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設諸因素分析

2016-11-24 15:31莊輝國
2016年32期
關鍵詞:友好城市機遇挑戰

莊輝國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給友好城市建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中國可以和“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國家建立友好城市,特別是作為“一帶”和“一路”關鍵國家的印度,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友好城市建設的薄弱點,中國正好將與印度的友好城市建設和“一帶一路”戰略結合起來,相互推進,共同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友好城市;機遇;挑戰

一、中國友好城市建設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友好城市建設的成果

國際友城工作是民間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總體外交的主要推動力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的國際友好城市建設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數量上,1973年天津與神戶市建立的第一對國際友好城市,到2006年底,中國已與世界120個國家建立了1401對友好城市關系;在地域上,中國最初締結的友好城市僅限于鄰國,如日本、韓國、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直至今天,中國已與世界絕大多數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在內容上,中國最初的友好城市交往內容主要是人員友好往來,內容比較單一,如今的國際友好城市合作內容十分廣泛,已拓展至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人才培訓等領域。

(二)中國友好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

1、中國的國際友好城市在地域上分布十分不均勻。由于地域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再加上出于中國穩定周邊環境的考慮,中國更多地與周邊的國家建設友好城市,例如1979年與日本東京締結友好城市,1993年與韓國首爾締結友好城市;由于在締結友好城市之初,中國主要出于經濟目的,大多把目光都盯在了西方國家,對于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與中國比較鄰近的南亞國家關注較少。

2、中國與其他國家建設的友好城市交流的總體水平偏低,虛多實少。一方面,受經濟、社會、地理、思想、觀念、方法等主客觀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中國與其他國家友好城市工作很多只停留在人員互訪上,實質性合作較少。另一方面,很多國內省市與其他國家建設友好城市普遍存在結好的目的性、針對性和互補性認識不夠等問題。

3、由于中國與其他國家進行友好城市建設主要是官方推動,所以民間對于友好城市建設的意識不強,觀念模糊,對友好城市建設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中國幾十年來的友好城市建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對于第三世界各國的關注度不夠,然而在當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和實施之際,給中國彌補過去的空缺,努力發展與第三世界各國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友好城市建設帶來了良好的契機,印度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關鍵國家,在這樣一個大的戰略背景下,中國與印度的友好城市建設工作一定會更加迅速地展開,另一方面,與印度建設友好城市也將會更有力地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印度牢牢地納入這一個大的戰略框架之中。

二、“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設的機遇與挑戰

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一經提出就被確定為與沿線國家互利共贏,實現我國和平崛起的重要戰略,不僅如此,這一戰略為我國與印度這個“一帶一路”戰略關鍵國家的友好城市建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一)“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設的機遇

1、“一帶一路”戰略強調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這對中印兩國建設友好城市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中印之間的互聯互通有利于加強人員往來,消除不同地域之間民眾的隔閡,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包容性。

2、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印友好城市建設的合作內容和形式也豐富多樣?!耙粠б宦贰庇绕涫墙z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城市,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這些城市都面臨著文化產品創新的難題,只有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締結友好城市,才能互補互利,共同發展。

3、自從“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中國南北兩條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許多城市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對于與印度締結友好城市都有很大的積極性。2013年,昆明市與印度加爾各答就締結了友好城市,而西安市與印度瓦拉納西市這兩座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締結了友好城市。

(二)“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設的挑戰

1、中印兩國都是在迅速崛起的發展中大國,為了實現其有聲有色的大國夢,印度一直將中國作為競爭對手,再加上“中國威脅論”的渲染和邊界爭端的存在,印度對與中國建設友好城市始終保持很高的警惕性,另一方面,印度一直將印度洋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對于中國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十分的抵觸。

2、友好城市建設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中印兩國如何協調處理將成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中國與其他國家建設友好城市有嚴格的程序。程序如此復雜,再加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突發情況,都需要兩國協商處理。

3、中印兩國各個城市民族、文化與宗教各異,這給友城建設帶來了巨大困難,雖然“一帶一路”戰略最終要實現各個國家民心相通,但是在實現這個最終目標之前,中印兩國在進行友城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民族矛盾與宗教沖突,這是建設中印友好城市的一個巨大的挑戰。

三、中印友好城市建設對“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

(一)中印友好城市建設可以加強兩國的人文交流,增加人員往來,有利于實現“一帶一路”戰略民心相通的目的。隨著中印友好城市建設的進程不斷推進,中印兩國也在不斷解決友城建設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例如民族矛盾、宗教沖突和風俗習慣的差異等等。

(二)友好城市的締結有利于增強中印兩國政治互信,提高政策透明度,減少印度對“一帶一路”戰略的猜忌。隨著中印兩國友好城市的數量越來越多,合作內容越來越豐富,中印兩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聯系或越來越緊密,政策透明度越來越高,中國可以借友好城市向印度推銷“一帶一路”戰略,這樣就更容易被印度官方和民間接受,減少印度一直以來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疑慮。

四、結束語

既然中印友好城市建設與“一帶一路”戰略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國應該牢牢把握“一帶一路”這個戰略契機,加強友城建設工作。首先,應該看到國內各省市對于建設友好城市的積極性,出臺和完善相關政策進行鼓勵,特別是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的城市把握住這個新的對外開放的機會;其次,中印兩個海陸復合型大國進行友好城市建設應該從海路和陸路兩方面開展,充分發掘“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孟印緬經濟走廊”沿線城市的潛力,再有,根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大力促進中國東部沿海城市與印度沿海城市建設友好城市;最后,中印兩國之間存在著許多矛盾分歧,在友好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分歧,擱置爭議,正確利用“絲路基金”和“亞投行”,拓展合作空間。

不僅如此,還要充分發揮友好城市對“一帶一路”戰略的促進作用,發揮城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功能,加強政治互信,密切經濟聯系和增進文化包容,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掃清障礙。(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

參考文獻:

[1] 賈玲,中阿友好城市發展的現狀及前景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11月第6期。

[2] 湯偉,“一帶一路”與城市外交,《國際關系研究》,2015年第4期。

[3] 李克強總理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演講,中央政府門戶網站,www.gov.cn,2013年5月。

[4] 賈玲,中阿友好城市發展的現狀及前景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11月第6期。

[5] 楊思玲,印度如何看待 一帶一路 下的中印關系,《學術前沿》,2015年5月。

[6] 單卓然,黃亞平,“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中部城市功能空間優化策略,《規劃師論壇》,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歡
友好城市機遇挑戰
戰后國際友好城市的發端與發展(1945—1969):基于法國視角的研究
一圖看懂《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RCEP與房地產機遇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爾濱捐贈醫療物資
再見,機遇號
不必過于悲觀,四大機遇就在眼前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