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群文工作者

2016-11-23 22:19孜來布·吐爾遜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工作者新時期群眾

孜來布·吐爾遜

摘 要: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經濟文化背景下,為了順應時代潮流,讓群眾文化的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新時期的群文工作者,我們必須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的文化政策,由淺及深的剖析當前文化發展的特點,密切聯系群眾的文化需求,充分發掘群眾的文化訴求,做好群眾文化的傳播和組織工作,從而為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展現平臺,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得到協調健康。

關鍵詞:新時期;文化;群眾;工作者

新時期的條件下,中國的文化面貌早已煥然一新,經濟上,中國在2000年總體達到了小康水平,根據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人類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滿足之后,其需求欲望會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反映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中,就會很明顯的發現,全民對自身的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追求,如:節假日,有些人傾向于去尋訪古跡,寄情于山水之間,完成對人生與自然的思考;各大城市,圖書館人流量的增加,人們對新知識有著如饑似渴的求知欲;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人們在傍晚總會跳上一段時髦的廣場舞;政治上,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文化政策,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文件提出了一個關于在2020年爭取實現的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谛聲r期條件下,中國文化發展的背景下所呈現出的新特點、新現象,如何做好新時期群文工作者,對于每個群文工作者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筆者在以下的文本中,提出了幾點自己對于如何做好群文工作者的觀點和看法,以供讀者參考。

一、加強內修,掌握過硬的的專業文化素質

俗話說,“欲服人,先強己”,作為新時期的群文工作者,想要得到群眾的認可,首先應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擁有過硬的文化功底和超強的文化實踐能力。在實踐中從事文化工作時,應該牢固樹立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耐心的為人民群眾答疑解難,文化工作并不是空中樓閣,遙不可及,給人高不可攀的感覺,而是建立在歷史傳統大眾文化的土壤之上,文化工作者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的文化知識、從傳統的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不斷開闊自己的文化眼界,將自身建設成一支素養高、質量硬、服務強的高水平隊伍,從而更好地服務大眾,為群眾文化的順利開展和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以人民為中心,全民參與文化

黨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早就提出,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國民的大國,中國文化的發展更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全民參與到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來,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帶來的幸福與滿足感,而落實到實踐中,“以人民為中心,全民參與文化”,離不開千千萬萬的群眾文化的工作者的努力工作,這也對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時代的要求與挑戰,所以作為群文文化的工作者,應該在工作中,堅持哲學的觀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中間去,以人民為中心,做好群眾文化的組織與傳播工作,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如果脫離群眾文化這片森林,那么文化發展必然成為無源之木,干涸之水,再加上新時期下,人們的思想得到極大解放,更加渴求展現和表現自己的價值,群眾逐漸由文化觀賞轉變為文化參與。所以基于此,作為新時期的群文工作者,我們在開展文化工作時,一方面應該貼近群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和通俗文化,另一方面,應該認識到當前文化種類的多元性特點,鼓勵文化創新,包容另類優秀文化,促進不同類型的文化交流,增強人民群眾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開闊人們的文化視角,從而提升大眾的文化素養。同時,作為新時期的群文工作者,我們應該積極拓寬人們參與文化活動的渠道,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參與平臺,做好與社區和企業的合作工作,推動優秀文化的開展活動,讓全民在文化的參與中,其樂融融,開心滿滿。

三、繼承和發展優秀經典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伴隨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前幾年,社會上總是流行一種思想,“舶來品比本土品更好”,即“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一些國人一度瘋狂追捧外國的文化,而拋棄了屬于自己的文化,如:一些年輕人在情人節、圣誕節這天大肆慶祝、而對傳統的端午節、中秋節則嗤之以鼻;一些婦女互相攀比自己所佩戴的是某某國品牌的產品,穿的是進口的哪國的衣服;一些企業品牌流行打上各式各樣的英文logo,端的是“真正的高大上”,有多少國民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漸漸的迷失了屬于自己本國的獨特文化,漸漸地讓自己變得不像中國人,筆者并不是倡導群眾抵制外來文化,而是倡導群眾應該堅持本國文化的獨特性,堅持自己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作為新時期群文工作者,更應該在面對多元文化碰撞時,雖置身其中,但耳清目明,不為浮云遮望眼,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保守頑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獨特性之一,就在于它海納百川的包容性,群文工作者應抓住這一特點,努力吸收外國優秀文化,做到為我所用,長我所長,同時堅決抵制不健康的外來文化,不為其動;繼承和發展傳統優秀經典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重要的是,作為新時期群文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大力加強宣傳傳統優秀經典文化,幫助群眾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社會上形成愛學習、愛優秀傳統的風氣,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學習傳統優秀經典文化的隊伍中來,讓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得到繼承和發揚,讓世界見識到中華優秀文化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宿海英論.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的群眾原則.(J).赤子.2015.05:37.

[2]伍廣強.全面深化改革譜寫改革新篇章——聚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J).中學政史地2014.01:13-23.

猜你喜歡
工作者新時期群眾
關愛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們
——致敬殯葬工作者
多讓群眾咧嘴笑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經”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