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治療情況和母嬰結局分析

2016-11-26 00:34俞加正祁鋒李響芝
中國性科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母嬰結局梅毒妊娠

俞加正 祁鋒 李響芝

【摘要】目的:探討妊娠期合并梅毒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間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依據全程是否抗梅毒治療進行分為治療組(70例)與未治療組(50例),觀察兩組母嬰結局和新生兒先天梅毒狀況。結果:治療組足月兒、存活兒、流產與死胎兒以及存活兒比例分別為90.2%、2.9%、7.1%、92.9%,未治療組中足月兒、存活兒、流產與死胎兒以及存活兒比例分別為30.0%、18.0%、52.0%、48.0%,兩組的臨床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中先天梅毒發生率18.5%,明顯的低于未治療組的83.3%,兩組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中對于妊娠期合并梅毒孕婦早期實施規范抗梅毒治療是可行的,能夠改善母嬰結局,控制新生兒先天梅毒的情況。

【關鍵詞】妊娠;梅毒;臨床治療;母嬰結局

【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and its effect. Methods: 120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in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12 and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70 cases) and non-treatment group (50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received whole anti-syphilis treatment or not.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and congenital syphilis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full-term children, child survival rate, abortion and fetal death were 90.2%, 2.9%, 7.1% and 92.9% respectively in treatment group, while those in the non-treatment group were 30.0%, 18.0%, 52.0% and 48.0% according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syphili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18.5%,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83.3% of non-treatment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Early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anti-syphilis therapy is feasible in treating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which can improve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neonatal congenital syphilis.

【Key words】Pregnancy; Syphilis; Clinical treatment;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中圖分類號】R759.1【文獻標志碼】A

妊娠期合并梅毒在妊娠期中比較常見,主要是妊娠期發生或者出現活動梅毒。一般的情況下,梅毒螺旋體能夠感染胎盤與胎兒,很容易引起流產和死胎的情況,嚴重的威脅到母嬰的生命[1]。因此,本次研究重點對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梅毒孕婦臨床治療情況進行分析,旨在提高該病的治療效果,改善母嬰結局,具體的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選取醫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入院之后進行靜脈血的快速血漿反應試驗檢查與梅毒螺旋體被動顆粒凝聚試驗陽性的120例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且均知情同意,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納入標準:(1)孕婦或者其配偶伴有婚外性行為,且有梅毒感染史,孕婦具備梅毒各個時期的臨床癥狀與體征;(2)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的孕婦;(3)孕婦知情同意,愿意參加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1)不符合臨床中妊娠期梅毒的診斷標準;(2)合并有其他的妊娠并發癥;(3)不同意此次臨床研究對象。

將其依據全程是否抗梅毒治療分為治療組(70例)與未治療組(50例)。治療組孕婦年齡20~37歲,平均(28.6±3.7)歲;初產婦48例,經產婦22例;孕次2~4次,平均(2.4±0.3)次;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文化40例,高中以上文化30例。妊娠期潛伏期梅毒50例,一期梅毒13例,二期梅毒7例。未治療組孕婦年齡21~38歲,平均(29.1±3.3)歲;初產婦38例,經產婦12例;孕次1~4次,平均(2.6±0.2)次;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文化35例,高中以上文化15例;妊娠期潛伏期梅毒37例,一期梅毒8例,二期梅毒5例。治療組與未治療組兩組孕婦的孕次和文化程度以及梅毒狀況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妊娠期梅毒:孕婦或者配偶伴有婚外性行為和梅毒感染病史,且具備梅毒各期的臨床癥狀與特征,梅毒血清檢查顯示為陽性[2]。

新生兒先天梅毒:新生兒與孕婦的梅毒血清檢查均顯示為陽性,且新生兒伴有斑疹和黏膜損害以及病理性黃疸與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3]。

1.3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肌肉內注射240萬U芐星青霉素(批準文號:H20044727,生產單位:華北制藥集團北元有限公司),1次/周,連續治療3周。對于出現青霉素過敏孕婦給予口服紅霉素治療(批準文號:H43020028,生產單位: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500mg/次,4次/d,15d作為1個療程。孕婦治療后應復查RPR試驗。同時,所有的新生兒在分娩出后均接受預防性治療,靜脈滴注5萬U/kg芐星青霉素(批準文號:H20044727,生產單位:華北制藥集團北元有限公司),2次/d,連續治療10d[4]。未治療組的孕婦未進行早期的抗梅毒治療,該組的孕婦妊娠結局較差不能歸結于未進行抗梅毒治療。

