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結核患者服用抗結核藥物后對肝功能的影響

2016-11-28 12:55張偉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28期
關鍵詞:肝功能

張偉

【摘要】 目的:探討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結核患者服用抗結核藥物后對肝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單純結核桿菌感染患者共50例,將其設為A組;選取結核桿菌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5例,將其設為B組。兩組患者均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比較B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受到的影響。結果:A組患者中5例發生急性肝炎,急性肝炎發生率為10%;B組患者中11例發生急性肝炎,急性肝炎發生率為4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的AST、ALT水平均低于B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AST、ALT的受損情況更嚴重。A組患者所需肝功能恢復時間短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293,P<0.05)。結論:對于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結核患者,以抗結核藥物治療可對肝功能造成的一定損傷,因此對于此類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需更加重視,積極進行肝功能檢驗,降低對肝臟功能產生的傷害性。

【關鍵詞】 肝炎病毒; 抗結核藥物; 肝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8-015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85

肺結核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該病近年來的發生率呈逐漸回升趨勢,需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1-2]。雖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對于肺結核的治療方案不斷的改進,異煙肼、利福平等藥物的應用均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述藥物進行治療時,不可忽視其對肝臟細胞所產生的傷害性。根據臨床觀察,對于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的患者,易引發藥物性肝炎等并發癥,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時還要求暫停治療。在這一階段中,致病菌可能發生變異,產生耐藥性,降低后期治療效果。因此肺結核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療在臨床上成為較為棘手的問題。在本次調查中,筆者就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結核患者的抗結核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并重點了解患者治療后肝臟功能所受到的損傷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時間為2012年1月-2015年6月,調查對象為筆者所在醫院呼吸內科門診部收治的肺結核患者75例,其中包括單純肺結核50例,設為A組;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結核患者25例,設為B組。納入標準:(1)治療前檢查患者的肝臟功能未出現異常;(2)治療前未服用肝毒性藥物;(3)兩組患者對于本次調查情況知情。A組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20~70歲,平均(43.4±2.4)歲;B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18~69歲,平均(44.0±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以抗結核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其中治療前4個月時,所使用的藥物為利福平(R)、異煙肼(H)、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首先服用H(300 mg/d),體重<50 kg患者,服用R(450 mg/d),體重>50 kg患者,服用R(600 mg/d)、Z(1500 mg/d)、E(2000 mg/d)。治療后,再以H、R兩種藥物維持治療2個月,即整體治療時間為6個月。

在接受治療后,每間隔2周對患者進行肝功能檢測,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2個月后檢查間隔時間為每個月1次。在檢測過程中,一旦出現肝功能檢查指標異常,可能有藥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等癥狀后,則需立即停止抗結核藥物治療,并指導患者口服護肝藥物,護肝藥物服用至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均恢復正常。當患者的肝功能指標一旦恢復,則需繼續使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

1.3 急性藥物性肝炎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1)藥物治療4周內肝功能指標檢測異常,提示存在肝損害;(2)伴有發熱、瘙癢、皮疹等初發癥狀;(3)臨床檢驗提示患者的嗜酸性粒細胞>0.06;(4)患者存在肝細胞損害、肝內淤膽等病變;(5)臨床檢驗提示巨噬細胞或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呈陽性;(6)肝炎病毒病原學檢測為陰性;(7)使用相同藥物治療后,患者肝損害癥狀被再次誘發。對于滿足第1條,或滿足2~7條中任何2條癥狀的患者,即可被判定為出現藥物性肝損害。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急性肝炎發生率比較

A組患者中5例發生急性肝炎,急性肝炎發生率為10%;B組患者中11例發生急性肝炎,急性肝炎發生率為4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中,甲型、乙型及丙型肝炎的例數分別為1、3、1例,以乙型肝炎人數最多。B組中,甲型、乙型及丙型肝炎的例數分別為2、6、3例,同樣以乙型肝炎人數最多。

2.2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A組患者的AST、ALT水平分別為(210.8±75.6)U/L、(209.8±14.8)U/L,均低于B組患者的(388.8±89.5)U/L和(373.8±92.3)U/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肝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A組患者所需肝功能恢復時間為(27.0±2.4)d,短于B組患者的(42.0±3.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293,P<0.05)。

