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思維靈感在高中語文問題教學法應用分析

2016-11-22 21:30巴特孟克
儷人·教師版 2016年14期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語文

巴特孟克

【摘要】本文主要從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和以生為本等方面探討了激發思維靈感在高中語文教學法中的應用,以期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一些參考和意見。

【關鍵詞】高中語文 問題教學法 思維靈感

隨著新課改體系的逐步完善,高中語文作為基礎教學體系的核心要素,要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和處理問題作為教學目標。所謂“問題教學法”是指通過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流程,以學生的發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任務,促使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獨立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實現。

一、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

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是高中語文教學體系的重要教學思維模式之一。高中語文教學尤其注重課堂教學環境的營造,而問題情境是營造一個良好課堂環境的核心要素。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和了解自己在問題情境中應該扮演一位怎樣的角色,是問題的擁有者還是問題的解決者。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站在文本內容角度理解文中所蘊含的人文情境。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模式,將課前引導納入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中,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文章內容制定結構化和合理化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再根據教學目標合并教學方案向學生明確具體的任務,以任務指導學生展開學習。比如,教師在講解《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這篇小說主要以“賈府”作為全文主題,無論是環境還是人物性格特征,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賈府而展開描述。那么這篇文章的基礎性部分主要圍繞“賈府地點”、“賈府景點”、“賈府特點”而展開。這些基礎性部分也是幫助學生如何正確理解賈府典型環境與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之間的內在聯系的關鍵點。因此,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之前,讓學生提前預習并掌握好這些基礎性部分內容,教師在課中分析與探討過程中才可以引導學生全面性、系統化地分析作者對賈府環境描寫在全文中的作用以及主角黛玉這個人物形象特點。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一方面,需要對學生明確提出目標。比如引導學生以自主性態度了解閱讀前需要收集哪些背景信息、需要了解哪些內容;閱讀后需要明確全文線索、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思想內涵等。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以課前練習方式對學生的閱讀活動進行有效指導。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對文章大意進行了解,還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礎性知識,從而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做到心中有底。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對學生課前閱讀實際情況進行概括、評價,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預習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回答和指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教師是根據學生完成課前預習題情況進行評價,也可采用創新教學提問方式進行反饋,然后再評價。創新教學提問方式就要創新教學提問的角度。通常情況下,老師提問都會與所教學內容相聯系起來,圍繞中心思想亦或是寫作技巧進行提問。長期下來,會使學生的思維受限,讓學生思想被圈定在某些條條框框氛圍內。因此,老師在設計提問的時候,可以巧妙的轉化提問切入的角度,讓所提問題更加具備創造性。比如“賈府當時處于一種怎樣的最終背景中”,“林黛玉進賈府的原因”,“賈府中的領導人物是誰”等等之類的問題。老師最后提出提出問題“賈府典型環境與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根源是什么?”以此給予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并逐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通過不斷思考與老師的引導得到問題答案。這樣就讓學生對文章的記憶更加深刻,還能漸漸領悟到作者在寫作的內涵所在。

二、以生文本,調整和優化課堂教學流程

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教學形式的逐漸多元化,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模式的單一化和固定化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就無法集中注意力到課堂教學中,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從而導致語文教學喪失了基本的人文關懷。這也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無法完全打開思維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學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例如,教師在講解《老人與?!芬徽n時,教師讓學生自主預習和了解有關于作者的生平事跡,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比如“通過了解和學習,如何評價桑地亞歌的失???”“很多人認為老人與鯊魚之間的搏斗就像是拿石頭去碰雞蛋,是在做無用功嗎?”等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根據自身教案涉及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應該以鼓勵的態度,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對課文內容認識的不足和偏激觀點。比如學生在對老人與鯊魚之間的搏斗產生懷疑時,也應該站在學生角度,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再在接下來的課堂分析與講解中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身觀點的錯誤。簡而言之,教師要在課堂流程上進行改造,轉師生之間的關系。從“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并通過課堂對話,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教師站在學生角度提出問題,給予他們足夠的人文關懷,在學生之間的想法和意見方面有分歧時,不要果斷定下結論。要站在學生角度分析學生是如何理解文章的內涵,并傾聽學生的個人想法,肯定學生對文本的原始解讀。這樣從真正意義上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結束語:

在新課改倡導的實現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合作探究意識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要想實現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找準教學基準點,就需要將問題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學體系中,站在學生角度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語文教學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莊志武.激發思維的靈感——淺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課改時期推進“問題教學法”[J].科學教育,2014,06:19-21.

[2]溫建財.語文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J].文學教育(上),2011,06:51.

[3]農英明.比較教學法在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中的運用[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10-13.

[4]朱燴,季通宙,吳玲玲.朗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使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45:168-171.

猜你喜歡
問題教學法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運用問題教學法,提高生物教學實效
基于卓越電氣工程師培養的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改革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關于高中語文鑒賞閱讀教學的思考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