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減值與盈余管理

2016-11-24 14:11常琪
2016年35期
關鍵詞:資產管理

常琪

摘 要:資產減值是目前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模糊性,可以極大程度上滿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需求。筆者在此文中將資產減值與盈余管理作出淺析,試論在現行的資產減值會計準則之下,資產減值與盈余管理之間的關聯。

關鍵詞:資產;減值與盈余;管理

一、引言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中將資產減值準備作為一項單獨的具體準則發布,標志著資產減值會計理論的新發展,改善了資產減值政策的分散性的缺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許多學者就這一改變做出了相應的研究和分析。

張相輝等對我國上市公司尤其是虧損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通過統計的方法,得出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資產減值準備項目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的結論。

岳琴,鄭華麗[1]在2011年《資產減值準備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分析》一文中提出新資產減值準則執行后對上市公司過度計提和轉回資產減值準備的行為起到了抑制作用。并通過對不同盈余管理動機的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差異分析的研究,得出結論新準則執行后三年(2007-2009年)具有配股動機、避免ST動機和扭虧為盈動機的上市公司進行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幅度顯著高于新準則執行前三年(2004-2006年),而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幅度顯著低于新準則執行前三年。

Duh、Lee和Lin(2009)對資產減值準備的轉回與盈余管理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對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對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企業大量計提資產減值更可能是為了在后續期間轉回以避免公司業績將來的大幅下滑。[2]

陳宏亞通過對12個行業資產減值信息的回歸模型分析,得出結論扭虧動機、配股動機對資產減值的影響上升,而大清洗動機在新準則實施后程度降低。資產減值市場反應的檢驗結果表明,新準則實施后,減值的信息含量下降,這可能源于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同時在舊準則實施期間(2003~2006年),市場對具有/不具有某盈余管理動機的企業所報出的減值信息的反應不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結果同樣出現于新準則實施期間。[3]

張冰彬,陸正飛,張然等基于盈余-回報關系度量法(Basu,1997),建立減值計提模型,得出結論,在進行盈余管理時,大清洗動機和平滑動機越強(體現為減值前盈余越小或越大),計提的減值準備越大。而且,扭虧和大清洗公司會同時使用流動資產/影響營業利潤減值準備,以及長期資產/不影響營業利潤減值準備。[4]

二、盈余管理的抑制因素

盈余管理是指企業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財務信息的調整,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盈余管理會通過對某些財務數據進行故意地歪曲來達到實現期望盈余的目的,其降低了財務信息的可靠性。這種行為會嚴重地影響市場經濟的秩序。目前,我們雖然無法從本質上阻止盈余管理的產生,但仍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對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約束盈余管理行為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外部審計。外部審計是指獨立于企業之外的審計機構對企業進行審計,外部審計可以有效地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查,降低企業提供虛假信息的可能性,約束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外部審計人員和企業之間不存在依附關系,因此在審計過程中能保證獨立性和公正性,這將促進企業自覺地遵守相關的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但同時,由于外部審計人員對于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經營特點等都不甚了解,如果企業內部人員出于某種原因不愿配合,將大大增加外部審計人員的審計難度。

(二)內部控制。內部控制是企業在其內部采取的一系列調整、控制、評價等措施方法的總稱。其目的在于建立企業內部的職責分工制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使企業各部門、企業管理者之間相互制約,權責分明,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促進企業經營戰略的實施,為審計工作打好基礎,從而降低企業盈余管理行為的程度。

(三)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行為規范,其既是企業內部財務處理的標準,也是外部審計有效實施審計行為的依據。會計準則對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進行了制度上的約束,會計準則的完善,有利于減少企業可以利用的漏洞和空缺,從根源上減少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資產減值準則的完善在這方面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積極作用

(一)使資產減值的判斷難度降低?,F行資產減值準則規定,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相比原準則中規定企業應在每年年終對資產進行是否減值的判斷,在資產負債表日進行判斷意味著企業一旦需要保送財務報表,就需要判斷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從而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這一規定提高了企業進行資產減值判斷的頻率,有利于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透明性,方便企業外部相關人員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及時準確的判斷。

同時,準則中也規定了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回收金額,而資產不存在減值跡象的,不應估計其可回收金額。這一規定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隨意更改資產可回收金額的現象,減少了企業通過控制資產減值來實現盈余管理目的的可能性,提高了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二)使資產減值的確認更加全面。準則中對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建造合同、遞延所得稅資產、融資租賃、金融資產、未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等資產的資產減值問題作出了詳細地規定和解釋。其中還指出準則中的資產,除特殊規定外,包括單項資產和資產組,這相對于原會計準則中的單項資產的說法,內容更為詳細,范圍更加廣泛。

(三)使資產減值的計量更加規范。準則規定,可回收金額的計量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的較高者確定。這一規定與國際會計準則中資產的可回收金額計量方法一致,與原有的會計準則規定相比,更加規范化國際化。

四、資產減值會計準則中仍存在的問題

(一)依靠主觀判斷,客觀性較低,難度較大。資產減值的準則中對于如何判斷減值跡象并沒有做出清晰明確的描述,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只能依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職業素養做出相應的判斷,其準確性和客觀性難以得到保證。同時也為企業利用這些機會實施盈余管理的行為留下了漏洞和監管空缺。

(二)不能完全制止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資產減值準則對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準則所規定的資產范圍有限,描述不甚明確,導致一些企業可以利用準則中沒有提到的資產進行資產減值來調整當年的收益。

五、結論

新的準則下的資產價值,有利于遏制市場中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想加強對盈余管理的控制和監控,需要加強有關政策的實施,相關監察機構應加強對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和對市場操控行為的懲處力度。

參考文獻:

[1] 岳琴,鄭華麗.資產減值準備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分析[J].學術交流,2011,(6):120-123.DOI:10.3969/j.issn.1000-8284.2011.06.031.

[2] Rong,Wen,Ching.Reversing an impairment los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International[J].Journal ofAccounting,2009(44):11 3-1 37.

[3] 陳宏亞.新舊準則下資產減值盈余管理及其經濟后果的對比分析[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12,42(12):966-976.DOI:10.3969/j.issn.0253-2778.2012.12.004

[4] 張冰彬,陸正飛,張然等.資產減值:穩健性還是盈余管理[J].會計研究,

猜你喜歡
資產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大數據資產化
把維護作為一種資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