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路徑及風險管理探究

2016-11-25 18:13肖靜蕊
時代金融 2016年27期
關鍵詞:保險資金風險管理

【摘要】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保險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平均利潤逐步下行。在新常態下,如何高效的利用保險資金,提高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對于保險企業維持競爭優勢至關重要。當前我國保險企業的險資投資收益率偏低,投資渠道不夠廣泛,投資風格相對保守,這些都成為制約險資收益率水平的重要原因。但監管層對保險資金的限制不斷放寬,保險資金綜合經營范圍不斷擴大,保險資金投資渠道趨于多元化也為保險企業進一步提高險資金管理水平,提升險資收益率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特別是2016年7月3日,新的《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的頒布,為新常態下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投資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國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的現狀和前景,提出了新常態下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的路徑及風險防控措施。

【關鍵詞】保險資金 基礎設施投資 風險管理

一、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的現狀和前景

保險資金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著保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已經成為保險業主要的利潤來源。保險資金的投資應用可以增強保險企業的償付能力,同時也是保險業防范和化解風險以及實現綜合金融經營的重要途徑。我國保險資金最早只能投資于標準化資產,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保險資金的可投資范圍不斷擴大,非標準化的另類投資開始出現。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的另類投資主要包括各類資產支持計劃,產業投資,直接股權投資等。另類投資是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渠道。2014年8月13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在保證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鼓勵保險資金利用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城鎮化建設等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

保監會發布的保險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保險企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4282.52億元,同比增長20.00%。資金運用余額111795.49億元,較年初增長19.81%,其中銀行存款24349.67億元,占比21.78%;債券38446.42億元,占比34.39%;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6968.99億元,占比15.18%;其他投資32030.41億元,占比28.65%。2016年1-7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0830.47億元,同比增長35.41%。資金運用余額125638.28億元,較年初增長12.38%。其中,銀行存款21774.80億元,占比17.33%;債券42537.03億元,占比33.86%;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7232.38億元,占比13.72%;其他投資44094.07億元,占比35.10%。相比于2015年,2016年1~7月的數據顯示我國保險資金利用效率顯著提升趨勢,銀行存款占比降低,其他投資比例不斷提升到。

2016年7月3日,保監會發布了《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同時廢止《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試點管理辦法》?!侗kU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拓寬了保險資金可投資基礎設施的范圍,同時肯定了2013年起實施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從審批制改為注冊制的實踐,進一步簡化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的行政流程程序。明確規定了保險資金可投資于PPP項目,同時對可投PPP項目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的實施,為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也為拓寬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同時,保險資金也可以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

二、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路徑

保監會對保險資金的運用有具體的政策規定,總體上來看,保險資金的監管呈現出不斷寬松的趨勢,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不斷拓寬,行政許可全面放開,制度成本不斷降低。對于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保監會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保險機構積極參與。我國保險資金當前主要通過間接形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面對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各種問題,保監會不斷調整政策時效性,并于2016年7月3日發布了《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同時廢止《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試點管理辦法》?!侗kU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進一步拓寬了可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的范圍,對控股股東的資質和信用要求以及債券擔保要求進一步放松,對擬投資項目的投標要求全面放開,同時全面放開了項目的行政許可。該辦法的出臺無疑對保險資金投資基礎項目提供了重大的利好信號。明確提出保險資金可以參與PPP合作項目,對緩解保險機構的資產配置壓力,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實務中,我國保險資金主要通過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作為受托人,通過受托人發起設立信托型的投資計劃,保險機構將保險資金投向信托計劃,從而達到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的目的。我國當前投資于各類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計劃已超萬億元人民幣。投資計劃類型主要包括受托人設立的債權型投資計劃、股權型投資計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等。越來越多的銀行理財資金、企業年金等還將債權投資計劃作為資金配置的重要金融產品,這也使得債權投資計劃成為部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核心業務和重要收入來源。

在經濟新常態下,隨著“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伴隨著大量的資金需求,特別是資本密集型的基礎設施項目需要巨額的中長期的資金需求。保險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可以提供期限較長且較穩定的大量資金,因此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有著天然的優勢。

通過股權投資計劃募集的保險資金,信托發起人直接成為基礎設施建設公司的股東,并通過委派董事與監事等參與目標公司的管理。股權投資計劃要充分關注目標公司的公司治理機構、核心資產劃分、項目運行效率等,在保證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保險資金的收益。以平安資產發起設立并投向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投資計劃為例,雖然通過股權投資計劃成為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但由于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本身存在的公司治理結構等諸多問題,作為優質資產,其發展和盈利卻不容樂觀,這無疑會影響保險資金等社會資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情。

