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兒童”的幼兒園環境創設

2016-12-24 08:39呂卓健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年12期
關鍵詞:兒童視角學前教育

呂卓健

摘要:在我國學前教育中,處處存在“為了兒童”的教育。隨著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基于兒童”的理念呼之欲出,要求基于兒童的體驗、基于兒童的視角、基于兒童的社會文化處境。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有著很大的影響與作用,離開了環境創設,幼兒的游戲與活動就無從談起。所以,在“基于兒童”的理念上對幼兒園環境創設進行探討有利于幼兒的發展與教育。

關鍵詞:兒童視角;幼兒園環境創設;學前教育

隨著近些年社會對學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2012年《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幼兒園環境創設逐漸成為學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它不僅是幼兒園進行高水平游戲與活動的前提條件,也是了解幼兒興趣與特點的窗口。但是在環境創設中,人們總是被“美景”吸引,而忽略了環境創設對幼兒的影響與作用。環境創設的最終目的是支持幼兒活動,讓環境與教育相融合。因此,幼兒園環境創設在“基于兒童”的理念上有利于幼兒的發展與教育。

一、基于兒童的內涵

“基于兒童”是在“為了兒童”的基礎上提出的?!盀榱藘和笔俏覈就粱睦砟?,在教育中經常出現“我們這么做都是為了你好”這樣的表述,一直以成人的視角去裁剪兒童的世界。所以,“為了兒童”僅僅是“以兒童為本”的一個表象。而“基于兒童”是把教育的起點鎖定在兒童,是“以兒童為本位”的價值取向?!盎趦和钡膬群饕w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基于兒童的體驗

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教師所憑借的往往是來自各個教育專家所寫的幼兒園教材為唯一資料以及依據。他們依照書上的理論關注了兒童發展的年齡階段特征以及動作技能、情緒發展、社會性技能、讀寫能力和數概念等方面的發展特點。這些也的確是“基于兒童”的應有之義,但是僅以此為教育的出發點,而忽視了每個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體驗,就變成了“教條主義”“本本主義”,而不是真正的“基于兒童”。因此,學前教育應以兒童為本位,以兒童的體驗為本體價值,他們所有的發展都應基于體驗的基礎上,讓他們在體驗的過程中成長。

(二)基于兒童的視角

研究者把兒童的視角分為兩類,一類的主體是成人的教育者。成人的教育者具體來說就是指眼里有兒童,在教育活動中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兒童的立場上關注與理解兒童,那么這樣的教育者就是具備兒童視角的表現。而另一類的主體則是兒童,具體是以兒童自己的感受、體驗以及觀察周圍世界的角度和立場為主。相比而言,“成人的教育者”所表征的是教育者“自外而內”地探尋和理解兒童內在體驗的自覺意識,“兒童”所表征的則是兒童自己“自內而外”地認識和體驗外部世界的主觀能動性。

(三)基于兒童的社會文化處境

每個兒童來到世界都存在于具體的社會文化處境中,自然而然的也就接受了這種社會文化所帶來的一切。這種社會文化處境,不僅是每個兒童生活和發展的背景,也是直接造就兒童一切的社會基因。如在我國,兒童天性活潑好動,同時其情感較為簡單,對于是非對錯還沒有很強的分辨能力。在幼兒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行為錯誤,這就需要教師采用一定的懲罰手段來端正兒童的認知,培養正確健康的行為習慣。但是國外學者認為在兒童教育時會面臨著一定的矛盾,懲罰手段對兒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損害,容易讓兒童意志消沉,并產生叛逆的心態。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化的差異性,注重每一個兒童所生活的社會文化處境,并基于這種差異性因材施教。

二、 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 誤判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主人翁”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以及學習的場所,一切的幼兒園環境創設都應圍繞“以兒童為本”的理念。而在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實際操作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對環境進行創設,幼兒只是成為教師在創設實施中的“工具”,完全忽略幼兒的想法、興趣以及對環境的接受能力。如在粘貼幼兒的作品時,只考慮了專家和家長這些成人的因素,而忽略了幼兒的身高條件以及所創設環境的最初與最終的目的與意義,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幼兒在環境創設中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幼兒的選擇權自然也不會存在,而教師的決策權卻越來越高。

(二) 忽視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教育”

幼兒園環境創設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是靜態的,包括場地、設施以及自然條件等;精神環境是動態的,包括師幼互動、同伴關系等。而在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實際操作中,幼兒園重視物質環境,而忽視精神環境。除此之外,在物質環境創設中,由于對其認識不清,只能具備物質設施,而不在意每個環境構設的不同意義。因此,環境的創設效果也得不到發揮。精神環境更是因為不直觀、看不見、摸不到等特點,幼兒園從而不會投入過多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方面考慮。

