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2016-11-25 00:00楊麗燕楊曉斐
科技視界 2016年25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課堂教學課堂

楊麗燕 楊曉斐

(桂林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541004)

淺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楊麗燕 楊曉斐

(桂林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541004)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高效發展,從教學的本質出發,本文從教師的“導演”課堂和學生的“主演”課堂兩個角度詳談了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教師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關鍵,文中用“十度”歸納了如何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角,通過實施導學案教學,樹立其學習的主體地位。

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十度;導學案

課堂教學高效性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使得在一個課時內高效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高效發展。高效課堂是一個雙邊教學活動,是一個教師教與學生學相統一的過程。美國的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告訴我,我會忘記;分析給我聽,我可能記??;如果讓我參與,我就會真正理解?!痹诮虒W中,教師相當于“導演”,而學生猶如“主演”,變“講堂”為“學堂”,防止“一言堂”,是教學理念的一種更新,是教學策略的根本指導思想。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其本質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采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模式,即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自主學習,教師應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導演”好課堂,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角,應樹立其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并提高個體能力。

1 教師之導演課堂——導演的素養

好導演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具備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好導演還應該博學,充分起到統領作用,使技術更好地為藝術服務;好導演更應該是個領導者,懂得與人溝通交流的技巧,能慧眼識英才。作為“導演”課堂的教師,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學生能否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高效發展、預期的教學目的能否高效實現,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言語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苯處熃虒W素養的高低決定著課堂的高效與否。下面從十個角度探討教師的高效教學策略。

一曰長度,即課堂教學時效性。實現課堂高效必須合理分配有效的教學時間。教師講得太多,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太少,會倦??;教師講得太少,內容粗略,或者授課離題,縮短了教學長度,都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該通過嚴密的預設,認真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精講精練,突出重點,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更多的教學任務,共同達到教師和學生的時間與精力消耗的最優值。

二曰高度,即教師授課時對內容把握的時代性和知識背景,授課內容與現實生活的緊密度。馬克思曾經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踐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于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苯逃旧聿荒苊撾x生活存在,只有把教育和生活實踐聯系起來,教育才有意義,學生對學習才會感興趣,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價值,假如他通過課堂學習解開了一個生活中的謎團,他的學習興趣立即就被激發出來了。

三曰梯度,即教師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授課過程。就如攀登,需拾級而上,步步登高。根據學生個性及認知理解能力的差異性和對新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授課內容應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先易后難,訓練題包括課堂提問的設計也應是由簡到繁、由分析到綜合、一步步地深化擴展的梯度設計,從而引導學生往更深層次綜合探究,探索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四曰深度,即教師授課內容的難易及深刻程度。教學深度在于關聯,必須以學生現有的程度為基礎,關注學生的人生閱歷和生存處境,聯系知識產生的特定生活背景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基于教學目標,控制授課內容的難度處于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潛在接受能力上。幫助學生從知識中體驗和感悟人生,從知識中豐富情感,實現知識的文本意義向人本意義的轉變。

五曰廣度,即教師授課內容所涉及的知識范圍。授課的廣度要求教師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并且要像海綿吸水一樣不停的學習新鮮知識給自己 “充電”,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應是一個學習狂。

六曰角度,即教師思維的發散性,也稱立體思維。教師對一個知識點應從不同角度探索,從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多方面理解,多途徑練習,多樣性解答,引導學生發散思考,從不同的方向、途徑、角度去考慮問題,探求多種答案。久而久之,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活躍其思維,進而產生大量獨特的新思想。

七曰密度,即課堂的教學容量,包括教師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及學生的參與面。合理的課堂教學容量就是要增強學生智情行的量。而學生接受和發展的量才是實質高質的量。因此要達到這個實質的量,教師必須要做到:教學目標要涉及認知、情感和道德維度;教學重點透徹,當堂練習精煉;教學方式適宜,學生參與程度高;當堂檢測的教學效果好,較大程度上達到教學目標。

八曰寬度,即教師對任一學生的關注程度。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尤其是關注“差生”,善于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對每一位學生用心施教,做到“心中有人”,激發學生的上進心,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成和人格塑造,關注學生的差異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九曰亮度,即教師的特長。有的教師言語清晰流暢,有的教師思維靈活嚴謹;有的教師語調飽含情感,有的教師板書優美工整;有的教師親切幽默,有的教師莊嚴有道;有的教師博古通今,有的教師才華橫溢。教師的這些優秀素質都是特長。每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這是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最有效的捷徑。

