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法自然
——山水寫生初探

2016-11-29 04:02孫方金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徐州221000
人間 2016年16期
關鍵詞:寫生自然山水畫

孫方金(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0)

?

道法自然
——山水寫生初探

孫方金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221000)

摘要:中國畫山水寫生在山水畫創作中的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獲取藝術創作靈感和創作素材的重要方式。以筆墨的形式來詮釋山水與畫者之間的靈魂交流,在筆墨之間尋找藝術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分析寫生的意義與價值所在。以自然為師,從自然之中找尋和總結藝術美的規律和章法,在大自然不斷地熏陶之下使作品更富于靈性。

關鍵詞:山水畫;寫生;自然;生活

中國山水畫的寫生其實完全可以看作是為藝術創作的準備過程,換句話說,山水畫的寫生是對大自然物象的簡化概括和提煉,用抽象的藝術語言、藝術符號對其進行新的組合與再造,從而使之成為蘊含有藝術家個人情思的藝術作品。自然山水其特點的復雜性也給寫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們在寫生時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找到準確的切入點,運用正確的表現方法,把握客觀事物在作品表現中的主次關系,這樣藝術創作才能很好地展開。寫生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前人的經驗和自己的寫生實踐中總結出來并需要經過長期訓練方能總結出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

一、師法自然、自然為師

宋代中國畫山水大家范寬曾經常年游歷在終南、太華一帶,所謂“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趣,雖雪日之際,必徘徊凝覽,以發思慮?!笔且云洚嬶L“峰巒渾厚,勢狀雄強,掄筆俱均”。這正是通過常年累月的累積才使得筆下生煙,也正是因為這種與自然山川“零距離”的交會,終日危坐,物我兩忘,終得山川氣勢于筆端,化自然情趣于胸懷。南朝宋人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道,“夫以應目會心為理者,類之成巧,側目亦同應,心亦俱會,應會感神,神超理得?!边@里體現出藝術家主觀情懷與再現對象兩者之間感應的關系。李可染曾三下江南、登井崗、上九華創作了大批山水精品,“澄懷觀道”四字李可染曾多次題寫,其本意是說畫家應該用審美的心態去發現自然中的美,所謂“以玄對山水”,就是運用道家的自然哲學觀去融入自然,感受自然。

自然山水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家創作的對象,其根本在于自然與山水畫兩者之間以自然的形質體現著“道”這一哲學思想。這里的“道”體現的是“自然之道”,是老子所說的“道”,李可染所追求的也正是對老莊美學的求索復歸。古今大家在對山水畫的寫生方面都有著自己深刻地體悟,并且身體力行,不斷地深化山水畫寫生的內涵。

二、中國畫山水寫生的方法手段

山水畫寫生之所以會被歷代畫家所重視不僅僅因為它是藝術家搜集素材的一種方式更是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最要源泉。中國畫山水寫生中寫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在這里主要簡述幾種較為常見的寫生方法:

第一種方法為目記,在國畫中的目記其意義是以多個視點角度去觀察和體會自然山水的形態及其透出的神韻。觀察自然時要注意將自然景觀與個人內心的人格、氣質、品位、審美習慣及修養融入其中,這樣方能更好的融入自然,真正地與自然溝通。在具體觀察時要注意山石的形體及走向,山體的陰陽及樹木的疏密。觀察自然山水還應觀察其早晚的變化與四時的不同,山間農舍、田間孤樹它們所處的位置都與山體產生一定的關系。

第二種方法是便是筆記,這也是寫生中主要做的事,目記是宏觀的,而手記則是微觀的,可以通過對一處景物細致描繪促進對自然景物的認識和了解。手記的目的是通過無數次對景物的描繪,在對自然深入理解和認識之后提煉和重組并使之形成畫面。手記就是需要多練,通過大量的速寫或水墨寫生不斷加深對自然景物的認識,這個過程也是與自然交會的過程。坐對山川,或是氣勢雄渾,或是靈秀奇險,識于目而發于心。

心記則是第三種寫生方法,所謂的“目識心記”正是說要把眼睛看到的是東西記在心中,把個人的情感、人格、藝術修養融入其中,這樣就形成了自己所獨有的藝術符號,“眼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不是手中之竹?!苯涍^了藝術轉化之后的物象已有別于現實了。

三、山水創作的筆墨運用

無論是寫生還是創作的過程中我們都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筆墨問題,這也是貫穿中國畫始終的一個問題。中國畫講究筆墨,尤其是在寫生和創作的過程中,山水寫生和創作要尤其注意,黃賓虹曾結合前人經驗提出了“五筆”說,即“平、圓、留、重、變”。古人曾形容用筆要“如錐畫沙”,又如“折釵股、屋漏痕”之類,無不強調用筆之重要。中國畫中用墨是一門大學問,墨并不是只代表黑色,用墨能表達出很多很豐富的內容,所以前人很早就提出了“墨分五色”之說。更有“惜墨如金、大處落墨”之說,以示用墨之要。

前人寫生如石濤、黃賓虹等大家,很多時候注意的并不只是對于一溝一壑的寫實描摹,而是把更多地精力用于處理傳統筆墨與自然的關系上,尤其以黃賓虹為典型的山水大家,他重點強調了用潑墨、宿墨、積墨、破墨等諸多墨法來表現出山巒丘壑的雄渾、渾厚、蒼郁……這本身就能夠顯示出傳統筆墨所蘊含的豐富的藝術語言和魅力。當然對于筆墨的掌握和理解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不斷地從前人的筆墨和自然中尋求藝術的發展規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才能不斷地完善自我,進而形成自己的筆墨風格。

四、藝術源自生活

除了筆墨上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外,我們更多地時候還要關注生活,李可然曾在《可染論畫》一書中提到過,“生活是創作的重要源泉,生活是寫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畫家從日常生活中直接積累經驗,豐富人生閱歷,吸收創作源泉和激發創作靈感的一個重要的過程?!痹谶@里李可染提到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寫生,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藝術最重要的是生活中的觀察力,而觀察力又是一個藝術家必不可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古人說:“師古人,不如師造化?!边@其實就是在強調“師造化”的重要性,把這些吸收融合到我們的寫生之中既尊重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又不失筆墨的意趣這樣的藝術形式才有生命力。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就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嘶钤谑?,活在天地之間,以自然為師,遵循自然之大道,是謂根本。心守一片清明,呼吸之間感念有懷,萬事萬物,從無到有所歷經的世事變遷足以打動人的靈魂,縱身其間又怎能不為之所動容。

參考文獻:

[1]李可染著,孫美蘭導讀 ,《李可染論畫》,[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

[2]賈德江主編,《崔曉東山水畫寫生技法》[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3年。

[3]畢繼民,《談中國山水畫寫生》,[J],《藝術教育》第12期 ,2007年。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08-01

作者簡介:孫方金,男,漢族,安徽阜陽,碩士在讀,碩士,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

猜你喜歡
寫生自然山水畫
山水畫的寫生觀及價值初探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淺談北京十度之行對中國山水畫寫生與創作的感受
寫生與美術教學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程燦山水畫作品
張和平山水畫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