客戶、推銷理財產品,因此“含金量”比較高的校企合作項目很難深入開展。另外,由于大多數金融機構日常監管非常嚴格,所以這些都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落實。

(二)學校層面。調研中發現,有不少學校對校企合作重視程度仍有欠缺,支持力度不夠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校將校企合作工作基本下放到二級學院或系部,學校層面僅局限在對校企合作任務的分配及考核方面,沒有參與到實質性的校企合作工作中去;二是對二級學院或系部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扶持、激勵政策不到位,無法調動起部門及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實質性的校企合作工作難以開展。

(三)教師層面。目前,高職院校教師除日常授課外,還承擔了一些任務量比較大的教科研工作,如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開發、各類課題研究及論文撰寫等;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開展校企合作工作;再加上缺乏相應激勵措施,教師參與校企合作工作更是舉步維艱。

(四)學生層面。一方面學校缺乏針對校企合作工作中有關學生角色定位的專門教育,導致學生一心想找份工作量小、環境優美、待遇又高的工作,學生缺乏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多嬌生慣養等客觀原因,使得學生吃苦耐勞精神不夠,而這些恰恰是合作單位不歡迎的。這些都給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帶來了阻力。

三、落實農村合作金融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對策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盡管農村合作金融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落實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以及一些難以客服的客觀原因,但是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仍然可以實現校企合作育人這一目標。下面結合我院農村合作金融專業的一些具體做法,具體闡述四個方面的對策:

(一)擺脫傳統“城市金融”觀念的束縛,選擇真正的“農村金融”單位開展校企合作育人。由于絕大多數學校都坐落在城市里面,盡管是農村合作金融專業,傳統觀念仍然認為校企合作單位就應該是“銀行、保險公司、證券機構”等;但往往與正規金融機構的合作是非常淺層次的,而且學歷要求一般是本科以上。鑒于以上幾點,我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獨辟蹊徑,避開正規金融機構的高門檻,選擇了與“農村金融”密切相關的“農村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農信擔保公司及開展資金互助業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之所以選擇以上單位,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這些單位大多位于縣城,甚至是鄉鎮,本科生不愿意去,單位非常愿意接收高職學生;二是這些單位的業務與農村經濟發展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是真正的“農村金融機構”,因此提供的崗位也比較對口;三是學校、教師能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為他們提供員工培訓、幫助他們制訂咨詢方案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院跟開展資金互助業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了一系列合作。由于我院隸屬山東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而供銷社系統領辦了眾多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此為了更好的服務行業發展,我們選擇了12家有代表性并且開展了資金互助業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我們的校企合作單位,如濰坊市九山鎮光生果菜專業合作社、臨沂沂水德農生姜專業合作社、臨沂河東區億嘉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棗莊市山亭區棗店香大紅棗專業合作社等。目前開展的合作項目有:1、學生到合作社資金互助部的出納崗、風險控制崗、投融資崗進行頂崗實習;2、教師為合作社社員開展資金互助業務相關的培訓;3、教師為部分合作社設計資金互助業務開展流程;4、學校聘請部分在資金互助業務方面經驗豐富的骨干員工為師生做報告,有助于幫助師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目前,全國各地都建立了大批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而且很多都開展了資金互助業務,因此相關院??梢越梃b我院的做法,與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校企合作育人。

(二)學校出臺政策、采取措施,規范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育人工作要想有實質性進展,學校必須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勵措施做保障,否則可能落入“空談”的窘境。

目前,我院已出臺的校企合作制度有《山東經貿職業學院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制度》、《山東經貿職業學院校企合作獎勵辦法》等,對校企合作各方的責權利及各個合作環節都有詳細地規定,有力規范了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調動了系部、教師開展校企合作工作的積極性。如,《山東經貿職業學院校企合作獎勵辦法》中規定,將當年度開展的校企合作項目列入系部年度考核項目,超額完成的按項目的級別進行加分,作為年末學院對系部獎懲的依據;此外,還規定了教師參與校企合作項目一方面給個人加分,作為年度考核獎懲的依據;另一方面在教師職稱晉升、評優評獎、外出培訓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渡綎|經貿職業學院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制度》中規定學生頂崗實習需要填寫《頂崗實習申請表》、與實習單位簽訂《頂崗實習協議》等;實習指導教師要提供《學生實習方案》、《學生頂崗實習指導記錄表》等資料。這些對實習指導老師、實習學生形成了有利地監督,有利于將實習工作落到實處。

(三)教師要積極提升服務合作單位的能力,為校企合作育人增加砝碼。教師要充分利用學院提供的校企合作政策,多途徑提升自我服務合作單位的能力。如教師面可以利用學院外派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機會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技能;可以爭取機會外出培訓,學習其他院校一些好的校企合作做法;可以通過承擔或參與社會培訓、合作企業橫向項目或課題等,鍛煉自己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更好地為合作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幫助他們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合作單位對學校、教師的“依賴性”,從而將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真正落到實處。

(四)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通過開設《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邀請成功人士來校做講座或報告,組織學生開展體現團隊合作的各類活動。一方面讓學生意識到要想成功必須付出巨大地努力,必須能吃苦耐勞,沒有一個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學習就業指導等課程,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擇業觀和就業觀,讓他們意識到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性,讓他們能珍惜并充分利用實習機會,鍛煉自己的吃苦精神、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等,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校企合作單位做出應有的貢獻,進而推動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的開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09.

[2]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2010.

[3]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2013.

猜你喜歡
育人模式校企合作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