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性學習中高中語文教師之作用研究

2016-11-28 02:21李祖文陳禮鋒
人間 2016年12期
關鍵詞:組織者設計者研究性學習

李祖文 陳禮鋒

(固始縣第一中學,河南 固始 465200)

?

研究性學習中高中語文教師之作用研究

李祖文陳禮鋒

(固始縣第一中學,河南 固始465200)

摘要:研究性學習是國家教育部2000年1月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的一項內容。它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高中教師的特殊性要求教師不但有淵博的學識、經驗和人生閱歷,而且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隨著研究性學習的不斷深入,高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啟發者”、“鼓勵者”和“促進者”。使自己的教學向著最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高中語文教師;設計者;組織者;啟發者;鼓勵者

一、研究性學習的理解

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內涵包括以下要點:一是教師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進展引入教學活動,教師的教是創新性的。二是教師以研究的形式組織教學活動,打破原有的凝固、完整的學科邏輯和機械的順序。三是學生積極參與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學習、在研究中成長,養成獨立思考的氣質和批判精神。四是在研究中建立民主,和諧、文明的師生關系。

對于研究性學習的理解至少要澄清一下觀點:1.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教學模式,或者說是一種教學方式。2.教學中研究的專題可以來自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可來自社會生活。3.研究性學習的主要方式是研究。4.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引領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5.研究性學習的前提是教師的指導。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成為研究者、學生成為探索者。

二、研究性學習中高中語文教師之作用研究

(一)教師的“設計者”作用。

教師作為“設計者”,在選取內容時可以適當地整合知識點,使之體現語文學科的“思想”,這些“思想”往往是即使知識點遺忘后仍然能夠留存下來的精華。

教師應發揮“設計者”的作用,設計研究性學習的程序,包括如何引出問題,推出思考的重點,制造懸念,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用什么方式探索問題,又如何得到結論。在“怎樣引起學生的思考”方面,教師要把學習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應該采用以下幾種設計:或由一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作聯想;或一開始就設下懸念,步步深入;或在教師的推理中故意出錯,讓學生去診斷;在“讓學生用什么方式探索”方面,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后舉手回答;或讓學生與同座討論后舉手回答;或指定學生在黑板上解答后大家討論;或留思考題讓學生課下探討??傊?,高中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

(二)教師的“組織者”作用。

所謂“組織”,既包括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也包括某一教學環節的組織。老師要橫向地擴展學生的思維,并且解除學生“答錯”的顧慮,鼓勵學生勇于發言??傊?,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教學組織,培養出學生樂于探究、樂于討論的積極態度,激發出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探討熱情,營造出科學探索、追求真理的研究氛圍,讓大多數學生樂于思索,勇于表達。

研究性學習給高中語文教學帶來了啟示: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給予學生極大的主動性。尊重學生的理解,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老師只是一個“組織者”的角色,教師“給學生建立一個值得模仿的榜樣是極為重要的?!苯處熤挥胁粩嗟貙W習,了解和掌握國內外有關教育的最新理論成果,結合自身的實踐,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始終把握教學的發展脈絡,站在知識創新的前沿,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三)教師的“啟發者”作用。

設置情境,引而不發,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質疑問題和探究問題,用教具和多媒體演示引起學生的聯想和思考;用有針對性的點撥開發學生的潛能;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互相啟發。老師作為“啟發者”,在改進學生思維方式、提高學生思維品質方面作用重大。

高中語文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應該以適合學生的發展為共同主題,以學生的素質發展為中心,將教學過程視為師生在互動交往情景中共同體驗、共同創造、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在學校、班級這一“學習共同體”中一起學習、一起研究、一起探索的參與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另一方面,教學的過程不僅包括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而且包括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通過信息的多項傳輸、相互啟發誘導,從而在現實的教學情境中創造和生成新的知識的方法。高中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學習的“啟發者”。

(四)教師的“引導者”作用。

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可以體現在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方面,這也是研究的起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書本和已有的知識中、從生活的經驗中以及教師精心設計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其中不僅學知識、學能力、也提高素質;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結論,了解結論產生的背景,學習獲取結論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探索世界的方法、培育創新的意識、培養科學的觀念、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多數學生有參與的機會,體驗到參與的成功,甚至不僅參與“學”,也參與“教”。所以,教師引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高中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五)教師的“鼓勵者”作用。

鼓勵可以是“分數”的、物質的,也可以是語言的、精神的。采用“語言”的方式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進行精神鼓勵,機會很多??梢栽趯W生做的思考題或作業上指定簡短的鼓勵話語,也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回答作不同程度的表揚。鼓勵的話語不必太多,但要恰如其分,且同一堂課上盡量不要重復同樣的詞句。研究性學習講究調動學生的內因,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努力作多角度的恰當鼓勵,非常必要。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學生充滿信心地去探索、學習。高中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學習的“鼓勵者”。

總之,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擺脫平庸,走向有效,高中語文教師只有充分實施研究性學習,才能達到科學育人的目的,高中語文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調動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我國的高中語文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天松:《語文研究性教學模式》

[2]邱鳳琴:《開展研究性學習要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223-01

猜你喜歡
組織者設計者研究性學習
2020德國iF設計獎
博遠設計:“城市有機更新”設計者
導演
基于設計者競賽平臺的UG建模案例教學實踐
庭審話語中法官“介入”的人際意義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靈活開展研究性學習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類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討
嚴懲誘騙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組織者
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