3 討論

肺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該病主要癥狀為咳嗽、氣喘、咳血等。近年來,我國肺結核的發生率逐漸呈回升趨勢,需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3]。肺結核的發生與多項因素相關,如身體虛弱、長期營養不良、遺傳等[1]。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對于肺結核的治療水平不斷提升,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通??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使用抗結核藥物可對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尤其對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其在治療過程中誘發急性肝炎的概率將明顯的上升,這將會增加患者的痛苦[4]。而對于未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其誘發急性肝炎的概率則明顯的降低。本次調查結果也充分說明,25例結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其急性肝炎的發生率為44%,顯著高于單純結核患者的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4]結論相一致。進一步觀察分析可知,在急性肝炎患者中,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多多見。而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與我國為乙肝高發區相關。

若在治療前未對患者進行肝炎病毒學檢查,那么在治療過程中發生肝炎時通常被認作為藥物性肝炎,這就易造成誤診。許光輝等[5]的報道中指出,在對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時,若患者的急性肝炎發作時間較晚,且其轉氨酶水平呈顯著上升趨勢,同時對其進行保肝治療時所需要的時間較長,那么這一類患者大多為病毒性肝炎患者。這為臨床診斷提供了一定的依據,但不可完全依靠這一結論進行判定。筆者認為,結合臨床特征同時輔以針對性的實驗室檢驗準確性可達到提升。

痰涂片診斷在急性病毒性肝炎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治療過程中,隨著患者急性肝炎的出現導致抗結核藥物治療的暫停使用是具有一定的風險的[6-7]。在此階段內,致病菌可能發生變異,產生耐藥性,同時也可能增加疾病傳播概率,使得治療失敗。因此這就要求,對結核患者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的時候,應先進行肝功能的檢測,而后再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這對降低后期風險有重要意義[8]??梢钥隙ǖ氖?,對于已經攜帶肝炎病毒的抗結核患者,其在治療過程中發生肝功能損害的概率是顯著高于單純結核患者的。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的AST、ALT水平均低于B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AST、ALT的受損情況更嚴重。但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療方案,只有在患者的急性肝炎發作后停止其他藥物治療來避免肝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待肝功能逐漸恢復后才可繼續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此外,A組患者所需肝功能恢復時間為(27.0±2.4)d,短于B組患者的(42.0±3.4)d(P<0.05)。體現了聯合藥物治療對于肝臟功能恢復作用更強。當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不僅有助于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同時也肯定了本次聯合用藥的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結核患者,以抗結核藥物治療可對肝功能造成的一定損傷,因此對于此類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需更加重視,及早且積極的對患者進行肝功能檢驗,降低對肝臟功能產生的傷害性。但本次調查因樣本容量較小,因此尚存在以的不足指出,筆者后期將繼續擴大樣本容量,以完善本篇報道,提供更加完善的參考信息。

參考文獻

[1]許東,趙滿芝,孫登順,等.87例肺結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結核治療的回顧性分析[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3,23(2):112-113.

[2]劉云,楊輝,馬克,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對骨關節結核病患者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影響[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2,26(6):450-452.

[3]施海燕,廖寶林,林思煒,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肺結核患者抗結核治療中肝損傷的防治研究[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3,6(2):90-93.

[4]顧佳怡,爾西丁·買買提,向陽,等.肺結核病人中丙型肝炎分布特征及其與肝功能損害的關聯性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2):119-122.

[5]許光輝,陳志宇,甄志斌,等.肺結核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與發生藥物性肝炎關系的隊列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2):4-6.

[6]鄧國防,雷建平,鄧群,等.28例肺結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重型藥物性肝炎預后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2,34(9):620-622.

[7]管鶴.肺結核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80例的臨床治療分析[J].醫藥前沿,2014,4(24):194-195.

[8]劉丹,劉艷,岳軍,等.結核患者的HBV、HCV和HIV病毒感染模式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5):920-923.

(收稿日期:2016-06-19)

猜你喜歡
肝功能
血脂、血糖聯合肝功能檢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綜合優質護理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損害較普遍
臨床中肝功能檢查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病
“肝功能異?!笔遣??發現肝功異常又該怎么辦?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藥應注意什么?
2432例入托兒童生化結果分析
服用抗生素影響肝功檢查
肝功能減退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