(三)誤解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美”

幼兒園環境創設除了對幼兒有教育作用,還要培養幼兒美感。而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實際操作中,不能將二者兼顧。要么過于注重教育,要么過于注重美感,二者都會降低幼兒對環境的接受能力。如幼兒園經常用多種明亮的顏色來裝飾幼兒園,主觀上認為幼兒喜歡。但是事實上,過多顏色會使兒童的視神經和情緒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進而引發審美疲勞,降低兒童的學習效率。還有一種方式是把幼兒園的墻體以及教室的空間填滿,主觀上認為提供的設施與材料齊全以及美觀。實際上,這種“美觀”從本質上,不是為幼兒服務的,而是為專家和家長服務的,是為宣傳自己的園所服務的。

三、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環境創設

(一)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主人翁”

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要尊重兒童的主體性,保持游戲和情感的互動,幼兒園可以增設故事表演的環境因素引導,讓兒童自發組織游戲,增強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讓每一個兒童都開心地參與游戲。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兒童自主攝影,用相機拍下幼兒園中自己喜歡的地方;或者讓兒童用畫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再或者讓兒童扮演導游角色,帶領客人老師參觀幼兒園,自由決定參觀內容、地點等,并做出介紹。這些方式可以很容易把環境創設中兒童的視角表現出來。

(二)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教育”

1.為兒童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幼兒園環境創設要展示其教育意義,兒童對于新生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科學的環境元素搭配可以挖掘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其融入到環境空間中,并主動思索環境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幼兒園環境創設還講究色彩、游戲、物品擺放、標語設計的統一,兒童游戲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長期的物質或者言語暗示會潛移默化影響其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很多幼兒園環境創設都采用標語或者圖畫進行點綴裝飾來展示其教育意義,例如可以在低于一米的墻壁上張貼孔融讓梨的連環圖畫,并讓兒童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人物角色扮演,以游戲的方式向兒童講述一個尊老愛幼的故事,其所展現的教育意義遠遠高于口頭講述的故事。另外,兒童在游戲中會經常接觸到這些標語和圖畫,從而不知不覺開始模仿這些健康向上的行為,有利于兒童良好道德品質的塑造。

2.為兒童提供心理安慰。幼兒園環境創設不僅僅要為兒童提供學習、游戲、玩耍的空間,同時也應當重視兒童心理安慰的需要,讓兒童在環境中感受到安全、自然、溫暖,從而帶給兒童心靈修復的港灣。幼兒園環境元素設置應當尊重兒童的意愿和想法,合理協調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安排。所謂的物質環境包括積木、家庭元素、書籍、樂器、沙盤等,這些環境元素要保持多樣化,可以讓不同興趣的兒童參與游戲,讓兒童沉醉在自我的小世界內,有助于其情緒的表達和情感的宣泄。幼兒精神環境則是要為兒童提供設計故事表演、集體游戲等,讓兒童感受到真摯的同伴情感,在游戲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達到安慰兒童心理的作用。

(三)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美”

幼兒園環境創設要重視色彩的搭配,通常而言,不同色彩帶有不同的情緒暗示,紅色代表著激情火熱、綠色代表生機盎然、藍色表示憂郁的情緒等,環境創設要實現多元化組合,著重打造溫馨、浪漫、安全的色彩空間,用色彩世界來展示情感世界的多樣性。環境色彩搭配還具有美感激發作用,有利于培養兒童美術修養和色彩感,教師在環境色彩設計時要從幼兒的視角出發,讓兒童進行環境布置,尊重兒童個性色彩偏好,這樣既能用色彩緩解兒童的情緒,還能培養其色彩感知能力。

除此之外,幼兒園環境創設并非越滿越好,而應給幼兒“留白”的空間?!傲舭住笨梢约ぐl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進行選擇和創作。因此,幼兒園在環境創設中應讓幼兒在“留白”處大膽“補白”。

綜上所述,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要尊重兒童的個人意愿和興趣,重視兒童心理安慰的需要,強化環境色彩的搭配協調,把環境游戲性和教育性結合在一起,寓教于樂,保持兒童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緩解兒童不良情緒,為其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季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C].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崔玉環.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7).

[3]李召存.以兒童為本: 走向“為了兒童”與“基于兒童”的整合[J].學前教育研究,2015(7).

[4]張虹.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身心健康影響淺談[J].資治文摘,2012(05).

猜你喜歡
兒童視角學前教育
別樣的童年,一樣的童真
單一向復合的發展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以兒童的視角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