1.4觀察指標

(1)妊娠結局;(2)新生兒先天梅毒發生率。

1.5統計學處理

此次數據均采取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妊娠結局對比觀察

經過兩組的妊娠結局的對比分析,治療組足月兒、存活兒均明顯的高于未治療組,而早產兒和流產、死胎兒的比率均明顯的低于未治療組,兩組的臨床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存活兒中先天性梅毒發生率對比

通過對兩組中存活兒的梅毒檢測分析,治療組中先天梅毒發生率明顯的低于未治療組,兩組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開放,性病的傳播也在急劇的增加。尤其女性梅毒的發生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妊娠期出現梅毒的幾率也有所增加,嚴重的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5,6]。研究顯示,梅毒屬于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體所引起的。梅毒對妊娠期的女性危險相對比較大,很容易引起流產和死胎,甚至引起死亡的可能[7,8]。妊娠期梅毒主要是病原體通過胎盤進行傳染給胎兒,從而使得新生兒發生先天性梅毒[9]。一般的情況下,梅毒螺旋體能夠在妊娠期的任何時期進行傳播,新生兒出現死亡的幾率將大大增加[10]。因此,臨床中積極的治療妊娠期梅毒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過此次的臨床研究分析,臨床中對于妊娠期合并梅毒感染的孕婦在實施抗梅毒治療中出現早產兒和流產、死胎兒的比例較未實施抗梅毒治療的少,且出現足月兒、存活兒的比例也明顯的增加。由此說明,早期抗梅毒治療在妊娠期梅毒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未經過抗梅毒治療中出現早產兒和流產、死胎兒的比例顯著增加。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體能夠經過胎盤和臍靜脈血進行進入到胎兒的體內,使得發生胎兒梅毒,并且累及到胎兒的各個器官系統中[11,12]。出現感染胎盤,從而發生小動脈內膜炎,逐漸的形成了多處梗死病灶,最終引起胎盤功能的嚴重受阻,造成流產和死胎等情況[13]。此次的臨床數據還顯示,治療組中先天梅毒發生率明顯的低于未治療組,兩組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說明,妊娠期梅毒患者在早期給予抗梅毒治療可以改善胎兒的預后狀況,極大的降低新生兒先天梅毒的發生率。資料顯示,影響梅毒母嬰傳播的主要因素是否接受正規青霉素治療和治療時間[14]。因此,本次的臨床研究中對于妊娠期梅毒孕婦早期給予青霉素與紅霉素進行治療,芐星青霉素屬于一種強效的青霉素,尤其對溶血性鏈球菌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該藥物的抗菌范圍廣泛,尤其在抗梅毒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15]。而頭孢曲松鈉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在臨床中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經常被用于抗梅毒治療中。經過本次的臨床研究進一步說明,在妊娠期梅毒的早期治療中,應用芐星青霉素與頭孢曲松鈉治療是可行的,對治療妊娠期梅毒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改善妊娠結局,提高胎兒的預后。另外,對于妊娠期梅毒孕婦應盡早的給予系統的規范治療,加強隨訪觀察,待2年后無復發可以妊娠。

綜上所述,臨床中對于妊娠期梅毒的孕婦應盡早的進行規范治療,從而減少先天梅毒兒的出生,降低圍產兒死亡,進一步改善妊娠結局和新生兒預后,提高優生。

參考文獻

[1]祝朝萍.妊娠期梅毒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臨床診治.中國性科學,2013,22(9):31-34.

[2]張榮,闞乃穎.妊娠期梅毒的臨床結局.安徽醫藥,2012,16(2):192-193.

[3]楊臘枝,胡美霞,陳麗華,等.妊娠期篩查和治療梅毒的臨床分析.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7):150-151,153.

[4]Pertile R, Pedron M, Berlanda M, et al. Antenatal course attendance among primiparous mothers, with physiological pregnancy and birth at term in Trentino (Northern Italy): characteristics of non-attender women and benefits among attender women in pregnancy behaviours, type of birth delivery and neonatal outcomes.Epidemiol Prev,2015,39(2):88-97.

[5]王慧玲,范淑靜,程占蓮,等.妊娠期梅毒的臨床特點及妊娠結局分析.醫學綜述,2014,20(1):176-178.

[6]謝艷,朱曉琴.妊娠期梅毒90例臨床分析.中國醫師雜志,2014,16(1):121-122.

猜你喜歡
母嬰結局梅毒妊娠
隱性梅毒更危險
妊娠合并梅毒該怎么辦
孕期產檢最好篩查梅毒
臨床護理路徑對剖宮產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
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實施整體護理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
160例胎盤早剝的臨床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營養健康指導
高齡孕婦的妊娠結局及其分娩相關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
門診系統性護理干預對單純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