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學校社工個案工作中面臨的困境

2016-11-29 04:02劉婷湖北師范大學湖北黃石435000
人間 2016年16期
關鍵詞:案主社會工作者個案

劉婷(湖北師范大學,湖北 黃石 435000)

?

試論學校社工個案工作中面臨的困境

劉婷
(湖北師范大學,湖北 黃石435000)

摘要:自2008年,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專業助人工作在中國開始發展,連續七年來社會工作在服務大眾的同時逐漸被人們和國家認可。學校社工在服務中除了運用專業的方法和技巧外,最重要的是把握社會工作倫理,它既是構建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的哲學基礎,也是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依據。并且,社會工作專業之所以有別于其他人類服務專業,其專業價值觀體系是重要標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學購買專業的社工服務,學校社會工作者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特別是個案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種倫理困境。

關鍵詞:學校社會工作;倫理困境

一、研究的背景、意義

2007年8月20日,深圳通過社會工作“1+7”文件,政府購買專業社工崗位,學校社會工作在深圳獲得迅速發展。

在當今中國,社會工作作為一門職業正在逐漸壯大,專業的社會工作者正在日益完善,在日益發展的服務中,學校社會工作者常常會面臨各種倫理困境,當遇到倫理困境時他們該如何處理?有什么方法和原則可以幫忙他們面對倫理困境?

本文運用筆者曾任深圳市某校專業社工的實務經驗為例,探討學校社會工作者在個案工作中面臨部分倫理困境和解決方案。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寫作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和經驗總結法,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筆者主要采用訪談法。認真分析筆者曾做的特定服務對象的實例,回憶當時所做的判斷和抉擇。運用經驗總結的方法,期望記錄學校社工面臨的倫理困境。

三、相關的概念界定

(一)社會工作倫理。社會工作倫理是社會工作服務中常見問題之一,社會工作倫理具體可以概括為對案主 ,對同事,對服務機構等方面。

(二)個案工作。個案工作是指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進行一對一的面對面輔導,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遵循保密原則,運用同理心,個別化等專業方法和技巧與服務對象建立專業關系,幫助服務對象了解自身的困境、認識自身困境、分析困境出現的原因并與服務對象共同制定詳細的改變方案,督促其改變的過程。

(三)學校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是指學校社會工作者對其在校的學生、老師及其學生家長,運用個案,小組,活動的方法為其提供服務,通過活動讓服務對象了解學校社工以及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在活動中發掘個案,在小組中促進組員提升,協助老師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促進親子關系的改善,實現助人自助的過程。

四、學校社工個案工作中的倫理困境

(一)是否堅持保密原則中的倫理困境。

案例:L在個案服務時,服務對象小B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父母離異后再婚,小B與其繼父和母親生活,繼父與母親婚后生下一名弟弟,小B感覺在家里不被關注,在校也沒有好友,常常覺得生活無趣,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有時甚至覺得活著沒意思。L在介入個案時,一方面深知要替服務對象保密,另一方面又擔心小B做出危險行為。

困境:社工L在服務中面臨的困境是,是否堅持隱私保密原則,隱私保密應該做到什么程度?

分析:對于案主在專業關系中所告知或透露的私人資料,有保守秘密的職務或義務。保密不僅是社會工作的一種專業倫理,也是社會工作者與案主建立互信關系的重要因素。社工對服務對象的個人信息,面談記錄應該做到絕對保密,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這也是服務對象與社工建立信任關系的重要因素。

(二)是否堅持最小傷害原則的倫理困境。

案例:L在做學校社工期間,所服務的對象多是未滿12周歲的兒童,當他們遇到困難求救社工時,因為他們的困境多半來源與家庭和同學關系,要想幫助服務對象走出困境,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介入完成,可案主告知社工的事情,是不希望家長和老師知道,在服務中社工與服務對象溝通,征求案主同意后才與其重要他人聯系,可L在服務中常常反思把服務對象的困境告知它并不想告知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講對服務對象也是一種傷害。

困境:這時社工L面臨的困境是最小傷害的問題,如何在服務中保護服務對象,把傷害降到最低呢?

分析:學校社工在個案服務過程中,有時需要外界因素介入來幫助案主改變,在實務服務中中,社工與服務對象之間有保密原則,服務對象告訴社工的困惑并不愿意告訴其他人,當出現服務必須需要除社工和案主外的第三方介入時,社工除了告知服務對象知悉外,在服務中應盡可能避免或防止各種的傷害,社會工作者如果迫不得已要對案主作出強制或傷害的話,應該選擇一個限制性最小、最容易恢復到原來生活狀態的方案來操作。

(三)是否堅持案主自決的倫理困境。

案例:學校社工L所面臨的服務對象均小學生,在未成年青少年服務的過程中,為了尊重案主自決,社工L常常讓服務對象自己做決定,當案主做完決定后,社工L很苦惱,因為他們所做的決定常常不切實際且不可長遠實施。這時很多社工會不經意的替案主做決定,那么這便于案主自決原則相違背。

困惑:這時社工L在服務中面臨的困境時案主自決原則?

分析:案主自決定是在服務過程中案主自己做決定,社工尊重案主的決定,然而在個案工作中,社工和案主接觸時間長后便會產生感情,服務對象尋求改變,社工幫助其改變,由于服務對象均為未成年人在陳年人看來他們容易做出不合理的決定,社工容易參雜個人情感,希望盡快幫助服務對象做出合理決定,這種感性情緒與尊重案主自決原則相違背,當出現這種困境時,社工應該堅信社工理念“相信人會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與服務對象共一同面對和分析所處的困境,共同制定出詳細的解決方案,便于案主做出合理的決定。

五、總結與建議

此文,列舉了學校社工個案工作中出現的部分倫理困境,為避免其他社工再次陷入以上倫理困境,特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總結:

(一)社工自身的反思,究竟是社工對服務原則理解不夠深入,還是因為服務對象的年齡對其不放心。

(二)相信服務對象具有改變的能力,不用世俗的年齡和經驗來主觀判斷,而因相信服務對象作為一名獨立的人,具有改變自身的能力。

(三)采用非批判的態度,正確引導服務對象,幫助其作出正確的選擇和改變。

(四)社工需要慎重思考和多方面權衡,將社會工作倫理原則靈活運用于實踐活動中,并不斷總結、升華實踐經驗,從中得出具有可行意義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28-01

作者簡介:劉婷(1989.01-),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研究生,湖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校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案主社會工作者個案
高等繼續教育在提升社會工作者核心職業能力中的作用
個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
中部地區持證社會工作者的職業狀況研究
案主自決的實務挑戰對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的啟示
淺析計劃階段的案主自決
重掌生活主導權
——認知行為治療介入精神障礙康復案例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在殘疾人個案中的應用
別樣風景的多元化綻放——我國當代女性寫作的個案式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