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政服務行業發展與研究熱點

2016-11-24 00:14孟衛軍
2016年33期
關鍵詞:就業途徑

孟衛軍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成熟,家政服務行業逐漸發展成熟,并成為解決就業與再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梳理了影響家庭服務業發展的原因,促進家庭服務業發展的對策,以及政府發展家政服務行業解決就業的途徑及其責任等行業發展研究中的熱點問題。

關鍵詞:家政服務業;就業;途徑

家政服務最終目的是實現家庭和社會之間的互動,從而讓家庭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它是把家庭任務的一部分交付給社會的專業機構,從而減輕有關人員的工作量。在之前我國執行的是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時期,“單位”所要承擔的社會負擔是十分重的,這些負擔也讓這些“單位”的發展步伐放緩許多。隨著我國經濟逐漸向市場經濟邁進,這些“單位”所要承受的負擔變少了,他們發展前進的步伐變快了。但因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家政服務體系這一塊的建設比較滯后,針對社會上大多數家庭普遍關注的老人養老、兒童教育、婚姻、婆媳關系、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看病就醫等問題提供的相關服務還十分欠缺,因此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確保老百姓安居樂業,有關部門在家政服務體系建設中應該著重處理這些問題,并且老百姓也希望有機構幫助他們解決這些難題,所以家政服務市場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

一、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

根據有關規定,服務業被定義為社會和生活提供服務性勞動的國民經濟部門。由此,家政服務業務作為家庭服務的重要分支,它也是為國家、社會、人民提供服務的國民經濟部門。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體制經歷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加上改革開放的深入實施,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多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問題亟待解決。我國經濟總量雖然巨大,但是相關的經濟產業結構卻十分不完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比重很大,作為服務業的第三產業比重很??;雖然家政服務市場的需求很大,不過當前國內卻很難提供一流的家政服務,目前只能簡單的為一些家庭提供保潔、維修、家教、護理等基礎系服務。國內家政服務能夠提供的服務雖然不算全面,可也還是能讓家庭主人從日常繁瑣的家庭事務中解放出來,幫助他們減輕家庭負擔;同時從事家政服務的這些勞動人員通過從事他們能做好,并且愿意做的事情中去,還能獲得一定的報酬,儼然已成為他們掙錢養家的工作,家政服務市場提供的相關服務崗位也給社會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在維護社會穩定、增加就業方面貢獻出了不少的力量。

2000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認定“家庭服務員”這一職業,也讓家政服務走上了職業化發展的道路。因為國內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巨大,家政服務業發展比較快,家政服務公司不斷涌現,有一些做得好的家政公司已經打造了一定的專業品牌,在業內影響力也不斷加強。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家政服務消費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消費,正在逐漸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家庭。

二、家政服務行業的研究熱點

國內很多專家學者都對家政服務行業進行了一定研究,下面筆者就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些研究展開一定的梳理。

(一)影響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原因

張珠銀(2009)認為家政服務具有特殊性,那就是從事家政服務的工作人員要介入到用戶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這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從事家政服務的工作人員心術不正、缺乏職業道德,那就可能損害用戶家庭的利益;又比如說:用戶家庭缺乏對他人一定的信任,對于介入自己家提供家政服務的工作人員心存芥蒂,那就會影響家政工作人員正常有序的開展工作。這主要是由于家政服務體系機制不完善,不能給人們帶來安全感,也不能有效的在用戶家庭和家政服務人員之間傳遞相關信息。對家政服務業認識不到位,家政服務行業整體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也阻礙了我國家政服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相關對策

家政服務業要想迎來發展的春天,就要轉變社會對家政服務業的認識,家政服務業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人們不斷提高自身品位、追求現代化產業化水平的表現。家政服務行業市場潛力巨大,可以為社會提供很多就業崗位,滿足更多人的就業需求,那完成這種轉變,就必須通過規范化、制度化的機制建設去運作,去保障。家政服務行業要朝著規范化目標發展,實現保姆向家政服務員的社會角色轉變,關鍵的就是要實現家政服務業的制度化機制運作。為了提高家政服務業的生命力,家政服務必須立足于市場需求,滿足用戶的需求,為家庭用戶提供優質的差異性服務,打造自身品牌,牢牢依靠市場和網絡環境,借鑒其他做得好的行業發展經驗,對于家政社會服務引入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從而更好的推動我國家政服務業的產業化、規范化、制度化、現代化發展。

(三)關于政府解決就業的途徑及其責任的研究

我國人口眾多,失業和沒有工作的人群占據了總人口的一定比例,為了社會的穩定以及人們的安居樂業,政府需要推出相關政策和有效途徑讓更多的人實現就業。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利用宏觀調控手段加以引導,也需要制定和出臺相關的失業保障法律法規,建立一個機制完善的勞動力市場,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加第三產業在吸納就業人口的比重。在經濟建設中,要有意識的提高經濟增量和存量中的就業密度,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解決人們就業問題。

學者何俊武認為,實現人民充分就業對我國而言,是難點也是重點。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黨和政府都要執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業關系著老百姓的生活,為了讓更多的人實現就業,政府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經濟建設,加快和推進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在經濟建設中,政府要優先引導可以吸納更多人口就業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強化保障機制建設,改革現行不利于就業的相關制度(如:戶籍制度限制、城鄉二元體制等);此外,還要大力扶植和引導農村經濟發展,改革農村發展結構,推動農村的現代化發展,讓更多的農民走上脫貧致富道路,改善農民生活品質,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

學者張傳翔認為,針對當前我國勞動力過大和就業壓力過大的難題,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依靠市場調節。勞動者選擇自主擇業、創業,也能有效緩解就業壓力大問題,并且一人創業成功還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實現就業。此外,在經濟不斷發展的當前,還應該注重社會公平問題,要為農民工進城務工提供一定的社會保障,這不僅僅是關注弱勢群體的需要,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本質的內在要求,同時還是維護社會穩定,堅持以人為本的題中之義。

政府在增加就業,推動經濟發展中需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還要完善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解決公共服務不足的問題,提高自我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實現相關理論的創新和大膽實踐,持續完善和改進人民就業保障體系。政府需要全心全意抓經濟建設,以經濟的發展帶動就業的增加,要充分利用宏觀調控,培育勞動力服務市場,提高勞動力的綜合能力,對一部分勞動者要加強技能有關培訓,擴大就業機會,提供就業服務,在宏觀上為勞動者就業提供政策上和物質上的幫助,以保障憲法賦予公民的勞動權得以實現盼;還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從法律的層面保障每一個勞動者的合法權利不受侵害,對于侵害勞動者合法權利的行為要給予打擊;最后需要注重社會公平,對于弱勢的就業人群給予更多的幫助和保障,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讓人們安居樂業。(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系)

參考文獻:

[1] 張珠銀,促進我國家政服務業和諧發展的對策研究[J],理論學習,2009(1):51.

[2] 張傳翔,政府在促進就業中的主導地位與作用發揮[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4(4).

[3] 張世偉、張旋,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及其實現路徑[J],理論周刊,2008(5):135-137.

[4] 孫宏英,政府促進就業戰略研究「[J],特區經濟,2007(3).

猜你喜歡
就業途徑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醫?;稹翱沙掷m”的三條途徑
淺議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工作
高職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分級診療有三個可行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