以債權投資計劃形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當前,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通過地方政府設立的融資平臺為主要的投融資主體,隨著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債務風險不斷提升,地方政府債務平臺融資的模式難以為繼。特別是資金投向回收期長、公益型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的收益及現金流不足以償還債務,大部分項目需要地方的土地出讓金等土地財政的支持,而隨著新常態下部分二、三線城市土地出讓金的大幅減少,債權性投資計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風險。

相對于從銀行取得的貸款融資,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融資更少的受到國家信貸政策的影響。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中引入債權投資計劃能夠更靈活便捷的募集資金,拓寬融資渠道,減低項目資金的不確定性,減低財務風險。在信用等級較高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債權型投資計劃的利率水平往往較低,甚至低于同期限的銀行貸款利率,這就有利于降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融資成本。保險資金本身期限結構的特點,使得債權型投資計劃對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有著天然的適用性。保險機構和基礎設施建設單位通過明確各方職責,明確債權投資計劃的期限、結構、額度等共同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同時項目的順利進行也客觀上保證了債權投資計劃的合同履約。

以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形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保監會印發的《資產支持計劃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為保險資金通過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指導。暫行辦法主要從資產證券化原理,保險資金配置要求,業務發行資質與市場化機制,項目風險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規定。通過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等金融創新,使得保險資金以更加靈活的形式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中。

三、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風險管理

在當前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的背景下,保險資金投資的快速發展面臨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總體上正處于調結構、轉變方式、去產能的調整期,保險資金投資面臨著更大的市場風險。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不可避免要面對消化過剩產能,處理地方債務平臺危機等問題。在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加強風險管理,保證保險資金的安全至關重要。

(一)設立專門的基礎設施投資風險管理部門

保險資金的運用首先要考慮安全性。保險資金一般通過間接形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在資金的運作上,投資于基礎設施的資產管理計劃應該與其他類別的投資資金相互隔離,資金配置不能互相調撥。同時保險機構還應設立專門的基礎設施投資部門,針對項目的評估、審批、額度等設置規范標準,避免風險。設置嚴格的風險隔離和風險反饋機制,避免風險擴散。

(二)合理創建基礎設施投資風險組合

保險資金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通過合理分配股權投資計劃、債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的比例來分散風險,提高收益。根據不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風險及收益特點,使用不同的投資工具組合,避免資金的投向過度集中。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與其它金融機構的密切合作,積極化解風險。通過積極靈活的配置不同類型的投資計劃,靈活操作,尋找最佳的組合配置。

(三)加強制度建設和風險團隊建設,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相比于信托、私募基金等,保險資金對于安全性的要求更高?;A設施建設本身又具有流動性差、投資期限長、透明度低的特點,具有較大的風險。因此相對于債券、股票等公開交易的金融工具,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需要更高的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保險機構在項目儲備、盡職調查、交易設計審批等環節加強制度建設,努力化解管理風險。保險機構可以積極的引進專業化的基礎設施投資隊伍,加強人才培養,針對各類基礎設施投資的特點對項目進行風險甄別,選擇合適的投資項目。培養投資團隊的風險意識和管理水平,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發展經驗,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提升團隊的風險管理能力,培養高水平風險管理人才。

(四)加強業務創新與規范

隨著保監會發布的《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保險資金可以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利率市場化不斷深入,規模較大、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更可能選擇PPP模式融資。保險機構應該緊盯市場趨勢,順應市場變化,創新產品形態和交易形式,通過業務創新,直接對接優質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提高投資收益,降低投資風險,發揮保險資金在穩定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比較優勢。同時,保險機構還要加強業務規范,加強同住建、財政、稅務等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積極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政策的出臺。同時,在實踐中,要加強業務規范,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強風險監控,確保保險資金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傳勇.保險資金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經驗、機遇與風險[J].蘭州學刊,2016,(2):187-194.

[2]朱南軍.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視角[J].中國金融,2015,(18):67-68.

[3]徐超英.保險資金運用:向結構要效益[J].中國保險,2014,(8):36-38.

[4]孟龍.新常態下保險資金運用[J].上海保險,2016,(7):21-22.

作者簡介:肖靜蕊(1992-),女,漢族,河南信陽人,廣西大學商學院2015級保險碩士,研究方向:商業保險。

猜你喜歡
保險資金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本地化科技翻譯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新版GMP中質量風險管理實施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