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新時期高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2016-11-24 13:08韓淑艷王光雪李小雪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高職教師道德修養職業道德

韓淑艷+王光雪+李小雪

摘 要: 高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既影響教師的整體素質,又影響高職院校的校風和學風建設。本文就高職教育和高職教師的特殊性,對高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 高職教師 職業道德 道德修養

一、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

高職教育是有別于傳統高等教育的新型教育類型,區別于高等教育的學術型、研究型特點,高職教育更應被稱為應用型、實踐型教育,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技術型專門人才”的教育。高職教育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職業教育最大的特點在于其“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出發點和最終目標,把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就業在高職教育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第二,職業教育特別注重產學結合,這是由其培養目標決定的,所以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注重產學結合:第三,高職教育更具職業針對性,這是和其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相一致的,即針對社會經濟對人才的需求、針對職業崗位對人才素質的需求、針對職業崗位所要求的專門技術理論和針對職業崗位要求的專業實踐技能培養具有針對性的應用型人才;第四,培養模式不同,為了更好地培養應用型人才,各國采取了不同的培養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工讀交替”模式,美國的技術準備制度,現在非常流行的“零距離”培養模式,以及引起廣泛重視的“訂單式”培養模式,等等,這些明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更能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二、高職教師的特殊性

1.高職教師的來源與構成的特殊性。高職院校的教師來源主要有:高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普通高等師范院校和綜合大學;社會、科研單位和企業;全國職業教育師資重點建設基地;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職業學校優秀畢業生選留。這是由高職教育的特殊性決定的。

2.高職教師對職業相關技能要求的特殊性。高等職業教育是服務社會的基本高等教育,因此高職教師都有服務社會的基本任務,高職教師應更重視職業相關技能的培養和提高,主要體現在:第一,“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所謂“雙師型”教師,指的是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崗位技能,從這點看來高職教育是非常重視教師的職業技能的;第二,高職教師要有強烈的產學結合意識,多聯系企業,多下企業,到企業生產一線去,指導學生參與頂崗實習,了解崗位和行業需求,從而幫助課堂教學計劃等教學文件的制定,指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第三,高職教師要重視實訓教學,實訓教學在職業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職教育的目標、職業教育課程的特點和建設原則決定了其的重要性,實訓教學課程有崗位針對性強、對社會需求反應快、強調動手能力培養、注重社會實踐的特點,因此應當予以重視;第四,高職教師更加重視職業指導、就業指導,高職教育始終應該把畢業生的就業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作為首要任務完成,因此,高職教師應更加重視職業指導、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工作。

三、高等職業教育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時代要求

高職院校的教師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僅具備從事教學工作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我們研究高職院校教師職業道德問題,既要注重揭示它與以往教師職業道德的聯系與本質區別,又要根據高職院校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探討其基本內容,從而幫助高職院校教師從根本上把握其本質,并更自覺地將其內化。

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要求教師具備的職業道德主要有:

1.愛崗敬業,志存高遠。愛崗敬業是指教師熱愛并致力于教育事業,對教育事業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是一個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的原動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2.依法執教,嚴謹治學。全面遵守《中國高等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發揚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優良學風,遵從學術規范,恪守學術道德,反對弄虛作假的不良作風。

3.以身立教,教書育人。教師的理想、信念、行為、個性等具有榜樣示范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所以,教師應在各個方面體現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風范:重視教育過程中的授業解惑,注重“傳道”于學生。

4.熱愛學生,師生平等。熱愛學生,樂于把愛奉獻給全體學生是我們必備的基本道德素質,要做到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要轉變角色意識,明確教師不是教學中絕對的權威,而是與學生在人格上平等的關系,要相互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5.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也是當前推行素質教育的直接實踐者,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具備善于接受新事物并加以創新的能力。為此,教師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學習態度,以敏銳的視覺感知本領域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能更新,保證不與時代的發展脫節。

6.團結協作,取長補短。教育工作的顯著特點是個體勞動和群體效益的有效結合。學生的成長取決于全體教師的教育合力。教師之間要團結一致,精誠合作: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做到取長補短。

7.承上啟下,繼往開來。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師德文化。在多元文化充斥交融的今天,我們要充分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教師職業道德中的精華,將之融入當代師德建設中并發揮積極作用,培養既富含傳統道德品質又具備當今時代特征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龔樂進.素質教育下的教師道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新世紀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畢萬利,李玉春.高職院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層次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07,9.

[4]范云紅.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內涵的認識[J].時代教育,2008,2.

[5]馮克江.論高職教師的特殊性[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

[6]黃玉杰.關于高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此文章是2015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課題《高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高職教師道德修養職業道德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價值與教學改革探索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考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嶺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中的應用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教師素質淺談
翻轉課堂背景下的高職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探析
高職教師教學自主權和職業承諾的關系研究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加強醫院政工干部道德修養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