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推廣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現實困境

2016-11-24 18:11曹珍
2016年35期
關鍵詞:現實困境農產品

曹珍

摘 要:當前,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還未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文章闡述了現階段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實施進程中遇到的現實困境,主要體現在目標價格保險供需不足、政府財政負擔重、目標價格與保險期確定不完善等現實困境。最后針對現實困境對我國推廣目標價格保險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現實困境

一、引言

農業風險主要有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v觀全球,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市場風險的影響逐日遞增,對農民收入、糧食安全及社會穩定的影響并不弱于自然風險。因此,農業保險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據統計,目前我國有20多個省份啟動了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其中試點的品種約12個,保險的品類主要是糧食、牲畜、水產、蔬菜、水果等,為81萬農戶提供了近90億元的農業風險保障[1]。由此可見,推廣目標價格保險是我國踏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必然要重視的道路。

目標價格保險是政府在宏觀調控政策業務市場化運作的嘗試,著力發揮著市場“無形的手”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農產品目標價格與傳統的農業保險相比較,主要的優勢在于既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進行保障,也保障了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因價格的波動而形成的損失。當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農產品的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保險公司需依據先前約定好的目標價格對參保戶進行賠償,由此可以減少農業生產者因市場風險造成的損失[2]。然而,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在各省、市還處于試行階段,在全國范圍內還未完全推廣,這也是因為各試點地區在實施目標價格保險時遇到了供需不足、政府財政負擔沉重、目標價格與保險期確定不完善等現實困境。

二、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實施進程

自2004年起,連續1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保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以下從微觀與宏觀層面闡述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實施的進程。

(一)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微觀進程

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微觀進程主要涉及的是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在微觀層面上發展的態勢,主要包括了參與目標價格保險的農產品,各類農產品目標價格的采集與確定方式及保險費率、保險金額、保險期間與理賠金額的計算方式,除此外還包括了參與目標價格保險的主體和客體等。

依據《2015年中國保險市場年報》與《中國農業保險市場需求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開展目標價格保險的試點已拓展到20個省市,主要涉及的被保險種類可劃分為三類,分別是:同質性極強的農產品(糧食)、畜牧與水產產品、保質期短的蔬菜。大多省市主要對生豬與蔬菜開展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工作。此外,部分地區也對該地區特有農產品進行目標價格保險,如在2016年,云南省姚安縣政府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姚安支公司合作,對山藥、魔芋、白蕓豆進行了目標價格保險。到目前為止,各省市的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還僅是在狹小的區域試行,并且截止2014年末,在全國范圍內共有23家擁有農業保險的業務資格的保險公司,實際開展價格保險業務的公司主要僅有8家[3]。

現今為止,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目標價格測算方式還沒有形成統一機制,還未有完善的價格采集監測機制,各省市生豬目標價格保險主要是豬糧比價確定,如2016年山東生豬目標價格保險的保險期間為12個月,保險費率為5.5%豬糧比價為5.8:1,保費由各級政府補貼80%,參保戶自行承擔20%。蔬菜目標價格保險的目標價格是主要由各地區物價局網站公布的價格為參照依據,用價格指數來確定。除此,參與目標價格保險的需求主體主要是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單個農戶主動參與目標價格保險概率極低,大多是以村集體為單位投保的。

(二)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宏觀進程

農產目標價格保險的宏觀進程主要側重于近年來扶植目標價格保險的政策法規,如有關農業保險的政策制度、相關期貨市場的政策等。

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加強農業保險制度的力度,2013年《農業保險條例》開始實施,該條例對農業保險合同、經營規則、法律責任進行了規定。在2014年中國保監會取消了對農業保險業務經營資格審批,來構建適度競爭的市場格局,并與財政部、農業部聯合擬定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型農業保險產品條款擬定工作通知》,并強化條款設計和費率厘定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審查,建立費率和保費動態調整機制。除此農業保險的政策環境也逐日優化,2014年,中央財政本級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預算同比增長20%。

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來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期貨市場本身的優勢決定了其形成的價格更加的權威和準確,這可以彌補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目標價格確定的諸多困境[4]。然而我國至今還未推出有關農產品期貨期權的法律法規[5]。

三、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現實困境

通過對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實施進程的闡述,可以了解到目標價格保險在我國已經快速發展,是未來我國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的“助推器”,農民收入的“穩定器”[6]。然而,當前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在各省、市還處于試行階段,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這與目標價格保險的現實困境高度相關。接下來文章從供需不足、政府財力負擔重、目標價格與保險期細節確定不完善三個方面分析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現實困境。

(一)供需不足的困境

農戶是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主要需求方,商業性保險公司是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供給方,由于農戶對風險的認知、保險的意識差,商業公司的承包風險高以及現階段我國風險分散機制的缺位使得我國在推廣目標價格保險時陷入供需不足的困境。

其主要的原因是:當前我國農戶的農業收入水平普遍較低,限制了其對農業保險的實際購買力;其次較多的農戶過多的依賴政策補貼而非市場手段解決農產品價格風險的思想嚴重,并且由于我國農戶的教育水平普遍較低,以至于普遍存在著對保險公司不信任和對保險合同不了解的情況[7]。

猜你喜歡
現實困境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這些模式解決農產品滯銷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論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中國網絡民主發展的現實困境及優化對策
自然保護區社區參與現實困境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