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事業單位如何應對營改增后的問題

2016-11-25 17:54張海英
時代金融 2016年27期
關鍵詞:營改增事業單位

【摘要】伴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營業稅制已經嚴重滯后于新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由稅務征收所引發的各類社會矛盾問題日漸突出。為了改善并處理這一情況,我國現已采取“營改增”稅務制度改革措施?!盃I改增”舉措促使我國事業單位正向著更加健康的發展道路前進,同時也使得我國的稅務征收機制逐步同世界相接軌,這對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大有裨益。本文主要就當前我國所實行的“營改增”政策對事業單位所帶來的影響展開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并據此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應對舉措。

【關鍵詞】事業單位 稅制體制 營改增

依據“十二五”的稅制改革進度要求,截止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對“營改增”的全方位覆蓋,這也表明了傳統的營業稅制已經完全被增值稅制所取代。通過實行“營改增”后促使各大企業的稅務負擔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極大的增強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但與此同時對于事業單位而言也造成了諸如稅制形式過渡時期長以及增加會計工作量等負面影響,因此就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便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與價值,應當引起有關事業單位會計從業者的重視與思考,建議相關的事業單位能夠就“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展開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并采取一些相對應的策略方法。

一、事業單位“營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一)改善“重復征稅”情況

重復性稅務征收問題長期以來對我國稅務體制的正常運轉產生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了我國稅務征收體系規范性的缺失,特別是對于營業稅的征收具有極大的弊端之處。而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以后逐漸的取消了營業稅的征收,轉變為了增值稅的統一性征收,這對于重復性稅務征收問題具有極大的改善作用,從而促使事業單位的稅務繳納金額有效降低,減小事業單位的稅負成本。

(二)實現結構性減稅

雖然實行“營改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推動企業的經濟發展,然而“營改增”政策施行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進行結構性的減稅。在“營改增”稅務政策實施后,事業單位同樣也將獲得一定的收益,取得增值稅效益。依據有關調查研究表明,大部分的事業單位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稅務負擔明顯降低。因此,事業單位在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影響之下,必將會帶來稅務負擔的大幅度降低,并由此獲取到更為巨大的利潤營收空間,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并最終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三)提升國家稅控能力

伴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國家的增值稅稅控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促進我國稅務繳納體系的完整性與規范性,最大程度的避免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出現增值稅偷稅漏稅情況。同時對于營業稅的監管也存在大量的缺陷問題,這些均造成了國家稅控能力的不足,部分事業單位時常會利用營業稅所存在的漏洞問題實施偷稅漏稅行為。而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營業稅稅種被取消,統一進行增值稅的征收,這將極大的提升國家的稅控能力,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稅務繳納的規范性,最大程度的預防偷稅漏稅情況的出現。

二、“營改增”后對事業單位造成的影響

(一)對稅負的影響

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事業單位在稅負方面主要是服務性收入遭受的影響較為嚴重,而服務性收入則大多為課題經費。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前,相關財政部門明確要求,對事業單位財政不得開具專項收據以及對課題經費是否有開具票據行為來決定是否應進行稅務繳納。而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便取消了營業稅的征收,轉而進行增值稅征收。事業單位的收入來源大多是憑借國家財政投入以及自主營業服務收入,由于近些年來國家財政預算吃緊以及人員編制擴大,使得事業單位的發展不能僅關注于國家財政的資金支持,還應當積極開展自主性營業服務來獲取資金收益。盡管在“營改增”政策的發布早期,事業單位的稅負會有所升高,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后,大量增值稅所無法抵扣的部分也會進入至“營改增”的范疇當中,屆時事業單位所面臨的稅負壓力也將會受到影響。

(二)稅制形式過渡期較長

“營改增”政策由于實行的時間仍然相對較短,絕大多數的事業單位還未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并且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以后,大量體制性制度也必將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在較短的時間之內,事業單位必將難以適應,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予以應對這一改變。例如,增值稅申報機制,通常申報的程序十分復雜,如果無法轉變對傳統稅制的認知,便難以良好的適應于當前的稅收征收機制,各項工作的開展難度也將有所增加。

