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構建“東亞價值觀”

2016-11-22 13:14
今傳媒 2016年10期
關鍵詞:東亞共同體理性

大約1個月前,在日本的古都京都,一家“漢字博物館”開館。博物館一層大廳放了一棵“漢字樹”,上面掛著808個中日韓三國共同使用的漢字。同樣是漢字,在越南,有新年求漢字祈福的習慣;在馬來西亞,每年都會評選年度漢字。某種程度上,漢字這一符號,象征了東亞各國在文化上的“共同血脈”。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中,中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分享著共同的文化記憶乃至民族記憶,這是一個“文化共同體”。

近代以來,整個東亞無一例外地被“拋入”了全球化、現代化進程,我們共同經歷了艱難的蛻變和重生。值得欣慰的是,在西方,當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世界正在趨向分散,恐怖主義、金融危機等導致這種悲觀主義觀點蔓延之時,在東方,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與日本韓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度過了“黃金二十年”,合作得到長足發展,經貿關系令人矚目。東亞國家分享著共同的發展成果,也展望著共同的復興前景,這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正是這樣的“文化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讓我們有可能形成共同的價值追求。我們相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容”應是這種價值觀的基礎。我們相信,“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對話”應是這種價值觀的選擇。我們相信,“智者務實,愚者爭鳴”,“共贏”應是這種價值觀的追求。即便南海有波瀾,朝鮮半島有陰霾,即便要面對種種分歧和問題,但秉持這樣的共同價值,東亞各國一定能同舟共濟、揚帆向前。

如何推動形成這樣的價值觀?媒體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人民日報的評論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在中國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始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將在未來更好地發揮這些優勢,如楊振武社長所言,“為推動國家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提供輿論支持的正能量”。

提供這種正能量,媒體評論可以秉持三個原則。

第一,以媒體理性推動國家理性。媒體評論不能回避問題,但也不能激化問題,我們應該也完全能夠超越一時一地的糾葛,以輿論的力量,助推國家間超越分歧、求得共識。

第二,以媒體態度引領公眾態度。在各種具體事務中,以客觀、冷靜、理性的視角去觀察與思考?,F實中,民粹主義可能成為妨礙東亞攜手的阻礙性力量,媒體評論員尤須警惕這樣的破壞性因素。

第三,以媒體價值塑造區域價值。我們可以攜手努力,在塑造我們的共同價值之時,謀求更大的“亞洲話語權”。

我們身處的東亞,在世界版圖中有著標志性意義。這里曾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燦爛的文化極。在西方現代化話語、全球性體系之下,東亞曾一度衰落。但從“大西洋世紀”轉向“太平洋世紀”的過程中,東亞有必要也有可能完成一次整體性的復興。這樣的復興,不僅能讓這里成為世界新的增長極,更可以成為新的思想極。期待我們以獨特的亞洲智慧,為日益分裂對抗的世界,找到一個新的出口、新的方向。

猜你喜歡
東亞共同體理性
愛的共同體
抗疫中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欲望膨脹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學霸“三小只”
中部非洲共同體內部貿易占比下降至2%
理性思考嚴謹推理優先概念
東亞港口聯盟在青島成立
重視解題反思 深化數學理性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