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產能過?,F狀及對策分析

2016-11-28 10:14史培
商情 2016年40期
關鍵詞:去產能僵尸企業產能過剩

史培

【摘要】中國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產能不斷擴張,而需求卻無法和產能同步擴張,最終出現了嚴重的、長期的產能過剩。面對當下我國產能過剩的形勢,文中首先進行了相應的現狀分析,指出其異于常態的特點,進而從政府角度分析得出解決對策,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產能過剩 僵尸企業 去產能 產業轉型 市場化

一、我國去產能現狀分析

2015年年底中央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2016年的重頭戲是去產能。何為去產能呢?去產能,即化解產能過剩,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于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中國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產能不斷擴張,而需求卻無法和產能同步擴張,最終出現了嚴重的、長期的產能過剩,而不是一般性、周期性的過剩。

從范圍上,2011年以來,不僅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煤化工等傳統行業因產能過剩而處于全行業虧損,甚至幾年前還被推崇為“新興產業”的太陽能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等行業,也陷入產能全面過剩的困境;從時間預期上,一般而言,在經濟高速增長期,產能過剩屬于周期性現象,但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的攻堅期,國內外需求萎縮成為新常態,化解產能過剩變得更為棘手,因此產能過剩的持續時間將會更長。

實際上,每隔幾年,產能過剩就會成為行業問題,成為政策調控的關注熱點。但這一次產能過剩又與以前不同。過去,產能過剩伴隨的往往是經濟過熱,短暫調控之后發展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如今,與產能過剩相伴的卻是增速不斷減緩的中國經濟。當經濟不可能繼續高速增長,此前預設的許多產能建設便淪為“絕對過?!?,這也是我國當下產能過剩的重要特點。

為什么去產能呢?過剩產能和僵尸企業擠占了寶貴的社會經濟資源,又擠壓了新興產業的生存空間,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過剩產業行業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非常明顯,本義是指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在產能過剩行業中表現為,整個產能過剩行業供過于求,產品價格回落,好企業的效益也難以保障,企業發展創新后勁不足,最終不景氣波及整個行業。

其次,過剩行業的企業占用了大量的社會經濟資源,使得新興產業無法享受到有限的社會資源,而且還可能帶來信用風險,并且傳導到更多的領域?!耙恍┻^剩行業企業占用了大量信貸資源,銀行擔心信貸風險而不得不給予續貸,形成了吸金黑洞,其他企業卻得不到應有的金融支持,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源即在于此?!敝袊嗣翊髮W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分析說。

二、我國去產能對策分析

2016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時,中央將“去產能”放在首位。去產能的主要對象是重工業,包括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鐵礦石、有色金屬這八大行業,這些行業集中了大量國企。當前去產能的實際性操作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展開。

一是從解決僵尸企業入手,必須斬釘截鐵處置僵尸企業,通過關停并轉、產權轉讓等方式加快清理退出,騰出寶貴的實物資源、信貸資源和市場空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應區別過剩產能與僵尸企業,產能過剩行業也有優質企業,過剩產能也有過剩優勢產能和過剩劣勢產能之分。因此,去產能應秉持分類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第二天,人民日報刊發《積極穩妥去產能》文章認為,化解產能過剩是一項技術活兒,宏觀調控之手如果干預不當,也會“錯殺”好企業。有些行業屬于結構性過剩,即“低端過剩、高端不足”,這類過剩行業中也有市場需求旺盛的好企業,如果一刀切式地用限貸、“斷糧”的辦法推動化解產能過剩,反而會影響產業轉型升級。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認為,應分批來解決,“一是管理提升一批;二是技術改造一批;三是兼并重組一批;四是對于扭虧無望的企業要關閉退出一批?!?/p>

二是從政府作為上來講,政府要做市場機制的建設者,促進市場在要素轉移中發揮主導作用,而盡量不用政府之手或計劃之手直接指揮要素的流動方向,即堅持市場化運作,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發揮政策引導作用。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精神、市場敏銳性和商業智慧,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新財富形態,實現新的商業價值、新的需求、新的市場,進而形成新供給和新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需要營造市場化的經營機制和投資環境,起到“孵化”而不是“規劃”作用。

政府要做到無為和有為的統一。一方面,要進行一次以制度改革特別是自由化改革為基礎的供給學派革命,政府與市場重新再分工,經濟政策轉向市場化,即“無為”;另一方面,社會發展及其相關的經濟體制改革,政府應發揮核心作用,基于人本主義的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是政府“有為”的核心內容。

三是擴大出口,開辟新的市場,從需求端加快去產能;加快產能輸出,將工廠遷移至海外,在供給端消化產能。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去產能和穩增長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人的問題和債的問題需要解決,因此還需采取一些配套措施。

此外,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高端裝備制造和優勢產能轉移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在高鐵、核電等國際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鐵路建設方面,已經啟動建設的有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核電方面,我國與法國電力公司合作,進入了英國市場,同時巴基斯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已經開始建設。鋼鐵、有色、建材等優質產能也開始規?;叵蛲廪D移。

同時,在去產能過程中政府發揮作用要避免兩個誤區:第一個誤區,通過行政手段強制供給老化企業關閉或破產?;猱a能過剩需要穩步推進,按照各產業和各企業主體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市場引導作用,走市場化的破產程序。若通過行政手段進行各產業或各企業要素的強制分配,將造成大規模政策性要素轉出和投入,違背市場規律,可能帶來更深層次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第二個誤區,“力挺”僵尸企業,影響生產要素向新供給轉移。在供給老化階段,供給無法創造等量的需求,任何1個單位的新資源投入,只能創造出1/N倍的需求,進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政府通過稅收補貼、強制貸款、強行擴張需求等方式,“力挺”老化供給,雖然可以在短期內拖延老化供給產能過剩問題的暴露,吸收部分過剩產品,延緩僵尸企業的淘汰進程,但從長期來看是阻礙了生產要素按照要素貢獻和邊際報酬進行分配,還會增加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降低資源的配置效率,削弱經濟的自我循環能力,最終會導致整個社會資源分配的扭曲和浪費。

最后,正如今年年初在國務院召開的黨外人士和工商聯人士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說的,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挑戰中成長的!”沒有倒逼,就沒有前進。各種探索出來的去產能路徑無疑為總理這句話提供了鮮活的基層注腳,而我們也相信在未來的路上,在黨的領導下,任何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韓國高.現階段我國工業產能過剩及去產能的形勢分析[J].科學促進發展,2015.

[2]徐婷.地方政府淘汰落后產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4.

[3]周雨.基于產能過剩的商業銀行貸款合成謬誤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4.

[4]襲祥德、周夫榮.中國去產能化之憂(上)[J].中國企業家,2013.

[5]張震宇.如何治理中國式“產能過?!盵N].學習時報,2014.

[6]王子約.攻堅產能過剩 兼并重組將加快[N].第一財經日報,2015.

猜你喜歡
去產能僵尸企業產能過剩
中國僵尸企業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狀況研究
煤炭行業的現狀、挑戰與機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