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媒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發揮

2016-11-24 08:03陳家華
2016年35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作用

陳家華

摘 要:媒體已經成為大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從媒體時代到新媒體時代,媒體的功能性也體現的更為豐富。在公共管理領域中,媒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公共危機的管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時媒體也存在著一定的公共危機的隱患,重視媒體功能的轉化,在公共危機發揮媒體的優勢性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公共危機管理;作用

一、媒體的相關概述

(一)媒體的內涵

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媒體是人通過工具、渠道、載體和中介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共享。媒體的技術呈現較為多樣,一方面媒體可以通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進行信息的承載,另一方面媒體可以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通過媒體形式進行呈現和傳遞,傳達給受眾對象。媒體的內容較為豐富,主要分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手段。傳統媒體是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為主體的傳播媒介,同時還包含著戶外的廣告宣傳等。新媒體主要是指以網絡和移動網絡為特點的媒體形式,例如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各種網絡引擎,例如微博、論壇、QQ、微信等,以手機移動客戶端為特點的移動手機媒體。新媒體的操作,使用方便,超出傳統媒體對于時間和空間要求的限制。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傳播影響力更廣,更符合大眾的使用習慣。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傳輸方式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傳統媒體的傳播主要以平面傳播、電波傳播為主,在信息的傳遞上效率上受到信息發布者的時間的限制。而新媒體的信息傳播主要是以網絡為特點,信息傳播具有靈活性,信息的受眾群體更為廣泛,而且還可以實現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傳播內容更為多樣,涵蓋了社會生活中的多方面內容。人們可以利用網絡和手機登工具隨時隨地進行信息的閱讀和查閱,因此新媒體更受使用者的喜愛。

(二)媒體的功能

媒體的功能性發揮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也在逐漸豐富。在集權社會中,媒體的功能性體現在為政府服務,而非為了群眾服務?,F代社會環境,社會文明取得了進步,媒體能夠真實的傳遞信息,能夠將社會的新聞事件、熱點問題進行整理傳達給大眾,現代媒體代表的是群眾的聲音,能夠為大眾生活出傳遞更為豐富的內容。

從功能性上進行劃分,媒體功能主要體現為五個方面,即監測社會環境、協調社會關系、傳承文化、提供娛樂和教育大眾。監測社會的功能主要是指通過媒體方式廣泛的聽取和吸納群眾的呼聲、建議和意見。對于存在的社會公共危機隱患進行及時的發現,找到問題的根源進行有效的處理。協調社會的功能主要通過媒體傳遞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內容,通過媒體傳達民主、和諧、友好互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這些具有正向價值引導的內容。通過媒體促進社會和諧,引導大眾形成理性的價值判斷能力。傳承文化主要是指通過媒體傳播優秀的文化內容,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推廣和宣傳,發揮文化的現實影響力,豐富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娛樂現代媒體傳播的較為重要的表現,隨著大眾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的生活壓力需要得到釋放,媒體傳播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節目形式帶給大眾精神文化的享受,達到舒緩身心,娛樂大眾的功能。教育大眾的功能體現為教育宣傳的效果,以媒體為載體為大眾提供有知識內容,傳到積極的價值文化理念,通過互動和交流傳遞信息資源,引導大眾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促進社會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社會整體的知識素養和道德文化水平。

二、公共危機管理中媒體優勢的發揮

(一)發揮多種媒體渠道的聯動優勢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有其優勢性和受眾群體,公共危機發生時,依靠單一媒體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充分的發揮媒體聯動的優勢性,通過加強媒體之間的合作,將共公共危機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媒體要實現功能優勢的整合,通過協作配合發揮媒體傳播的正向引導效應。公共危機發生速度快,社會影響力較大,媒體掌握著公共危機負面效應傳播的最大渠道。以媒體的聯動合作為契機,實現媒體之間的合作,在公共危機管理中實現較大范圍的覆蓋面,通過具有積極引導性的報道和說明,還原事實,穩定輿論環境,實現對公共危機事件危機的化解,通過媒體傳播的方式為大眾帶來較為客觀的事實,形成大眾理性的思維判斷。

(二)加強媒體輿論環境的監督引導

媒體對于輿論的引導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力,公共危機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信息資源共享不暢、信息失真所引起的,導致了大眾的焦躁與恐慌的情緒。尤其在新媒體平臺上會出現一些非常負面的新聞事件,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由于錯誤的信心引導出現負面的情緒。新媒體傳播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微博平臺,例如郭美美事件、城管打人事件等,在真相未明之前大眾出現了一邊倒的傾向,對于政府的形象產生的質疑,而官方的媒體發言人在事件發生時處理不夠及時,網絡上的新聞發酵愈演愈烈,官方媒體輿論環境控制能力不足,拖的時間越久,負面影響就擴散的越快。政府作為公共危機管理的主導者,要增強對媒體平臺的技術操作能力,對于公共危機管理形成具體的解決思路和辦法,在問題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回復,穩定公眾情緒,提升問題解決的效率,保證在有效時間內盡快的解決問題。

(三)創設大眾交流互動的媒體渠道

公共危機是可以通過廣泛的媒體教育宣傳進行預防的,媒體平臺應創設政府和大眾溝通的平臺,加強官方媒體宣傳教育平臺的建設,對于群眾關心的問題、政策進行積極的解答,提升政府服務的主動性,利用媒體平臺的完善實現,進行政府政策和工作的有效宣傳,廣泛的征詢群眾的意見,通過媒體平臺建立起政府和媒體的溝通平臺,提升政府群眾當中的公信力。媒體渠道的溝通是多元化的,利用微信、微博、QQ、貼吧、論壇、政府的官方平臺等方式,建立透明、公開的政務模式,以積極主動的溝通和交流為大眾提供豐富的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1] 黃冠.我國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的媒體運用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13.

[2] 李建樹.公共危機中的媒體責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 丁智擘,孟祥斌.全媒體背景下媒體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J].新聞戰線,2015(07):216.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新媒體作用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五問傳統媒體:你以為熬過寒冬就是春天嗎?
傳統媒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