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動與融合: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競爭新格局

2016-11-28 04:08索朗次仁
中國市場 2016年40期
關鍵詞:金融企業

索朗次仁

[摘 要]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現階段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工作運營的重要工具,金融行業也是如此,許多金融企業開始積極研究金融互聯網化發展問題,文章主要就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競爭新格局進行簡單的討論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行業;金融企業;競爭格局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0.107

2012年中國平安的總裁明確透露將與阿里巴巴及騰訊攜手試水互聯網金融,引起了電信行業、金融行業等相關行業的廣泛關注,本文主要就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競爭新格局進行簡單的討論分析,僅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1 金融企業在互聯網支撐下的創新

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開始進入中國,受到當時經濟水平、互聯網技術水平的限制,當時全國互聯網使用人數增長緩慢,到2002年互聯網在中國社會依然處于邊緣狀態,然而此后的十年互聯網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已經超過9億人,其發展速度以及發展規模都呈現出超過常規的態勢。從網絡流量上來說,2015年中國移動流量增長了150%。就現金流量來說,近年來網上支付已經漸漸呈現普及化的發展趨勢,移動網上支付在很多時候已經取代了實物錢包,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上支付用戶規模已經超過4億人,比2014年年底增長了1.12億人,2014年到2015年一年時間增長36.8%,其中,手機網上支付用戶數量大概3.58億人,占據網上支付總量的80%左右,由此可見移動電商以及購物社交化的增長十分迅速。

互聯網企業發展迅猛,公司業務涉及電子商務、廣告、跨境貿易、金融服務、物流、通信社交等各行各業,就騰訊企業而言,截至2015年6月,騰訊QQ用戶數量已經達到8億人,金融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在實際的合作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用戶的客戶群開展業務,比如將網絡客戶分群,然后匹配對應的金融產品細分模式,設計相應的金融產品,通過即時通信等形式推動給網絡用戶;利用互聯網公司在C2C、B2B等領域市場份額優勢,與互聯網企業的后臺數據交叉分析銷售,使得金融產品更具個性化,為了有效地提高網絡產品的誠信度,降低網絡銷售的風險,確保企業的正常運作,互聯網金融企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系統的客戶數據累積等功能控制網絡銷售風險,在小額貸款領域,互聯網公司利用自身的數據以及客戶優勢,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果,投放的貸款的總金額在不斷地增長,為金融企業帶來了豐厚的貸款利息,也為互聯網企業帶來了很大一筆經濟收益。由于互聯網小額貸款每次貸款的數額較少,貸款的人數較多,因此貸款人的信用審核問題就成為金融企業審核工作的重難點之一,如果僅僅依靠銀行的人工審核機制,不僅工作量巨大,工作的成本高,也必然難以覆蓋所有的審核工作,會為銀行帶來巨大的資金風險,而互聯網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電商后臺系統以及信用審核機制完成貸款的自動審核工作,不僅提高了審核的效率,也降低了審核工作的成本,利用互聯網公司海量的客戶渠道及其客戶識別功能,可以有效地保證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安全穩定,對于推動金融互聯網化十分有利。

可以說,通過互聯網平臺,金融企業能夠拓展客戶的規模、提高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降低企業運營的成本,還能夠進行精準的客戶匹配,對于金融企業而言十分有利。而互聯網企業通過與金融行業的合作,能夠優化企業金融布局,提升現有金融客戶的價值,開拓更多的體系之外的金融客戶,此外,通過與金融企業的交叉銷售、合作,更有利于金融監管工作的開展,對于減少監管盲區,降低風險十分有利。就小額貸款來說,行政區域不同,管理方法也會存在著一些差別,但大部分的管理方法基本一致,根據政府部門相關的管理方法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只能在公司所處的行政區域從事貸款業務,不能夠跨區域進行,互聯網公司能夠根據業務的發生地解釋合規要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明確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資本杠桿率為1.5,受到經營模式、小額貸款管理規定等因素的限制,當前形勢下,許多互聯網企業的小額貸款業務的發展都比較緩慢,必須要積極地尋求新的合作業務增長點,才能夠穩定地發展下去。

2 金融企業在當前信息化發展下的相互融合

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金融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能夠按照各取所需、共享共贏的理念進行商業合作,這實際上也體現了當前金融業與互聯網行業的雙向促進、共同發展的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向金融體系的滲透步伐在不斷地加快,這必然會為金融體系帶來巨大的改變,互聯網金融時代,金融體系的客戶接觸服務渠道、資源配置模式、風險管理模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另外,金融體系逐漸趨于互聯網化,金融交易的信息更加透明,風險控制工作的效率、企業的運營效率更高。

就互聯網的技術變革過程來說,云計算、搜索引擎等后臺智能技術的研究發展大幅提升了系統用戶識別的精準度,使得金融系統的客戶信息更加完整。隨著互聯網后臺數據挖掘技術的使用,互聯網金融企業能夠對客戶的金融交易信息、產品偏好信息等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有效地降低了推廣成本空間,增強了互聯網用戶的適配能力。此外,支付寶、微信轉賬等移動支付技術的應用,使得金融交易不再局限于銀行等辦公地點,任何人都能夠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客戶端實現金融活動。最后,各種社交平臺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自媒體背景之下,“自金融”的發展逐漸成為可能。

金融業的發展基礎即信用,金融行業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在一定的時空以及群體間重新分配法定貨幣或者信用貨幣,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信用貨幣相關的一切經濟活動,比如發行、兌換、金銀買賣等都屬于金融活動的工作內容。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金融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風險控制、資產定價、資源配置、信用管理等幾個方面,與傳統的金融模式相比,金融體系互聯網趨勢之下,金融系統的上述功能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

就信息接入來說,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拓寬了信息傳播的渠道、范圍,因此信息接入更加便捷,信息接入以及服務的渠道也漸漸由以往的實體形式向虛擬形式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動了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就信息處理來說,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之下,各種計算機軟件、網絡客戶端層出不窮,互聯網的后臺數據處理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信息處理的速度及效率都明顯提高,金融市場的信息處理成本有效地降低,傳統的高成本、大金額、低效率的金融模式逐漸被智能化、精準化的金融模式取代。此外,大數據積累基礎上,客戶的信用記錄、消費行為、網絡行為等內容都能夠通過數據挖掘工具查詢出來,并就客戶的這些行為心理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可以有效地提供信息處理加工的效率及精準度,降低加工成本,為風險管理、信用管理等相關工作提供數據保障。

3 金融企業要順應發展潮流搶得先機

目前來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它的發展必然會受到互聯網變革的影響,在互聯網移動化發展趨勢之下,金融企業要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充分利用好移動客戶端這一工具,實現現實金融體系與虛擬金融體系的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后臺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金融管理配置的高度智能化,進而提升金融企業的風險控制管理水平。此外,在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應用之下,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技術改進金融服務模式,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進行信用評級、產品設計等工作,提高金融企業的服務競爭優勢。

4 結 論

現階段,我國的金融系統基本上還是處于分業經營、監管的狀態之下,此時,積極推進金融互聯網化,對于金融企業的業務開展、工作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都十分有利,金融企業應把握機遇,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巴曙松,諶鵬.互動與融合: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競爭新格局[J].中國農村金融,2012(12).

[2]唐恩林,華小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地方中小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6(3).

[3]申馬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12).

猜你喜歡
金融企業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金融企業的應用
新形勢下金融企業強化內部控制的思考
中國工商銀行在轉型創新中譜寫發展新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