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幼師語文校本教材的原則探析

2016-11-28 20:42王艷春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教材開發語文學科實用性

王艷春

摘 要:當前,隨著職校課程改革的推進,職業學校教材開發已經在各個職業院校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作為一所專門培養幼師人才的寧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來說,幼師語文校本教材的開發也刻不容緩。筆者認為,幼師語文校本教材開發有幾點需要注重。

關鍵詞:語文學科;教材開發;實用性

中圖分類號: G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1-137-2

1 關注語文學科的性質

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的要素之一,它是教師教語文、學生學語文必不可少的依據、手段和媒介,是學生習得語文基礎知識、獲得語文綜合能力的主要憑借,這是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的體現,這些特性必須從語文教材中體現出來。我校學生生源素質差,但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專業的幼師人才,這也決定了語文校本教材必須注重基礎性,要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能掌握未來工作中需要的基本的語文能力。因此,幼師語文校本教材在基礎知識方面應符合《幼兒師范學校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否則,編出來的教材無疑對學生具有不適宜性。

但注重了基礎訓練的校本教材還不能說就是一本好教材。語文既需要傳授知識,還需要傳承文化。語文教材要以全面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為最終目的進行編寫,所以,好的語文校本教材應該將基礎訓練和人文培養完美地結合起來,也就是要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大量的畢業生反饋告訴我們,現今的學生缺乏人文精神,人文關懷缺失。殊不聞,一起起幼兒老師虐童事件?女幼師對幼兒狂扇耳光、將幼兒揪耳朵拎起、針扎幼兒、將幼兒遺忘至校車內致死,這一例例事件無不讓我們聞之驚心!這充分暴露了當今幼師畢業生缺乏較高的人文素養的弊端,因此,我們的語文校本教材還必須兼具人文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幼師語文教材的內容還應有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審美觀,提高她們思想道德素養的任務。通過語文學習,學生不僅能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世界各地文化的豐富多彩,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和人類文化的營養精華,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學生還將在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職業道德等方面獲得陶冶和培養,逐步形成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教育專家顧明遠也曾說道:“工具論也好,文化論也好,都不能忘記語文既是交往工具,又是文化的載體,同時還是民族文化傳統的結晶。只有把工具論和文化論結合起來,在教會學生使用漢字的同時,受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才能達到語文教學的目標,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因此,幼師語文校本教材在開發時不光要注重基本知識的傳授,還應該適應時代的要求,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人文精神的培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讓學生能得到幼兒園及社會的好評,讓幼兒身上觸目驚心的悲劇不再上演。

2 關注時代性與實用性

顧黃初先生認為:“語文教材是借助四個相互聯系的系統組織起全部的教學內容的,這四個系統分別為選文系統、知識系統、練習系統和導學系統。這四個系統的合理編組,便形成一套教科書的基本結構”。 而這其中,選文系統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校本教材在選文上要認真甄選,仔細審核,既要保證有一定數量的經典作品,也要有能反映教材的時代性與實用性的現當代優秀作品。

首先,拿經典名文來說。古往今來,經典名文,數不勝數,而經典也素有定論,多為名家名篇,誠然,我們要注重選文的典范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經典全部適合當今的學生。比如《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等,這些文章背景復雜,遠離當代現實,對于文史知識欠缺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難度頗大,已然不適合我校這樣起點較低的學生了。因此,我們的校本教材要具有現代意識,要能反映時代的進步和時代的精神,要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反映當前的先進文化。

其次,我們選文一定要結合幼師的專業特點,突出實用性,讓學生能學有所用。學前教育也是師范教育,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語文能力,如傾聽理解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誦讀演講的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應用文寫作的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習得都離不開語文學科的學習,語文校本教材的編制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這些能力的需要,要利用選文教學既讓學生掌握母語的基本知識,同時又讓學生逐步掌握擁有這些能力,為未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只有這樣,結合我校學前教育的專業特點編制出的教材才是最適合的教材。

