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分析

2016-11-25 16:13楊達
時代金融 2016年27期
關鍵詞:風險治理金融風險互聯網金融

楊達

【摘要】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在日益增加,不斷推陳出新,發展模式也呈現多種多樣。然而,在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本文首先介紹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及其背景,在此基礎上對互聯網金融的模式進行分析,這些新型的金融模式無法完全避免風險。通過分析這些風險產生原因以及影響,進而介紹一系列的風險避免方法以及治理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金融風險 風險治理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述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目前,“互聯金融”還沒有統一的概念。從狹義上來看,市場人士把互聯網金融公司從事金融交易的行為稱為互聯網金融,而我國將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開展的的業務稱作為金融互聯網。但是這一概念正隨著金融與互聯網的相互促進、逐漸融合而變得模糊。從廣義上來看,互聯網金融指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的一切資金融通的行為。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

1.互聯網金融的客戶基礎。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在互聯網用戶的數量、金融產品、人才儲備、互聯網金融規模、法律法規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互聯網金融模式比傳統金融模式更容易被公眾接受,這使得網絡消費量不斷增加,從而為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大量的潛在客戶。

2.互聯網金融的便捷性?;ヂ摼W金融是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業結合的產物,因而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一方面,由于其便于攜帶和操作方便的特點,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行業具有產品種類更多、服務更加周到、交易成本低等特點。

3.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創新?;ヂ摼W金融模式在不斷地創新,現階段,互聯網金融模式多種多樣。根據參與主體與金融業務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四種,即P2P網貸模式、眾籌平臺模式、大數據金融模式和第三方支付模式。

二、互聯網金融的原因及其影響剖析

(一)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

首先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缺乏一定的經驗。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是新興行業,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也是魚龍混雜,缺乏一定的從業經驗,而且管理意識薄弱,這成為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硬傷。加之社會的信用體系有待健全。第三方支付平臺潛在大量的金融風險隱患,要想保證幾千萬個小微企業經營者簡直是困難重重。再有網絡系統數據的采集以及保護機制需要完善。最后,違法犯罪的現象逐年突增。

(二)互聯網金融風險的主要影響

1.風險的快速擴張造成監管困難。由于高科技網絡技術發展,使得風險的擴散速度加快,同時也加大了風險的擴散面積。交易的虛擬性使得金融服務失去了空間以及時間的限制,交易過程變得模糊,交易雙方的身份也難以確定,因此,金融機構很難對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采取有效的金融監管手段,進而使金融監管更加困難。

2.潛在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ヂ摼W金融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可能會帶來信息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會使客戶個人的保密信息泄露,最終會導致泄露風險的發生。影響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第一,互聯網的開放性。第二,軟件自身的原因導致網絡的脆弱性。第三,公司為保證名譽忽視黑客的不法行為。第四,關于懲罰互聯網犯罪行為的法律尚未健全。

3.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使投資者風險增加。關于互聯網金融我國缺乏對其的外部監管,有關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我國對互聯網信貸業務沒有制定明確的法律法規,其次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提供方主要扮演借貸中介的角色,但其自身又不具備資金監管的資格。以上兩點可能引發信用風險,進而也加大了投資者的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治理

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治理對策與措施:

互聯網金融風險給金融管理部門的調控和監管增加了難度,也給我國政府機構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提出以下幾點方法來加快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治理進程,以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在我國健康發展。

1.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立法進程。只有加快互聯網金融的立法進程,才能更好地完善互聯網金融體系。另外還需要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進行補充,[10]最后應當建立互聯網金融公平交易平臺制度,制定互聯網金融交易的規則,確保用戶個人信息不被盜取,明確規定交易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保證互聯網金融交易安全有序地進行。

2.構建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體系。首要任務是加強安全建設、構建安全按體系。首先是硬件,能夠為信息處理提供強大的保證;然后是高科技與人員,企業應當招募大量具有先進技術的專業安全人員,這樣可以更好地加強安全建設。因此,互聯網安全不僅僅是技術人員和安全研究者的事,也是個人,尤其是企業更應該予以重視的,及時發現漏洞的存在并加以修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3.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合作。首要任務應當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履行監督管理互聯網金融的職責。其次還應當在各監督管理部門設立專門監控金融風險的部門,能夠及時地預測和發現金融風險,從而采取有效的風險預防措施。最后還要加強與國際監管之間的合作。建立國際監管機制,加強各國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ヂ摼W金融具有跨行業、跨國界的特點,這樣做能夠實現信息共享、經驗共享,從而達到監管目的。

4.加強信息披露來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了保障消費者的知悉權,可以建立一個互聯網咨詢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消費者可以了解到關于產品、風險、操作等一系列信息。消費者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表反饋,提出產品與服務的不足之處,只有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一定的保障,才能增強其對互聯網金融的信心,更加放心地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從而間接得加快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四、結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互聯網金融市場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雖然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風險和問題,但是只要我們正視風險的存在,把握好風險發生的客觀規律,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監管和治理,就可以降低風險的發生率并且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從而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掃除障礙。我們要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地挖掘互聯網金融的新型發展模式,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更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晉川.互聯網金融的產生背景、現狀分析與趨勢研究.農村金融研究.2013(11):5~6.

[2]周茂清.互聯網金融的特點、興起原因及其風險應對.當代經濟管理.2014(10):36.

[3]許可.我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理及對策建議.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3.

[4]姚國章,趙剛.互聯網金融及其風險研究.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5.35(2):14.

[5]胡晶.網絡經濟安全及其管理對策.學術交流.2014(4):5.

[6]王興盛.互聯網金融:風險、影響及治理.青海金融.2014(10):30~34.

[7]吳慧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對策.知識經濟.2015(9):27.

[8]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8369457_A_Study_ of_the_Integrity_of_Internet_Financial_Reporting_Empirical_Evidence_ of_Emerging_Economy.

猜你喜歡
風險治理金融風險互聯網金融
金融風險防范宣傳教育
構建防控金融風險“防火墻”
大力增強憂患意識 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山西文化旅游產業集群風險治理研究
關于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若干思考
金融服務外包風險治理機制及管理框架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