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2016-08-15 14:38汪東風
考試周刊 2016年63期
關鍵詞:語文學科學習習慣培養方法

汪東風

摘 要: 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知識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研究、學習其他學科。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學好語文要從多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關鍵詞: 語文學科 學習習慣 培養方法

我從事語文教學已經二十多年,雖然也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我一直很不滿意,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那就是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因為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起點。

一、養成堅持預習課文的習慣

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學習新課文之前,學生應該養成預習的習慣,對新課文總體瀏覽,重點閱讀,自問自解;一時解決不了,在課堂上提出來,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就必將大大提高學生閱讀課文的質量。況且收入課本的詩文,都是風格獨特、內涵豐富、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對此,絕不是讀上一遍,聽老師講上一遍就能領會的。

預習只需粗略閱讀,解決生字詞,理出文章思路,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字、詞、句,做到心中有數地聽講,或者說帶著問題聽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新的內容心中有數,就不會在老師設計的思維軌道中奔忙。

二、養成積極主動查閱工具書的習慣

字典、辭典等工具書被譽為“無聲的老師”。學生在讀書閱報或生活時,常常會遇到字詞障礙或其他方面的攔路虎。要清除這些障礙和攔路虎,就必須借助字典辭典等工具書。查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語文同步指導資料,查課文的寫作背景;作者簡介、文章思路等。初中階段,擴大識字量與增加詞匯量仍是教學的內容和任務之一。所以,養成隨時查閱字典、辭典、同步指導書等工具書的習慣特別有利于學好語文。

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讀書動筆,能夠幫助學生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于學生儲存資料,積累寫作素材;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首先,學生可用圈點法。用自己創造的符號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劃出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主要是描寫優美生動、情感豐富、哲理深刻的語句,并進行點評。其次是批語法,在文章的空白處,隨時寫上一些看法或體會。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以后閱讀時引起注意,也是一種靈活、簡便的讀書筆記的好形式。再次是摘錄法,可摘錄在本子上,也可摘錄在卡片上。分門別類,以便隨時使用。摘錄時應注意不要斷章取義,不要改動原文的字句和標點。還有提綱法、心得法,等等。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多人體驗、總結出來的良好的讀書方法,對于提高寫作能力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訓練方法。但愿學生以后讀書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四、養成背誦名篇、名段、名句積累知識的習慣

背誦是我國傳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之一。它是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積累美詞佳句,增強記憶的有效途徑。大綱和課標明確要求學生會“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因此,教師應向學生列舉古今中外名人、偉人重視并得益于背誦的典型事例,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教師還應適當教給學生一些背誦方法,如分層消化法、情景聯想法、語脈背誦法、語障突破法等。有的精美的東西較多、較長不容易背,就應該養成摘抄在筆記本上的習慣,這樣收集、積累的資料,便于保管、查找。

五、養成規范、認真書寫的習慣

“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思想、性格、情操等。這雖有夸大其詞之說,但可以反映一些問題。在生活中,經??吹揭恍┲袑W生寫字走筆如游蛇、龍飛鳳舞讓人如看天書。更有人認為,當今電腦打印普遍使用,哪里還要人用手寫字。其實不然,近幾年來,許多省市在考試作文評分中對書寫和卷面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應該說,寫字的好壞也體現書寫者語文素質的高低及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優劣。將練字融入日常作業、日記、讀書筆記之中,養成“提筆即是練字”的良好習慣。因此,對學生寫字提出嚴格的要求和訓練,使之養成寫字工整、美觀、大方的良好習慣。這是熱愛母語的表現,是每個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七、養成善于聽、說的習慣

新課標中規定:中學生應該有讀、寫、聽、說的能力。所以聽說能力不可忽視。目前,中學生普遍存在重讀寫、輕聽說的不良傾向。這種傾向導致一些學生聽話不專心,說話無序或不敢講話或詞不達意。因此,要培養學生認真聽話、敢講會說的習慣??梢詮囊韵聨追矫嬷郑?.收聽、收看新聞的習慣。如中央電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等等。2.耐心專注聽話的習慣。做到不輕易打斷別人的發言講話,不做與聽話無關的小動作。3.不說方言,說普通話的習慣。4.積極發言,勇于表達的習慣。5.說話文明禮貌的習慣。

八、養成多練筆、多修改的習慣

勤練筆,就是每天寫日記或讀書筆記。凡是自己想的、看的、玩的、干的,覺得有意思就記。幾十個字也可以,還可以寫一兩句話??傊?,長短、內容、形式都由自己決定,對自己負責。經常寫文章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就是說文章寫成后,還要反復推敲,多加修改。一提到作文的修改,許多學生就會認為這是老師的事,與自己無關。這是一種誤解。學生要想作文寫得好,除了多練筆外,還應養成自我修改的習慣。對此,大教育家葉圣陶說:“寫完了,從頭到尾看一遍,馬上自己審核,自己修訂,這也是一種好習慣?!?/p>

九、養成善思、質疑的習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質疑,學生才敢于動腦;常常質疑,學生才善于思考;唯有質疑,才可培養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學生養成了善思質疑的習慣。那么,其學業成績的提高不僅僅是語文學科。指導學生思考課文“閱讀提示”、“思考·練習”或教師根據班級實際確定的預習題,幫助學生抓住思考重點,明確目標,從而讓學生獲取更深、更廣的語文知識。

以上幾種學習語文的習慣,并不包括全部。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需要每個語文教師從一點一滴做起,循循善誘,抓緊抓好,語文教學效率就一定會提高,學生也會一輩子受益。

參考文獻:

[1]徐成興.不動筆墨不讀書.2007-9-20.

[2]傅波.淺談良好的預習習慣會讓學生終生受益.2009-9-17.

[3]楊兵兵.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2010-4-14.

猜你喜歡
語文學科學習習慣培養方法
如何在語文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論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開發幼師語文校本教材的原則探析
小學數學教學探究
試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初中英語教學漫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