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和應用的效果研究

2016-11-21 08:31凌微陳華繆建榮黃建敏鄭金秀郭堯煊
衛生職業教育 2016年20期
關鍵詞:解剖學教學資源課件

凌微,陳華,繆建榮,黃建敏,鄭金秀,郭堯煊

中職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和應用的效果研究

凌微,陳華,繆建榮,黃建敏,鄭金秀,郭堯煊

(閩東衛生學校,福建福安355017)

通過系統開發人體解剖學多媒體素材和多媒體課件,初步建成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原則及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他們對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效果認可。

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中職

人體解剖學是中職衛校學生入學后首修的醫學基礎課程,也是衛校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同時還是中職衛校學生參加高職單招升學考試的科目。將這門專業課程的教學資源進行信息化處理,建設信息化教學資源庫,以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有利于教學資源共享。為此,我們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嘗試進行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并對其開發和應用原則以及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1 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

1.1教學素材資源庫的建設

素材資源主要包括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音頻等多媒體素材,教學素材資源的開發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充分利用學校計算機房的資源(通過各種正規渠道獲得),對其中有關人體解剖學視頻、影像光盤等進行挖掘、再加工,形成多媒體素材。(2)挖掘網絡共享資源,例如各醫學高等院校相關的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網站有著豐富的多媒體素材共享資源,可以通過挑選和重新編輯,為我所用。土豆網、優酷網等免費網站上也有許多優秀的共享資源,可供下載,通過再加工后加以利用。(3)解剖組教師采用Flash、Photoshop等應用軟件,自己動手制作多媒體素材。(4)利用掃描儀對圖譜、書籍進行掃描,或利用數碼相機拍攝圖像,再進行編輯,形成多媒體素材。對部分多媒體素材進行優化,以保證素材質量,如圖形、圖像類素材,使用Photoshop、畫圖等軟件進行編輯優化;視頻類文件使用貍窩、格式工廠等應用軟件進行剪輯、再合成等編輯處理。

1.2多媒體課件的開發

中職衛校的《人體解剖學》教材涵蓋了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內容(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三版供護理、助產專業使用的全國統編教材)。在教材的構架上是按人體的九大系統來劃分章節,每個章節都包含了解剖學和組織學內容,個別章節還包含胚胎學內容,而基本組織則作為獨立章節。在課件制作前,先依據教材構架寫好大綱,然后按照《第十八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課件評比標準進行制作,即在教學設計、內容呈現、技術運用和創新與實用4個方面盡量達到評比標準的要求。課件設計上每章包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后小結及交互式思考練習和操作說明5個部分,通過設置導航,使課件運行流暢。課件制作使用Power Point2003應用軟件。

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課內教師主要應用課件、模型、標本和案例等進行教學,而課前學生預習和課后復習主要使用教材和習題。課外與課內學習素材的不相匹配以及學習方式的差異使得學習活動不連貫,多數學生不能利用有限的課外時間進行有效預習和復習[1]。為此,我們還開發了手機版課件,既可以發揮學生手頭上智能手機的作用,又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有效進行預習和復習,有助于實現課外與課內學習的貫通。在智能手機上安裝相應的APP,如WPSOffice便可以對手機版課件進行學習,不過,課件內嵌的視頻文件和Flash動畫在此無法顯示,所以,手機版課件還是有些不盡如人意之處。

1.3遵循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原則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恰當應用,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必須注意圍繞教學目標,這就要求緊扣目標開發資源[2]。我校允許學生在學完第一學年的基礎課程后調整專業,并且也為了與福建省高職單招考試相銜接,解剖學教材除了農村醫學使用由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統編教材外,其余專業均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護理、助產專業用的全國統編教材。因此,在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需要綜合兩種教材不同教學大綱的要求,并緊密結合《福建省高職單招醫藥類考試大綱(解剖學基礎部分)》。

共享性是資源開發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教師使用教學資源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往往依據其制訂的教學策略選擇資源[3]。因此,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通過在校園網上共享,可以使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比如,微循環的組成和循環途徑的Flash動畫也可以在病理學等學科的教學中應用;心臟的結構和血液循環途徑,其視頻也適用于生理學、內科學等學科的教學。共享性促使教學從課堂向網絡延伸,學生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預習、復習,通過交互練習來檢驗和提高學習效果,有效促進自主學習。

2 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效果探討

2.1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合理應用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必須遵循目標控制原則和內容符合原則。就人體解剖學而言,中職衛校不同的專業對于某些相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會有些差異,例如,護理(助產)專業與農村醫學專業,對系統解剖學的“肌學”內容,護理專業的知識目標著重于分析肌肉、肌性標志與護理應用的關系,涉及的常用肌肉和肌性標志是相對有限的;而農村醫學專業的知識目標著重于綜合分析肌肉、肌性標志與臨床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關系,其涉及的肌肉和肌性標志會更廣泛些。因此,教師在應用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時,必須要把握好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對象適應原則是指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結構存在差別,教學資源的設計必須與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征相適應,否則,難以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2]。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見表1),中職生更偏愛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素材,人體解剖學中某些較抽象的結構和功能,學生容易從視頻中獲得感性認識[4],從而加深對解剖結構特點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2.2學生對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效果的反饋

通過一學期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應用,學生對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此,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見表1),并隨機抽取4個班共26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26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表1第二、三項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是感興趣的,但大多數(66.3%)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也只是服務于教學的一種手段,絕不可用手段代替內容和目標[2]。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可以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4],提高教學效果,更容易達到教學目標。

表1 學生對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效果的評價

表1第四、五項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會學習發布到校園網上的課件,并認為課件對學習有幫助;第八、九項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認為手機版課件對學習有較大幫助,有助于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在學生中的擁有率達94%,課余時間學生可以隨時通過智能手機投入學習。

表1第六、七項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認為交互式練習能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也有助于檢驗和提高學習效果。交互式練習顯然在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人體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促使教師信息化素質得到了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1]米健,方敏,李晶晶,等.單元學習包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解剖學雜志,2014,37(2):273-275.

[2]朱紅忠.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探索[J].職教通訊,2013(12):73-74,80.

[3]高鐵剛,張佳,馬鑒.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6):70-74.

[4]陳華,余春森,吳如陳,等.中等衛生職業學校人體解剖學多媒體教學效果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7):46-47.

G40-057

A

1671-1246(2016)20-0039-02

福建省寧德市教育局2014年寧德市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ndzy14002)

猜你喜歡
解剖學教學資源課件
《鐘世鎮現代臨床解剖學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發行
豐富歷史教學資源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高校冰上教學資源社會開放的意義及管理模式
CBL結合微課在神經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課件綜述——《識字三》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