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說數學”的能力

2016-11-22 23:34王瓊琰
儷人·教師版 2016年14期
關鍵詞:說數學合作精神邏輯思維

王瓊琰

【摘要】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使得學生失去了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在當前實施新教材教學過程中,作為知識的傳遞者,我們不得不反省教學方法的得當性。本文從發展學生提問、討論、講評、總結等說數學能力入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去質疑、猜想、討論,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智力資源,發揮其潛能。

【關鍵詞】說數學 創新意識 合作精神 邏輯思維 能力 發言 興趣

傳統數學教學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視學生書面表達,輕視學生口頭表達。課堂上教師講概念,學生記概念;教師講例題,學生模仿學習,乏味的教學方法,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走,連思維活動都常受到控制,課上出現機械、單一的問答,學生失去表現的意愿,形成低年級課堂熱熱鬧鬧,高年級課堂冷冷清清,畢業班課堂鴉雀無聲的局面。這與當前要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質,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極不適應。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教師改變舊的教育模式,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氛圍和條件。

一、培養“說數學” 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1)培養“說數學” 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大膽質疑。俗話說:“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學問常常起源于疑問,在人們習以為常的小事中發現問題,是優秀科學家的品質。質疑態度在科學發展中上有著了不起的作用,質疑不止于發現問題,還要提出問題。一個問題的提出,它可以成為一個見解,一個研究項目,一個科研目標。發展學生說數學能力,教師必須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觀察、思考,并提出質疑,再引起知識的遷移,問題的解決。

(2)培養“說數學” 能力,可促進學生非邏輯思維的發展。非邏輯思維包括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非邏輯思維能在一瞬間迅速解決問題,或解題思維中迅速定向認清解題方向或途徑。

二、培養“說數學” 能力有利于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重視并發展學生說數學能力,既能消除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心理障礙,便于雙向交流,又能極大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創造性。對那些數學學習缺少自信的學生,在說數學過程中改進了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說數學的教與學雙方都有學生,學生自然多了一份親近和默契。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都無拘無束密切配合,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三、培養“說數學” 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所謂合作精神,就是與他人合作的愿望,同時也表現一個人的素質和能力。今天的學生要具有合作精神,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整體化趨勢的要求,也是當代與未來科學研究特點決定的。合作學習為學生們提供了機會,使他們能進行交流與調節,以及進行具有社會生活特色的勞動分工。在未來社會,每一個人只能是一個或有限的幾個方面的專家,每個人都只能是整個程序中的一個環節。要想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合作才有可能。合作可以產生集團效應,能形成智力互補狀態。

四、培養“說數學” 能力的有效方式

學生說數學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勇于提問,合理猜想,積極討論、分析,言必有據的推理。學生說數學能力具有層次性,即說數學能力的發展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有層次地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學生的說數學能力具有綜合性。說數學能力不可能獨立地存在和發展,而與記憶、理解、推理及空間想象等能力互相滲透,互相支持。

目前,學生說數學能力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舊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導致學生說數學就是教師提問,學生言必有據的推理回答。缺少問題探索過程,沒有提問意識,缺少創新精神;習慣于教師的知識灌輸,缺少合理的猜想。應試教育,題海戰術,擠掉了學生積極討論、分析的過程,被教師的講解取而代之。過分強調了言必有據的推理,導致學生不敢說,說困難。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重視學生說數學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例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針對班級內學生數學水平,設計適當的矯正活動切實很有意義。

(1)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創設“說數學”教學氛圍

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教學環境,根據教學需要,及時進行角色的轉換。師生之間成為新知識的共同學習者,探索者和傾聽者。作為教師應該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要盡可能減少統一要求,容忍學生的不同意見,甚至鼓勵學生嘗試錯誤,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和立場理解學生,特別表揚敢于發言的差生。在這種民主、寬容、和諧的環境中,學生說數學能力充分發展提高,學生的創造意識萌發,顯現。

(2)發散教學內容,豐富“說數學”教學

說數學能力是每一個公民的基本素質之一。教學內容的設置必須面對全體學生,具有層次性和可選擇性。根據教材設計一些難度適中具有可研究的開放性問題是實施教學內容開放,發展學生說數學能力的有效手段。

(3)開放教學方法,促進說數學教學實踐

教學沒有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方法,適應特定的創新需要,適應學生特定發展就是好方法。我們所采用的方法,必須能啟發誘導學生去思考,擴大他們對學數學的興趣,幫助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事。因在提倡對傳統教學進行改革的同時,加強對研究法、發明法、小組講座法等教學方法的使用,并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多種教學方法最優化組合。逐步使由學生提出新問題,課堂討論,學生解釋,成為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

(4)正確理解數學語言,準確使用數學語言

數學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一個顯著區別,在于數學學科中充滿著符號、圖形和圖像,它們按照一定規則表達數學意義、交流數學思想。這些符號、圖形和圖像就是數學語言。數學語言和自然語言不同。發展學生說數學能力,使學生能快捷有效地講解和交流,必須正確理解數學語言,從而準確使用數學語言。在數學語言教學中,一要注意揭示數學符號的涵義和實質;在數學語言教學中,二要注意數學語言中語義和句法的教學,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如由m(a+b)=ma+mb錯誤類比得到(a+b)n=a n +b n,等。其原因是學生受消極的思維定勢的影響,對某些運算符號與數量符號容易混淆。因此教學中要提醒學生,表示數量的字母可用不同的數代替,也可用其他字母代替。運算符號除了同意義(如a×b,a·b,ab)能相互代替,不同意義不能相互代替,在(a+b)n,(a+b)n,(ab)n三式中,第一式的乘法與第二式的乘方不同,第二式的加法與第三式的乘法不同。

我們知道,使用別人制用的課件來上課,是很別扭的,自己的思路和風格無法發揮,溶于課件中的思想、進程思路、表現方式、體系結構和技巧運用與自己的風格可能相去甚遠,若再加上教學對象的差異,課件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因此,讓教師使用不能重組的課件是比較困難的,教學效果往往也不好。學生學習方面的道理會有所不一樣嗎?難道你還有理由認為不應培養學生“說數學” 的能力?

猜你喜歡
說數學合作精神邏輯思維
由內而外 說出己見
淺析例題法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應用
通過認知規律進行邏輯思維訓練芻議
淺談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與教學行為
淺析高中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
讓“說數學”成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催生劑
利用信息技術, 提高合作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