(三)增加會計工作量

“營改增”政策自實施之后,稅收依據摒棄了傳統的票據征收形式,轉而是借助于對事業單位的稅收項目核算工作來進行稅務征收,這也就造成了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難度的增大。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將課題經費和技術性服務予以區分,明確稅務收入與非稅務收入間的差別,同時將收入及成本予以適當的比例配置。但是自“營改增”實施以后,事業單位對相關稅務的認定難度有所升高,這也就直接造成了收入與成本間的分配難度急劇升高,稅務繳納形式愈發繁雜。因而,就需要構建起新型的會計核算方式來對語法繁雜的增值稅征收體制予以有效的處理。

三、應用“營改增”影響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專業財務人才隊伍建設

依據事業單位其自身性質特點的不同,選用適當的財務管理體系,例如主要是進行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則可選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制度,或是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則可選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式。伴隨著“營改增”政策的逐漸落實,在事業單位之中其所面臨的各類稅務營收類型將會產生巨大的轉變。因而,便需要相關的事業單位能夠依據自身的財務監管體系,不斷引入更加專業化的財務管理人才,并不斷增強對事業單位原有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全面加強對專業財務人才隊伍的建設力度,以促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身業務素質水平能夠得以有效的提升,以促使其能夠更快的適應于更加新型化的工作方式,并進而順利的過度“營改增”政策的初期實施階段。

(二)構建完備的內部監管機制

對于相關的事業單位而言其應當不斷增強對內部監管的力度水平,實施好增值稅賬務明細以及相關發票的合理開具,并基于這一基礎之上,促使事業單位自身的內部管理體制能夠得以持續性的改進與完善。而要想高效化的實現這一建設目標,首先,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對于“營改增”政策的正確解讀,對政策當中的各項內容做到明確掌握。在政策的具體實施階段,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對財務監管體制的強效監管,針對單位內部所存在的各類違法違紀行為予以及時糾正,并定期開展自查措施,將現行財務管理工作當中所出現的具體問題做到及時查處,同時就財務管理的方式予以必要的改進與完善,確保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健康、良性的運轉下去。其次,處理好發票開具工作,依據當前國家財政部門對于發票管理的制度措施同時結合本單位自身的業務開展需求制定以更加符合實際情況需求的發票管理機制,最大程度的避免發生違規開具發票情況的出現。在實行“營改增”政策之前,發票管理工作較為簡便,僅需在明確到款狀況以及合同后便可開具以相應的發票內容,然而在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后,對于增值稅的抵扣部分變得更為繁瑣,因此在發票的管理工作當中也應當采取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

(三)改進目前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

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稅制體制所帶來的轉變,需要相關的事業單位能夠就會計核算體系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來適應于新的會計核算體系。但是因受到“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所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事業單位所開展的服務性稅務征收體系變得十分繁雜,需要事業單位在明確區分稅收收入以及稅收性收入的基礎之上,還應當對于服務型收入及成本的比例配置做出具體的明確。并且依據最新所制定的會計制度要求,對于事業單位的收入還要采取相應的提走額很難過。因而,事業單位就必須要嚴格依據目前的新會計制度來完善相應的會計核算體系。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自“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我國的稅制體系已經日趨完善,其有效的補足了我國傳統稅制體制的不足,促進了我國事業單位向著更加穩定、可靠的方向方法,這對于推動我國的經濟增長必將發揮出至關重要的價值影響。因而,相關的事業單位基于“營改增”這一契機下,應用正確的態度來處理“營改增”之后對事業單位所造成的影響,以期能夠促使事業單位盡快適應新的稅制制度,并及時開展相關的后續工作,最終為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一琨.論“營改增”稅制改革對事業單位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6,(9).

[2]朱如意.“營改增”對測繪事業單位小規模納稅人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5,(23).

[3]張蘭萍.淺析營改增對科學事業單位稅負的影響[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30).

作者簡介:張海英(1969-),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大學本科,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營改增事業單位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