3 關注社會需求與學生需求

職業教育是應用型教育,開發幼師語文校本教材必須重視其就業導向性,兼顧社會和學生的雙重需求,充分發揮語文為幼師專業發展服務的功能,重視學生未來職業的需求和能力,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的學習狀態,考慮學生個體語文學習時的認知、心理等多方面需求。

幼師語文校本教材要關注社會需求。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的加深,社會對幼師人才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三至六歲的兒童,他們由于年齡幼小,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需要教師用心呵護,這就對幼師的人文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師在工作中要更多地運用其愛心、細心、責任心去照顧、幫助、指導每一個幼兒,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愉快地學習、游戲,體驗成長的樂趣。社會對幼師人才的高標準要求使得我們在編制語文校本教材時要從內容上體現出社會的這一需求,要通過選文及語文活動的設計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豐厚的人文精神,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因此,我們的教材可以設計教師應該具備的道德素質、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等相關內容,使學生從心理上做好儲備,為成為合格幼師打下堅實基礎。

4 關注知識性與專業能力培養

語文校本教材的內容,不僅要體現知識性、人文性與趣味性,還要體現專業培養能力。

首先,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教材應該重視知識性,而知識性對于校本教材來說則要以實用性為導向。不管我們的培養目標如何,我們都必須要承認教材的基本知識的承載功能。編進語文教材的語文知識要具備基礎性和系統性的特點,它如同人體的骨骼足以支撐起全套教材。因為任何能力的培養都是建立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之上的,學生只有在對基本知識的扎實掌握的基礎上,各種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才能將知識與能力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達到社會的要求,成為可以勝任未來工作的一員。因此,作為編制者,在處理知識點時有必要將基礎知識連貫化、系統化,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在消化吸收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最終形成語文綜合能力。

其次,要突出人文性和趣味性。廣闊的生活大舞臺就是語文校本教材的最好素材。因而,教材編制者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要力求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情感,貼近學生心靈,注入生活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倡導生活化學習,選擇學生最喜歡的、最有樂趣的文本和材料,設計學生能主動參與的新鮮、活潑、具有創新思想又緊密地聯系未來職業的學習活動,喚起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的內在動力,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再次,要重點突出專業能力培養。多年來,我校使用的語文教材雖然也體現出了對幼師專業能力的培養,但已遠遠不適應當今社會對幼師人才的需求。因此,教材應以就業為導向,結合當前市場需求,強化以專業知識為內容的表達能力、誦讀能力等的訓練。筆者發現,相當一部分幼師畢業生在制訂教學計劃、撰寫教案、進行文字表達時覺得有困難,不會和幼兒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方法欠缺。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抓不住重點,不會設計關鍵的提問,工作總結、教育論文更是難上加難。

5 關注地方民族特色

我區是回族聚居區,回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34.77%。我校作為寧夏首府銀川的一所重要的幼師人才的培養基地,多年來一直設有專門的民族班,招收的都是回族學生,這些學生畢業后很多都成為當地民族幼兒園的主力,但在教學實踐中,她們也苦惱地發現,民族幼兒園似乎就只能在飲食及風俗習慣上凸顯民族特色,別的方面只能是有心無力,她們都傾向于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能增加一些關于回族特色的知識和文化,以便今后能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因此,在幼師語文校本教材中體現我區回族民族特色是一個現實需求。

幼師語文校本教材的開發是一個繁雜的過程,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則,做到有的放矢,使教材能夠適應學校情況,適合學生發展,那么開發出來的教材才會是好教材,才能真正發揮效用。

參 考 文 獻

[1] 劉永康.語文課程與教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蔡偉.校本教材的開發與應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 吳敏.五年制幼師生語文素養培養目標之我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猜你喜歡
教材開發語文學科實用性
基于實用性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探索
鳳凰精選
搶眼披風
不一樣的水桶包
如何在語文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論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焊接機器人系列教材開發與應用
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有效進行教材開發整合,提升語文教師課程能力
從“旅游英語網絡一體化教材開發”探究數字化教材盈利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