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鄉村建設問題與模式分析

2016-11-24 15:14胡靖晗蓋世嬌
2016年32期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可持續發展

胡靖晗 蓋世嬌

摘 要:美麗鄉村建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基本前提,是組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成分, 是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方向。鄉村中得天獨厚的地理方位、豐富的自然資源、城鎮化進程中的市場機遇、政府的積極推動引導、政府財政支持、農民自身意識等成為影響美麗鄉村建設的影響因素。在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應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規劃并以提升農民幸福指數為目的的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可持續發展;模式

據統計,農村人口占全國比重較大,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化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但是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應運而生,相應的也出現了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例如,鄉村建設質量與速度發展步不協調、目標不明確、管理規劃不完善等問題在農村中浮現,阻礙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成長[1]。從國家戰略性角度思考,國內外學術界對美麗鄉村建設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從美麗鄉村建設的概念內涵、影響因素、存在的問題、對策建議及發展模式等幾個方面,對國內關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問題研究進行梳理和總結。

一、美麗鄉村的概念內涵

鄉村是集經濟、社會、文化、自然等多方面因素匯集的一個整體, 是人類從古至今經過發展形成的產物。從廣義上來說,鄉村是一個地域范圍,將鄉村的特質展現的淋漓盡致,可稱之為鄉村地域,主要是以農耕為主、具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鄉村生活方式的歷史古鎮也屬于鄉村領域?!懊利愢l村”建設是“十一五”期間為新農村建設加速發展而提出的,可提升新農村建設質量。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美麗中國”的概念,這成為“美麗鄉村”的最高目標,其深層內涵就是生態文明建設,強調天地人的和諧相處?!懊利愢l村”中所強調的“美麗”,可歸納為鄉村的環境優美、經濟富美、景色秀美、民風淳美[2]。我認為,美麗鄉村建設是體現在生態、社會、文化和諧發展的一個表現,它是一個全面的、綜合性的概念,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相結合的,在促進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為建立一個對農村居民有利的生態環境和產業結構、農民生產方式和農村消費模式等而努力,是一項以提升農民幸福指數為目的的建設。

二、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美麗鄉村建設在政策解讀和執行方面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過程。在政策執行中會受到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影響,最終的執行是否能夠順利,是否達到期望的目標,均取決于是否得到大眾的支持與贊成。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政策執行存在一些顯著的問題,一些村莊對建設的政策方面理解的不夠全面,從而找不到可實施的方案,使美麗鄉村建設進度緩慢,影響其發展。

(二)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群體,其文化層次的高低對鄉村文明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決定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敗。但是我國鄉村建設的文化培育還是有些欠缺,應建設文明、健康、科學的鄉村文化娛樂勝過,對鄉村文明建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產業發展不夠成熟,統籌城市與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走現代農業之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重點,因為鄉村居民的收入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美麗鄉村建設的可持續性。

(四)民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近些年來,民主管理意識在鄉村中長久發展,但是在某些時間點、某些方面,在村務管理具體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像基層組織職能發揮不夠全面從而制約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導致村民產生誤解和猜測。

三、美麗鄉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應擴大基礎設施的服務范圍、領域和對象來促進城鄉聯動,實現共同富裕。提高農業科研機構的科研水平、成果轉化水平,要積極指引企業、科研單位、甚至個人參與到科技創新中,不斷激發群眾創新能力[3]??沙闪⑥r業專業合作社,將松散的農戶團結起來,提升村民抵抗風險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在鄉村形成一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對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建設一個比較全面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還要加強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建設美麗鄉村應有的內容。實現村民自制目標,因地制宜,不斷嘗試制度創新,同時將現有規章制度、監督檢查執行到位??蛇x擇個別鄉鎮來嘗試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到村到戶,通過獎懲手段引導、調動、激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

四、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模式研究

“產業發展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江蘇省永聯村。永聯村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區位優勢明顯,耕地資源貧乏,曾經被稱為 “江蘇最窮最小村莊”。永聯村為解決全村村民的溫飽問題,搞集體經濟,經過多種嘗試,敏銳地抓住軋鋼這個行業,實現了永聯村經濟上跨越式的發展?!吧鷳B保護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浙江省高家堂村。該村是一個竹林資源豐富、自然環境保護良好的山區村。努力打造以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為特色的鄉村,該村依靠豐富的竹林資源建設生態型高效毛竹林現代園,規?;B殖竹林雞,成立竹筍專業合作社,發展生態農業,使本村具有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拔幕瘋鞒行湍J健币源淼氖呛幽鲜∑綐反?。該村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改革開放以來,依靠著“洛陽牡丹甲天下”這一文化背景,以牡丹畫為龍頭產業,形成書畫展覽、書畫裝裱、書畫培訓、牡丹觀賞等一條龍服務體系,不僅提高了農民收人,也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靶蓍e旅游型模式”以代表的是貴州省的納灰村,該村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是貴州地區主要的產糧區。依靠豐富的旅游資源,在傳統種植業、養殖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旅游業,形成了集特色農業、特色花卉培育、鄉村旅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區。實現了農業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不僅提升了公眾對農村與農業的體驗,也實現了農業與旅游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碍h境整治型模式”以代表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巖村。該地區典型的山區地貌,早期非常貧困。紅巖村堅持走“養殖-沼氣-種植”農業循環發展之路,積極發展“富裕生態家園”之路,同時開展沿路、沿河、沿線、沿景區的連片環境整治,加強污染治理。紅巖村以科技農業生產為龍頭,逐步拓展了集農業觀光、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發展模式,成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型模式的范本。

五、結論

總結縱觀多年來國內美麗鄉村建設的研究,學者們對國內外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開展了有價值的研究,較為全面的分析了不同地域美麗鄉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對策和發展模式并揭示了各鄉村模式的成因、特征及其影響,探討了中國鄉村建設的道路模式,為推進中國鄉村健康發展做出貢獻。但目前鄉村建設的研究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一是美麗鄉村建設研究重視的多是地域的個性差異,而對其形成問題的理論研究較少; 二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研究多局限于鄉村發展某一方面的內容或特征,而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的研究; 三是對鄉村建設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環境資源、旅游文化方面,較少揭示鄉村建設中其他影響因素。今后,美麗鄉村建設的研究應加強對美麗鄉村內在發展規律的認識,加強美麗鄉村建設的整體性研究,從而提高美麗鄉村研究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指引作用。(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參考文獻:

[1] 何東升. 新型城鎮化視域下的美麗鄉村建設[J]. 延邊黨校學報,2015,06:52-54.

[2] 宋京華.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J]. 小城鎮建設,2013,02:57-62.

[3] 翟緒軍,金光春.黑龍江省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機制與對策研究——基于城鄉一體化與農民增收關聯的視角,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48-61.

猜你喜歡
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可持續發展
長沙市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模式研究與對策
淺析林業站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優勢作用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農村社區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