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樣的童年,一樣的童真

2016-11-24 13:10顏麗娟盧楠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兒童視角草房子童真

顏麗娟+盧楠

摘 要: 隨著“兒童本位”的現代兒童觀的提出,兒童視角為現代文學切入創造了空間?!恫莘孔印吠高^兒童的視野重新詮釋、圖解外在的世界,蘊含兒童的生命特征和體驗。朦朧的愛情、友情、親情的體會與感悟交織成兒童的成長經歷。

關鍵詞: 兒童視角 童真 成長 《草房子》

中小學生初讀這本書,留給他們最深印象的或許是那濃濃的鄉土氣息;傷逝純真的童年之后,青春期的單純和天真亦漸行漸遠,生活帶給他們難以言表的隱痛與憂傷,但感動人性的淳樸和天真無邪的快樂始終長留心間。

一、兒童文化旨趣

在成人的世界里,孩子恰如一棵樹,風婉約地吹,云含情地過,流水殷勤,花香迷離,可它依舊挺立在那里,八方不動。孩子的眼光,真實;孩子的心靈,澄澈、精神透亮。童年,好似一場美好的夢,是那樣純真;又宛如一部簡短的戲劇,梭然飛逝,快得令人措手不及?!恫莘孔印窂膬和囊暯敲枋隽撕⒆訉τ陔鼥V的愛情、友情、親情的體會與感悟。在桑桑的童年敘事里,讀者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他一起笑,一起哭,在喧囂浮躁的社會奔忙空隙中,靜靜體會其中的兒童性情,悄悄凈化著浮躁的心靈。

二、貴在情真意切

草房子是充滿童趣童真的天地,桑桑調皮而又充滿幻想。他將自己的蚊帳做成漁網,雖然被蚊子叮了,但能打了魚給家人吃,他很開心;看到棉套中的冰棍不易溶化,他就穿上棉衣棉褲,死死捂著,他并無惡意,一切都是天真純潔的。他看到自己有個好住處,許多鴿子卻只能鉆墻洞過夜或孵小鴿子,心里頓起憐憫,決心要改善其住處,他利用鋸子和斧頭把家中的碗柜進行大改造,安排好一戶戶“人家”。媽媽回來后自然少不了他一頓狠打,善良的孩童做出一件件看似愚蠢卻又溫暖的“傻事”。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壤?!盵1]孩子的世界里往往單純得只有善良,他們用愛的眼光、善良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也許,他們從來不曾想過有一天要面對內心和外界的沖突,簡單,所以開心。然而成長似乎總是以拋棄一些什么來作為交換的。如今,部分家長過于側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身體健康,卻極少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和人格是否健全,這是值得深思的。

(一)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作為同窗的陸鶴與杜小康經歷了徹底的蛻變。陸鶴是個禿子,外號“禿鶴”,同學們總愛摸他的頭。開始時他很快樂,可后來,別人的嘲笑、疏遠、輕視令他很不開心,開始厭學。桑桑讓人把他的帽子放到旗桿上作弄他。為了報復,匯操比賽時,陸鶴故意搗亂,令學校榮譽掃地,更遭排斥。為了集體榮譽,他參演《屠橋》,并大獲成功,大家又和好如初了。從受人嘲笑而報復,到認識錯誤,而且不泄氣,更努力,陸鶴的改變讓桑桑等人明白了如何與身體有缺陷或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小伙伴相處。

杜小康家境富裕,擁有許多別人沒有的東西,如自行車、皮帶、四季裝……作為班長,他學習成績好。有一次他和桑桑去玩火,豆秸撒得滿地都是,風一吹火燒著了豆秸,燒著了整個草垛。杜小康坦承了錯誤。杜小康愛幫助人,也愛護集體。有一次學校舉行文藝表演,杜小康為班里拿來了碟子、漆筷、紅頭繩、白絨花。有一次老師組織助農活動,杜小康從家里拿來了十幾把鐮刀給大家用。其父杜雍和遭遇翻船事故,家境一落千丈。一場大風暴又讓他們丟失了許多鴨子。雪上加霜,剩下的鴨子誤入魚塘,吃光了魚苗,父子倆又要面對賠償問題。貧窮、孤獨、憂傷、寒冷、饑餓和辛勞困擾、折磨著杜小康,他用桑桑資助的錢,他挎著一只大柳籃子,籃子里井然有序地裝滿了各種小商品,坐在校門口的小橋頭上。他的臉上沒有一絲卑微的色彩。面對困難與挑戰,在杜小康的故事里,生活的突變毫不留情打壓孩子們的生活空間。面對殘酷命運,我們該如何生活?桑桑說:“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許就是杜小康!”[2]在放鴨的那段時間里,杜小康收獲了珍貴的友情。在磨難面前,沒有卑微,只有傲慢。這種傲慢,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種更堅韌的力量。

(二)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如果紙月與桑桑之間只是孩童之間朦朧的感情,那么蔣一輪和白雀之間少男少女毫無瑕疵的純情則給一個孩童的世界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一個少年對女孩子的喜愛表達雖然多種多樣,但都包含了調皮、膽怯、逞強……害怕直接接觸卻又時時挖空心思地想引起對方注意,喜悅與憂傷都積淀在少年朦朧的片段里。