十曰適度,即教師要以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教學水平的實際為出發點,恰當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和模式切不要生搬硬套、東施效顰。教學策略很多,方法是活的,只要掌握了精髓,再靈活運用,因材施教,方能恰到好處。

課堂高效與否的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指導方法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合理規劃,在于教師對教材的鉆研能力,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細心準備,在于教師對教學成果的及時反思,在于教師能夠因材施教,在于教師適宜的引導和提升,在于教師對以上的“十度”教學策略應用,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2 學生之主演——角色的塑造

一個好角色的塑造,離不開編劇為其構筑的深刻靈魂,離不開導演為其構思的完美意境,離不開造型師為其做的精致包裝,更離不開能把一切糅合得恰到好處的演員。教材就相當于“原著”,教師是“導演”,學生則是話劇中的“名角”,一場好戲的形成離不開一個好“劇本”,以及把劇本演活了的學生。一個高效課堂的打造,必須在教師指導下,依據科學的教育思想,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第一、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新時代下要更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明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倡導者、指揮者。教學觀念的改變,即是由重視教科書的“教”向教科書的“用”的轉變,由教師的教向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轉變,由重教學結果向重教學過程的轉變。

第二、喚醒學生內在的人生追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必須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教學才會有顯著的成效。教育要喚醒學生內心自我成長的需要,才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他們沒有自我內在發展的動力,沒有強大需求支撐下的動力,所有的壓力都來源于學校、教師和家長強加的壓力,這種外在壓力所起的作用必定是短暫的,并且會讓他們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因為我們沒有給他們提供足夠空間發展獨立自主的能力。張志勇先生提出:“有大德才有大智慧?!鼻閼押途辰缡菦Q定人生和事業高度、推動人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失了國家情懷、社會情懷、人類情懷,就得不到大智慧。應重視人文教育。

第三、實施導學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導學案的實施分為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后反饋。課前、課中、課后三環,環環相扣。

(1)課前充分預設和預習,采用目標前置、管理前置、方法前置、問題前置、學習前置的方法,這種學習重心的普遍前移,不僅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擺脫了只能被動聽講、拼命記憶、設法理解的舊學習模式,而且使先學后教思想得到普遍落實。

(2)課中充分互動和交流,有目的地設計問題,提供探究的可能和機會,并合時宜的進行糾錯和點撥,強化平等、緊密的師生關系,在互動中,優化課堂的情感狀態,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讓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成為平等的對話者。

(3)課后認真總結和反思,落實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回扣目標,檢驗學習的成效。教師反思,可以提高導學案的編寫水平,促進專業發展;而學生養成反思習慣,不僅加深了對課堂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除此之外,還要掌握評價的技巧,是一種全面的、公平的、即時性的、激勵性的評價。評價的對象包括評價學生、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成果等與教學有關的人或事件。特別是評價學生,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適時的選擇不同的方式和程度進行鼓勵,盡可能的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教師對學生要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分門別類采取不同方式對待。

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理性地認識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勤于實踐,善于總結,最終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3 課堂之高效——完美的落幕

高效課堂,是一曲教師和學生共同譜寫的優美樂章,是一出教師和學生共同演繹的精彩戲劇。高效課堂,是一個刪繁就簡、化難為易、突出特點、大氣磅礴的課;高效課堂,是留點空間,留點時間,留點暗示,讓學生去思考、聯想、探究的課;高效課堂,是用教材的“核心知識”培養出一點“核心能力”的課。我們的教育,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不是把大腦灌輸滿,而是鼓勵和激發學生的靈魂和心智。高效課堂,成就高效學習。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

[1]蘇鴻,李斌輝,穆湘蘭著.高效課堂:備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趙希斌著.魅力課堂:高效與有趣的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朱立明著.課堂教學掌控技巧指南[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4]李炳亭著.高效課堂22條[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朱麗娜]

On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YANG Li-yan YANG Xiao-fei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ighly effective teaching,making students complete the teaching mission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ty per unit time,promoting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teaching,this article describes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from two aspects:the“director”classroom of teacher and the“starring”classroom of students.Teachers are the key to achiev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class. In this paper, “ten degrees”is used to sum up how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in class,and as the leading role of learning,students then establish their dominant position by guided learning plan.

Effective classroom;The teaching strategy;Ten degrees;Guided learning plan

2012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2012JGB145)。

楊麗燕(1985—),女,漢族,廣西南寧人,碩士,主要從事通信教學及集成電路設計研究。

楊曉斐(197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光通信、NGN。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課堂教學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