紙月是一個私生女,文弱、恬靜、清純,成績優秀,從其他小學轉到油麻地小學。她擅長毛筆字,會背許多古詩詞,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第一次見到紙月,天不怕地不怕,臟兮兮的桑桑偷偷地把手藏到了身后,紙月也把白凈的手藏到了身后。這是個善良、懂事的女孩改變了桑桑。桑桑愛干凈了,他去河邊把全身洗得通紅,母親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他也知道要新衣服了?!鄙IW兊梦难帕?,吃飯有了吃相,不再和妹妹搶餅吃了。因為紙月睡在他們家里,他不敢去上廁所,結果尿床了。被子曬在竹竿上,紙月經過時看見了,他把被子狠狠地扔在地上,羞愧地哭了。有一次,下雪了,紙月沒有去桑桑家,媽媽責備桑桑欺負了紙月,桑??蘖?,不停地說:“我沒有欺負他!”在學校里,兩人基本上不交流,可是桑桑經常感受到紙月的目光,是關心,也是鼓勵,他是如此快樂。桑桑六年級時,紙月跟著那個浸月寺的慧思和尚走了,他終于承認是紙月父親。紙月給桑桑留下了一個“能用很多年很多年的”書包。背起那個書包,桑桑覺得,無論走到哪里,紙月都能看到他。油麻地小學刻骨銘心的六年、他和紙月少男少女懵懂的愛情改變著他、激勵著他。世間并非所有的感情都是圓圓滿滿的,蔣一輪和白雀的愛情悲劇似乎也讓桑桑明白他的一個失誤扼殺了一段剛萌芽的感情。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語無二三。

(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桑喬是一個好老師、好校長,也是一個好父親。當兒子桑桑在學校惹是生非時,桑喬總會狠狠將桑桑毒打一頓或怒罵一番。當看到紙月家距離學校很遠,家里只有一位老人時,桑喬收留紙月,供她吃飯。桑桑病倒后,桑喬每天背著桑桑求醫問藥。他塑造了一個中國傳統的嚴父和慈母形象。

被桑桑稱呼為“奶奶”,視若親人的秦大奶奶因為政府征用了她的住所,與油麻地小學乃至當地政府作著曠日持久的抗爭。桑桑和其他孩子的深情呼喊,激蕩著她堅硬頑固的心。她奮不顧身地解救落水女孩;自覺放棄了曾經傾注了她和丈夫青春和心血的土地,搬出了草房子。秦大奶奶最終心甘情愿融入了油麻地小學,并最終在艾地里獲得了永生?!澳棠獭倍植辉汆笥诜Q謂范疇,更多地包含孩子們希望秦大奶奶回到他們身邊的深情;包含人們對秦大奶奶看法的轉變,給予我們溫暖。秦奶奶詮釋了“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和你友好相處”。

曹文軒的作品就是這樣,本著“兒童本位”的原則,“透過孩童的眼光,用平凡的故事傳達著不平凡的感動”[3]。在感動中追求永恒:童真、溫暖、美、崇高。社會的高速發展與精神缺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思考空間。

三、成人的兒童世界

成年人在空暇時光,與一本好書相遇,讓它陪伴自己,在一個近乎童話的世界中,停一停,真是一件無比美妙的事。讀過《草房子》,就像沐浴過一場心靈的細雨,對生命的無限尊重與思索,對人性的理解,對真情的贊美,孩子們童真的世界,讓人感動,讓人流連。雖然時光不能倒流,每一天,都必須行走在成人的世界,但油麻地的這些善良純真的孩子觸動著成年人的心?,F實生活不乏苦悶與窒息,有時仿佛空氣都不流動了??墒?,油麻地的桑桑、陸鶴,紙月、杜小康、細馬帶領著有些捉摸不透的大人和讀者們奔跑在那堆著散著金色光芒的打谷場上。那生澀的騎自行車的小孩就是曾經的我們,已經失去的或者說已經淡忘的童年擁有純凈的天空,風微微地吹著,陽光暖暖地照著,小孩的嬉鬧聲夾雜著大人的閑談聲和偶爾的爭吵聲。

不論年齡,不分性別,每個人心里都珍藏著一份童真,歲月蹉跎,如酒般發酵,或是醉人的溫婉甜香,或是愈發濃烈苦澀,但無論怎樣,無論何時何地,那都是我們一生中最值得留戀的時光。童年漸行漸遠,回憶沉淀下那點點滴滴的事,勇者累積經驗,直面現實,堅定前行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蔡汀.走進教育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曹文軒.草房子[M].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

[3]王黎君.兒童視角的敘述學意義[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4(2).

猜你喜歡
兒童視角草房子童真
愛上游戲,回歸童真
“想東想西”展童真
快樂作文,童真表達
從《草房子》探討兒童文學里“中國故事”的講述
奇趣童真 歡樂親子
想飛的草房子
尊重兒童視角 生成個性閱讀
“基于兒童”的幼兒園環境創設
從兒童出發,構建生態化語文課堂
獨有的精靈——讀《草房子》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